不穿高跟鞋的女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3章

早上睡了一个懒觉,睁眼的时候都八点了,还好昨天晚上稀饭还有。两个玉米是买了五个,现在剩下的。这时候有鲜玉米不过袁沐沐没抢到,对,现在在团购上买东西也要靠抢的,买晚了就没了。

看到有冷冻玉米,袁沐沐就买了五个,九块钱,和冬天的时候价格差不多。就是这玉米打着东北黏玉米的牌子,其实就是普通玉米。煮出来的时候,两孩子急着吃,还把手给烫了。等可以吃的时候,两个孩子又不怎么稀罕了。

昨天剩了三个,本来想着让李诚实晚上干活的时候带着吃,他没拿,这不早上起来,袁沐沐还要热一次。

要是家里有个微波炉,热东西就不用烧水热,那样还方便点。但是这微波炉,没结婚的时候李诚实说了,大哥家里有个日本货,等结婚后拿楼上用。

在老家结婚,也没用微波炉,这微波炉就一直在大哥家。每次回家都忘了拿,等想起来的时候,大哥觉着这微波炉挺好用,李诚实自然也不好说要拿到楼上了。

这微波炉是大哥结婚的时候,嫂子的姐夫从日本带回来的新婚贺礼,那是十几年前,这微波炉也不便宜。十几年没用,直到李诚实结婚的时候才想起来,倒是没坏。那之后,袁沐沐就一直想买一个微波炉,但是又想买烤箱,两个不知道该选哪个好。结果李诚实说,要在厨房里面焊一个铁架子,再买,要不就没地方放了。

厨房是一个狭长的一字型,除去操作台,两个人并排着就走不开。一字型尽头也是放面板的地方,右侧是两个洗菜盆,接着是案板、煤气灶,煤气灶右侧有三十公分左右用来放炒好的菜。再稍微一拐,就靠墙的地方,有着花生油、桶。这里本来是冰箱,后来冰箱坏了,换了一个直接放在客厅里面,这里就放些杂物。

李诚实说的铁架子,也要放在这个地方。

但是到现在都两年多了,袁沐沐也没见到这个铁架子。

要说厨房最不合理的地方,袁沐沐觉得就是柜子。没认识李诚实的时候,这房子就差不多装好了。厨柜据说还找了装修公司的人设计,但是这设计看起来就有点过时。上面没靠着天花板,下面离地面也还有十公分。这个距离,打扫卫生很不方便。

就袁沐沐这一米六的小矮个,擦柜子就要踩着凳子,柜子顶部那是必须要踩梯子才能够到。反正到现在,袁沐沐一次也没擦过。柜子底下呢,因为地板砖没美缝,估计有不少垃圾在最里面,这个也扣不出来。

还有油烟机、煤气灶,每次擦都是袁沐沐来干,高的地方也没擦过,估计灰也不少。有一个柜子专门设计是盘子和碗,结婚后盘子用了没几次,平时的时候就没拉开过。等孩子会走了之后,还得把柜子门用绳子绑起来,要不孩子就会把碗给拿出来丢掉。

偏偏袁沐沐当时买的时候,为了好看,买的是骨瓷盘子和碗,这一部小心掉到大理石地板上就是个碎。还好当时有个邻居送了两个盘子六个碗,现在盘子还没碎,碗只剩了两个。

在孩子过周岁的时候,姥爷给买碗、勺子,这是风俗,孩子用的是金属碗,总算没碎。要是以后有了新房子,袁沐沐肯定不能同意这样装。首先,要装一个净水器。现在,烧水壶里面每次烧水都有不少水垢,这水杂质太多。最好有个洗碗机,方便还卫生。再就是柜子不能装的那么高,每次从高柜子拿东西,还要特意去找一个凳子,太不方便。

再就是地板砖,一定要美缝。每次拖地都不干净不说,时间长了这缝里藏灰,变得乌黑,不好看。刚进门的地方一定要有换鞋的地方,方便。

就是不知道这新房子能不能买得上。

有时候想想要是家里的房子有抽水马桶,再稍微装修一下,住起来和楼房也差不多。就说袁沐沐娘家,还没有拆迁动静的时候,特意在屋里刷了一遍乳胶漆,很漂亮。这房子盖起来的时间不短,就是一直没怎么装修。

刚盖起来的时候除了窗框,其他地方都是裸露的红砖,连最基本的水泥都没刷。五间房子的隔墙,都只是垒了半人高。没钱请工人,父亲就利用农闲的时候自己一点点的往上垒。天棚都没有,抬头就能看见秫秸。地面也不是水泥的,只用红砖简单铺了堂屋,其他屋里都是泥土地。因为后墙的防水没做好,阴雨天多的时候,红砖地明显能看出哪里底下比较湿。

而且,先垒墙后平地面,怎么五间也弄不了一个平,很麻烦。母亲活着的时候就说过,那么多年踹泥地,就想要一个水泥晾台。房子收拾好了,里面的人却不见了。等着房子拆掉之后,更是让人没了回忆的地方。

李诚实有个远房姨家,在刚开始农村改造的时候,就全村搬迁。这个村子不大,原先是在一个洼地,现在搬到了岭上。是一个私人老板看中这块地方,要种经济作物,把全村都给搬了。老人每人一间平房,还有一间东偏房做厨房,厕所也是单独一间。老人过世之后,房子归村集体,再分下去。

家里没有老人的都是二层小楼,统一规划,每家好像贴了几万。现在看起来很好看,也是一个文明村。

有没有没搬的?有一家。袁沐沐跟着李诚实去的时候远远看了一眼,住的还是老式砖瓦房,离别人家得有二三里地,还在那个洼地里面。不过现在也好几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这就和那些新闻上的顶子户一样,大家都搬的时候你不搬,等你想搬的时候,还不知道人家理不理你呢。

在这些新社区里,比楼房的条件也差不了多少。就说袁沐沐现在住的地方吧,从楼上北面的窗户就能看见好几个村子,都在拆迁计划里面。这些村子基本都是二层楼,拆迁后基本都能换两套房。就是这两套房都是小产权,可以买卖,好像是不能过户。不过要这些村里的老人说,拆迁了爬楼还不如不拆迁呢。

好在这几年的拆迁房都是由电梯的,不用老人爬楼。七八年前的拆迁楼房,还有的没有电梯,只能爬楼。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在城市里,不仅有村子拆迁,也有老小区改造。就说袁沐沐在做保健品的时候经常去过的那个小区,现在就在拆迁计划里。

这些小区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几个厂子的家属院。这些家属院最高九十六层,在一楼还有简易的存储煤的地方。屋子设计也不怎么合理,有的为了卧室朝阳,还要有客厅,进门直接就是一面墙,白天也得开灯。还有的南北狭长,布局古怪,走进去就感觉别扭。

这些小区住的人现在年纪也比较大,爬楼感觉挺累的。要他们自筹资金装电梯,很多人都不同意。而且楼层矮,占地面积就大,在现在看来就是严重的浪费。好几个地方都有这样的问题,就有房地产公司要开发这些地皮。

这个账很多人都会算,把楼层矮的地方盖高层,多出很多房子卖,自然有钱赚。而且,老旧小区不是集体供暖,每年都要烧煤,这也不符合现在的环保政策不是?再说,现在盖楼房,只要资金到位,那可一天一层都不多。

小城市开发的时候,会比大城市要考虑的东西少。人少,就好管理,放在城市也一样。比如袁沐沐老家那里,现在都有人少的一个村子搬了,人多的还没有搞定协议呢。

其实,比起城中村的拆迁,老家拆迁农民比较亏。土地、房子都没了,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手段基本要重新学习。每年有流转费用,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这么多。

要是和那个河流改造补偿一样,几十年后再发,那很多人都拿不到。就说去年土地流转费用,到现在都没见到,也不知道在哪里。

袁沐沐觉得新农村计划很好,就是在具体实行上可以再细化一点。比如,首先要保证土地流转后每个人都有收入,还要有能工作的地方。培训些手艺也行,起码在土地没了之后,有些谋生手段。而且,在农村孩子基本都会出来求学的时候,家里的其他人也都要有自己的生活。

袁沐沐不觉得一个家要完全为孩子活着。像是有个同事,孩子来市里读初中、高中都要妈妈陪读,这样家里的经济压力会很大,孩子学习的压力也会很大。在孩子暂时脱离家庭去求学的时候,家庭也要照常运转,这才是一个健康家庭。虽然,陪读孩子也许将来会读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是在未成年的时候和父母分离时间过长,不是好事。

不然,就算住在铮明瓦亮的楼房,每月靠着那几百块钱来生活,孩子们的读书费用都不够,那就成了住在楼房的穷人了。把山沟里的居民迁到交通方便的地方,这是好事。当然,袁沐沐现在也算是脱离土地的人,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

就是在吃着老家的菜,住在城市的楼房,在带娃的空隙里,忍不住想这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