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从培养孩子画画开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4 怎样给孩子挑选好的绘画班?

由于我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的原因,在陪孩子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课程试听的时候,我总会自然而然地化身为一个细心的观察者。遗憾的是,我在一些绘画班的课堂上,亲睹过这样的画面:一些孩子因为没有遵循老师板书的画法而被批评为“画得不对”;一些孩子仅仅是因为年幼时动作不协调将颜料洒到地板上而受到老师的责怪;一些孩子使用颜料时小心翼翼,因为担心会被老师批评为“浪费”等。也许是因为运营一个绘画培训班,需要兼顾教学评估、成本评估、卫生评估等种种考核、评估,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条条框框。不过孩子可不会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只会从种种迹象中觉察到:画画是一件很麻烦、很不自由的事。

好的绘画班,一个基本的考量标准就是能让孩子自由地去画画。不过,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绘画班并不多。如果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出现了畏首畏尾不敢大胆去画,或者画画热情不高,画的千篇一律等这些问题,那一定不是孩子的错,是绘画培养方面出了问题。

一些常见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教学中过度示范

一些绘画班会教孩子画简笔画,并且这样告诉孩子:人物的头是用圆形来画的,四肢是用直线来画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很容易就猜到了,就是孩子画出了千篇一律的火柴人。

许多被家长称之为“优秀”的儿童画,就是在这么一个标准化的“车间”,按照特定的流程生产制造出来的“合格产品”。一旦孩子掌握了这些熟练的技法,便不再乐于细心观察事物了。他们不是在自由地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绘画作品,而是利用学到的屡试不爽的“套路”,熟练地向人们展示绘画技能。孩子是“绘画大师”,他们本应创作出“艺术品”,而这实在是遗憾。

强调“对”与“错”

一些绘画班的老师过于强调画面的正确性,忽略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在课堂上,孩子被规定好了“正确”的绘画流程,以及“正确”的绘画方法,不允许有太多的个人发挥,只允许被动地接受灌输。这种一味强调“正确性”的绘画课堂,当然是死气沉沉、了无生机。每一堂课画一个特定的事物,课程开始先由老师进行绘画示范,之后由孩子依葫芦画瓢照搬到画纸上,最后留出很少的空间和时间,由孩子随意添加一些背景,一幅“完整”的画作就这么完成了。

老师们带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去教学当然是好的,只是一味地鼓励“画得正确”,孩子当然会去关注自己“画得对不对”,而不是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老师鼓励什么,孩子就倾向于去做什么。

经历过这类绘画课堂的孩子,一旦到了自由绘画的时候,会茫然失措。有一次,我家孩子的几个小画友一起画画,其中一个孩子画着画着停下笔来问我:“坚果妈妈,我这样画对吗?”孩子的言外之意,就是担心自己画错了。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会在心里默默为他感到心疼,因为我知道他一定是被一些不该有的评判束缚住了。这个时候,我会坚定地告诉他:“画出你心里想要的样子,你就是对的!”他似乎有些听懂了,我便继续鼓励他:“你不需要跟别人画的一样。怎样画都是有道理的。”

另外,好的绘画课堂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兼容并包的。即使老师在课前就做好了备课,也应该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对准备的内容随时进行灵活的调整。比如,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一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就可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讨。绘画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散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去探索,如果只是“一丝不苟”地照搬流程,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启发。好的艺术课堂,难道不是应该充满交流和讨论,并且经常碰撞出各种随机的、闪现着灵光的小火花么?

缺乏对感知能力的培养

我们所说的感知能力,是通过对外界观察从而获得信息的能力。我们所说的表现能力,是将自身的感觉表达出来的能力。因为感知在先,之后才会去表现,所以感知力的培养应该先于表现技巧的培养。不过,前者往往被忽视。

许多绘画班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教孩子进行“画面的表现”,很少教孩子如何去“感知”,他们甚至很少给孩子留出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有机会去感知。为什么会忽视“感知能力”的培养?一是因为要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慢慢奏效。二是因为感知能力正是我们视之为素质层面的能力,即使教育是奏效的,也很难去量化和评估。相比之下,教会孩子学会画面表现的技巧,是比较容易在短期内实现的。当孩子学完一节绘画课之后,给家长交来一幅“美丽的答卷”时,家长一定会喜上眉梢,直夸这个绘画班教得真好。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过多的表现技法会让孩子的画面看起来有些“早熟”。好的儿童画一定不是充满了各种各样表现技巧,而应充满着与他年龄阶段相匹配的那份天真、质朴。

如果父母不能找到一个放心可靠的绘画班,那么还是亲自参与到孩子的绘画启蒙中去吧。因为,孩子绘画启蒙的“命运”,还是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更来得踏实可靠。如果一定要挑选一个绘画班,那就选择一个能以孩子为主体,关注孩子、欣赏孩子,懂得不多做干扰的绘画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