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前,父母给孩子的礼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5 优质陪伴胜于长时间陪伴

Enya出生时,我还在运作自己的工作室。我面临着很多新手妈妈都要纠结的抉择:要不要回归家庭,做一段时间的全职妈妈?我打电话咨询我妈妈,她的态度很坚决,不同意。我妈妈自己在事业上很拼,在她看来,现代女性必须得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如果回到家里做全职妈妈,就是脱离社会,以后得靠老公养,工作技能慢慢荒废,人就废掉了。我好不容易说服了她,没想到Enya 1岁半的时候,我又有了Enzo,又是一番说服。等到Enzo满月的时候,我妈妈对我说:“你千万别再生了,赶紧做自己的事业吧,否则你这一辈子就全毁了。”

我妈妈的这个观点还是很有市场的,周边朋友也这样劝我,因为当时我的工作室正处于上升期,但我还是选择回归家庭。我不主张夫妻有一方一定要放弃事业回归家庭,但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还是要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尤其是在上幼儿园前,对于父母是极为依恋的,这也是父母最容易帮他们养成好习惯的时候。即便出于种种原因,父母没办法放弃工作,也要保证每天一定量的陪伴时间,而且要保证是高质量的陪伴。一定时长的、优质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内心更强大丰盈,未来的发展之路走得更顺。不到迫不得已,真的不要让孩子做留守儿童。表面看父母有两三年可以专注于事业,但“留守”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往往需要好几个两三年才能慢慢地消除,有的孩子甚至一生都有这种阴影。

我后来选择做全职妈妈,有自身的特殊性。因为我给两个孩子做的规划,只有我自己才能完成;我计划播撒的那些小种子,我自己必须得高度参与,才能让它们生根发芽。尤其是在外语习得方面,只有我可以。因为我自己是语言学家,也掌握了好几门外语,我可以更科学地教他们。童年是学语言的黄金期,错过这个阶段,以后再学绝对是事倍功半,而且很难达到“本地人”的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我用的“外语习得”(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方式,就是我们学母语的方式。这种语言学习方式和孩子在学校的“外语学习”(Foreign Language Study)是不一样的,但这种方式更适合儿童来用。只要方法用对了,每个孩子都是语言天才,每个孩子在儿童期都可以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大家要相信这一点。

全职陪伴,对一个妈妈来说,究竟是一种牺牲,还是个人的学习成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对我来说,后者占的比重更大。为了教育孩子,我系统地研究了“外语习得”的背后逻辑,并基于这套理论去创业,做出了《英语遛世界》这档节目。如果没有这段全职妈妈的经历,我不会有这么好的实践机会,也没机会做这样一档节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应该感激这两个孩子,是他们陪着我去探索新的机会,带给我一段全新的成长体验。

当我们陪伴孩子时,陪伴质量远比陪伴时长重要。很多父母带孩子,是在陪伴,但不是优质陪伴。比如妈妈忙于做家务,让孩子一个人看电视;比如爸爸带孩子出去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爸爸在一旁刷手机。这都不是优质陪伴。 父母的优质陪伴不是让孩子自己学、自己玩,而是大家一起学、一起玩有实质上的交流和互动,要让孩子感到更开心更快乐,让他们有更多的成长机会。

优质的陪伴需要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 对孩子来说,快乐的妈妈远比完美的妈妈更重要。做妈妈的,自身愉悦的生命状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好妈妈绝不是为孩子牺牲一切的妈妈。她不会为孩子失去自我,反而会借助孩子完善自我;她一定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有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她懂得悦纳自己,滋养他人。能感知幸福的女人才是美丽的,能感知幸福的妈妈才是好妈妈。快乐、爱都是一种能力!

Enya和Enzo的出生并没有阻碍我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创作、旅行等,一个都没落下。就拿最难的旅行来说吧,没有孩子前,我一个人背个大包到处跑;有了孩子后,就是多了一辆童车而已,童车装上俩孩子,还是可以到处跑。Enya两个半月的时候,我们就踏上了去以色列的征程;她刚满月的时候,我就带她在国内坐了次飞机,那是她出生后的“首飞”。当时听说航空公司有个规定,孩子出生15天之后才能上飞机,为了保险起见,我等她满月后才第一次坐飞机。

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带他们出国旅行,很少能拍下俩人都清醒的照片,不是这个睡着了,就是那个睡着了,要不俩人都睡着了。但我没有觉得带着他们有多拖累,相反能带他们去看我喜欢的地方,我觉得很开心很享受。我会在景点等着他们醒来,抱着他们指给他们看有多美。哪怕他们一路睡着,但妈妈在身边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能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这让他们从小就活泼明媚。我当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当然很多照片里他们都是窝在童车上睡着的。现在大了,他们很喜欢浏览云相册,在照片堆里找到自己。两个人抱着我的手机,两个小脑袋瓜凑在一起,指指点点,看得那个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啊。

我还教孩子背那些经典的西方诗歌,感受不同语言的节奏美。我家有一张光盘,里面是英美著名的儿童诗。视频画面很精美,选的诗歌也不难,很适合他们这么大的孩子看。有时候我在厨房忙碌,他们在客厅一边玩耍一边看这些视频。当那些熟悉的句子飘荡出来,我会忍不住跟着吟诵;他们听到了,也会跟着一起背,遇到好玩的情节还咯咯地笑。稚嫩的童声伴着嬉戏的笑声,让这一刻充满温馨和快乐。很多孩子比较大了才学外语,觉得很枯燥,但Enya和Enzo姐弟俩从小就闯过了这一关,平时玩耍嬉戏也是用英语或德语,所以他们不认为这是学习,而是游戏的一部分,他们很享受这些。

2019年3月份,两个孩子主动提出来想学乐器。我和恩爸就带他们去乐器店,Enya看中了双簧管,Enzo看上了鼓。然后我给他们报了培训班,都报在了周日晚上。因为周日上午他们本来各自还有一门课,所以我反复跟他们确认是否真的要学这两门乐器,姐弟俩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一样。这些乐器课是他们自己选的,而且他们以前有跟我在家唱歌弹琴的底子,所以上手很快,课上总是被老师表扬有天分。孩子见不得表扬,乐开了花。

然而接送两个孩子上下课的难题就出来了,因为姐弟俩的课差不多在同一个时间段,但上课的地方没在一起,虽然都在距离我家四公里的范围内。如果恩爸出差,那么接送他俩就跟打仗一样。我得骑着“小电驴”,送了这个送那个,接了这个接那个,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比如,他们上午的课都在十点左右,上课时间相差十分钟,上课地点距离三公里。我把Enya、Enzo带上,先把Enzo送到运动场上篮球课,然后一刻不能停,飞奔三公里把Enya送去上课,她还得爬上五层楼。下课的时间,两个孩子只差五分钟,为了保证能接上Enzo,我得提前几分钟把Enya从教室里拽出来,开着“小电驴”去接Enzo。晚上又是一轮接送,重复上午的忙碌。一路上我骑得飞快,有些妈妈见到我,开玩笑地说我这是“疲于奔命”。

但是我心里很高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陀螺,匆忙而快乐地旋转着。这台“小电驴”已经陪伴了我们五年,电池都换了两次,原来两天一充电,现在一天得充两次电,还在勤勤恳恳陪我们一家在菜市场、兴趣班、家、学校之间奔波。那么小的“小电驴”,载着我们三个人,丁零当啷地往前跑。有的时候忙里偷闲,我还去趟菜市场,前面车筐里除了孩子的书包,还见缝插针地放着一棵葱,或者一袋子菠菜。情绪是可以感染的。两个孩子的补习班都是自己选的,自己学起来也很有成就感,他们在车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时还会大声唱歌;我也很高兴,和他们一起唱,还把“小电驴”开得又快又稳,感觉都要飞起来了。想想这幅情景,一个妈妈骑着“小电驴”,前面站着一个孩子,后面坐着一个孩子,三个人都高兴得要命,一路上唱着歌,风驰电掣而过,是怎样一个喜兴的画面啊。

父母的优质陪伴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自律意识,也更愿意替父母着想。比如,Enzo中午是在学校午休,Enya中午是要回家的。我接她回家后,她会先写作业,然后弹钢琴,再看她喜欢的德语节目,中间穿插着吃饭、睡觉,最后我叫醒她再送她去学校。有一天中午,她正在吃饭,我的朋友Judy打电话找我谈事情,我告诉她一会儿要去送Enya上学,然后我们就谈了起来。结果谈得兴奋,Judy忘了时间,等她想起来的时候,我告诉她,我已经把Enya送到学校又回来了。

Judy惊讶坏了,她说就听到我用她听不懂的语言喊了一嗓子,中间还有段时间信号略有些不好,没想到这中间我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她很好奇,8岁的孩子,一嗓子就能喊起来,而且不用任何吩咐就能收拾好书包,跟着妈妈出门?我告诉她,这是我家的常态。因为我一直亲自带他们,所以两个孩子自律性都很高,看到我忙的时候,他们就自觉地开启“自我照顾”模式,不用父母操心。这和他们小时候我和恩爸的优质陪伴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