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激进:顺从与反抗之间的微妙平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左右为难

温和激进派是在微妙的界线上运作的人。他们是组织的内部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和取得成功。与此同时,他们被当成局外人来对待,因为他们所代表的理想典范或目标计划多少与主流文化有点儿格格不入。在Trespassing:My Sojourn in the Halls of Privilege(纽约:Houghton Mifflin,1997)自传性的叙述当中,格温多林·帕克描述了作为一个圈外人的感觉,即便在美国运通公司里,她在成功的梯子上攀登。

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扮演着温和激进派的角色。由于他们的社会特征(例如种族、性别、性倾向、年龄)或者价值观和信仰使他们与组织中的大多数人存在差异,使得他们在主流文化中感受到了各种不同程度上的不适应。例如,一个温和激进派可能是位黑人妇女,正在设法让她的公司更友好地对待其他像她这样的人;或者他可能是位白人男子,坚信有人情味和顾及家庭的工作环境的重要性;或是某个关注社会公平、个人创造性、环境可持续性,抑或公平的全球贸易行为的人,其观点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利益观相去甚远。

所有这些人都在表现其“不一样的”自我的欲望和融入主流文化的需求之间进行挣扎。温和激进派们既渴望被当成圈内人接受,又力求改变那个经常把他们当成局外人来排斥的体制。莎蓉·萨顿是一位黑人建筑师,她这样解释这种“矛盾”:“我们用右手撬开盒子以便让更多的同类能够钻进去,同时又用左手去摆脱这个我们正想钻进去的盒子。”莎蓉·萨顿,《在主键盘上找到我们自己的声音》(未出版的草稿,密歇根大学,1991)。

于是,温和激进派在顺从与反抗这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不断徘徊,而这种紧张状态往往会使他们对自己的组织持有矛盾的心态人们左右为难虽然是一个流行的说法,却只是一种简化。“自我”的本质是复杂的,人们在许多不同方向之间摇摆不定。在此,我强调的是这种通常的在两种彼此相反的拉力作用下的情况。后面我们会讨论这些不同拉力的具体内涵和人们对其做出的反应。。这种矛盾心态并不是不同寻常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通常会对其社会关系持有矛盾的态度,尤其是对于那些限制他们自由的机构或人。例如,儿童通常会对父母抱有极其对立的感情,如爱与恨。参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纽约:Norton,1961)。社会学家在员工身上发现了对所在组织类似的反应。他们常常通过努力表现出他们的个性,与所在组织劝说他们顺从或者界定他们特征的企图背道而驰。关于双重心态,参阅Gideon Kunda的Engineering Culture(费城:坦普大学出版社,1991)。Kunda描述了在与试图让人毫无喘息之地的相关文化的关系当中人们构建自我的方式。亦可参见肯·史密斯和大卫·伯格,《群体生活的自相矛盾》(圣弗朗西斯科:Jossey-Bass,1987),以及Blake Ashforth和Fred Mael,“拒绝的力量:维持重视的身份”,收入《组织中的权力和影响》,Roderick Kramer和Margaret Neale主编(Thousand Oaks,加利福尼亚:Sage,1998),89-102页。这两本著作写的都是在与诱使顺从的社会机构的关系中自我的反抗倾向。关于社会生活中双重心态比比皆是的状态及其培养条件的讨论,亦可参阅Neil Smelsner1998年对美国社会学协会发表的总统演说:Neil J.Smelsner,“社会科学中的理性和双重心态”。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第63期(1998):1-15页。不合主流的人最有可能成为组织压力迫使顺从的对象,与此同时,他们也是最有理由拒绝顺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