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原子、恒星和星云如何构成?熵和基因是何种物质?空间是不是可以弯曲?火箭为什么会收缩?在这本书中,我们将要讨论所有这些课题,还有许多同样有趣的课题。

写这本书最早的目的,是想要搜集现代科学中一些最有趣的事实和理论,以便让读者看到呈现在今天科学家眼前的一个总体图像,从而能够对从微观到宏观的宇宙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在实施这个宽泛的计划时,我并没有试图讲述整个故事,因为我知道,无论谁想这样做,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会写下一个多卷本的百科全书。于是我选择了这样一些讨论的主题,它们涵盖基本科学知识的整个领域,不会留下未被触及的角落。

这些主题的选择是基于它们的重要性和有趣程度,而不是它们是否简单易懂,所以在陈述时必然会出现难易不一的情况。本书的某些章节很简单,孩子也足以理解;其他一些章节,读者要集中精力研读才能完全领会。但我希望,即使是非科学领域的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也不会遇到很大困难。

读者将会注意到,与讨论“微观世界”的部分相比,本书讨论“宏观宇宙”的最后一部分的篇幅明显较短。这主要是因为,在拙著《太阳的诞生与死亡》(The Birth and Death of the Sun)和《地球传记》(Biography of the Earth)中,我已经对宏观宇宙的许多问题进行过详细的讨论,再在这里做详尽的讨论将是冗长乏味的重复。所以,在这一部分中,我仅限于一般性地陈述行星、恒星和星云世界,并历数、总结它们的行为定律,另外,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最近几年科学界的新进展,因为它们对这方面的情况有新的启示。按照这一原则,我特别关注了最近的两个新观点:一个是人称“超新星”的恒星大爆发是由物理学已知的最小粒子“中微子”造成的;另一个是新的行星理论,它摈弃了当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而认为行星源于太阳与其他恒星的碰撞,重新确立了几乎已被人们遗忘的康德(Kant)和拉普拉斯(Laplace)原有的理论。

我想在此表达对许多艺术家与插图画家的感激,他们的拓扑变形作品是装饰本书许多插图的基础。我衷心感谢小朋友玛丽娜·冯·诺伊曼(Marina von Neumann),她声称,与她著名的父亲相比,她对一切问题的理解都更为深刻,当然,唯一的例外是数学,这方面他们父女二人不相上下这里的父亲指的是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有“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之称。玛丽娜生于935年,阅读手稿时应在10岁左右。她后来成为经济学家、作家。——译者注。。在阅读了本书部分章节的手稿之后,她告诉了我许多书中她无法理解的东西,这让我最终改变初衷,不把这本书写成少儿读物。

伽莫夫

1946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