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由第一
【笺注】
述六祖一代之行状由来,故曰行由。
时,大师至宝林①,韶州②韦刺史③与官僚④入山⑤,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⑥讲堂⑦,为众开缘说法⑧。师升座次⑨,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⑩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笺注】
①时六祖自广州法性寺至宝林寺,即曹溪南华寺是也。法海《坛经序》:“先是西国智药三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别,溪源上必有胜地,堪为兰若。’随流至源上,四顾山水回环,峰峦奇秀。叹曰:‘宛如西天宝林山也。’乃谓曹侯村居民曰:‘可于此山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时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闻奏。上可其请,赐宝林为额。遂成梵宫,落成于梁天监三年。”《传灯录》五:“中宗神龙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古宝林为中兴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敕为法泉寺。”《宋高僧传》八:“太平兴国三年,敕建塔,改为南华寺。又改曰华果寺。”《广东通志》二百二十九:“南华寺在县(韶州府曲江县)南六十里,梁天监元年,天竺国僧智药建。后为六祖演法道场。唐万岁通天初,则天皇后赐赉宣诏。元和间赐塔曰‘灵照之塔’。其寺为岭外禅林之冠。”按:《指月录》:“曹溪宝林,堂宇湫隘,六祖谒里人陈亚仙,舍宅广之,即此寺也。六祖传黄梅衣钵,居此。今衣钵与真身俱存。开宝三年,赐名‘南华’。塔毁,明化六年建复。国朝康熙五年平藩重建。有降龙塔、伏虎亭、卓锡亭、避难石、曹溪水十二景。”
②府名。隋置州,寻废。唐复置,元为路,明改府,属广东。清因之。今废曲江县,其旧治也。
③名璩。刺史,官名,汉置。其职各代不同。隋唐之刺史,犹清之知府及直隶州知州。《传灯录》五、《宋高僧传》八、《五灯会元》一,韦璩皆作韦据。
④官与僚属也。
⑤此山指南华山而言,在曲江县南六十里。宝林寺即在此山。
⑥《广东通志》二百二十九:韶州府曲江县:“报恩光孝寺,在河西,唐开元二年,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宁三年,诏诸州建崇宁寺,致和中改天宁寺。绍兴三年,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
⑦讲经说法之堂舍也。《无量寿经》下:“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教道,演畅妙法。”
⑧犹言启发人之因缘而为说妙法也。《法华玄义》六:“‘诸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有因缘故亦可说。”
⑨座次,所坐之处也。
⑩儒宗,儒者之师也。《史记》:“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汉书》:董仲舒为世儒宗。
学士,学者也。《史记》:“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僧者,僧伽之简称,皈依佛教之人也。《行事钞》四:“四人已上,能御圣法,辨得前事,名之为僧。”
出家之女僧也。梵名比丘尼,俗名尼姑。
崇奉道教之士也。此教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创于东汉张道陵,至晋时称天师道,后遂名之为道教。
在家未奉佛法者之称也。
作礼,作敬礼也。《佛说阿弥陀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简约而枢要之法义曰法要。《梵网经·法藏疏》一:“无非妙轨云法。”《孝经》注:“以一管众为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①,菩提②自性③,本来④清净⑤。但用此心,直了成佛⑥。
善知识,且⑦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严父⑧,本贯范阳⑨,左降⑩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
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
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笺注】
①《法华文句》四:“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涅槃经》二十五:“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谓之善知识。”
②菩提,旧译名道,新译名觉。道者通之义,觉者觉悟之义。《名义集》五:“道之极者,称之曰菩提。”
③诸法各自不变不改之性也。《唯识论》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六祖金刚经口诀》:“一切众生自无始来不能离生灭者,皆为此心所累故。诸佛惟教人了此心,此心了,即见自性。见自性,即是菩提也。”
④无始以来名本来。
⑤远离身口意三业恶行之过失,烦恼之垢染,名清净。《探玄记》四:“三业无过云清净。”
⑥《起信论义记》下:“众生真心与诸佛体,平等无二。”又:“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又云:“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华严经》五十二:“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传心法要》:“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⑦且,助语词,有宽缓说来之意。
⑧父严母慈,故称父曰严父。又尊其父曰严父也。《孝经》:“严父莫大乎配天。”《周易·家人》卦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⑨贯,籍贯也。本贯犹云本籍。范阳,地名,唐郡,今直隶大兴、宛平、昌平、房山、宝坻等县之地。《正宗记》六:“其先本籍范阳,父行瑫,武德中谪官新州。”
⑩即左迁,谓降职也。古以右为尊,故谓迁秩为左降。《宋史·真宗纪》:“左降官羁管十年以上者,放还京师。”
犹放也。为五刑之一,安置远方,终身不返也。分远近为三等。《尚书·尧典》曰:“‘流共工于幽州’。注:遣之远去,如水之流也。”
岭南,五岭之南也。东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今属广东,治十一县。
新州,即今之新兴县,在肇庆府南一百三十里。详《大清一统志》三百四十五。上古惟贵族有姓,故谓百官之族曰百姓。《书》:“‘平章百姓’。注:畿内民庶也。”今则通称国民为百姓矣。
《论语》:“不幸短命死矣。”《说文》:“夭死之事,故死谓之不幸。”
耶律楚材诗:“故园曲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余。”《旧唐书·李大亮传》:“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任昉《王文宪文集序》:“亲加吊祭,表荐孤遗。”《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
移,迁也。《书》:“移尔遐逖。”南海,郡名,今改县。属广东粤海道。
艰辛,谓艰难辛苦也。李白诗:“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诗传》三:“三岁之后,始贫乏于衣食。”
却,退也。
读诵经典也。
开智明理也。《法华经·序品》:“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此经即《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前后共有六种译本,互有详略。最通行者为罗什译本。《三藏法数》二:“金刚者,金中最刚,故云金刚。”《六祖金刚般若经注·自序》云:“《金刚经》者,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自从达磨西来,为传此经之意,令人悟理见性。只为世人不见自性,是以立见性之法。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所说道理,各随所见。见虽不同,法即无二。宿植上根者,一闻便了。若无宿慧,读诵虽多,不悟佛意。”
蕲,音其。《大清一统志》二百六十三:“蕲州在黄州府东一百八十里。”
《湖广通志》七十八:黄州府黄梅县:“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一里。”《名胜志》:“东禅寺号莲华寺,乃五祖传衣钵于六祖处。有六祖簸糠池、坠腰石及吴道子《传衣图》。”
《五灯会元》一:“五祖大师,蕲州黄梅县人也。先为破头山中栽松道者,后遇信大师得法。”
彼指黄梅县,亦指东禅寺而言。主化,主持教化也。
礼拜,恭敬之意现于身相者也。
《智度论》三十一:“性各自有,不待因缘。”又见后。《六祖金刚般若经注·自序》云:“经是圣人之语,教人闻之,从凡悟圣,永息迷心。此一卷经,众人性中本有。不见见者,但读诵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经不在文字。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诸佛,从此经出。”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①,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②,教便往黄梅参③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④。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祖问曰:‘汝何方人⑤?欲求何物?’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⑥,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⑦,若为⑧堪作佛?’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⑨。獦獠身与和尚⑩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末审和尚教作何务?’
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笺注】
①宿昔有缘,犹言前世因缘也。
②衣粮,衣食也。
③《象器笺》:“参,趋承也,晋谒也。”
④辞违,别本作“辞亲”。
⑤别本“人”字下有“来到此山礼拜今向吾边”十字。
⑥作佛,成佛也。尽菩萨之行,断妄惑,开真觉之谓。《法华经·譬喻品》:“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大智度论》十八:“求佛道者,从初发心作愿:愿我作佛,度脱众生,得一切佛法。行六波罗蜜,破魔军众及诸烦恼,得一切智,成佛道。”
⑦獦,音葛,兽名。獠,音聊,称西南夷之谓也。《一统志》八十一:“肇庆府,秦为南海郡,地属岭南道。风俗夷獠相杂。”山谷《过洞庭青草湖诗》:“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注曰:山谷赴宜州贬所,岭南多蕉林,其地与夷獠相接。《韵会》:獦者,短喙犬。獠,西南夷。
⑧为,何也。按:意言如何能作得佛。
⑨《禅源诠》二:“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本来,性自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名为佛性,亦名如来藏。”《涅槃经》二十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⑩和尚,僧徒称其师之尊称。其义为亲教师,谓能教人学戒、定、慧,犹俗家之有业师也。
差别,不同等也。白居易诗:“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楞伽经》:“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亦皆是佛,以不生不灭故。”
别本作“大师更欲共惠能久语”。
弟子之成群者曰徒众。
《五灯会元》三、“百丈章”:“师凡作务执劳,先于众。”《广韵》:“务,事务也,专力也。”
启,白事也。
《行事钞》上三:“学在我后,名之为弟。解从我生,名之为子。”
自性本智,触处应现,千般万般,应用不乏,不即不离。《传心法要》:“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又曰:“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探玄记》六:“生我福,故名福田。”《无量寿经净影疏》:“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翻译名义集》:“《报恩经》:‘众僧者,出三界之福田。’谓比丘具有戒体,戒为万善之根,是故世人归信、供养、种福,如沃壤之田,能生嘉苗,故号良福田。”
《辅行》二之四:“能生为根,数习为性。”大,音太,过也。利,锐也。
著,命令词。槽厂,养马小屋。槽厂,别本作“且去后院”。《广传灯录》作“槽厂”。《海篇心镜》曰:“厂,马屋。槽,马槽也。”《正宗记》六:“尊者知其异人,佯诃之曰:‘著槽厂去。’惠能即退,求处碓所,尽力于臼杵间。”按:槽厂,即后院之碓房也。
行者,禅院之侍者也。《禅林象器笺》八:“有发而依止僧寺,称为行者。”《释氏要览》上:“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观无量寿经》:“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善见律》十一:“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按:即此方行者也。男生八岁毁齿,十六阳气全,以其有意乐信,忍修净梵行,故自晋时已有此名,如东林远大师下有辞蛇行者。
碓,音对。破柴者,以斧碎柴,使可为爨料之谓也。踏碓,舂米碓之用足踏者。桓谭《新论》曰:“宓牺制杵臼之利,后世加巧,因借身践碓而利十倍,则碓盖起于杵臼之遗法也。”
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
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①。’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②,汝等终日只求福田③,不求出离生死苦海④。自性⑤若迷⑥,福何可救⑦?汝等各去,自看智慧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⑨,各作一偈⑩,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喻利根者)。’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笺注】
①所以不敢朝参暮请,欲使他人不觉惠能将传五祖衣钵而为六祖也。
②《楞严经》三:“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天台《四教仪》:“从地狱至非非想天,虽然苦乐不同,未免生而复死,死已还生,故名生死。”《销释金刚科仪》曰:“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每日尘劳汩汩,终朝业识茫茫。不知一性之圆明,徒逞六根之贪欲。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争人争我,到底成空;夸会夸能,毕竟非实。风火散时无老少,溪山磨尽几英雄。绿鬓未几,而白发早侵;贺者才临,而吊者随至。一包脓血,长年苦恋恩情;七尺髑髅,恣意滥贪财宝。出息难期入息,今朝不保来朝。爱河出没几时休,火宅忧煎何日了。不愿出离业网,只言未有工夫。阎罗王忽地来追,崔相公岂容展限。回首家亲都不见,到头业报自家当。鬼王狱卒,一任期凌;剑树刀山,更无推抵。或摄沃焦石下,或在铁围山间。受镬汤则万死千生,遭剉磕则一刀两段。饥吞热铁,渴饮熔铜。十二时甘受苦辛,五百劫不见头影。受足罪业,复入轮回。顿失旧时人身,换却这回皮袋。披毛戴角,衔铁负鞍。以肉供人,用命还债。生被刀砧之苦,死遭汤火之灾。互积冤愆,递相食啖。那时追悔,学道无因。何如直下承当,莫待今生蹉过。”
③求人天有漏之果,福报尽时,还入三途。《竹窗随笔·来生》:“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有老僧摇手不之信,予谓:‘无论隔世,亲见一僧结茅北峰之阴,十年颇着清修。一时善信敬慕,为别创庵,徙居之。遂致沉溺,前所微得俱丧。现世且然,况来生耶!’问此为谁?予云:‘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④言生死之苦,如大海然,无边际也。《止观》一:“动法性山,入生死海。”《六祖金刚经口诀》:“凡夫之人,生缘念有,识在业变,习气熏染,因生愈甚。故既生之后,心著诸妄:妄认四大,以为我身;妄识六亲,以为我有;妄认声色,以为快乐;妄认尘劳,以为富贵;心目知见,无所不妄。诸妄既起,烦恼万差。妄念夺真,真性遂隐。人我为主,真识为客。三业前引,百业后随。流浪生死,无有涯际。生尽则灭,灭尽复生。生灭相寻,至堕诸趣,转辗不知,愈恣无明。造诸业罟,遂至尘沙劫尽,不复人身。”《法华经·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心地观经》:“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观佛三昧经》:“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身观经》:“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华严经》:“张大教网,亘生死海。渡人天龙,置涅槃岸。”《盂兰盆疏新记》:“苦海者,三界苦道,无有边底,故喻海也。”《六祖金刚经注》:“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竹窗随笔·醉生梦死》:“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大约贫贱、富贵二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而心未已也。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百千劫,曾无了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当如是矣。”出离生死,即出三界也。《传心法要》下:“问:‘如何是出三界?’师云:‘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⑤上自诸佛菩萨,下至蠕动蜎飞之生类,其品类虽千差万别,无非以不变之真性为体。若迷此真性,则为烦恼所覆障,而成生死流转。若悟此真性,则能出离生死而得入于涅槃。此其性谓之自性。即本有之自性也。其自性不迁不变,又谓之如来之自性,又名为真如,又谓之自性真如。自性之本佛备于己身。其本佛,谓本有之自性也。
⑥《金刚三昧经》:“譬如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有。游行十方,经五十年,贫穷困苦,专事求索,而以养身,而不充足。其父见子,有如是事,而谓子言:‘汝执金钱,何不取用?随意所须,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钱。心大欢喜,而谓得钱。其父谓言:‘迷子!汝勿欣怿。所得金钱,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按:本物即自性也。若迷自性,犹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有也。
⑦福者,即从福田求得之人天福报也。虽得福,亦不能救生死轮回之苦。《智度论》三十三:“福者,善有漏。”《增壹阿含经》一:“虽受梵天福,犹不至究竟。”《百论》上:“福报灭时,离所乐事。”《智度论》十六:“无色界天,乐定心著,不觉命尽,堕在欲界中,受禽兽形。色界诸天亦复如是,从清净处堕,还受淫欲,在不净中。欲界六天,乐著五欲,还堕地狱,受诸苦痛。见人道中,以十善福,贸得人身。人身多苦少乐,寿尽多堕恶趣中。”《心地观经》五:“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还生下地。转轮圣王,千子围绕,七宝眷属,四洲咸伏。寿命报尽,须臾不停。我今亦尔,假使寿年满一百岁,七宝具足,受诸快乐。琰魔使至,不免无常。”按:据此则知,虽享受非非想天、转轮圣王之福报及人间之福寿康乐,亦终不免再入生死大海之苦。
⑧《大乘义章》九:“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说以为慧。通则义齐。”《法华经义疏》:“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
⑨《智度论》四十三:“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一、实相般若,即般若之理体。本来具于众生之本心中。离一切虚妄之相之般若实性也。是所证之理体也。二、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文字般若,解释上之二般若之文字,如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之《般若经》是也。按:此般若指第一种实相般若而言。下同。
⑩偈,音奇,佛家所喝词句,谓之偈。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然亦有变体而不限此例者。
《止观》一:“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
传正法而更授以师之袈裟也。见《传灯录》三。《五灯会元》一:“达磨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请师指陈。’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
《传心法要》:“自达磨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宛陵录》又云:“祖师直指一切众生本心、本体本来是佛。不假修成,不属渐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无明。不是暗,故无暗。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入我此宗门,切须在意,如此见得,名之为法。”
火急,言如火之急也。《北史·齐武帝纪》:“帝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征夕办。”
思量,思虑事理而量度之也。《法华经·方便品》:“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不中用即不适用也。《史记》:“始皇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林子《坛经訉释》:“佛之妙义,虽曰不属言语文字矣,而其所以发之言语,见于文字者,亦非有待于拟议而安排也。故曰‘思量不中用’。”
彻见自心之佛性,名见性。《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永平道元法语》:“见性,即佛性也。万法之实想也。亦即众生之心性也。”又曰:“众生迷于此性故,轮回六道;诸佛觉悟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顿悟入道要门》下:“师曰:‘见性者即非凡夫,顿悟上乘,超凡越圣。迷人论凡论圣,悟人超越生死涅槃。迷人说事说理,悟人大用无方。迷人求得求证,悟人无得无求。迷人期远劫,悟人顿见。’”
轮刀上阵者,言舞刀如车轮之转而入军阵作战也。
处分,处置也。别本此下有“来经后院”四字。
将,赉也,持也。又,送也。
《宋高僧传》卷八:“释神秀,俗姓李氏,今东京尉氏人也。少览经史,博综多闻。既而奋志出尘,剃染受法。后遇蕲州双峰东山寺五祖忍师,以坐禅为务,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决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秀既事忍,忍默识之,深加器重。谓人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无先汝者。’忍于上元中卒,秀乃往江陵当阳山居焉。四海缁徒,向风而靡。道誉馨香,普蒙熏灼。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问道。敕于昔住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已下京邑士庶,兢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洎中宗孝和帝即位,尤加宠重。中书令张说尝问法,执弟子礼。退谓人曰:‘禅师身长八尺,厖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
僧寺有上座一职,在住持之下,为一寺之领袖。又其位最高,上更无人,故名上座,为一切沙门所尊敬者。《五分律》十八:“佛言:上更无人,名之上座。”
教授师,为五种阿阇梨之第三种,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等。《辅行》四之三:“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
谩音瞒,汗漫也,宽泛也。
梵语偈陀,此译颂,汉梵双举名偈颂。偈注详前。
劳而无功曰枉。心力,谓人所以运用其心思之能力也。《梁书·徐勉传》:“吾年时朽暮,心力稍殚。”
依止者,依赖止住于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
神秀思惟①:‘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②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③?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④,拟请供奉⑤卢珍⑥画《棱伽经》⑦变相⑧及《五祖血脉图》⑨,流传⑩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笺注】
①《法华经·譬喻品》:“常思惟是事。”《汉书·董仲舒传》:“思惟往古,而务以求实。”
②见解,犹言见地,见到之处也。《传灯录》二:“二子见地,过于鹙子。”
③若为觅祖位而呈偈,则心同凡夫,如此则与夺五祖之祖位何别。
④廊,堂边庑也。
⑤供奉,官名。唐时凡有一材一艺者,得供奉内廷,故有翰林、供奉诸名。至宋时,尚有东西两头供奉官。清代之在南书房行走者,亦自称内庭供奉。
⑥《指月录》四,作“处士卢珍”。《传灯录》三、《会元》一,又作“处士”。
⑦棱与楞同。《棱伽经》有四译本,今存三本: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凡四卷,又名“四卷楞伽”。二、元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凡十卷,又名“十卷楞伽”。三、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凡七卷,名“七卷楞伽”。明释宗泐《注解》一:“楞伽是城名,华言不可往,其城在南海摩罗山顶,无神通者不可往。佛于此处说法,即佛境界也。以处表法也。”
⑧画《楞伽经》中说法时,会、处、众等之变相,犹言观音经变相、地狱变相也。
⑨五祖,谓自初祖达磨大师至五祖弘忍大师也。血脉,体内流通血液之经络也。今借此图以形容嗣续列祖之传。《五祖血脉图》,谓传授列祖之奥旨,而记其相承之名也。《起信注疏》:“血脉相承,一向蹑前起后。”
⑩流传,犹传布也。《十六国春秋》:“大化流传。”
犹云奉养也。后世称献佛及饭僧亦曰供养。《华严经》:“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数度,数次也。
恍惚,见不真切也。
不堪,不胜也。《左传》:“君将不堪。”
三更,夜间十二时,丙夜也。详下五更注。
此譬喻之辞也。《西域记》八:“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每至如来涅槃之日,叶皆凋落,顷之复故。”
《起信论》:“众生心者,犹如于镜。”《性理大全》三十二:“程子曰:‘圣人之心,明镜止水’。”镜奁之大者,上可架镜,故名镜台。庾信赋:“镜台银带,本出魏宫。”《竹窗随笔·心喻》:“如喻心以镜,盖谓镜能照物。而物未来时,镜无将迎。物方对时,镜无憎爱。物既去时,镜无留滞。圣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际空寂,故喻如镜。然取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实无知,心果若是之无知乎?则冥然不灵,何以云妙明真体?”
按语:注中引理学家二程“圣人之心”之语句,以为笺注,本合笺注之体例。丁氏似亦有意以显三教所见之相近之处,本来也不错。确实在佛、道、儒三家中,多有相通之处,这也是三教会通和交流的内在依据。丁福保先生在本书各注中多有合会三教的用意。不过佛教在会通儒、道二家时,是有其立场和原则的,而非一味混同,这是自魏晋至唐宋以来,佛门之大师在会通时所持的共同原则。杨仁山先生在《书〈居士传〉汪大绅评语后》一文中,对禅门合会理学的弊端有所说明,现征引如下,以供参考:
“《居士传》内汪大绅评语,直截痛快,实具宗匠手眼。但其中每引程、朱以为契合,似觉不类。度其意,无非欲引理学家究明心宗耳。然理学家既宗程、朱,决不信有此事。是汪君不能令儒者生信,反令儒者易视禅宗,以为不出程、朱心学矣。甚哉!立言之不可不慎也。予愿他日重刻此《传》,将评语内与儒家牵合者节去,未始非护法之一端也。”(《杨仁山全集》,393页)
拂拭,谓除其尘埃也。《南史·殷景仁传》:“景仁便拂拭衣冠。”
《禅源诸诠》卷二:“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或曰:此偈二句譬喻,言体。二句修行,说功。金源史肃诗:“身似卧轮无伎俩,心如明镜不尘埃。”
《观无量寿经》:“有缘众生,皆悉得见。”《报恩经》七:“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
迷,谓心闇于事理而不悟也。《大日经》:“云何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大乘入道章》下:“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宿业,为作于前世善恶之业因也。《资持记》上三之一:“宿业所追,致使此生虚丧。”
障,烦恼之异名。烦恼能障碍圣道。《大乘义章》五(本):“能碍圣道,说以为障。”
圣,至尊之谓。圣意,圣人之意也。《后汉书·徐昉传》:“五经久远,圣意难明。”测,度量也。
汉旧仪:夜漏起,中黄门持五夜,甲夜毕传乙夜,乙夜毕传丙夜,丙夜毕传丁夜,丁夜毕传戊夜,夜毕,是为五更。皆以五为节。《颜氏家训》卷下曰:“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①,不见自性②。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
‘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③,皆是虚妄④。”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⑤。依此偈修,有大利益⑥。’
令门人炷香⑦礼敬⑧:‘尽诵此偈,即得见性⑨。’门人诵偈,皆叹善哉⑩。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
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笺注】
①入门未得,言尚未入门。
②此指五祖平日见神秀不见自性而言。
③事物之相状表现于外而能想象于心者曰相。《大乘义章》三(本):“诸法体相,谓之为状。”
④《六祖金刚经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虚则不实,妄则不真。既不真实,相即非相。”又云:“非独佛身相即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色身有相,故言虚妄。”
⑤《大乘义章》八(末):“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故《地持》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普照禅师修行诀》曰:“且凭世间有为之善,亦可免三途苦轮,于天上人间得殊胜果报,受诸快乐。”
⑥《六祖金刚经注》:“希求福利,得福虽多,而于识心见性了无所得,傅大士云:‘宝满三千界,赍持作福田。唯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
⑦炷香,焚香也。
⑧礼拜恭敬也。《普贤行愿品》:“一者礼敬诸佛。”
⑨依此偈修,能享人天福报,此是实语。诵偈见性,此是五祖权辞。
⑩善哉,称赞之辞。《智度论》:“欢喜赞言:‘善哉!善哉!’”
与乐为慈,拔苦名悲。《智度论》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宝积经》二十八:“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黄檗传心法要》下:问:“‘何处是菩提?’师云:‘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云:‘如何发菩提心?’师云:‘菩提无所得,尔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故云:我于然灯佛所,无有少法可得,佛即与我授记。明知一切众生本是菩提,不应更得菩提。尔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去,唯拟作佛。任尔三只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尔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故云: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
《传心法要》下:“达磨来此土,至梁、魏二国,只有可大师一人,密信自心,言下便会:‘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大道本来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所以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南阳慧忠国师语录》:“‘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人即别,悟人不别。’禅客曰:‘与经又相违也。经云:“善男子,心非佛性。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未审此意如何?’师曰:‘汝自依语不依义。譬如寒月,结水为冰。及至暖时,释冰成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
黄檗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又曰:“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自无始以来相续者,名一切时。
念念,即刹那刹那也。凡物变化于极短之时间,若心念然者。《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宝积经》九十六:“此身无量过患,微尘积集,生住异灭,念念迁流。”
《顿悟入道要门》上:“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云:‘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
总该万有事理之语也。法,自体之义,规则之义。万有之事理,一一有自体,具规则,故皆名法。
《六祖金刚经注》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又云:“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三藏法数》四:“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一真指绝待真理而言。离虚妄谓之真,所谓真如也。真如即自性。念念见自性者,则一切皆离虚妄,故云:“一真一切真。”《起信论》:“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一切境界,总名万境。
《六祖金刚经注》:“如者,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影喻万境,月喻自性)”《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如如是不动义。”《黄檗传心法要》下:“菩萨于诸见而不动。”又曰:“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亦不见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即是究竟。”此即如如之一义也。
离绝法之迷情、虚妄,曰真实。《大乘义章》二:“法绝情妄为真实。”
《六祖金刚经注》:“学者悟明心地,能行无相、无著之行,开发心中智慧光明,离诸尘劳妄念,共成无上菩提。当知此人负荷自性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于身内也。”
将,持也。《诗》:“无将大车。”
恍惚,见不真切也。俗谓记忆不真切而无定见曰恍惚。
复两日,有一童子①于碓坊②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③。上人④,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⑤,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⑥别驾⑦,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⑧!’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⑨。下下人有上上智⑩,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笺注】
①玄应《音义》五:“童子,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智度论》二:“梵语鸠摩罗伽,秦言童子。”《寄归传》三:“白衣诣苾蒭所,专诵佛典,求落发,号童子。”《论语·宪问篇》“阙党童子”,疏:“未冠者之称。”
②碓坊,舂米之小房也。
③来生缘,来世之因缘也。《梁高僧传》:“永结来缘。”
④《释氏要览》上:“《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此上人指童子也。
⑤《传法正宗记》六:“初大鉴示为负薪之役,混一凡辈,自谓不识文字。及其以道稍显,虽三藏教文、俗间书传,引于言论,一一若素练习。发演圣道,解释经义,其无碍大辩,灏若江海,人不能得其涯涘。昔唐相始兴公张九龄方为童,其家人携拜大鉴。大鉴抚其顶曰:‘此奇童也,必为国器。’其先知远见皆若此类,孰谓其不识世俗文字乎!识者曰:此非不识文字也,示不识耳!正以其道非世俗文字语言之所及,盖有所表也。”
⑥江州,今湖北旧武昌府及江西省地。《一统志》卷五十二:“九江府,《禹贡》荆、扬二州之境。隋初废郡,后改州曰九江郡,唐复为九江。”
⑦官名,为州刺史之佐吏。因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谓之别驾。后世通称通判为别驾,照汉制也。
⑧希有,事之甚少者。嘉祥《法华疏》三:“旷世所无,故言希有。”
⑨初学,谓甫经求学,未克深造之人也。《圆觉经·普眼章》:“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史记·贾生传》:“雒阳之人,年少初学。”
⑩此言最下之人,往往发生有最上之智识。
言智汩没也。《普灯录》二十八:“四个没意智汉,做处总无畔岸。”《太平寰宇记》曰:“‘与之厚利以没其意’。注,没,溺也。”此言最上之人,往往埋没其智慧。
无量,多、大至不可以计量也。《摄大乘论释》八:“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无边,广大无边际也。《法华经·常不轻品》:“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度,渡也。渡过生死海而登涅槃岸也。
《传灯录》三无树作非树。《大藏一览》又作非树。菩提注详上“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下。
《传灯录》三、《正宗记》六、《大藏一览》,明镜皆作新镜。此言心镜亦无可磨形,实无方圆、明暗之影,安有镜台之相?
卓立无依,虚灵不昧,如鸟飞空而不住空,似鱼游水而不滞水。从本以来,曾无所碍。《传灯录》三、《大藏一览》,皆作佛,假拂。尘埃,《正宗记》六作何处有尘埃。《光明藏》作争得染尘埃,《会元》一、《正脉》一、《类聚》八,悉如今偈。
赞美而疑怪曰嗟讶。
《史记》:“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肉身菩萨,谓生身之菩萨也。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深位之人也。《楞严经》八:“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缘起外记》:求那跋陀罗三藏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地受戒。”又智药三藏自西竺国来,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开演上乘,度无量众。”
擦,摩也,摩灭文字而泯众疑也。
《涅槃经》:“见佛性者,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
次日,祖潜至①碓坊,见能腰石舂米②,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③,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④。’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⑤。祖以袈裟遮围⑥,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⑦,惠能言下大悟⑧——一切万法⑨不离自性。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⑩!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笺注】
①不使人见而至,曰潜至。
②师坠腰石镌“龙朔元年卢居士志”八字。此石今存黄梅东禅。
③忘躯,不顾身命也。《大藏一览》二:“偈曰:‘佛求半偈舍全躯。’”《指月录》四:“初祖谓二祖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
④筛,师挨切,音衰。用具也。编竹为之,有孔,所以分别物质之粗细者。又,用筛过物曰筛。五祖以目前事试其行解熟否,六祖答以自所履践。
⑤三鼓,夜十二时也。《法华经》:“着如来衣,入如来室。”
⑥袈裟,僧衣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其它之杂色染之。其衣为长方形,而以诸小片割截而成者也。《行事钞》下、一:“《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慧苑音义》上:“具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俱着白色衣也。”
⑦《六祖金刚经注》:“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触境是空,将谓世法是实。便于境上住心,正犹猿猴捉月,病眼见花。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太空,无有罣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浮云,往来不定。”《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自然不照而照。岂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路,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净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传心法要》,略有改动)
《传心法要》卷上曰:“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⑧破无始之迷妄,开真实之知见,曰大悟。《观无量寿经》:“廓然大悟,得无生忍。”
⑨《宗镜录》三:“一切万法,至理虚玄。”
⑩明州布袋和尚有偈云:“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为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六祖金刚经注》:“眼对色谓之见,耳对声谓之闻,见闻是根,色声是尘。色声未对之时,我性常见常闻,未曾暂灭。色声相对之时,我性未尝暂生。此是菩萨了悟真性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所以不曾生灭。凡夫即被妄心所覆,随六尘转,即有生灭。故尘起即心起,尘灭即心灭。不知所起灭心,皆是妄念也。若知六尘起灭不生,即是菩提。”按:菩提即自性也。
无欠少曰具足。《法华经》:“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六祖金刚经注》:“性含万法,本自具足,应用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无所罣碍。此法上至诸佛,下至含识,本无欠少,是名具足相也。”
《传心法要》上:“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顿悟入道要门》上:“问:‘此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普照国师修心诀》:“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自劳。尔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丈夫,勇健之人。勇修正道而不退转修行者之称。又丈夫即指调御丈夫言,为佛十号之一也。《大智度论》二:“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复次,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以是故不说。复次,若言佛为女人调御师,为不尊重。若说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是故说丈夫。’”
如来十号之一,天与人之教师,故名天人师。《智度论》二:“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问曰:‘佛能度龙、鬼神等堕余道中生者,何以独言天人师?’答曰:‘度余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如白色人,虽有黑黡子,不名黑人,黑少故。复次,人中结使薄,厌心易得。天中智慧利,以是故,二处易得道。余道中不尔。复次,言天则摄一切天,言人则摄一切地上生者。何以故?天上则天大,地上则人大。是故说天,则天上尽摄。说人,则地上尽摄。复次,人中得受戒律仪、见谛道、思惟道及诸道果。或有人言余道中不得,或有人言多少得,天、人中易得、多得,以是故,佛为天人师。复次,人中行乐因多,天中乐报多。善法是乐因,乐是善法报,余道中善因、报少,以是故佛为天人师。’”
《六祖金刚经注》:“诸学者各见自性无相之理,得见本源自心是佛,当知此人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也。”《心佛颂》云:“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佛佛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入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指望。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净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有无,便是南无大迦叶。”《黄檗传心法要》上:“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
顿悟之教,使速疾成佛果也。《笔削记》一:“一直而谈,更无委屈,不历阶渐,唯指本源,故称为顿。”《修心诀》:“顿悟者,凡夫迷时,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灵知是真佛也。心外觅佛,波波浪走。忽被善知识指尔入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而此性地,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即与诸佛分毫不殊,故云顿悟也。”
衣与钵二物,是僧资物之最重大者。禅家以道授受,亦曰授受衣钵。《辅行》一之一:“预厕禅门,衣钵授受者盈耳”。《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第七:“死心新曾有偈云:‘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
护念,保护与忆念也。嘉祥《法华义疏》九:“令外恶不侵为护,内善得生为念。”
有情,为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也。《唯识述记》一(本):“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
谓流传也。《南史》:“时有文章,随即毁弃,不令流布。”
《六十华严经》:“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此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凡有情一预法会,不能无下种得果之益。”
因地者,因下种之地也。
《十住毗婆沙论》十二:“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
前二句,譬如众生下种于田,是当渐生觉芽,而生佛果。后二句,言无情如木石之类,则无佛性。既不下种子于田,则无生佛果之望。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①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②,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③,皆令自悟自解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⑤,师师密付本心⑥。衣为争端⑦,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⑧。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启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⑨,遇会则藏⑩。’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
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
祖云:‘合是吾渡汝。’
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笺注】
①《岭南丛述》曰:“菩提达磨大师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本国受王供养,师知密迹,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夫达磨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磨,因改号菩提达磨。’”(《五灯会元》)师心念震旦缘熟,行化时至,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已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传灯录》)后隐于嵩山少林寺,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云于葱岭回,见之。门徒发其墓,但有衣履而已。(《旧唐书》)
②《禅源诸诠》上:“六代禅宗师资,传授禅法,皆云:‘内授密语,外传信衣。衣、法相资,以为符印。’曹溪已后,不闻此事。”
③《血脉论》:“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黄檗曰:“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④自悟者,依本觉之内熏,不依他教,自然开悟。解,晓悟也。《礼》:“相说以解。”
⑤佛佛者,前佛后佛也。本体,诸法之根本自性也。《大日经》七:“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于本体。”
⑥《传心法要》下:“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
⑦《左传·昭公》曰:“郑铸刑书。叔向曰:‘民知争端矣’。”
⑧命者,支持暖与识而为生物之元者。《俱舍论》五:“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后汉书》八十一:“孙福言茂曰:‘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
⑨怀即怀集,县名。明清皆属广西梧州府,今属广西苍梧道。
⑩会即四会,县名。明清皆属广东肇庆府,今属广东粤海道。《会元》一“六祖章”曰:“后传衣法,令隐于怀集、四会之间。”《正宗记》及《传灯录》同。
肇庆府新兴县,《禹贡》扬州之南境,秦为南海郡地。六祖新兴人,故云南中人,犹言岭南人也。
驿,音亦。《清会典》:“腹地为驿,军报所设为站,皆为交通递送之用。”《大明一统志》五十二:“九江驿即九江府浔阳驿也。”
橹,行舟之具,所以拨水而使之前进者也。
自度者,先度自身,即度生死海至涅槃岸也。
唐释慧海云:“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见《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胜鬘宝窟》卷上(之本):“印述之辞:如是、如是,诚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此佛法指达磨所传禅宗而言。唐圭峰禅师曰:“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达磨受法天竺,躬至中华,见此方学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数为解,事相为行。欲令知月不在指,法是我心,故但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传灯录》三:“忍大师既付衣法,复经四载,至上元二年逝,寿七十有四。”《正宗记》、《会元》等亦同。
努力,勉力也。《文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南史·王僧虔传》:“况吾不能为当荫,政宜各自努力耳。”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①。
(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逐后②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③,先是四品将军④,性行粗糙⑤,极意参寻⑥,为众人先,趁及⑦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⑧,可力争耶⑨?’能隐草莽中⑩。
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
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明礼辞。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笺注】
①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南,与广东南雄县分界。一名台岭,亦名庾岭,为五岭之一,当赣粤之要冲,极险峻。
②即追逐于后者。
③《传灯录》四:“袁州蒙山道明禅师者,鄱阳人,陈宣帝之裔孙也。国亡落于民间,以其王孙,尝受署,因有将军之号。少于永昌寺出家,慕道颇切。往依五祖法会,极意研寻,初无解悟。及闻五祖密付衣法与卢行者,即率同意数十人,蹑迹追逐至大庾岭,师最先见,馀辈未及。”云云。又见《宋高僧传》八、《五灯会元》二。
④品,官之阶级也。旧官制一品至九品,所以别爵秩之高卑也。将军,古无专官,惟为将兵者之通称。
⑤粗,不精也。慥,音操,米谷杂也。《沩山警策》曰:“未闻佛教,一向情存粗糙。”
⑥极意,尽意也。《史记·乐书》:李斯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参,参究也,寻,追寻也。韩愈诗:“由来钝騃寡参寻。”
⑦趁,耻印切,音称。逐也,自后追及之也。陆机赋:“舞者趁节以披袂。”
⑧表,明也。《礼》:“君子表微。”《一统志》八十:南雄府:有放钵石,在云封寺,石高数尺,相传唐时卢能放钵其上。宋章得象诗:“石上曾经转钵盂,山边南北路崎岖。行人见石空嗟叹,还识西来意也无。”
⑨力争,以力相争也。《左传》:“臣不心竞而力争。”
⑩草莽,犹言草茅中。
掇,音咄,拾取也。《传灯录》作“举之如山不动”,《正宗记》作“举其衣钵,不能动”。
有发而依止僧寺,曰行者。
盘坐,盘膝而坐,即趺坐也。
屏,逐也。息,止也。色香等百种之世相,皆我心识之所攀缘者也。《传灯录》三“达磨章”云: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唐释慧海云:“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
慧海云:“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余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名无念。”黄檗曰:“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
良久,谓历时极久也。《列子》:“良久告退。”
按语:良久,大约相当于现在口语所说“过了好一会儿”。是唐、宋时期禅门语录中的常用语。
绝善恶之思想也。《传心法要》下:“问:‘如何是出三界?’师云:‘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犹言即此时也。《祖庭事苑》一:“与么,指辞也,审辞也,问辞也。”
那个,俗语,指不思善、不思恶而言。
按语:“那个”的含义,自来禅门有两种差异极大的解说:一种如丁福保先生所说的,将“那个”看作指示代词,即不思善、不思恶的心,即无念心,或称之为空白心地。这样理解时,就肯定了无念心与自性的对应关系,意含“当下即是”之意。另一种则将“那个”理解为疑问代词,相当于“哪个”,即禅宗语录中常见的“阿那个”,则此句完全是一个问句,意在启发惠明在一念不生时,生起关于本来面目的疑情,由此疑情之引发,进而契悟本来面目而得大悟。这样理解时,“那个”一句,只是引生疑情的手段,是契悟的方便,也就是禅门所说“得个参禅的入手之处”。由此入处,进而真参实究方得彻悟。
上座,僧人之尊称,在最高之位者。
本来面目,犹言自己之本分也。《传习录》:“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修心诀》:“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底法印也。若悟此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步步超三界,归家顿绝疑。”
上来,从上代祖师以来也。
密语,以密意而说之语也。《涅槃经》九:“如来密语,甚深难解。”《秘藏记》:“密语者,凡夫二乘不能知。”密意,于佛意有所隐藏而不显了真实说之也。《观经玄义分》:“佛密意弘深。”
返照者,犹言鉴于前事,而穷明自性之本源也。《止观》二:“以无住着智,反照观察也。”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亦惟在于自性自悟耳。”
自己面目即本来面目。
《达磨血脉论》:“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
护持,保护之意。
《传灯录》:“(明)遂独往庐山布水台,经三载后,始往袁州蒙山,大唱玄化。”《指月录》四:“后居袁州蒙山。”《一统志》五十七:“江西袁州府,《禹贡》扬州之地域,隋于宜春县置袁州,因袁山名也。”
《传灯录》四:“初名惠明,以避师上字,故名道明也。”
惠能后至曹溪①,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②,猎人常令守网③,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④,不可终遁⑤。遂出至广州法性寺⑥,值印宗法师⑦讲《涅槃经》⑧,时有风吹幡动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⑩。’一众骇然。
印宗延至上席,徵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
惠能曰:‘不敢。’
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笺注】
①《大清一统志》三百四十一:“曹溪在曲江县东南五十里,源出县界狗耳岭,西流三十里,合溱水。以土人曹步良舍宅为寺,故名。”
②《维摩经》,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法华经》:“众圣之王,说法教化。”《法华经·方便品》:“诸佛随宜说法。”注曰:佛道随三种机,以方便说,故云随宜。
③网,佃渔之具,所以罗鸟取鱼者。
④弘法,弘正法也。《无量寿经》上:“弘宣正法。”
⑤遁,音钝,隐没而不出也。言不可永为潜居。
⑥广州,三国吴置,今广东、广西二省除旧廉州、琼州外,皆其地。治番禺。隋时州废,唐复置,元为广州路,明改府,清因之为省治,民国废府,今番禺县即旧治也。《一统志》七十九:“在府城内西北,旧为乾明、法性二寺,宋合为一,亦改法性寺也。”
⑦《传灯录》五:“广州法性寺印宗和尚者,吴郡人也,姓印氏。从师出家,精《涅槃》大部。唐咸亨元年抵京师,敕居大敬爱寺,固辞。往蕲春谒忍大师,后于广州法性寺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为传法师。”
⑧《僧史略》:“僧讲,自朱士行魏代讲《道行经》始也。”《涅槃经》,有南北二译本,南本三十六卷,北本四十卷。详后。
⑨幢之有长帛下垂者曰幡。为祈福而立之法物也。
⑩《法华经·序品》:“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中庸》:“仁者,人也。”生一念曰心动。言仁者心动,打破彼偏见,令入得此宗也。《五灯会元》一:“十八祖伽叶舍多尊者。闻风吹殿铃声,十七祖问曰:‘铃鸣邪?风鸣邪?’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指月录》四:“琅琊觉云:‘不是风兮不是幡,多口阇黎莫可诠。若将巧语求玄会,特地千山隔万山。’大沩智云:‘风幡不动人心动,直指分明休懵懂,若将知见巧商量,大似梦中加说梦。’”《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第七:“指出风幡俱不是,直言心动亦还非。夜来一片寒溪月,照破侬家旧翠微。”
骇,音蟹,惊起也。
座中之第一位也。
徵,音征,求也。
诘,问也。
《宋史·蔡元定传》:“讲论诸经奥义。”
文字,诠表义理之具也。《维摩经·观众生品》:“言语文字,皆解脱相。”《顿悟入道要门》下:“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法过语言、文字,何向数句中求。是以发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
《传灯录》五“南阳慧忠章”:“师问大耳三藏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惟论见性,斯其为指授也大矣。”
《血脉论》:“若欲觅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黄檗《传心法要》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唐释宗密《禅源诠》云:“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又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按:据此则知,顿悟自心即是见性,即是禅定,非见性之外,别有禅定。
解脱者,离缚而得自在之义。即解脱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唐释慧海《入道要门论》下:“曰:‘云何得作佛去?’师曰:‘不用舍众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脱否?’师曰:‘本自无缚,不用求解。’”
按:据此则知自心即佛,自心即自性,莫污染自性,即是解脱。非见性之外,别有解脱也。
一为见性,一为禅定解脱,故曰二法。
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即是不二之法。盖见性即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即是见性。故繁言之见为三,简言之则为一。试以唐释慧海之言证之。
慧海曰:“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
有一居士(即三祖,此时尚未出家)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以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师(三祖)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外、中间,其心亦然。佛、法无二。”
高贵德王菩萨,为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之略名。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之第二十二至二十六卷,即《高贵德王菩萨品》也。
四重禁,又名四重罪,亦即四波罗夷也。一、淫戒,二、盗戒,三、杀人戒,四、大妄语戒。广如《梵网经·心地品》中说。
五逆罪,五逆之罪恶也。《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
无成佛性者,名一阐提。译作不信,为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又十九:“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
身、口、意三业之善坚固而不可拔者,名根。又,善能生妙果,故亦名根。《维摩经·菩萨行品》:“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黄檗曰:“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大涅槃经》二十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犯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有佛性者,是等云何复堕地狱?世尊,若使是等有佛性者,云何复言无常、乐、我、净?世尊,若断善根名一阐提者,断善根时,所有佛性云何不断?佛性若断,云何复言常、乐、我、净?如其不断,何故名为一阐提耶?’”
《大涅槃经》二十二:“善男子,善根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佛性非内非外,以是义故,佛性不断。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是故不断。复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
《菩萨璎珞经》:“顺于理为善。有五善、十善之别。”俱见《法界次第》上之下、《俱舍论》十六。
不善者,违于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如五逆、十恶是也。《胜鬘宝窟》上(之末):“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按:善不善说,六祖因佛言善根有二,故推广说之。
蕴,旧译名阴,荫覆之义。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之谓。新译名蕴,积集之义。色、心之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之谓。蕴,五蕴也,亦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顿悟入道要门》上:“问:‘何名五阴等?’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入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着虚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界,即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内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外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中界。见《教乘法数》。
《止观》一:“凡者常也。”《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佛性论》:“凡夫以身见为性。”《大威德陀罗尼经》:“以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楞伽经·雷庵集注》:“愚夫妄相,故说为二。圣人体达,故离有无。”
智者,有智慧之人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我是一切智者。”了悟事理而通达之者,名了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
《传心法要》下:“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无受身。一念不想,即是无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即是无行身。莫思量卜度分明,即是无识身。”又云:“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按:据此即知无念则五蕴空、十八界空。故蕴之与界,无二无别。(出《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①言:‘某甲②讲经,犹如瓦砾③。仁者论义④,犹如真金⑤。’
于是为惠能薙发⑥,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⑦,开东山法门⑧。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⑨,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⑩、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
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笺注】
①合掌,合左右掌,合十指以表吾心专一之敬礼法。《观音义疏》上:“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外国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专至一心。一心相当故,以此表敬也。”《法苑》二十八:“若指合其掌不合者,良由心慢而情散故也。必须指掌相著,不令虚也。”
②《史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魏略》:“许攸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
③瓦砾,瓦片与小石,喻其毫不贵重也。《北史·李安世传》:“圣朝不贵金玉,所以同于瓦砾。”
④《世说》:“隐几安坐,读书论义自若。”
⑤莲池大师云:“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讲席,出风幡语。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夫印宗久谈经论,已然居先辈大法师矣。而使我慢之情未忘,胜负之心向在,安能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一至于是乎!六祖固古佛之流亚,而印宗亦六祖之俦类也。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
⑥薙同剃,剃须发,着染衣,佛弟子出家之相也。去骄慢,且为分别外道出家之所为。《因果经》二:“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以习障。’”《毗尼母经》三:“剃发法:但除头上毛及须,余处毛一切不听却也。所以剃发者,为除慢、自恃心故。”《传灯录》五:“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六祖发塔,在广州光孝寺佛殿后。六祖初剃发时,其徒为藏发于此。盖发冢也。”
⑦《岭南丛述》卷三十八:“广州光孝菩提树,不花不实,经冬不凋。叶之筋脉,细致如纱绢。广人每用此为灯、为花、为蝉虫之翼。”《天台志》:“诃林有菩提树,萧梁时,智药三藏自西竺持来,今历千余年矣。大可百围,作三四大柯。其根不生于根而生于枝,根自上倒垂,以百千计。大者合围,小者拱把。岁久,根包其干,惟见根而不见干,干已空,中无干,根即其干。枝亦空,中无枝,根即其枝。其叶似柔桑而大,本圆末锐,二月而凋落,五月而生。僧采之,浸以寒泉,至于四旬之久,出而浣濯,滓渣既尽,惟余细筋如丝,霏微荡漾。以作灯帷、笠、帽,轻柔可爱。持赠远人,比于绡縠。其萎者以入爨矣(《广语》)。菩提树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罗,细点如星,谓之星月菩提(《粤东笔记》)。嘉庆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夜,飓风吹倒,陈中丞大文命工培护,越年枯萎。寺僧乔庵、离相同诣南华接一枝归,植旧地,今扶疏犹昔(《光孝寺志》)。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雷州府志》)。”
⑧《宋高僧传》八“神秀传”:“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磨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为记。……隐于嵩丘少林寺,寻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粲,粲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⑨《尚书正义·洪范》:“辛苦之味入口,犹困厄之事在身。故谓殃厄劳役之事为辛苦也。”
⑩古时称刺史曰使君。又凡奉使之官,亦以使君称之。
累叠数多之劫量也。世界成坏之时期曰劫。《无量寿经》下:“世世累劫,无有出期。”
供养者,资养三宝、为奉灯明、香花、饮食、资财等事。《法华文句》二下:“施其依报,名供养。”《法华经·授记品》:“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
《四教集注》:“教者,效也。效之则革凡成圣也。”
各令净心者,各净其心,使无污染,以还复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也。《宗镜录》二十六:“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识而归净识之道。”
《涅槃经》十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
一众犹云大众也。
《法华经·安乐行品》:“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楞严经》十:“皆大欢喜,作礼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