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战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默契(利益共同)

假设一对夫妇在拥挤的百货商场失散,事先也没有约定见面的地点,但是他们还是有可能找到对方。也许一方一直认为,对方也希望在一个双方都认为比较醒目的地点与自己会合,因为夫妻双方都认为该地点比较醒目,易于发现对方或被对方发现。而且,一方不会轻易判断对方首先要去的地方,因为在上述情况下,对方首选的地方可能也是其所希望的。换言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一方所到之处都将是对方所期望的地方。我们可以如此不断推理下去,一方所想的问题不是“如果我是他,我该去什么地方呢?”而是“如果我也像他一样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如果我是他,我该去什么地方呢?’我该怎么做呢?”类似的情景需要双方间的相互默契,对同一场景提供的信息进行同样解读,并努力促使双方对彼此的行为进行相同的预期判断。双方必须认同(mutually recognize)某种能够协调彼此对对方行为预期判断的暗示符号。当然,我们既无法肯定他们一定会重逢,也不能肯定双方一定会对同一暗示符号进行相同的解读。但是,夫妇双方如以这种方式寻找对方,成功的几率一定比他们盲目地在商场里瞎转要高得多。

读者可以尝试着解决下面图示(图3-1)所出现的问题。两个空降兵意外地降落到了图中所示的地区。双方都随身携带了一张地图,并知道对方随身也有一张地图,但不清楚对方降落的具体地点,也无法与对方进行联络,双方只有尽快地找到对方才能获救。那么,他们是否会研究随身携带的地图,并协调彼此的行动呢?他们是否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并在地图中标示的某个地点会面呢?

图3-1

作者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以及一份缺乏科学性的调查问卷中出现的一些类似问题,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人们通常会协调彼此的行为。下面所列的抽象难题也属于大多数人试图解决的问题范畴。当然,问题答案的评判标准是,只要每个人认为自己的答案具有合理性,那就是“正确”的答案。读者可以先回答下面的问题,然后参照脚注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作者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问题1中,36人选择了“heads”,只有6人选择了“tails”。问题2中,41人中的37人选择了前3项,7略微领先于100,13位于第3位。问题3中,41人中的24人选择了左上角的空格。剩下的17人中,有14人分布在同一对角线上。问题4中,大多数人选择到中央车站(服务台)会合,实际上,他们都在中午12点实现会面。问题6中出现了不同的答案,40%的人选择数字1。问题7中,41人中的12人选择1000000美元,只有3人选择10美元,其中2人是64美元,不要小看这个数字,这相当于今天的64000美元。问题8没有什么问题,41人中的36人的选择各占一半。问题9中,22人中的20选择了RoBinson。在另一公式中,Jones和RoBinson以28票位于第一。作者这么做是为了验证不分胜负的情况下,要取得一致如此困难。但是,被调查者都克服了这个问题,18人中的16人选择了Jones(主要原因是Jones所在的位置有利),虽然解决了主要问题,但也忽视了相关的次要问题。在图3-1中,8人中的7人选择在桥上重逢。

1.请在“heads”和“tails”二者中选一个,如果你和同伴的选择相同,你们都将获胜。

2.请选择下列数字中的一个,如果你们的选择相同,你们都将获胜。

7 100 13 261 99 555

3.请选择下面的方框,如果你和同伴的选择相同,你们都将获胜。

4.你将在纽约与某个人会面,但没有人告诉你会面的地点。你与对方也没有事先约定会面的地点,而且无法与对方进行联络。你和对方只能自己寻找会面的地点。你将怎么做?

5.在问题4中,你只知道会面的日期,但不知道会面的具体时间。你和对方必须设法约定时间在问题4中的地点会面。你将怎么做?

6.写下你认为吉祥的数字,如果你和同伴写的数字相同,你们都将获胜。

7.请写下一笔金额。如果你和同伴写的金额相同,你们都将获胜。

8.你被要求将100美元分成两部分,分别标为A和B。你的同伴也会像你那样做。如果你们的结果相同,你们每人都将得到100美元;反之,你们将一无所获。

9.在第一个投票中,候选人的票数如下:

Smith1………………………………9

Jones………………………………28

Brown………………………………15

Robinson………………………………29

White………………………………9

随后将进行第二次投票。除非你期望自己的候选人获得了多数票,并为此得到回报,否则你绝不会关心投票的结果。同样,所有的投票人都希望自己所选的候选人获得多数票,而且大家都知道这是每个投票人的心愿。第二次投票时,你将把票投给谁呢?

虽然上面的问题都是人为设计的,但是这些问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人们通常只有在得知别人将做出和自己同样的行为时,才会与他人产生共鸣,达成某种共识。大多数情况下——对那些参与此类游戏的人来说,也许每一种情况都是——都会出现某些合作的契机,如某个“关键点”(focal point)使双方成功地对彼此预期做出判断,从而达到某种默契。能否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或是任意一种解决方法——只要是双方认同这种方法是他们所要寻求的答案(key——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直觉而非逻辑思维推理,或许依靠来自双方对相似事物之间的类比经验、先例、偶然巧遇、对称性、审美观或几何原理、诡辩推理,以及当事人的自身条件和对彼此情况的了解。奇思妙想也许会帮助一对夫妇“分而重逢”;理性的逻辑推理也可能会使一方回忆或期望另一方回想起来他们以前处理类似紧急情况的方式方法。我们不敢保证他们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这样做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抽象的随机率。

解决这一问题的众多“解决方法”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特点,即这些线索或关键点都具有某种显著特征,易于发现。但是,这些显著特征随着时间、地点以及当事人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普通人在一个环绕的圆形区域走散后,通常都会“自然而然”(naturally)想到在圆形地带的中心区域与对方会合。但是,如果是在一个非常规形区域失散,那就只能依靠个人的方位感在该区域的重心地带与对方会面。作者曾经以多个地图进行实验,结果证明:如果一个地图标有多个住宅和一个十字路口,人们大多会本能地趋于十字路口;反之,如果一个地图标有一个住宅和多个十字路口,人们大多会本能地趋于住宅。这充分说明,惟一性能够产生独特性,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通常情况是,惟一性在避免似是而非上具有更重要意义。在地图上,或许住宅相对于其他标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若地图上同时存在三个住宅,并且具有相似的标识,那么人们在某个住宅会合的可能性或许只有三分之一。认识这一现实有助于我们避免在解决问题时,将住宅看做一个显著的“线索”。正如作者的地图试验所证明的,这是“正确”的逻辑推理过程。在标有多个十字路口和一个住宅的地图中,选择住宅的11人胜利实现会合,但是选择不同十字路口的4个人没有一个人实现目标。

在最后的分析部分,我们讨论了想像力问题和逻辑推理问题。就其本质而言,逻辑推理具有很强的诡辩性。在上面的游戏中,诗人可能会比逻辑学家做得更好,因为与其说这样的游戏是国际象棋,还不如说是充满字谜的文字游戏。逻辑有时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问题6中,大多数人趋向于数字1都是基于逻辑推理。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主体在进行逻辑推理之前,必须依靠想像力从当前环境提供的众多具体细节中发现主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