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童的鼻腔结构
呼吸道第一站是鼻腔。鼻腔的前端部分称为鼻前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鼻毛“黑森林”。平时打着手电看起来密密麻麻的鼻毛,从“PM2.5号”专列的视角来看却是稀稀疏疏,在鼻毛间穿梭就和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散步一样轻松自在。既然如此,干脆把鼻毛拔了?免得有时候还会窜出鼻孔演一出“红杏出墙”让人觉得特别尴尬。但鼻毛真的一无是处吗?可不是哦,鼻毛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大一些的沙粒或者小虫子能起到很好的阻拦效果;另外,鼻毛避免了干冷空气直闯入肺,也有保护作用。所以,如果鼻毛太长了影响到美观,修短可以,但可千万别连根拔起。
向中间望去,可以看到将鼻子分隔成两腔的鼻中隔(见图1-4)。鼻中隔是由骨、软骨和黏膜共同构成,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将近90%的鼻出血都会发生在这里。大部分人的鼻中隔其实都会微微偏向鼻腔的某一侧,这并不会导致功能障碍,但如果鼻中隔“拗造型”太过放飞自我,扭成了“C”形或者“S”形时,问题就严重了,会造成经常流鼻血、鼻塞不通气等难受的病症。
图1-4 鼻中隔
随着我们逐渐驶入鼻腔深处,空气开始变得暖和、潮湿起来,向下望去有缓缓流淌的“小河”,以及数也数不清的“水草”随波摆动。真是一幅壮阔美丽的景象!
原来在别有洞天的鼻腔内面,衬着一层完整黏膜,黏膜下方是交错密布的毛细血管网,黏膜里面则是成千上万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和分泌腺体。在这里,黏液(也可以说是鼻涕)被一点一点地分泌出来,每天的分泌量大约有500~1000毫升,差不多2~3听可乐的容量。有朋友会说,怎么可能?我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有那么多鼻涕呀!除了一小部分蒸发掉干结成了鼻屎,其他的鼻涕(黏液)哪里去了?其实,大部分鼻腔的分泌物并不是从鼻孔排出的,而是“逆流成河”朝着鼻孔深处,跨过咽喉,最终通过食管进入了胃。咦!感觉有点恶心,鼻涕怎么流到肚子里去呢?那是因为在鼻黏膜上除了有鼻毛,还长满了细细的“纤毛”,它们一刻不停地以每秒16次的速度一齐摆动,就像划龙舟一样,推着黏液以每分钟6毫米的速度往鼻腔深处移动。借助纤毛的运动,鼻涕黏液会形成一条“黏液毯”,不知不觉地经过咽喉再被我们吃进胃里,这个过程就是黏液纤毛清除运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鼻涕倒流”(见图1-5)。
图1-5 呼吸道黏膜结构示意图与黏液清除运动
沿着“黏液毯”河流的两侧,则是弯弯曲曲的鼻甲“大峡谷”,将鼻腔分成了上、中、下3个鼻道。在上鼻道和中鼻道里,还有通往鼻窦“大洞穴”的开口。这鼻窦呀,就是鼻腔周围颅骨和面骨内的空腔,所以也称为“鼻旁窦”,两侧总共有4对,其内面的黏膜与鼻腔黏膜是连续相接的(见图1-6)。
图1-6 鼻窦结构解剖图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气候环境变化如此剧烈,北方的冬天气温低至摄氏零下几十度,相对湿度只有20%~30%,但鼻腔却能在短短1、2秒内把吸入的空气升温、加湿并过滤以适合人体呼吸,这是多么神奇!鼻子是怎么做到的呢?正是这“大峡谷”与“大洞穴”的构造起到了关键作用!蜿蜒曲折的鼻甲加上4对鼻窦,大大增加了空气和鼻黏膜接触的面积,在鼻子这块弹丸之地上硬是“挤”出150平方厘米——相当于一块手绢大小,为进入呼吸道空气的快速“加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然而令人悲伤的是,人体鼻腔功能虽然强大,但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却只有个“阉割版”的“原装配置”。成人有上、中、下3条鼻道,而4岁以前的儿童只有上、中2道,鼻窦也没有发育完全,再加上儿童气道天生狭窄,黏膜的“使用面积”就显得捉襟见肘;另外,与成人比起来,儿童的呼吸道黏膜很薄,血管多,分泌黏液的腺体却很少,无论“物理防御”还是“化学防御”,都脆弱得让人好生着急。这种种原因共同使得儿童对于空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敏感,对空气的加工能力低下。所以,年龄越小,儿童越容易感冒生病,与他们的特殊生理构造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