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研究》文选:中国古代史学卷 (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稗官野史为数众多

中外历史上的乱世,大都是武人掌权,文人失势。五代十国亦如此。当时的文人,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尽量巴结权势者,把什么“士风臣节”统统丢在脑后,只要能升官发财就行,他们被称为“文苑之豺狼,儒林之荆棘”(《旧五代史》卷六十《苏循传附子苏楷传》“史臣曰”)。另一条路是不惜颠沛流离,尽量去找个安乐窝,在远离战火的地方去从事著述。他们的著述大都是史书,或称作稗官野史。当时十国比中原五代安谧,故稗官野史作者十国比中原五代要多。

这个时期最出名的稗官野史作者首推王仁裕。他始入成都为前蜀后主王衍的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蜀亡降唐,历事后唐、后晋、后汉三朝,作品有《王氏见闻录》《玉堂闲话》《入洛记》《开元天宝遗事》等。这些书,有的今天尚有传本,如《开元天宝遗事》有《阳山顾氏文房丛书》本和《历代小史》本;有的虽已失传,但在《通鉴考异》等书中有引录。《开元天宝遗事》中的《金鸡障》等内容,《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还作为正文写入《天宝六载安禄山》中。

吴和南唐的稗官野史作者及其作品在数量上仍是最多的,吴国的信都镐,著《淝上英雄小录》二卷,“所录杨行密将吏有勋名者四十人,其二十四人皆淝上,余诸道人,又有僧道渔樵之属十人,录其小事,故名《小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伪史类》)。南唐的史虚白,著《钓矶立谈》一卷。章僚,著《海外使程广记》三卷。郭昭庆,著《唐春秋》三十卷。吴淑,著《江淮异人录》二卷。王颜,著《烈祖开基志》十卷。尉迟渥,著《中朝故事》二卷。刘崇远,著《金华子》二卷。史虚白的《钓矶立谈》今传世者有《知不足斋丛书》本,“言南唐废兴事颇为详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书中某些文句,断定为虚白之子所撰,否定《宋史·艺文志》所记。其实,此书自序中说:“叟……随先校书避地江表,始营钓矶于江渚,……随意所向,迹之于纸,得二百二十许条。”明明白白说这其中有他父亲史虚白所写的内容,看来此书可能是史氏父子两代人的作品。章僚在后主李煜在位时充如京使,奉使高丽,《海外使程广记》记高丽地理、职官、民情风俗、物产颇详,“地志家多称其书为博洽”(《十国春秋》卷二十《章僚传》)。郭昭庆为南唐著名儒士,他的《唐春秋》系模拟《元经》之作,据说其书为徐铉、徐锴所匿而不传于世。(《南唐书》卷十四)吴淑在南唐任校书郎直内史,他的《江淮异人录》“纪道流、侠客、术士之类,凡二十五人”。王颜仕南唐为滁州刺史,他的《烈祖开基志》记事“起天祐乙丑,止升元癸卯,合三十九年”。(《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伪史类》)尉迟渥在南唐任史官,他的《中朝故事》记唐末宣、懿、昭、哀四朝旧闻。刘崇远在南唐为文林郎、大理司直,他的《金华子》记唐末朝野故事,原书三卷,无传本,清人根据《永乐大典》辑出六十余事,厘为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子部·小说家类》)

后蜀的稗官野史作者及其作品有:毛文锡著《前蜀纪事》二卷,何光远著《鉴诫录》十卷、《广政杂录》三卷。毛文锡历事前蜀、后唐、后蜀,是“花间派”艳词的著名作者。陈振孙说他的《前蜀纪事》“起广明庚子,尽天福甲子,凡二十五年”(《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伪史类》)。这里显然有误,因广明庚子为唐僖宗在位时,天福为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无甲子年,二者不仅相距五十多年,而且与前蜀都毫无关联。事实上,王建于唐昭宗大顺元年(庚戌,相当于890年)入川,于朱温篡唐的当年(开平元年,丁卯,907年)建号,其子王衍于咸康元年(即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925年)国灭,父子两代共三十五年。又,陈振孙云:毛文锡“随(王)衍入洛而卒”,此亦为误记。如毛文锡随王衍入洛而卒,又焉能任后蜀学士?何光远的《鉴诫录》,赵希弁说是“纂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成书。(《郡斋读书志后志》)这个说法是望文生义,其实此书多次为《通鉴考异》所引录,观其内容为记唐五代的遗闻逸事而以蜀事为多,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并不完全着眼于“世鉴”。

吴越著名稗官野史有皮光业的《皮氏见闻录》五卷。晁公武说此书“记当时诡异见闻,自唐乾符四年迄晋天福二年”(《郡斋读书志》卷十三)。按,皮光业为唐末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为《吴越国武肃王庙碑》的撰写者,《皮氏见闻录》多次为《通鉴考异》所引录,内容并不诡异。皮光业另有《妖怪录》五卷,晁公武可能把二书混淆了。

闽国稗官野史有陈致雍的《闽王列传》一卷、韩渥的《金銮别纪》一卷。陈致雍仕闽景宗为太常卿,入南唐除秘书监,致仕还家后又被陈洪进辟为掌书记。他的《闽王列传》,吴任臣加小注曰:“一名《闽王事迹》。”(《十国春秋》卷九十七《陈致雍传》)其实,《闽王列传》和《闽王事迹》是两部不同的书,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两书同时著录,于前者标明陈致雍撰,后者则言“不知何人作”,并说其记事下限直到宋仁宗天圣九年。(《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伪史类》)韩渥的《金銮别纪》又名《金銮密纪》,是他于唐昭宗天复元年为翰林学士时,从昭宗西幸,其时朱温围歧三年,因密记其谋议及所见闻事,书是在他入闽以后写定的,因内容多为亲身经历的记录,比较可靠,史料价值较高,《通鉴考异》中多次引录。

南汉王定保的《摭言》(或作《唐摭言》)十五卷,至今犹存。内容分一百零三门,记唐朝贡举之制特详,可补史志之不足,并能从中看出当时名场风气,为研究中国科举史必备的重要参考书。

荆南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二十卷,至今亦存,内容记唐末五代政治遗闻、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和社会风俗人情,颇有史料价值。

除以上列举者外,后蜀幸寅逊的《王氏开国记》,楚国曹衍的《湖湘马氏故事》、石文德的《大唐新纂》,北汉王保衡的《晋阳见闻要录》等,亦见于《通鉴考异》等书引录,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稗官野史。

综观五代十国的稗官野史,具有极其明显的特点,这些书大致有两种写作动机:一是处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怀念唐朝封建盛世的文物制度,或总结唐末国势衰落的经验教训;二是记录十个偏霸政权的政治轶闻,带有猎奇的性质。前一种如《开元天宝遗事》《中朝故事》《大唐新纂》《唐春秋》《摭言》等;后一种在书名上往往标出偏霸政权的名称、年号或姓氏,如《前蜀纪事》《广政杂录》《王氏开国记》《湖湘马氏故事》等等。从存佚的情况看,记载唐朝史事的书易受重视,多能流传下来;记偏霸政权史事的书,像这些存世不长的偏霸政权一样,不易流传,多数散佚,这是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