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英雄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风雪夜佛影

落日的余晖刚刚被夜色笼罩,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就悄然而至……。西北风的风刃抽打在夜行人的脸上,握着缰绳的手也开始在微微的颤抖……。

满天弥漫的风雪把大地遮掩的严严实实……,几个年轻人在先是绕过了‘鬼市’,又是绕过了焦山洞那一片不毛之地以后,他们就已经是多走了几十里的山路……。

现在面对漫山遍野的风雪呼啸和满山遍野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他们早已经是人困马乏……,皑皑的白雪遮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好像是迷路了……。

大地上面的白雪被躲在飞雪后面那阴暗的玄月,影现出了仅有的那么一点微弱的光辉,也正是因为还有这么一点点微弱的光辉,他们这一行人才可以自信满满的继续在冒雪夜行……。

可是现在他们这一行人已经是到了极度的人困马乏……,可越是在这个时侯,他们越是不得不骑着马匹和骆驼继续在这颠颠簸簸的山路上缓缓前行……。

一路上都是被风吹雪埋的缓坡,这样子的地形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停下来休息,更是无法让人和马匹滞留过夜……。

他们所过之处连一个可以躲避风雪的地方都没有遇到……,可是自古以来都是天无绝人之路,有道是:迭波涟漪见风向,仁义厚道显慈悲。

前面的不远处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道壕沟,壕沟壑口的缓坡上面又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座大山,大山的根部似乎隐隐约约的有一些微亮的光明……。

一尊佛陀端坐在大山的横切面……,在飞雪和光明的衬托下佛陀法像庄严,见之顿生敬仰……。佛陀高约百丈,左右护法威仪,皆宝像庄严……。佛陀的前面是一方坦途,旁边似乎有隐隐约约的房屋数间……。

一行人拍马近前,片刻钟后他们就来到了大佛的脚下……。只见大佛是依山石凿壁而成,刚才众人看到的就是这尊大佛的影子……。

大佛的前面有几处用茅草搭建的房舍,还有一处是用泥土和石头垒墙而建的几间禅房……。

众人只见到这些茅草屋门窗紧闭,里面有一些鼾声传出,鼾声尤如雷鸣又似虎啸……。再看那禅房,只见禅房外面的柴门畅的大开,一间禅房的门窗处有灯光微微的映照,里面的暖光荧萤的射出……。

众人先是纷纷下的马来,然后他们又把马匹和骆驼栓到了远处,因为他们惧怕马匹和骆驼把那些居住有人的茅草屋给吃掉……。

众人聚在禅房的旁边拿出干粮慢慢的嚼食,他们偶尔也会就地的抓起一捧白雪塞入口中……。

一个僧人披着一顶大僧帽来到了众人的跟前……,僧人先是合掌念了几声佛号,众人也起身双手合十一一的回礼。

僧人细细的观察了几位年轻人一会儿,许后方才问道:“施主们在这大雪纷飞的夜晚是从何处而来,又是要去往何处?”。

一青年双手合十缓声的应答道:“我们都是拒虏军屯里面的备役兵儿孙,因夜晚迷路才致我等滞留在此以避风雪……”。

花木兰拿出了父亲给她们临行前准备好的路条递给了这名僧人观看……,僧人拿起路条借着禅房里面的散光看了一下就又将路条递还给了花木兰……。

“天寒地冻,时夜已深,诸位又遇风雪……,我佛慈悲,和尚我慈悲为怀……”僧人说完又是双手一合念了几句佛号,再然后就邀请众人到禅房内休息,以避风雪……。

众人抖落了身上的积雪就跟随着僧人进入到禅房里面……,禅房内虽有一盘土炕,但是灶坑内并无火焰燃烧,土炕的上面铺着厚厚的茅草,地上也铺了一层茅草……。

屋子正后面的墙上挂有一幅巨大的佛陀画像,画像很是精美……。屋子左右两边的墙面上各置有一个灯台,上面皆燃有一盏油灯……。

僧人先是让大家各自坐下,随后他就取来了一只小砂炉……,小砂炉的里面已经装好了几块木炭,僧人点燃木炭就开始煮起了一壶香茶……。

这个时候,那只小砂炉里面燃烧着的火焰仿佛是譬如‘大日’,照耀的禅房里面顿时就暖和了起来……。其实大家都很明白,那只小砂炉带来的温暖是非常的有限,他们温暖的感觉只是幻觉……。

僧人递给了众人们每人一杯香茶……,当他看到韩广秃被捆的情形时就微微一笑的问道:“施主!贫僧喂你喝如何?”。

韩广秃低头嗯了一声,僧人就喂韩广秃喝下了香茶……。

茶毕后,僧人就向众人讲起了佛陀的教义……,讲了一会儿佛陀的教义,僧人又给众人们讲起了趣闻……。

僧人又煮好了一壶香茶,他给众人一一斟好,然后僧人就继续的讲说道:“在此往北三十里处有一焦山,其山甚是奇妙,早前曾有虎居,至虎被除之后就寸草不生,其山冬日落雪即融,不留片滴;其山夏日落雨即会起雾,后又即生彩虹,甚是好看;实在是不可思议……”。

大家都被这名僧人高深的学识所惊刹,有人甚至已经是两眼放光的望着这名具有高深学问的大德僧人……。

原来,这名僧人就是大魏国的昙曜大师,他自小就出家习禅学习佛法,又兼他品格坚贞,志气高远,风度闲雅,学识渊博……。

在文成帝继承帝位的第二年,兴安二年(453年),文成帝就把他礼为帝师……。和平初年(460年),道人统罽宾沙门师贤去世后,昙曜继任,改名为沙门统。就在沙门统任上,他征得文成帝的同意和支持,就在武周塞凿山开壁,开始了云冈石窟宏大的开建……。

关于他兴建此等浩大工程的动机和目的,还得要从北魏太武皇帝灭佛谈起……。

太武帝拓跋焘是文成帝拓跋濬的祖父,他继得帝位后南征北战,东征西讨,酌开疆拓土,文治武功的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帝国,当时河西沮渠氏的北凉国就是被他吞灭,并且全部都纳入了大魏国的辖制版图……。

军事扩张的成功,同时也加剧了大魏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尤以佛道两教的矛盾最为尖锐,势同水火,被压迫的人民和民族的反抗也如火如荼地突显了起来。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卢水胡人盖吴起义于杏城,众至十余万之多,太武帝率大军西征,抵达长安,在长安寺中发现藏有大量兵器,以及酿酒的器具,州郡牧守富人寄存的财物……,甚至还有隐蔽用作与贵宝**乱的屈室,不禁勃然大怒。随行的大臣崔浩是道教信徒,一向主张崇道抑佛,此时趁机进言,要求废除佛教,以防后患。

刚愎粗悍的太武帝便轻率地作出了灭佛的决定,命令把寺庙尽行拆毁,佛像、经典一概焚烧,僧尼全部坑杀,此举造成了佛教史上空前的劫难。

由于同情佛教的太子晃缓宣废佛诏书,所以就有一部分僧人得以逃匿避难……。

昙曜就是因此而死里逃生的,他是一个信仰坚定很有操守的僧人,在对僧徒迫害最厉害的日子里,他尚贴身穿着法服,没有片刻离身。复佛之后,他痛定思痛,总是考虑想一个万全之策,使佛教能够永远流传,不致于因一时的迫害而使经像法物皆都荡然无存……。他任沙门统之后提出的凿窟雕佛建议,就是他总体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皇室们的意识形态来说,太武帝生前对废佛灭佛之举已经有了悔意……,只是既已雷厉风行的废佛,便难于再去骤然的改变政策……。文成帝继得帝位之后,矫正废佛政策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所以就迅速地推行了复佛措施。昙曜提出凿窟雕佛的建议,文成帝认为正可借此忏悔祖父废佛之过,同时为祖先追福,便很爽快地批准了昙曜的建议,还从人力物力上给予积极的支持。

然后昙曜就选择武周塞的断崖之处作为开窟大佛之所,因为这段断崖的水平层为砂岩石结构,最适合雕刻。担任雕凿的工匠多是太武帝平北凉后由凉州迁来的,这些人有着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总体构想和设计方案则出自昙曜本人,他非常熟悉西域佛影窟的体制,还见过敦煌鸣沙山石窟的实物,构思起来有例可循。云冈石窟开凿的过程中,他只是把旧例作为借鉴,更多的则是融入了他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凿造。

他所开创的石窟共有5座,含有为魏太祖以下五帝祈福的意义。每座规模都很宏大,窟内各雕一尊石像,高达40尺至45尺,第5座的石像最大,高约50尺,总名为灵岩寺。其中最大的石窟可容3000多人,各窟雕饰之奇伟,艺术形象之丰富精美。

昙曜除了开凿佛窟外,还有其他许多的事情要做,最重要的则是译经和设置僧祇户,佛图户之事,他的译经工作始于和平三年(462年),在刚刚修成的武周山石窟寺约集一批学问僧,配合印度僧人译出《称扬诸佛功德经》叁卷,《方便心论》壹卷,《付法藏因缘传》陆卷,《杂宝藏经》捌卷。其中《付法藏因缘》传记,翻译该书最能体现昙曜的深意。此传记述了释迦佛之后24代佛祖绵延不断传续佛法的情形,昙曜将它译出,寄托着自己和后人们继续使佛法永传不绝的祈愿……。

昙曜又奏请将打下青州时俘虏的百姓,及一般百姓中能每年上交陆拾斛谷物给僧曹者,作为“僧祇户”,上交的谷物称为“僧祇粟”,拨归给佛教教团管理使用,又请将犯重罪的囚犯和官奴婢作为“佛图户”,供各寺院扫洒之役,兼为寺院种田交粟。

这些奏请都获得文成帝的批准,于是僧祇户,粟和佛图户遍布于各个州镇,为寺院建立起稳固的经济基础,昙曜奏请设立僧祇户、粟和佛图户的目的,就在于使寺院摆脱单靠施舍赏赐过日子的被动局面……。

最为神奇的是,当时在公元453年里的一天,因太武帝灭法之时被迫一直藏匿于山中的昙曜此时来到了魏都平城里逛街……,在路上他就遇到了文成帝的车队,他连忙躲到了一边给皇帝让路。

然而,就在昙曜离着老远,张望皇帝长什么样的时候,一件神奇的事发生了!只见皇帝车队里的一匹御马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昙曜,然后就半跑半颠地来到了昙曜面前用嘴将昙曜的袈裟叼了起来。

这件奇怪的事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文成帝也是惊奇不已,因为文成帝相信自己的御马是有灵性的……,文成帝在想:“这是否就是上天的一个暗示!”于是,文成帝就把昙曜叫来详细地询问……。最后文成帝就说道:“你昙曜从此以后就是朕的老师……”。

其后在昙曜提议在武周山一带开凿佛像,弘扬佛教时,也正合了文成帝的心意……。在凿造的过程中,文成帝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他想要在佛像中看到大魏国帝王们的影子……,昙曜冥思苦想,最后他就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昙曜认为,威严的气势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远远要比英俊更为重要,于是昙曜就和工匠们依旧沿用了印度佛像的形态,但是在表情和比例方面,他们做了一些微妙的改动,在雕刻眉眼的时候,他们刻意的开扩了嘴部的长度,使得嘴角微微上翘,这一改变就体现了帝王的威仪,这让文成帝很是满意……。

端坐在禅房里面的七个年轻人和蹲在一边的韩广秃,听僧人讲的是尤如身临其境,已经是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僧人又给众人酌一的斟了一盏香茶……。

饮茶之后,僧人就问众人道:“诸位施主可感觉到冷?”。

众人皆答曰:“不冷……”。

僧人又问众人道:“诸位施主可感觉到累?”。

众人皆答曰:“不累……”。

僧人又问众人道:“诸位施主可感到困乏?”。

众人皆答曰:“不困乏……”。

听了众人的答话,僧人微微的闭起眼喜曰道:“忘我……,无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众人闻得僧人闭目诵经,大家皆双手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