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课的学习笔记
如果说,童年时父亲给任弼时讲的故事在他心里播撒下了爱国的种子,那么,第一师范附小的历史教学课则使他明白了祖国的历史梗概,使心中的爱国之情进一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任弼时故居陈列馆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任弼时在一师附小学习时用过的历史教科书和学习笔记。一个学期的28课课文,分别叙述了我国自元朝以来的人物和事件,其中包括成吉思汗、元末群雄、明太祖、王守仁、太平天国、英法联军、中法战争、各国索租之军港、康梁变法、八国联军、日俄战争、清廷立宪等内容。它向少年任弼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以及列强侵略、被动挨打的悲惨历史。任弼时逐课做了笔记。在日俄战争的一则笔记中,他提纲挈领地记录了:俄国近世之东方侵略;日俄战争之起因和经过;清廷立宪之原因、事实和结果。笔记的末尾,任弼时以13字作结:“政治仍趋重专制,革命动机遂起。”可谓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今湖南省第一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任弼时在一师附小读书时的作文《提灯会纪事》,获教师“言明且清”的好评
任弼时还评说过大禹治水、张骞通西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历史事件。在他看来,大禹等人虽然历经艰险,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取得成功的精神非常可贵。他告诉自己,要以他们为老师,像他们一样,“奋力前进,战胜艰难”。
对于历史课,任弼时不仅是记录内容,评价观点,更是希望以史为鉴,从中寻找救国自强的途径。为此,他阅读了大量中外名人传记,包括明太祖朱元璋、俄国的彼得大帝、德国的俾斯麦等,并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曾为地主放牛。元朝末年,政局混乱,朱元璋于二十四岁时起兵,后为诸将拥立,率兵灭群雄,统一中国,改革蒙古制度,恢复汉唐规模,建立明朝。任弼时对朱元璋表示“崇拜”,认为他是古之圣贤豪杰中“功最大者”,“中华人物由是复兴”。
彼得大帝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的沙皇。他曾秘密出国去欧洲考察。回国后,他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改革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使俄国的国力强盛起来。任弼时称赞他“性勤俭,能忍苦耐劳”。据说有一次,彼得大帝到莫斯科郊区的一家工厂劳动,得了一元八角工资。他拿了工资后对厂长说:“我的鞋破了,这点钱够买一双新鞋了。”厂长仔细看看他的鞋,不仅破旧,而且补了又补。任弼时对此感叹道:“唉,彼得大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还能这么勤劳俭朴,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怎么可以奢侈、懈怠、懒惰呢?”
俾斯麦是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他凭借实力,以统一日耳曼为己任,下令全国皆兵,既破奥军,又打败拿破仑三世,联合25邦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德国。任弼时认为:“其坚韧之力,创造之功,真可为强国之模范也。”
读了这些名人带领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例子,再反观当时的中国,任弼时无限感伤:从南到北,到处有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金瓯破碎,令人触目惊心。南方“台湾及澎湖于甲午之约同割于日,次有琉球、香港、澳门、安南等地。其他小小丧失不可胜数”。北方“库页岛则为日俄平分,恰克图、塔城修改等约,所失之地犹不在此数”。上海、武汉、天津等大城市更是租界林立。国土沦丧,不禁使任弼时“痛哭流涕”。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从政者”却“私心滔滔,拥妻抱妾,花天酒地,纵恣挥霍,不顾分量,甚或伴某省之督军省长,彼送此迎,耗费金钱不可胜言”。任弼时愤怒地控诉:“以此治国,不亡何待!”
任弼时学习彼得大帝的勤俭、朱元璋的改革与复兴、俾斯麦的坚韧与担当,认为应该“时存卧薪尝胆之念,励精图治”。在“战争之世”的环境中,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独以为我为宗旨,恐非此时之宜也”,应该“去为我之心而从事乎兼爱”,“以结合团体,力谋富强为主”。可见,少年任弼时,已经在为国家前途命运而思考,强烈地盼望着寻找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