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皮肤—大脑:神经、保护性退避反应、疼痛及毛发矗立
测谎仪的工作原理完美地显示了皮肤与神经系统间的联系:撒谎时人会不自觉地感到紧张,即使表面上十分冷静,但丝微不安或冷汗直冒,都会瞬间改变皮肤的电传导状态——捉拿在案!
以上原理能起作用,是因为当我们还处于胚胎期时,皮肤与神经系统来自于相同的细胞层。对新生儿来说,与周围世界近距离接触至关重要。13世纪时,国王腓特烈二世[21]曾拿孤儿做过一个惨无人道的实验:除了喂养与清洁,禁止任何人靠近这些婴儿,结果,从未获得爱与皮肤接触的孩子们,后来全部死于安全感匮乏。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皮肤接触对婴幼儿来说性命攸关,让早产儿多躺在父母身边,与父母裸露的肌肤相触,要比一直待在保温箱里更有利于他们成长发育。
为什么爱抚如此美妙?为什么轻抚后背时会泛起鸡皮疙瘩?为什么即使有点疼,抓挠与掐捏打闹依然很有意思?
答案是:我们的皮肤是大脑的前哨,受任区域位于皮肤大楼地下二层的真皮。窃听、侦察、传递信息……一切均由神经系统的基础组件,即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递质来实现。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Zentralnervensystem)与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es Nervensystem)两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随意与不随意神经系统。“不随意”在于它完全不受意志控制,因此又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缩写为ANS),也就是说,当人昏迷时它依然会保持运转,维持着我们的呼吸、体循环、消化、睡眠节律、排汗、瞳孔直径、生殖系统与新陈代谢。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Sympathikus)、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ikus)与“腹部大脑”内脏神经系统(Eingeweidenervensystem)组成,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相互颉颃,前者注重的永远是效率和速度,有着高度的时间观念,随时做好准备执行任务;副交感神经则相反,它更喜欢安安静静地休息、消化、放松,rest and digest[22]。
整个神经系统就像一个电路,神经纤维相当于电线,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与脊髓组成控制中心。脊髓好比宽广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周围神经系统的联系下,大脑与身体各个部位(皮肤、器官、肌肉、关节、骨头)的交流成为可能。
很多行为动作均由大脑主动而有意识地操控完成,但也有很多丝毫不会引起我们注意。手跟腿的有意识运动属于大脑决定的结果,当控制中心作出决定后,便会将信号传递到相应的执行器官。比方说,我们之所以会与他人握手,是因为大脑认为此时伸出胳膊、打开手掌、与对方握手,符合此情此景,并且合乎礼貌。此外,根据我们想表达的态度,温和谦恭还是坚毅果断,手掌会产生相应的压力。至于任务完成得是否出色,大脑会通过感觉是否良好(无痛感)、情况气氛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来进行判断,而这些又都来自于传感器与测量器的通信,其中皮肤发挥着主导作用。
遍布全身的感觉接收器,采集着周遭的一切信息:触摸、压力、震动、温度、痛感。就握手而言,当两人发自肺腑地真挚握手时,他们的手不仅会受到压力与晃动,还会明显注意到对方手掌是干燥还是多汗黏腻,冰凉或是温暖。所有这些信息均由皮肤通过真皮内巨大的神经纤维网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加工后,反应脉冲会被寄向身体与皮肤。当握手时长差不多后,大脑会发布新的命令结束这一行为,mission completed[23]。
皮肤与大脑密切相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有意与无意的交流。此外,植物性神经系统还调节着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与扩张,激起鸡皮疙瘩使毛发直竖,触发人体汗腺等。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时间与大脑通信,毕竟往返路途过于遥远,倘若等信息到达大脑,再得到相应的反应指令,一切将为时过晚。因此,特定情形会由更快的保护性反射(Schutzreflexe)进行处理,即直接受令于脊髓。比如当我们呛到时,会出现咳嗽反射(Hustenreflex)或咽反射,当昆虫不小心飞到眼睛里时,会有角膜反射(Lidschlussreflex)。
少了退避反应(Rückzugsreaktion),皮肤将不再是我们的防御前哨。退避反应主要针对高温与疼痛,而疼痛对身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警告功能,高温、严寒、伤口、酸、碱、压力、牵引力、发炎、中毒等都会触发该反应。当然,疼痛接收器也不会过度灵敏,而是需要一定力度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其灵敏度则由组织内部的化学信使来调节与适应。
当皮肤、牙齿或别的部位发炎时,人体组织会将体内环境酸性化,此时会产生大量的化学信使,用来降低我们的疼痛阈(Schmerzschwelle),这意味着人体将变得更为敏感。患有头痛与关节炎的人有时会感到浑身上下甚至连头发根儿都疼痛难忍,这便是身体为了避免遭受更多的创伤而强迫我们卧床休息,提醒我们要耐心静待痊愈。
当皮肤内的疼痛接收器预感到危险时,会迅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警告,“注意,左大腿发痛!”“小心,右手掌面临烧伤!”于是人体便会很快作出反应——抽回手,撤入安全区域,远离危险——这些反射性反应我们都不会意识到。由疼痛与危险引发的紧急信息会触发受脊髓控制的退避反应,片刻之后信息才会抵达大脑,来思考接下来的预防措施并制定回避策略。
此外,身体的疼痛经历也会造成心理影响,根据所有忍耐过的疼痛经历,在每个人心里都会生成独特的个人痛感等级表。过去所经历的疼痛会被作为记忆储存起来,对长期忍受剧痛的人来说,只要一点点疼痛便能激发他们身体的痛感反应。因此,疼痛医师建议,当某个部位发疼时,为防止身体将疼痛记忆起来,应预防性地及时服用止痛药,而不是忍耐到痛感消失。这样可以降低以后对疼痛的敏感度,避免打开高倍镇痛剂的阀门。
肉体与精神痛苦不仅会给人内心留下无形的伤疤,还大大有害于身体健康。童年时,孩子从父母、祖父母、幼儿园获得的经历,会在以后的疼痛处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恐惧取代疼痛,或是被别人要求忽视自己的疼痛的情况时有发生,正如那句老话:“印第安人不知道疼痛(ein Indianer kennt keinen Schmerz)。”[24]童年时,由于身体疼痛而获得更多关注、安慰与关爱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往往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痛感。
医生们都知道,不同病人对打针的反应大相径庭。人们对疼痛的忍耐程度取决于性格因素——禁欲主义、大无畏、神经质、歇斯底里、受虐狂、胆小鬼,出生地因素——不同社会对疼痛的认识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以及独特的个人压力标尺。一些看上去十分健壮的肌肉男在文身和打孔时会变得极为敏感,甚至刚坐下打完麻药就已经吓虚脱了……
有的人光是看到针头便会吓得魂飞魄散,甚至还会紧张到抽搐,焦心等待着即将来袭的刺痛。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可供同行参考:如果病人对疼痛十分敏感,可提前按压将要接受针刺的部位,术语叫作加压麻醉(Druckanästhesie)。其原理在于,按压皮肤所产生的刺激会叠加于痛感刺激上,从而相对减轻痛感。当我给病人注射疫苗或打针时,都会采用这种方法——首先用手指轻轻捏压患者相应的皮肤部位,之后他(她)便几乎察觉不到针刺,甚至还把我当作“打针神医”。
●感觉
紧急情况下,比如具有危险性的疼痛,神经纤维会闪电般地将信息传送给中枢神经系统;对于不是很紧急的感觉,神经系统则会不紧不慢地让大脑判定刺激等级后,再平静地发布通知,比如触摸、按压、震动、温度、轻微的闷疼等都由速度较慢的神经纤维来处理。
皮肤到大脑的慢速信息流约为每秒0.5~2米,高速则可达每秒90米。为了确保接收到刺激信号,皮肤大楼的每一层到处都分布有触手般的游离神经末梢(freie Nervenenden),一些部位每平方厘米甚至可达200个。它们负责监控由温度(高于45℃或低于10℃)、机械或化学作用等造成的痛感刺激。比如通过感觉,您不仅能够判断腰带是否系在了正确的位置,还能神奇地察觉到头发的状态,当我们梳好头或是发型被风吹乱后,居住在发根中的触皮肤中的传感器觉小体们便会窸窸窣窣,报告发型看上去怎么样。
现在我们已知,传入神经末梢(ankommende Nervenenden)在释放标准信使的同时还会夹带私货,并使这些添加物进入人体组织,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私生活。“卧底们”的并行任务便是引起组织发炎:通过挑衅免疫系统,不仅会招来白细胞、吞噬细胞和脓细胞(Eiterzellen),还会引来常驻在组织中的肥大细胞(Mastzellen),从而刺激传入神经末梢释放更多的信使,比如组胺(Histamin)和P物质(Substanz P),导致皮肤瘙痒、灼烧、发炎肿胀。虽然长久以来的研究还未能揭秘所有信使,但大多数皮肤病与并发症恰恰正是由这类神经活动所引起。
触觉小体是皮肤中的测量传感器,它们彼此间差异很大,但都像小小的长柄烧瓶一样躺在组织内,与神经纤维连接在一起。每种触觉小体都拥有独特的名字,听上去就好像真的是肩负秘密使命的间谍们:
在我们的大脑中,皮肤整体被以一种扭曲的比例描摹下来:神经密集的皮肤部位在大脑中占有很大面积,分布稀疏的部位则会分到较小面积。倘若将这些分区以人的形式映射出来,那么站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长着巨手、巨指和怪异大嘴的不明物,也就是说,这几个身体部位的感觉最为集中。正如常说的“指尖感觉(Fingerspitzengefühl)”[25],每平方厘米的指尖皮肤上大约分布着2500个感受器。
医学上将拉丁文“何蒙库鲁兹(Homunculus)”[26]赐名于大脑中的这个怪物。中世纪时期,炼金术与化工医药第一次启发人们思索人造生命。于是,何蒙库鲁兹随之也以科学怪物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20世纪50年代在结束同“文化-文学工作坊”的合作后,又在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新的功绩:成为身体部位反映到大脑特定区域的“代言人”。
●施虐—受虐—世界和平荷尔蒙
有些疼痛并不会让人难受,童年时我们早有体会。小孩们觉得互相“折磨”很有意思,总喜欢掐捏、啃咬、扭打在一起,但这些行为有时会失控过度,甚至还会弄疼小伙伴——这种游离在痛感边缘的游戏同样深得成年人喜爱。
大脑中的痛感中心和愉悦中心紧挨在一起,皮肤所受的刺激会由它俩一同加工处理。当身体感到疼痛时,会产生能够引发逃跑反应与压力反应的肾上腺素(Adrenalin)以及其他镇痛物质,这些鸦片类的化学物质可以麻醉痛感,让人感到欢愉,这种现象也伴随于性交:性高潮会触及愉悦与痛感间的边界区,此时人们可体会到类似于鸦片的化学物质,因此有让人患上性瘾的可能。
该如何解释疼痛带来的愉悦感,曾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困惑了很久,痛感原本属于一种人体的警报功能,显然这种愉悦的疼痛超出了我们的理性认知。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仅会感知感觉的强度,而不会判断其性质好坏。人类终极一生所追随的欲望,恰恰指向高强度的感觉,疼痛便算在其内。倘若道德跳出来叱责:“简直是胡说八道,把你弄疼绝对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潜意识对此不予置评。
真正的愉悦往往来自克服不悦,心理分析也对此坚信不疑,关于疼痛为何兼备二者,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可怕与美妙。如果有人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性高潮完全与痛感不挂钩,这也很正常,毕竟科学家或者心理分析师不可能规定一个人应该如何感觉,就像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电影《曼哈顿》中的一个片段:派对上,一位女士跟她的朋友说,“我终于达到一次性高潮,但医生却说不是那么回事。”
美妙又可怕的痛感有着很多充满舒适感的竞争者,触碰、抚摸、轻挠、按摩,这一切都经由我们的皮肤来感知。它会触发一切积极情绪,同时还会刺激脑垂体(Hirnanhangsdrüse)分泌催产素(Oxytocin),关于催产素,接下来您将了解更多。
作为“催乳剂”,催产素早已众所周知,它可以促进母亲乳腺附近的小型肌纤维(Muskelfaser)收缩,从而促进乳房分泌乳汁;此外还会让母亲变得温柔耐心,将母亲与婴儿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催产素的另一常见功能是促使子宫收缩,分娩前短时间内进行性交同样可以引发宫缩,原理在于性交可以刺激男女双方分泌催产素。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催产素的更多作用:抗抑郁剂——催产素鼻腔喷雾器,用来缓解产后抑郁症;有助于男性性交时达到性高潮,催产素的分泌能增进伴侣间感情和谐,因此也被称为“忠诚荷尔蒙”,它可以提高两人彼此间的吸引力,减少争吵,缓解压力——催产素会刺激皮质醇(Cortisol)分泌,从而让人放松、感到幸福。紧握、抚摸、触碰、亲吻、性行为都可以提高催产素水平,当爱侣们情绪上互相疏远时,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肌肤之亲来提高催产素水平,再次点燃爱情之火。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得不到爱抚的人们,可能是单身群体,可能是孤单的老人,或是宗教信仰限制与他人身体接触。缺乏舒适的皮肤触摸会导致人体催产素不足,容易感到压力、恐惧,甚至影响人际关系。
时隔多年依然动人的主张“Make love, not war!”[27]与“Petting statt Pershing[28](爱抚取代导弹)”,其实都有着明确的神经科学背景,确实有利于和平与健康。您还在等什么呢?
●瘙痒可能还有别的事儿!
瘙痒是疼痛的一个亲戚,但二者在感知上完全不同:疼痛会触发退避反应,而瘙痒则会迫使人前往发痒处。
当一个染了虱子或疥癣的病人进入诊所时,全体员工往往都会开始不自主地挠痒,这当然不是因为传播迅速,而是属于一种原始的条件反射行为。过去,当族群中的一些人开始挠痒时,其他人同时也会抓挠自己,以防沾染上寄生虫,这样至少可以清理掉已经爬到自己身上的虫子。
然而事实上,当身体某处痒痒时,抓挠其实会加重瘙痒感,因为真皮内的组织肥大细胞(Gewebemastzellen)会因外界刺激而释放出更多的“瘙痒信使”组胺——但为什么我们就难以控制这一适得其反的行为呢?
相伴而行的不适感(痒!)与挠痒动作也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精神分析学对这种机械行为的一种解释是,我们的意志有时过于薄弱来抵抗抓挠的冲动。尽管我们知道这样做会伤到自己,会把细菌搔入皮肤,甚至还会抓出伤口,挠痛自己。毫无疑问,这背后隐藏有一定的受虐心理,而不同的人程度不同。挠痒有着令人愉悦的一面,正如这个应景的笑话:“什么比性高潮更加美妙?足癣!足癣痒起来更持久!”[29]
很多皮肤病都伴随有瘙痒症状,此时的信号不会由紧急神经纤维迅速传递到大脑,而是经由慢速通道,还有可能通过专门负责瘙痒信号的神经纤维进行传送。
疼痛或温度刺激可以转移瘙痒造成的不适感,也就是说,按压、戳刺、高温、寒冷等都会让神经纤维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轨道上。从植物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素会引起强烈的灼烧感,从而释放解除神经信使的P物质。辣椒素霜(Capsaicin-Creme)常常被用作对抗瘙痒类疾病与带状疱疹(Gürtelrose),虽然体感火辣辣,但这种方式能够立刻加速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随之而来的热度则可以缓解疼痛与炎症,分散难受的瘙痒感。
瘙痒种类丰富,有着各种不同的化学信使来将其信号传达给中枢神经系统。不管是发痒还是灼烧,刺痛或是麻木,应有尽有。有多少化学信使,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挠法:异位性皮炎患者在被蚊子叮咬,或是出现接触性皮炎时喜欢擦蹭;新陈代谢导致的瘙痒——也就是糖尿病、肝病或肾病患者——非得拿指甲把皮肤挠出血才会感到轻松;麻疹患者喜欢保持皮肤凉爽;扁平苔藓(Knötchenflechte)患者通常会小心翼翼地摩擦患处。皮肤瘙痒从远古时期便开始折磨人类,那时的瘙痒促使人们用指甲把寄生虫从皮肤中抠出来。
在我的从医生涯中,曾有过这样一个奇特的病例:某期刊的女主编因为严重的瘙痒问题来到我的门诊,在此之前她尝试过了所有的疗法,激素、抗寄生虫药剂、护理霜,一切都无济于事。那天她还带来了很多小盒子,里面装有她在自己身上与床上找到的各种小虫和碎屑,猜测瘙痒是由这些小虫们的叮咬导致。当我查看后,发现这些小虫子并非什么可怕的寄生虫,而是一些普通的苍蝇跟甲虫,碎屑也仅仅只是些面包屑、皮屑和小脏粒,都是些在所有人家里能找到的东西。
我不禁想到了寄生虫妄想症(Dermatozoenwahn),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皮肤病,患者饱受自行幻想出的寄生虫的折磨,然而女主编本人看上去根本不像是这种情况。由于从她皮肤上看不出任何引发瘙痒的疾病痕迹,于是我开始尝试探究背后可能潜在的过敏、代谢性疾病、肿瘤等。
慢性感染、糖尿病、肝炎、肾炎、甲状腺病、癌症都会引发“无故瘙痒(Pruritus sine materia)[30]”,即与皮肤疾病无关的“Juckreiz ohne Materie”[31]。保险起见,我还让她去放射科拍照,检查结果出人意料:女主编患有一种十分罕见的癌症,是通常所说的肉瘤(Sarkom),这种恶性肿瘤会从腹腔内向肺部蔓延。这便是真正引起她不适的病原,她的瘙痒便是肿瘤增生和淋巴瘤(淋巴系统的癌症)引发的伴随症。由于寄生虫妄想症的排除用去一年半,耽误了早期治疗时间,这名患者在接受手术与化疗一年半后就去世了。
●皮肤在偷听
寒冷、轻轻吹拂与抚摸都能让皮肤泛起鸡皮疙瘩,皮肤医生称这种现象为“毛发竖立(Haarerektion)”,也写作带有拉丁文“毛发”的Pilus-Erektion。平时静静斜躺在皮肤上的毛发之所以会竖起来,是因为毛囊深处的立毛肌把毛发周围的皮肤拱了起来。立毛肌受控于植物性神经系统,因此我们无法下意识去操控。
有时伴随鸡皮疙瘩而来的,还有一阵通体的寒栗,这是因为鸡皮疙瘩使得皮肤表面积增大,散热加快,排汗量增多,于是人体会感受到蒸发散热带来的凉意。
在寒冷环境中泛起鸡皮疙瘩也属于原始时代的本能。胳膊上竖起来的细小毛发相当于我们的皮毛,就好像暖水瓶两层瓶壁间的真空构造,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人体被自己的毛发挟裹,可以防止皮肤周遭的空气冷却下来。
后脖上的毛发竖起,原则上跟俗语中的“某人竖起了毛发(wenn sich einem die Haare sträuben)[32]”有着相同机械原理,但具体内容上有所差别:比如动物们也会竖毛儿,为的是让自己看上去更高大健壮,从而威慑吓跑敌人。
或许您会问,当我们观看感人的浪漫爱情片,聆听动人心弦的音乐时,为什么有时毛发也会竖起来?虽然无法给出您确切答案,但这一现象再次肯定了皮肤与神经系统在胚胎时期发源于同一胚层。
研究鸡皮疙瘩的科学家们曾提出,是否一些声音频率,比如粉笔划过黑板、指甲刮擦泡沫塑料的刺耳声,与动物或人类幼儿在找不到母亲时的尖叫声十分接近,甚至是餐刀刮在瓷盘上的尖锐噪音也属于危险的警告信号。
总而言之,噪声对我们的内心与皮肤影响很大。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皮肤也有听觉,至少在毛茸茸的脚踝,倘若同它们讲话,皮肤与毛发会觉察到来自空气振动的微微刺激。一项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受检人佩戴隔音耳机,他们的脚踝依然能够注意到附近的声响,甚至连脖颈与双手等其他部位皮肤也会参与这种“趋气性”的聆听。还有,有毛的腿的听觉要比脱过毛的好,这似乎是在暗示男性的性别优势——如果女性不再剃腿毛,她们的听力是不是会比男性的好?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当妻子们催促我们没脱毛的丈夫们洗碗时,他们却总跟没听见似的无动于衷?
布满毛发的小腿要比剃了毛的听得更清楚
3.3 腺体与分泌物:引诱剂、汗水、鼻屎——皮肤闻起来怎么样
不知您的父母有没有当着您的面儿谈论过他们的性生活,总之,这种不尴不尬的处境对一些人来说形同噩梦,一些人干脆装作没听见,当然,也有人会为自己相爱的父母感到高兴。还有一种情形是,父母的朋友们在家庭聚会上谈论性话题,气氛会更加微妙,大人们往往会让孩子们一边儿玩去,尽管他们早已超过玩玩具的年纪。
当我还小的时候,在一次家庭节日晚宴上,母亲的女友在餐桌上大谈阔论,表示性交时的男人味是世间最美妙的气味。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父母尴尬到不知该看哪儿,我也不确定他们是否是因为我(孩子)的在场而如此窘迫。作为小孩子的我只能屏着呼吸,静静地观察面前的每一个人。显然,当时所有人的脑海里都在放着各自的小电影,都在脑补同桌的那位丈夫闻上去到底什么味儿……
合成一个人独特体味的“秘方”包括:各种皮肤腺与它们的分泌物,再加以分泌物为生的微生物种群同它们新陈代谢的产物。
我们有两种皮肤腺:一种是常规的汗腺,另一种是汗腺的变体——气味腺,前者数量占据多数。除去唇部和龟头,皮肤上的全部汗腺大约总计300万个,它们成团聚集在真皮深处,而它们的排泄管则通向皮肤表面。
三种不同的腺体
脚底(每平方厘米700个)与腋下(每平方厘米150个)分布有大量汗腺,相对来说背部则较少,每平方厘米仅有64个。此外,运动员的汗腺要比一般人的大,有时甚至一天就能出10升汗,而平常的排汗量大约为100~200毫升。如果您好奇为什么我们每天至少得喝1.5升水,答案便是:由于大小便、呼吸与皮肤不可见的蒸发,人体每天都会丧失大量水分。
激活汗腺与气味腺的化学信使同时也是操控肌肉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因此,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toxin)会使两个系统同时瘫痪。
不管是高温、超重等外界条件,还是紧张、愉悦等各种感受,都能刺激化学信使,激活汗腺。当我们紧张时,手脚会变得汗湿,从而有利于抓握——对石器时代的祖先来说,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入侵者的威胁,及时润湿手脚可以避免在逃跑时滑倒。汗水中99%的成分是来自血液的水,汗水的作用在于保持皮肤的酸性性质,维护酸性保护膜,调节体温,比如出汗会让我们凉快下来。
把原始人赶上树的熊
汗液中可能会残留有一些血液成分,包括:食盐、钾、氨、乳酸、尿素(Harnstoff)、氨基酸、蛋白质、葡萄糖(Glukose)、化学信使、酵素,以及药物残余和病毒等。因此,纯理论上来讲,汗液也具有传染性,亲密接触有可能会染上乙肝(Hepatitis B)。
有一种局部或全身出汗过多的疾病叫作多汗症(Hyperhidrosis),患者应及时去找医生确诊,从而判定自己的多汗是否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癌症、发炎感染等有关。一个更为严重的危险症状是夜间大量盗汗,严重者半夜需要多次更换睡衣。
针对出汗量大的初步对策是使用含氧化铝的止汗剂(Antitran-spiranzien),它可以有效收缩汗腺排泄管。然而长久以来,含铝止汗剂饱受争议,反对者表示,止汗剂中的铝会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增加罹患痴呆症与乳腺癌的几率。但事实上,完好无损、功能正常的皮肤屏障是一堵非常牢固的围墙,绝不会让大量的铝元素通过,至于究竟最终会有多少进入人体还尚未确定。但对于刚脱过毛的皮肤,由于保护屏障被大大削弱,此时的皮肤更容易被攻破。此外,铝是自然界及地壳中储量第三的元素,通过饮食人每天都会摄入大量的铝,尤其是用铝箔和烧烤碗碟烹制酸咸菜肴时,用具更容易分解出大量的铝。不仅如此,很多化妆品、防晒霜、牙膏、口红中的铝含量同疫苗、胃药中的也不相上下。
关于止汗剂是否会增加痴呆症与乳腺癌风险,至今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对于很多出汗量大的人来说,功效显著的止汗剂确实是便利生活的一大神器。其他对抗多汗症的措施包括:服用可影响植物性神经的药物,在出汗的皮肤部位注射肉毒杆菌,以及水电离子透入疗法(Leitungswasser-Schwachstrom-Therapie)和汗腺抽吸术(Schweißdrüsenabsaugung)。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医学上所采用的外科手术疗法——周围神经切除——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该手术原理是阻断人体内的交感神经(Sympathikusnerv),从而降低相应部位的排汗量。结果往往会导致臀部等其他部位出汗量增加,甚至会造成眼睑下垂,因为交感神经对于眼睑部位的紧致不可或缺。
出汗量大的人的皮肤保护屏障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十分容易导致细菌大量滋生。健康的汗液是无异味的,只有在细菌的腐化作用下才会变得刺鼻难闻,尤其是气味腺产生的汗水,与细菌“消化”过的皮肤脂肪酸和角质细胞产生的混合气味。丁酸、蚁酸、醋酸等短链脂肪酸都会散发臭味,比如艾门塔尔干酪(Emmentaler)、林堡干酪(Limburger)、变质黄油、羊圈、呕吐物等都含有短链脂肪酸。
有趣的是,食品化工业会将这些汗酸物质用于酸奶或甜品的香味合成,比如我们常见的人工香蕉、菠萝口味,尝起来都美滋滋的,不是吗?
密封的鞋子与透气性差的皮肤褶皱部位都跟紧夹的胳肢窝一样,都是“气味天堂”,就连小宝宝的脚趾也会有味儿。总而言之,细菌专心“劳作”的时间越长,味道的浓烈程度越强。
●爱之湖与择偶
由于富含脂肪与蛋白质,气味腺分泌的汗液呈略微黏稠的乳状。性交时,人体不仅会大量出汗,产生体味,筋疲力尽的情人们的肚脐里往往还会聚集一汪混浊的“汗湖”——气味腺分泌物构成的爱之湖。
男性的分泌物菌群主要由饥肠辘辘的棒状杆菌(Corynebakterien)组成,女性的则为微球菌(Mikrokokken),因此男性的汗味较为辛辣,女性则偏酸。恶心发臭的汗液医学上叫作臭汗症(Bromhidrose),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发臭的汗(Stinkschweiß)”。
当然,气味腺也拥有得天独厚的功能,其排泄管并不像汗腺那样直接通向皮肤表层,而是引向“毛发河口”,也就是说,阴毛与头发无时无刻不在向外界扩散着我们的性引诱剂费洛蒙。当我们大汗淋漓时,腋毛与阴毛又像垫片一样,防止腋下、生殖部位的皮肤相贴,保证少量空气进入,从而有利于皮肤蒸发散热。同理,要是脚趾头间能长点儿毛,将会有效杜绝脚臭问题。
尽管如此,阴毛与腋毛也为汗液和异味细菌提供了大面积的粘接面,因此,关于到底要不要“脱毛”众说纷纭。特爱干净的人们发现,即使自己认认真真地清洗身体后,还是会余味袅袅,这要“归功”于气味腺源源不断的补给。从青春期开始,人体生殖器及肛门部位、腋下、面部部分区域、头部、躯干、乳头等部位都会分泌独特的自身气味物质,相当于自带的个人香水,其意义之大在于: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不仅基于语言、举止、表情、手势,还包括体味交流,一部分体味很容易为人察觉,比如混合着油脂的汗味和脚臭,而另一部分往往不会有所注意。
对动物来说,气味物质意味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身上也有这种效应,即费洛蒙的作用。费洛蒙不但会将婴儿引向母亲的乳房,还对性行为与伴侣选择有一定影响,不过也会散发出我们觉察不到的臭味来暗示恐惧和危险。
于是,浑身上下充满恐惧气味的怕狗人士反倒会让狗狗们兴致大开,倒霉蛋儿甚至还会被吧嗒一口,他们身上的气味信息对聪明的流浪狗来说简直是气味宝藏。肾上腺素大发时所激活的气味信号,有时还含有警告意义:潜在的敌人会从中嗅出“注意,情爱香水市场别过来,我很危险!”等信息。
我们通常更愿意与“闻起来很好”的人交往,香气独特的红男绿女让人心神荡漾,也更容易催化进一步的好感。同男性相比,女性拥有十分灵敏的嗅觉,再结合其他天赋异禀,往往更能够准确读懂他人的面部表情,更善于经营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
原则上来讲,当男性想要展示自己的魅力时,将会两腿叉开,潇洒自然地将手臂枕在脑后,似乎在请求女人们:“这儿!闻我!”通过晾出胯部与腋下的方式,令人倾倒的男性信息素费洛蒙[33]将会扩散出去。如果您觉得“真直男”有点搞笑,那么您要知道,女性们时不时拨弄抚摸自己的头发,不仅仅是在花枝招展地展示自己,而是通过掩人耳目的方式来给自己腋下进点儿风,从而吸引男性。
总而言之,两性间的一切化学反应都倚赖于气味物质:男性拥有的大量男性香料——雄二烯酮(Androstadienon),主要存在于精液、腋毛与腋下皮肤中,雄二烯酮开始无味,随着分解扩散,先会散发出类似于尿液的气味,然后变得更像是麝香与檀香。经证实,在合适的情境下,这种“男人味儿”能为女性带来积极情绪。来自女性的雌四烯醇(Estratetraenol)不但会引起男性注意,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相反,女性眼泪中所含有的费洛蒙则会让男性性欲下降。
当多名女性同住一起时,气味物质会同步大家的月经周期,“受害者”显然是坐拥后宫的男人们……此外,找座位时人们往往更愿选择之前被异性坐过的位置,相关实验也研究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当给椅子喷洒两性费洛蒙气味液后,受检者会无意识地在异性气味吸引下,将其选为自己喜欢的座位。
择偶时,我们都会留心未来伴侣的免疫系统在基因上是否与自己匹配,是否能够共同培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曾有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员向受检女性提供一些男性穿过的T恤,让她们在嗅闻后从中选出自己“有感觉”的那件。结果显示,被选中的试穿男性都分别与相应的女性有着完全不同的免疫系统特征,即每一对的MHC基因[34]差异都很大。同一家族的内部成员都拥有相似的基因标记,从而保证我们能够识别出任何与自己有关的同族成员,防止乱伦,避免同系繁衍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就是说,这种择偶本能带给我们的是与自己免疫系统特征完全不同的伴侣。
尽管外貌与性格都属于择偶的重要因素,但两人间的生物化学作用仍发挥着很大影响,这也意味着倘若改变或掩盖自己的体味会产生一定后果。比如,人工激素避孕药就能改变女性正常的气味感受与她们身上的气味。
如果约会期间女性有服用避孕药,停药后情侣两人便可能忽然再也“闻不出”对方。购买香水时,人们都喜欢追随直觉来选出自己所爱,实则是在加强自己的气味信息。但铺天盖地的护肤液、香皂、洗发水、喷雾剂、止汗剂、身体乳、香水等人工产品,都会把我们的真正气味及所含的重要信息与细微差别统统抹去,误导嗅觉系统,于是,在形形色色的“气味沙拉”迷幻下,选择错误的另一半共寝,步入婚姻的殿堂……
除了坐拥350个不同嗅觉接收器的鼻子,肠、肾脏、前列腺和皮肤也都拥有嗅觉接收器,都可以嗅闻。皮肤中的嗅觉接收器位于角化细胞内,能够识别出檀香型气味。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男性汗水在分解过程中会散发出类似于檀香的气味,有研究指出,激活嗅觉接收器可以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不过,男性的汗水是否真的具有治疗功效还尚存疑问,而至于到底要不要把春药中的檀香香料也添加进未来的创伤软膏中,还有待科学考证。
精液也拥有嗅觉接收器,实验室中的它们会因人工铃兰香气变得亢奋狂野,在口香糖与薄荷脑香味刺激下也会出现相同反应,变得“性致勃勃”。实验室之外,精子会从卵子中的雌激素“引诱剂”黄体酮来获取满足感。
●鼻屎、鼻涕与痂皮
气味无处不在,有时会让我们心乱神迷,欲罢不能地尽情享受;但有时也会让人泛起阵阵恶心,心生厌恶。当不小心瞥见一个正在全神贯注挖鼻孔的同类,那般深入钻探挖掘的努力劲儿再加抠出来的“不可描述”之物,随之而来的反胃感都得好一阵子平复。但神奇的是,我们却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不可描述”之物,有时还会把玩儿、打量一番它们的颜色和坚固度,看看包在纸巾里的产物这次又是什么样儿,甚至还会两指一捏,兴致勃勃地到敞亮处悉心观察。是啊,大自然赋予我们灵活敏捷的手指,可不就是来给鼻子大扫除的嘛。
不知您有没有偷看过纸巾里的“不可描述”之物?不是为了检查,而只是单纯地想瞧瞧自己的杰作?如果眼前躺着的是一块结实干燥的鼻屎,一种快慰的满足感便会油然而生。还有跑步、踢球时的男人们,那擤鼻涕的一流技术可真是相当壮观:先按紧一只鼻孔,接着,嗖的一下从另一只鼻孔发射出黏糊糊的一大团儿!
另一个抠鼻大本营是车内,方向盘后的司机们经常是旁若无人地就开挖,一些重口味的还会把玻璃似的白色鼻屎当作旅途中垫巴饥肠的咸味儿小点心,真是津津有味呐。
我们之所以对陌生人的鼻屎感到恶心,是因为数百万年前,大脑就知道了一些东西会给人带来疾病,威胁生命。事实上,在抗生素发明之前,具有传染性的黄绿色鼻屎确实十分危险,绿色意味着细菌,黄色则是脓液,完全算得上是严重威胁。
鼻屎和鼻涕的成分有很多,包括鼻腺的水状黏稠分泌物和由杯状细胞(Becherzellen)生成的黏液,这种细胞的名字基于其外形,因为它们长得很像拦腰截开的酸奶杯。杯状细胞坐落于黏膜内,通过释放自己的内部物质来润湿鼻黏膜,黏液物质则会为鼻腺所产生的水状物赋予胶水性或干燥的坚固性,也就是形态不一但都统称为“鼻屎”的物质。而在灰尘、血液、脓液或病原体的影响下,鼻屎最后多多少少都会变成干燥的分泌物。
有时,鼻窦(Nasennebenhöhlen)也会为鼻屎提供“补给”。鼻窦内环境十分黑暗,就像是满满覆盖着黏膜的颅内小斗室,而它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给人带来讨厌的鼻窦炎(Nasennebenhöhlen-entzündungen)。当然,鼻窦还是有一定功能的,即保持颅内良好的透气性,就像空大的“虚假包装”,可以防止包裹内的货物密度过大,过于沉实。此外,鼻窦还像空调一样,能够温热润湿吸入的空气,然后再将加工好的气体输送到气管与肺部。
颅内最大的洞穴是额骨与上颌骨部位,这里通风性较差,当洞穴入口的窗口由于感冒而鼓起时,其内部会很快变得憋闷狭窄。这种环境对细菌十分有利,它们会欢乐地肆意游荡到洞穴各处,让人感到剧痛。
病菌、污物、灰尘,这些由鼻子吸入的物质,通常都会被黏黏的鼻屎黏液拦下;较大的脏粒和昆虫则会由呼吸道守卫鼻毛拒之门外。不幸的是,鼻子的过滤系统还不足以抵御悬浮颗粒物(Feinstaub),施工现场肉眼可见的灰尘同样也都能侵入到小肺泡中。
鼻黏膜上的纤毛也十分重要:它们就像传送带一样,会把鼻涕传运到咽喉,在与“滑梯”小舌的共同协作下,让人不经意地将脏物吞咽下胃部,经由胃酸腐蚀后排出体外。冬季,暖气的使用会让鼻黏膜变得十分干燥,使得病原体的清除难上加难,这便是为什么冬天人更容易生病。
您已经知道,表皮摆脱病原体与刺激物的方式是脱落皮屑;而当鼻子感染病菌时,为了自救,它会开始流鼻涕。因此,感冒挖鼻孔的一时爽快,往往会导致更严重后果。几乎没有人在挖完鼻子后会去洗手,于是,各种与人握手、抓这儿摸那儿、抓握公交车扶栏时,又会把病菌病毒继续传播出去。如果后来人免疫系统虚弱,那么他们很容易便会传染上(流行性)感冒。总之,千万不要忘记饭前洗手!
不仅如此,鼻腔的细菌病毒还会感染皮肤,甚至引来传染性极高的链球菌与葡萄球菌,更有甚者鼻唇及下颌部位还会长出蜜黄色痂皮。这种由手指从鼻子里带到鼻口,再四处扩散的皮肤病叫作Impetigo contagiosa[35](大致意思为“具有传染性的攻击”),也叫作脓疱疮(Eitergrind)。
总而言之,保护黏膜健康是头等要务,因为感染后排山倒海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很难控制:丘疹、湿疹、银屑病、瘙痒……本该对抗病原体的免疫系统,同时也会向皮肤发起进攻,引发类感染(parainfektiös)问题。
●油腻腻的耳垢
人体所有的开放部位都拥有各自完善的保护系统,会将潜在威胁与各种入侵者抵挡在外。
在大家的日常脑洞中,长有钳状尾部的蠼螋[36]往往会被幻想成能倒行进人耳,将鼓膜剪破然后钻到大脑里产卵的害虫。但事实上,不仅是对蠼螋,对任何其他昆虫来说,人的耳朵反倒是可怕的魔窟,因为耳垢让耳内环境苦如胆汁,小家伙们更愿意避而远之。
耳内腺体有两种:一种是气味腺的变体,另一种为大型皮脂腺,二者同时运作,分泌内含1000种成分又黏又苦的耳垢。耳鼻喉科医生都会劝诫大家不要自己清理耳朵,因为用棉签抠耳道其实很容易把耳垢推得更深,而不是将其清出。倘使耳垢堆积在鼓膜部位,很可能变硬结块,导致听觉障碍,此时就需要去耳鼻喉科让医生用专业仪器将结石取出,有时还会出现美美的琥珀色。
苦味剂与耳垢油脂不仅能把昆虫、病菌、灰尘、水阻挡在外,同时还发挥着自净功能,保持耳道清洁。对于健康的耳朵,用温水简单清洗就足够了,但大多数人依旧喜欢用棉签戳来戳去,很多人也十分享受,“轻拢慢拈”直让人心里痒痒;不过,有时也会由于刺激到咳嗽反应神经而引发阵嗽。
●皮脂腺与皮脂蠕形螨
耳道油脂是普通皮肤油脂的一种特殊变体,也属于大自然的神奇造物。皮脂腺与汗腺、气味腺一同坐落在皮肤大楼地下一层的真皮内,全身每平方厘米皮肤上大约分布有100~1000个毛囊不等。当腺细胞完成油脂生产后,会将产品注入毛囊皮脂腺管(Talgdrüsenhaarkanal)并溶解自己。
毛发与皮脂腺
皮脂也有着独特的气味,您可以试着闻闻别人的头部皮肤,便会发现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胡子、没洗的衣服、脂溢性皮炎也都有沾满皮脂味,不要多想,这没啥恶心的。仅次于屏障脂质,皮脂是皮肤的第二大油脂来源,发挥着保养与保护功能。对皮肤来说,皮脂相当于一种混合有多种脂肪与蜡的营养护肤霜,可以保持皮肤柔软,散发健康的淡淡光泽。梳头与头部按摩可以增加头发光泽度,是因为皮脂在梳按过程中从头部转移到了头发上。您与皮脂最成功的“公关”案例主要集中在鼻子上,即用手指挤鼻子上的毛孔,挤出皮脂蠕形螨(Talgwurm)。就好像不成形的大便在管状肠道的塑形下,最后变成香肠样儿的成品,总之,不管从毛孔里挤出来的是“香肠”还是蠕虫,道理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每人每年大约要产生11千米之多的皮脂蠕形螨。如果不拿手挤,就会油满自溢,也就是常常看到的有小滴油脂溢出毛孔,匀在皮肤上,属于人体自身的护肤霜涂抹系统。
油油的皮脂功能多多:将病菌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扩散——皮脂并不适合大部分病原体栖居,因此,较油的部位通常分布有相对较少的病原体家族。尽管如此,也无法阻止喜脂类病菌肆虐,比如蠕形螨(Demodex-Milbe)、以龙之名的“Malassezia furfur(糠秕孢子菌)”真菌,还有喜欢痤疮丘疹的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与棒状杆菌(Corynebakterien)——幸运的是,后者致力于营造健康的皮肤环境,它们会分离皮肤脂肪,释放脂肪酸,从而维系皮肤的酸性环境,为建构酸性保护膜出一份力。
大型皮脂腺主要分布在头皮、额头与鼻子组成的T区、下颌、背部和胸部,小型皮脂腺则稀稀拉拉地分布在胳膊与腿部,这也是为什么胳膊与腿很容易发干。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大,腺体的活跃度也会随着荷尔蒙水平的降低而明显下降,皮肤会变得更加干燥。相反,受痤疮或避孕药的影响,皮脂腺往往会增大且过度活跃,导致严重的皮脂溢。
许多护肤品都宣扬自己的产品能够调控皮脂腺,有效控制皮肤出油。简直是一派胡言!皮脂腺位于皮肤深处,油脂位于地下二层,任何护肤霜都无法渗入这里,就连抗痤疮的处方药也对皮脂的过度分泌无可奈何。
至于能够干燥皮肤的酊剂(Tinkturen)和凝胶的强效药,带走的也仅仅只是脂质屏障,损伤皮肤保护层,而皮脂腺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一切照常,该怎样就怎样,于是很多患者同时饱受干皮与油田双重折磨。过度活跃的皮脂腺总会弄得到处油光可鉴,此时擦抹很容易把屏障脂质一同揩去,如果再拿磨砂膏和控油爽肤水进一步深加工,后果将是火上浇油,皮肤状况会越来越糟。
虽然皮脂腺对任何表面治疗都雷打不动,但会受男性荷尔蒙影响,想想不长痤疮的宦官您便明白。此外,增长信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以及不健康的工业化饮食,过多糖奶、精面、快餐等的摄入都可能引起皮脂腺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