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出过许多理论,但是,“没有一个好的理论不是实践的”(海德语)。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应在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四个方面有所作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学领域出现过许多理论和理论流派,本单元我们介绍四个影响比较广泛而长久的理论流派,即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论。
一、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社会学习论吸收了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和班杜拉。
(一)学习的机制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即联想、强化与模仿。
1.联想
联想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在铃声——唾液分泌实验中,提出联想的概念。即每次铃声一响,狗就能得到食物,经多次反复后,即使没有食物,它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于是狗形成了铃声—食物的联想。人类也可以通过联想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如“纳粹”一词常与可怕的罪行联系在一起,因此“纳粹”就成了一个“坏”的代名词,我们将它和恐怖事件建立了联想。
2.强化
个体为什么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原来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能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属于正强化;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是负强化。相应地,其过程是正强化过程与负强化过程。通过对强化物进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操作只是一种持续塑造过程的结果”。例如,一个男孩在学校面对欺负他的人时,会挥起拳头,可能是因为每次他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和别人争斗时,家长总是表扬他。
3.模仿
人的言语习得过程是通过模仿进行社会学习的典型事例。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经常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儿童的很多态度的获得,往往是模仿父母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果。
(二)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决定了一个人在其所接触的大量的示范性因素中选择什么进行观察,以及在与榜样的接触中吸取些什么。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是模仿发生的前提,主要依赖表象(童年早期形成)和言语编码(童年后期发展出来的)两种表征系统。
3.动作再现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是指将已经编码的符号表象转译为相应的行为,这是模仿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4.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涉及观察向行为的转变动因。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与自我强化等几种形式。在社会学习论中,特别强调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并用它们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习得过程。
(三)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社会学习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境细节;二是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当时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三是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
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G.Homans),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劳(P.Blau)、埃莫森(R.Amerson)等。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它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
(一)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二)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三)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四)剥夺与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五)侵犯与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的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预期的,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也变得更有价值。
上述五个命题成为一个系列。之所以为普遍性命题,因为在霍曼斯看来,它们可以解释作为交换过程的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二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W.James)和米德(M.Mead),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H.Brumes)。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和活动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要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的“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的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的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的变化。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二)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动力,后者是行为方向。
四、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始于19世纪末,是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无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也称深层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1.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是个体与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潜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它们受法律、道德及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与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即潜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
“力必多”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弗洛伊德假定,“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已作为口唇性欲、肛门性欲的形式存在;其发展阶段呈程式化,如果正常发展受阻则可能会产生性倒错形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个体的初级心理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这是快乐原则。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动,适应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就是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代表恨与破坏的量。
5.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有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与超我(superego)。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ego)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ego)”,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ego)、限制本我。
在正常情况下,人格的三个方面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
(二)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30年代,一批德国精神病专家移居美国,如沙利文(H.Sullivan)、霍妮(K.Horney)、弗罗姆(E.Fromm)、埃里克森(E.Erikson)等。他们强调精神病成因中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尽管他们的理论侧重有所不同,但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均既有继承,又有修正和发展,故称其为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霍妮批评弗洛伊德的“力必多”说,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家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霍妮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见解。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个体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个结点。人际关系会给个体带来焦虑或者安全的心理反应,这会极大地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与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