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黑白1:世界钢琴家访谈录(1912-194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欧洲篇

前言 不只是钢琴,也不只是钢琴家

虽有更早的尝试,但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artolomeo Cristofori, 1655—1731)在17世纪末于佛罗伦萨所制造的新乐器“pianoforte”,公认为“钢琴”的起源。在钢琴之前,与之类似键盘乐器为羽管键琴(harpsichord)和古钢琴(clavichord)。前者采羽管拨弦发声,琴音难有强弱分别;后者采击弦发声,强弱变化却十分有限。克里斯托弗里的发明,关键在于琴槌击弦后能够退回,使强弱更显著,得以表现更丰富的力度层次。钢琴原文为“pianoforte”——“piano”是意大利文的“弱”,“forte”则是“强”,就是强调此乐器能够展现不同力度。

但克里斯托弗里可能没有想过,钢琴不只是一项乐器革新,更带来音乐创作天翻地覆的改变。这是表现性能最强,也是和作曲家互动最频繁的乐器。它要求对音乐最全面的理解与掌握,也拥有最广泛多元的曲目。因此,要成为钢琴家,必须也得是学者、音乐家、艺术家与运动员,甚至还是哲学家与时空旅人。钢琴,不只是钢琴;钢琴家,也不只是钢琴家。

几经思考,本书决定以最年长的受访者,出生于1912年的匈牙利钢琴家桑多尔开始。现今位于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为李斯特于1875年创立,当时名称为“皇家匈牙利国家音乐学院”(Royal National Hungarian Academy of Music)。音乐学院成立后不仅汇聚顶尖人才,更教育出一代代卓越作曲家与演奏家。多纳尼(ErnőDohnányi,1877—1960)和巴托克(Béla Bartók,1881—1945)都是20世纪初赫赫有名,作曲与钢琴兼擅的大师,笔者非常幸运能访问到他们的学生桑多尔与瓦萨里,请他们细谈音乐观点,也回忆所受的教育。桑多尔身为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世界首演者,对此曲与巴托克都有第一手的权威心得;瓦萨里曾任柯达伊(Zoltán Kodály, 1882—1967)的助教,其波澜起伏的人生遭遇更让人拍案叫绝。

同为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首都,在多瑙河的另一边,维也纳的名声更为显赫,从18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中叶,都是让人着迷的“梦中之城”。从巴杜拉——斯科达的家庭背景与人生经验,我们也看到辉煌时代的美好缩影。生于德国的普莱斯勒,则是20世纪战乱动荡的见证。在之后的诸多访问,我们将一次又一次见到犹太音乐家的迁徙。不只是知名独奏家,他和古列特(Daniel Guilet,1899—1990)与大提琴家格林豪斯(Bernard Greenhouse,1916—2011)组成的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引领20世纪中期至今的室内乐演奏美学风尚,本身就是历史。阿丘卡罗是本书收录的唯一西班牙钢琴家。他慷慨分享关于阿尔贝尼兹(Isaac Albeniz,1860—1909)、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06)、法雅(Manuel de Falla,1876—1946)与蒙波(Federico Mompou,1893—1987)的诠释见解,仿佛给了读者一堂大师课,让我们更接近精彩创作的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