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给音乐人,更给所有人
《游艺黑白》其实不完全是我的著作,而是受访钢琴家的作品;我只是一个既兴奋又感动的见证者,把所见所闻的诸多故事记录下来,让那些话语能够由声音变成文字,留下原本该消失的美妙片刻——从台北、台中、高雄、波士顿、纽约、巴黎、波尔多、布鲁塞尔、维也纳、伦敦、牛津、华沙、布达佩斯、莫斯科、马德里、韦比尔、汉诺威、慕尼黑、柏林、汉堡、科隆、香港、东京、大阪、首尔、上海、深圳、鼓浪屿、广州、北京的餐厅、咖啡馆、琴房、教室、旅馆房间、音乐厅后台、钢琴家客厅甚至医院病房,到每一位爱书人、爱乐人的手上……
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自己居然走到了这里。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于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录我自2002—2007年之间的钢琴家访问,共53篇,55位钢琴家,53万字。现在的2019年新版,舍弃法国与俄国学派两篇导论,更新与浓缩原访问内容至44万字,之后再行增补。原来55位钢琴家中,有30位增加新内容。新版又添53位钢琴家访问,加上与吴菡一同受访的大提琴家芬科,成为收录106篇访问、107万字、108位钢琴家、109位音乐家的访问录。
规模之大,实非计划开始时所料。访问之累、写作之苦与校稿之烦,更令我常生悔不当初之叹。不过无论多累多苦多烦,还冒着出版社被写垮的风险,新版《游艺黑白》总算出现在大家面前。一群人的执拗憨傻,最终还是有了成果。
为何要访问?问题哪里来?
最初想做访问,在于我想回答心里的疑问。问题,其实也反映出访问者是谁。在《游艺黑白》里,我的问题大致来自于以下五种身份:
爱乐者
我从10岁开始欣赏古典音乐。这三十年来自己变化很多,连求学专业都有更改,但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始终是不变的兴趣,更从兴趣变成热忱。多年聆听,当然积累许多疑问。无解的想求解,已有答案的也想知道他人看法。《游艺黑白》的访问很大一部分围绕在作曲家与作品,尤其是钢琴家的诠释心得。我们能自演奏成果中得到诸多观点,包括不少不照乐谱指示的例子。这背后道理究竟为何?与其闭门推想,何不听听演奏者本人的说法,无论同意与否,我相信这些见解必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增加品赏的滋味,也能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唱片搜集者
爱乐者并不必然是唱片搜集者,但我可以很客观地说,至少就钢琴家与钢琴音乐而言(包含协奏曲与含钢琴的室内乐),我是有一定规模的收藏者,也是认真欣赏录音的聆听者。一如演出,录音背后可能也有非常精彩的故事,绝对值得记录。许多经典录音具有不逊于乐谱本身的影响力,成为当代与后世聆赏者的参考甚至依据。如此指标性诠释,是否也对演奏者产生影响?无缘现场聆赏的昔日大师,借着录音流芳百世。新生代钢琴家如何听录音,如何看前辈名家与其立下的典范?“业内”与“业外”,观点会有什么不同?这也包括于我的问题之内。
学过钢琴的人
我4岁开始上钢琴课,断断续续学了十年。虽然没有培养出什么了不起的演奏能力,但钢琴的确是我最能理解其演奏原理、辨别演奏差异的乐器,也是我花最多心力欣赏的乐器,即使我是“音乐迷”而非“钢琴迷”。我的访问不会避免讨论演奏技术——某些钢琴家还有独到的功夫与心路历程,不讨论说不过去——但我总是写得相当小心。语言有两面性:我无法用文字将我的想法毫无遗漏地传达给读者,也无法阻止读者从我的文字中读出我没想过的弦外之音。钢琴技巧是非常复杂的学问,若无现场示范,很难仅用言语说明。我曾因某段落苦练无所得,打电话向数位钢琴家求助。但我后来发现,我理解的和他们想教的,根本南辕北辙。如果我仍会误解电话中详细讨论的结果,那么透过书面文字来学习技巧,显然更不妥当。在访问中我所记录的技巧讨论,多是大方向与大原则,希望读者也慎思明辨。
国际关系研究生与音乐学博士
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变化。除了作品,这也牵涉到演奏学派、风格与传统,钢琴音乐的源流与演变,钢琴工业的制造变化以及对作曲家的评价等等。我的硕士论文讨论冷战时期美苏与美中之间文化外交中的音乐活动,这包括国际政治、冷战局势、外交折冲与文化交流。这些议题,一如我关心的作曲家与作品,自然会在访问中出现,而且是多次出现——我把访问视为田野调查,必须尽可能调查整体,才会得到较清楚的面貌。在访问前我尽可能做足功课,熟悉已存的调查结果。一方面避免问受访者已回答过无数回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在原有回答的基础上做更深入的讨论,或更正或更新先前访问。如果某议题在某钢琴家的中文或英文访问中已被详细讨论,或钢琴家已有充分个人论述,我多半会把篇幅留给尚未广泛见诸文字的讨论。
此外,我特别重视受访钢琴家与当代作曲家的关系,希望他们在录音之外也留下与作曲家合作心得的文字记录。对于在特定作曲家或曲类有特别心得与成就的钢琴家,我也在访问中设计专题,比如和阿什肯纳齐讨论肖斯塔科维奇与拉赫玛尼诺夫,和贾尼斯与傅聪讨论肖邦,和齐默尔曼讨论卢托斯拉夫斯基,和陈必先讨论勋伯格与布列兹,和薇莎拉兹讨论舒曼,和列文讨论莫扎特,和巴维杰与贝洛夫等人讨论德彪西,和桑多尔与柯西斯讨论巴托克,和普莱斯勒、吴菡、布雷利讨论室内乐,和所有梅西安与利盖蒂指导过的钢琴家讨论他们……他们的诠释成就已经深刻影响我们对这些作曲家的看法,我希望尽可能记录下他们的诠释智慧。
最后,我非常喜爱历史,也注重知识传承。我坚信无论演奏者多么天才横溢,教育与学习仍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我几乎不会遗漏关于学习过程的讨论。这里面有太多精彩感人的故事。那不只关乎音乐,更关乎人生,期待你在翻阅中获得惊喜。
爱乐者
“研究必须发自问题,而且是真心想解答的问题。”在我写作博士论文过程中,指导教授不只一次提醒,“但无论研究到哪个阶段,都不该忘却初衷,必须回到那个问问题的自己。”即使累积了知识与经验,拥有不同以往的解析能力,但音乐最后仍必须是音乐,可以用脑,但更要用心去聆听。这和有多少唱片、能否演奏乐器无关,也和学位或学问无涉,只和是否喜爱音乐有关。这是《游艺黑白》写作最大的动力,也是所有问题与讨论最后的依归。你不需要是专家学者,也不需要对版本、师承、学派、技法、乐理有任何研究,只要对音乐感兴趣,《游艺黑白》就是为你而写的作品。它终究会让你更理解音乐,也更理解演奏家。
是的,更理解演奏家。
钢琴家,和你想的不一样
很多人心中,古典音乐家的形象是这样的:
总是穿得很体面,甚至华丽炫目。古典音乐是高深艺术,只有富贵阶级才能学习,也只有富贵阶级方能理解。能享大名的演奏家,都是早早成名,最好20岁之前就得到大赛冠军(这里的大赛又以自己知道的为限,大概就是肖邦与柴科夫斯基),然后就可一辈子吃喝不愁,终生都有光环围绕。至于演奏技术,那当然是愈快愈准愈大声就愈好,也唯有快、准、大声,才能在比赛中获奖。“钢琴家”,顾名思义,就是会弹钢琴。但什么叫“会弹”?只要会读乐谱,能把音弹出来,就算“会演奏”,不需要懂语文、文学、艺术、史地、政治、社会等其他,甚至对乐理与音乐史也不需要有深入钻研。演奏者需要的是感受与灵感,撑持演奏的就是热情与即兴。
然而,《游艺黑白》中的108位钢琴家,告诉你的会是另一种面貌。
除了少数例外,书中收录的访问都从钢琴家的幼年学习开始。的确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子,但绝大多数都来自寻常家庭,甚至家里无人以音乐为业。如果可以,我总是问受访者“你怎么开始学钢琴的”,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让他们持续学习,最后决定以音乐为业的原因,全都是对音乐的爱。我确实访问了不少大赛冠军与传奇名家,很多人在20岁上下就有杰出的演奏事业。但更多钢琴家的人生规律稳健,于演奏中磨炼成长,在50岁左右登上事业高峰,成就并不逊于早慧的同行。就算得过大赛首奖,光环差不多就维持十年。无论成名早晚,若要维持技艺精湛,甚至持续进步,只能靠长久不懈的努力。要比快比响,受访者在这方面几乎都有过人能力,但这只是他们的本领之一。论及演奏技巧,他们念兹在兹努力追求的,全都是句法清晰,色彩、声响、力度的微妙变化,尤其是极弱音的奥秘。即使没有特别问,从这些钢琴家的回答,我们也能知道他们博览群书,对音乐与音乐相关之事都努力学习探索,对音乐以外之事也多所涉猎研究。灵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理解,对作品和创作者,对艺术、时代与人性,里里外外的理解。
谦虚而有耐心
这并不难想象,当代绘画巨擘赵无极说过:
[……]问题是功夫后面还有另外的一面。你看安格尔、库尔贝、塞尚这些大师,他们的功夫都很好,但他们的画除去画内的功夫外,还有画外的功夫——天才——这就是他们的理解和别人的不同。你看林布兰的画,就是林布兰的画。他那画有深度,不止是功夫哪!所以绘画没那么简单,功夫好并不是最好。这个功夫只要有时间就能做得到,大家都做得到。问题是理解方面要深刻。理解得深刻,画得就深刻。
绘画如此,音乐亦然。钢琴演奏的功夫,从来就不只是演奏钢琴而已。
不少人问过我,访问了这么多钢琴家,能否从他们身上归纳出共同点?我可以说,虽然每位受访者都有自己的个性,年龄与经历差距也很大,但他们的确有一点相同,就是谦虚而有耐心。无论他们对人有多傲,在音乐面前,他们都谦虚,而且极为谦虚。他们知道音乐的标准与理想何在,于是懂得谦虚。然而他们也有耐心。既知不足,所以愿以一生时间琢磨技艺。面对音乐,他们永远把自己当学生,终身认真学习,孜孜不倦。
至少对我而言,这才是钢琴家。
怎么来到这108位?
即使如此,世上钢琴家仍然很多,究竟要选择哪些访问?
首先,访问必须是你情我愿。并非所有钢琴家都喜欢受访,我也不是死缠烂打之人。心仪的名家,无论是本人拒绝或经纪人推辞,联络超过三次但无下文,我就不再询问。其次,除少数例外,我以舞台演奏家为访问对象,我也只访问“我喜爱”以及“我有问题要问”的演奏家。对于我不喜爱的钢琴家,无论何其出名,我就是无话可说;有些钢琴家著作丰富,内容又几乎涵盖所有我想问的问题,也就无须我开口再问。最后,我尽可能呈现钢琴演奏世界的多元面貌,访问来自各学派、文化、地域、种族、年代的钢琴家,也包括布劳提冈与斯泰尔这两位古钢琴名家。虽然无法周全,但成果应当不致偏颇。这也形成本书的编排:一至四册整体而言以钢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册大致以学派或地域划分章节,第三、四册则渐渐走向个人化。如有读者能按顺序,从第一册第一篇看到第四册最后一篇,相信能对20世纪至今的钢琴演奏史、学派与风格变化、重要名家传承、诠释与演奏观点有所认识,也能对重要作曲家与乐曲有相当了解。
给音乐人,更给所有人
当然,每位钢琴家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程。本书内容更像是艺术家透过自身经验来反映时代。访问中不只关于音乐,更包括对于艺术、文化、政治、社会、家庭以及人生的讨论:白建宇险遭朝鲜特工绑架,邓泰山在防空洞练习指法,普莱斯勒见证犹太人在纳粹德国的命运,殷承宗更经历了绝无仅有的时代。看鲁比莫夫如何在禁锢中获得当代新知,阿方纳西耶夫与鲁迪如何逃离苏联,铁幕环境如何影响席夫、齐默尔曼与波格雷里奇,摇滚、爵士与流行音乐如何启迪普缇南与布雷利……凡此种种,不只精彩,更发人深省。处于古典音乐主流大国之外的我们,看陈必先、陈宏宽、吴菡如何从资源贫乏的台湾走向世界,出身中东的艾尔巴夏如何闯荡国际乐坛,到王羽佳、张昊辰的文化与音乐思索,相信更有深刻感触。如果你是爱乐者、习乐人或音乐家,《游艺黑白》必然对你有所助益;如果你是一般读者,相信其中故事也能令你拍案叫绝。这是适合所有读者欣赏的书。
本书访问篇幅不一,根本原因在于每位钢琴家所能给予的时间不同。有些访问是两三次以上访谈后的总和,自然篇幅较长。我特别感谢数位钢琴家对访问的重视;就内容而言,这些访问其实是“合作”——这不是指我有能力和这些艺术家“共事”,而是这些钢琴家在访问中所担任的角色已不只是受访者。他们主动参与问题设计与内容讨论,访问是多次来回修订后的成果。如果读者满意,这完全是钢琴家的功劳。
还能说什么呢?十余年下来,《游艺黑白》承载了许多期望,也记录了许多友谊。能写能说的都放在访问里了。出版团队和我诚心诚意为大家献上这个新版本,祝你阅读愉快、赏乐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