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汉语动趋式研究现状
所谓“动趋式”,是指“动词+趋向补语”构成的结构。动趋式是汉语中语义类型丰富、句法类别多样的结构,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
1.1 主要观点
如何判断动趋式?动趋式表达哪些意义?这些意义之间是什么关系?动趋式包括哪些句法类别?动词与趋向补语如何匹配?等等,这些是研究动趋式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对此,学界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1.1.1 动趋式的范围
动趋式中的趋向补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具体包括哪些?目前仍存在一定分歧,存在争议的主要有11个:开、开来、开去、到、到来、到去、走2、拢、拢来、拢去、起去。覃盛发(1987)、邢福义(2002)认为“起去”也是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其他如表1-1所示:
表1-1 各家有关趋向补语认识分歧一览
有学者认为“在”“往”也表示趋向意义,可以看成趋向补语。为了弄清楚趋向补语的范围,人们开始探究趋向补语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三种观点:
①“语义特征”判定法。孙绪武(2004)提出趋向补语的三个语义特征:[+位移][+方向][±立足点],得到33个趋向补语,这是目前较大范围的趋向补语。然而仅凭语义特征来确定,容易引起争议。
②“意象图式”判定法。马玉汴(2005)提出用意象图式理论来观察趋向补语,简单趋向补语“上/下/进/出/回/过”表述运动图式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来、去”表述运动图式与观察主体的关系,复合趋向补语表述运动图式与环境、观察主体二者的关系,由此得出18个原型趋向补语,其他如“起、开”不具有原型性,“起来/起去/开来/开去”更是为了趋向补语系统的相对匀整而产生的。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缺乏句法验证。
③“语义句法”判定法。辛承姬(2000)认为语义上是否具有位移趋向性特征是辨别趋向补语的基础性条件,并提出五个检测条件:“能不能用在V的后面,作表示趋向的补语”“能不能构成复合趋向补语”“能不能带方所宾语”、动趋式“能不能带方所宾语”和复合趋向结构“能不能带宾语,并且带宾语的时候,它的语序只有三种情况”等。依此得出典型趋向补语20个(“来、去、上、下、进、出、过、回”以及相应的复合趋向补语)、准趋向补语2个(“开、起”)和趋向义非趋向补语(“到、往、退、拉”等)。这种观点强调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分类标准,更有说服力。但如何更准确地界定趋向补语的内涵与外延仍需进一步探讨。
1.1.2 动趋式的意义归类
研究多着眼于整体趋向补语的意义归纳。主要有两种观点:
①结果/状态义“二分法”。孟琮(1987)认为趋向补语表动作的结果和状态,并将结果义分析为“趋向、得到、呈现、脱离、接触、附着、完成、容纳、成功、持续、超过”等11类。但一些义项并不是趋向补语的意义,如“连媳妇都娶不上啦!”中的“上”解释为“得到”,这割裂了与趋向义的语义关联性。
②趋向/结果/状态义“三分法”。刘月华(1988、1998)提出从趋向义到结果义再到状态义不断虚化,并把结果意义分为基本结果意义与非基本结果意义,前者作为自然结果与其趋向意义有内在的联系;后者与实现动作结果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关。这种分法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但对于三者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仍存在较大分歧。
至于具体趋向补语的意义归纳,主要也是在刘月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详细分类:一是根据动趋式中动词与其所搭配宾语的语义关系来确定趋向补语的意义,如邱广君(1995、1997);二是根据动趋式中动词的语义特征来确定趋向补语的意义,如房玉清(1992)、邢福义(2002)、李敏(2005)和唐正大(2006);三是通过动趋式结构的整体意义来归纳趋向补语的义项,如宋玉柱(1980)、徐静茜(1983)、杉村博文(1983)、吴洁敏(1984)、史锡尧(1993)、高顺全(2005)和陈忠(2006)。这些研究很好地关注到了动趋式内部语义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但意义归类缺乏充分的形式验证,如蒋华(2003)把“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中的“上”归为“轻松的语气”,很显然,这是把句子的语境义加在趋向补语上面了。陈昌来(1994)力求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将“上”的语义分化为趋向义、结果义和动态义,并分析了三类意义在形式上的异同,如能否构成可能式、句法替换形式和宾语搭配情况等,意义归类较有说服力。郭家翔等(2002)、卢英顺(2006)和曾传禄(2009)开始从认知角度对义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不断走向深化。我们认为,关于趋向补语义项的归纳应充分关注句法、语义和认知三个方面,语义起决定作用,句法上要进行充分验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认知动因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探讨趋向补语的意义扩展规律。
1.1.3 动趋式的语义类别
范晓(1991)根据形式特征和语法意义差异分出动趋式、准动趋式、动结式和动态式四类,这一分类体现了动趋式语义演变的连续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语义类别研究多采取结构主义,如李冠华(1985)根据是否能带处所宾语,将动趋式分为位移结构和非位移结构两类,前者又可分为联系施事、受事和处所的位移结构、联系施事和处所的位移结构两类。李冠华(1986)将谓宾动趋结构分为表示感知、心理活动的A类结构和其他意义的B类结构,前者分为“内知”和“外示”,后者分为“遇到”“结束”“容纳”和“存余”等类别。今井敬子(1987)认为“V出”结构内分为四类:(S+V)(S+出)、(S+V+O)(O+出)、(S+V+O)(S+出)(O+出)、(S+V+O′)(O+出),分别如“诗人的口中流出血来”“他说出一句来”“把脸盆搬出来”“邻桌的人看出便宜来”,最后一句可理解为“邻桌的人看情况,从情况里便宜出来”。杨桦(1990)将“V出”分为主语是施事的“V出”、“V出”的数量宾语与前指是部分与全体或定指与不定指的关系、主语是处所词语的“V出”等三类。这些研究关注动趋式内部语义要素之间的语义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仝国斌(2009)提出动趋式表达位移事件结构,并对四类动趋式结构的黏合度和规约性进行了探讨,认为V不及物+上2类(状态意义)>V及物+上1类(原因/方式)>V及物+上2类(方式/原因)>V不及物+上1类(趋向意义),说明意义越虚化,黏合度越高,非规约性越强。在此基础上,用“致使性”的强弱做出统一的解释:自动性强,致使性就弱;致动性强,致使性就强,得出了位移事件结构致使性强弱序列:强自动>弱自动>弱致动>强致动(按“弱→强”排序),相对应的四种事件结构的致使性强弱序列为:可控位移句>非可控位移句>弱致使性位移句>强致使性位移句。该文建立了动趋式致使性强弱的连续统,思路新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1.4 动趋式的句法类别
在动趋式的句法类别上,动词、“来/去”和名词搭配构成三种句式:V来/去N(甲式)、VN来/去(乙式)、NV来/去(丙式);张伯江(1991)将动词后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共现格式码化为四种:VC1C2O(A式)、VC1OC2(B式)、VOC1C2(C式)、把OVC1C2(D式)。这些格式的使用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制约因素,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研究局限于对整体动趋式的考察,未对具体动趋式进行逐一细致的研究。
1.1.5 动趋式的动词小类
目前对动趋式中的动词小类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
①从动趋式的宾语入手研究动词的句法语义类别。如邱广君(2007)认为带起点或终点宾语、部位宾语、容量宾语、客体宾语“V下”对应的动词为移动动词、体态动词、容量动词和客体动词四类。郑娟曼(2009)运用变换分析法将宾语分为源点/范围宾语、终点宾语、受事宾语、施事宾语、部位宾语、中介宾语、结果宾语和数量宾语八类,根据所带宾语的类别,将动词分为驱赶类、行走类、取舍类、感知类、存现类和制作类动词六类。刘楚群(2010)认为同源宾语一般使用“V起N来”格式,普通宾语一般使用“把NV起来”,在此基础上,对进入“把NV起来”格式中的动词进行了句法语义分类,包括“提”类、“喊”类、“藏”类、“绑”类、“调动”类、“集合”类和“比较”类等七类。
②从动趋式的语义类型入手研究动词的句法语义类别。如萧国政、邢福义(1984)提出动词是趋向补语的方式、目的、性质、状态或原因,据此分出四类动词。贺阳(2004)根据“V起来”的位移义、结果义和体貌义,提出对应的动词语义特征为[+向上位移]、[+聚拢]/[+隐存]/[+使凸起]、[+动态持续]。齐沪扬(2002)在位置句和位移句(包含动趋式)的框架下考察了动词的移动性功能及其强弱体现出来的语义特征[±状态]、[±指向]、[±自移],得出了与移动性功能有关的动词分类系统,主要有非位移动词、非他移动词、非伴随动词和伴随动词四大类。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需进一步考虑与不同趋向补语的搭配情况。
③从空间方向入手研究动词的方向性类别。如王媛(2011)将动作的方向划分为“动作的现实空间方向”“动作的现实过程性方向”“动作的现实关系化方向”“动作的虚拟方向”,并据此探讨了与趋向补语搭配的动作动词类别,从而对表向意义上的动趋搭配关系进行了双向说明。该研究较新颖,但仅局限于动作动词,无法全面覆盖动趋式中的动词。
1.1.6 动趋式致使性研究
致使是重要的语言现象,引起学界较大的关注。学界运用致使概念对汉语进行了诸多研究。如郭锐、叶向阳(2001)根据表达致使事件的谓词是否带有致使义把致使句归结为使动型和述补型。周红(2005)认为“使”字递系句式是基本致使句式,具体递系句式、动结句式、“得”字动结句式、重动句式、“把”字句式、“被”字句式是派生致使句式。范晓(2000)、陈昌来(2001)、程琪龙(2001)、项开喜(2002)、周红(2003、2005)、熊仲儒(2004)、熊学亮、梁晓波(2004)、宛新政(2005)、施春宏(2007)、牛顺心(2014)、张豫峰(2014)等对以上汉语致使句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动趋式作为动结式的一类,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目前研究尚未从范畴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刘月华(1988、1998)提出趋向补语语义从趋向义到结果义再到状态义不断虚化,对语义类型的归纳已经具有了致使性表述,如“下”具有“通过动作使人或物体由高处移到低处”“通过动作使物体的一部分或次要物体从整体或主要物体脱离”等意义。周永惠(1991)也提出“开来”具有“动作使人或事物分开或使事物展开”义。陈昌来(1994)将“V上”语义归纳为“主体动作的结果使某物处于某具体状态中”“动作的结果使动作行为本身达到一定的数量、程度”等。余光武、司惠文(2008)研究认为“NP+V-起来+AP”结构当AP指向动词V时,主语对谓语描述的事件具有致使性注1。仝国斌(2009)分析了四类动趋结构的致使性强弱连续统,认为自动性强,致使性就弱;致动性强,致使性就强。以上这些研究为我们探讨动趋式致使性提供了借鉴,但如何以致使性作为动趋式范畴框架进行系统全面考察,正是本书的研究目标。
注1余光武、司惠文:《汉语中间结构的界定——兼论“NP+V-起来+AP”句式的分化》,《语言研究》,2008年第1期。
1.2 研究视角
1.2.1 结构主义框架下的研究
主要侧重对动趋式的性质、意义及其多义性进行归纳。范晓(1991)根据形式特征和语法意义特征上的差异将动趋式分为动趋式、准动趋式、动结式和动态式四类。刘月华(1988)指出动趋式有三种语法意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不少学者对动趋式的多义性进行了研究,如史锡尧(1993)认为“上”表趋向、添加、完成、闭合、达到和开始,“下”表趋向、消除、完成、脱离和容纳。动趋式宾语位置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如陆俭明(2002)认为动趋式宾语位置跟动词、趋向补语、宾语的性质、动词带不带“了”有关,有时还跟语境有关。上述研究已触及动趋式的本质,但解释较少;并且对动趋式意义的描写缺乏关联性,研究着眼于单个的研究,造成分类过细失去划分的意义,或者意义归纳太过笼统,抹煞了个性;仅限于对个别动趋式的研究,如“V+上/下”研究的最多,其他研究却相对较少。
1.2.2 认知语义框架下的研究
主要侧重“来/去”的立足点、动趋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对称与不对称性、句法顺序等。如齐沪扬(1996)研究了“来/去”的立足点,提出“主观参照理论”。马庆株(1997)认为“来”“去”表示主观趋向,分别表示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沈家煊(1999)则指出“来”“去”的不对称是由人的感知过程决定的。黄月华、白解红(2010)认为趋向概念的形成基于不同的空间移动经验、不同的参照结构以及对不同空间移动要素的凸显。张谊生(2006)分析了“看起来”与“看上去”动趋式短语词汇化的机制与动因,认为其发展趋势是情态化和关联化。赵志强、王冬梅(2006)、萧佩宜(2009)分别对“V起来”“V+上/下”的语法化进行了探讨。陈忠(2006)研究认为动趋式的对称与不对称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上的不同意象间的对立,对立来自空间感知上的经验及其隐喻。关于动趋式宾语位置的认知解释,如杨德峰(2005)认为四种动趋句式是不同的时间序列在汉语中的反映;陈忠(2007)研究认为“来/去”与其他趋向补语相比,与处所之间的语义距离远,这种差别制约着各自与处所成分组合的句法分布顺序。上述研究对认识动趋式的本质更深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研究限于例证,未能较为系统全面地归纳动趋式的双向组合关系,即哪些动词与趋向补语搭配产生哪些语义,动词与哪些趋向补语搭配产生哪些语义。对出现在不同趋向补语前的动词研究显得单薄,不成体系。
1.2.3 功能、语用框架下的研究
张伯江、方梅(1996)从语气、语用、有指和无指、定指和不定指、新信息和旧信息等角度对动趋句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李胜梅(2004)、吴纪梅(2008)、潘虎(2010)从篇章结构和语用原则角度分别对“话说回来”“V+出来”“V+起来”展开了个案研究。上述研究探讨了动趋式在篇章中的语用功能,但研究仅止于哪种句类适用于哪种动趋句式、语篇连接功能等,未能更深入地揭示动趋式的语用功能;并且研究仅限于个别动趋式,未能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
1.3 存在问题
现有的文献虽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揭示了汉语动趋式的各种性质和功用,不过尚缺乏对汉语动趋式作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未能提供动词词表,诸多语言现象还需要更微观、更细致的考察及系统的理论概括。我们认为,不但要关注整体动趋式的共性,也要关注具体动趋式的个性。只有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研究充分。
1.3.1 动趋式的系统性研究不足
动趋式与空间方位有关,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类别,应该站在更高的视野上探讨动趋式,力求建立动趋式的语义语法范畴。目前研究多是针对具体动趋式的个例研究,如“V上/下”的研究可谓丰富,但对其语义的归纳尚显零散,尤其是对动词小类的研究还处于举例归类阶段,未从全局角度考察动词类别,这样大大影响了结论的普适性。因此,如何给趋向补语归纳意义,怎样的义项归纳更有利于人们理解和使用动趋式,动词小类如何划分才能更有助于说明组配的可预测性,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将动趋式的诸多句法语义现象贯穿起来进行统一解释,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进一步探讨。
1.3.2 缺乏对动趋式严格的判定标准
杨石泉(1986)提出动趋式表达一种“广义的趋向”,将其概括为动作、行为和状态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一观点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但由于缺乏句法上的验证,而导致人云亦云,动趋式中趋向补语的数量一直未能确定下来,如“开、开来、开去”“到、到来、到去”“在”“往”“拢、拢来、拢去”“走2”等是否归入趋向补语,如果归入趋向补语,它们处于动趋式的什么位置;如果不能归入趋向补语,它们与动趋式的差别在哪儿。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
1.3.3 对动趋式的分析与解释不够
虽然2010年以来学界加大了解释力度,尤其是从认知语义和语用功能等角度对动趋式各语义的产生机制及句法语义差别进行了一些探讨,但解释仍显不足。如以下问题:①动趋式是一个怎样的认知语义类别系统;②不同动趋式为什么呈现出不同语义,如“V上”与“V过”均可用于比较认知域,如“比不上他”“比不过他”“胳膊扭不过大腿去”等,但语义上有何不同;③“来/去”的主观化对各类复合趋向补语语义呈现有怎样的影响,如“V上”的语义类型明显多于“V上来/上去”;④具体动趋式在句法语义上在对称与不对称性上的表现为什么不同,如为什么可以说“跑不过来/跑不过去”,但只能说“改不过来”,一般不说“改不过去”;⑤为什么有些动词与趋向补语的搭配能力很强,而有些动词与趋向补语的搭配能力较差,如身体部位动作动词“跑”可以与所有的趋向补语搭配;言说动词“说”可以搭配构成“说上三个小时”“我跟他说不上话”“那种感觉说不上来”“说下这门亲事”“一直说下去”“这番话说下来以后”“说不出话来”“这样做真说不过去”“这么多人我说不过来”“话又说回来”“说来话长”“说起话来”“从这件事说开来”“说到这个问题”等;心理动词“爱”可以搭配的趋向补语比较少,只构成“爱上这个姑娘”“一直爱下去”“爱不过来”“真的爱起来,一座山都挡不住”等。⑥近义动趋式语义类型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不同句法形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同样表达感知的“V来+AP/VP”“V上去+AP/VP”“V起来+AP/VP”之间有何差异;“遇上”与“遇到”有何差别,它们的语用功能分工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 本书的研究目标与意义
2.1 研究目标
针对目前动趋式研究的零散状况,应寻找合适的理论建构动趋式的研究框架。我们的主要观点:动趋式源于不同的驱动—路径图式,具有致使性,存在着从强致使到弱致使再到非致使的语义强弱等级连续统。驱动—路径图式由空间域到时间域、状态域,体现为从某个端点到另一端点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特征的移动或变化,两个端点在不同认知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将是分析动趋式致使性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动趋式的诸多句法语义现象纳入致使性的研究框架中进行统一的分析与解释。
本书提出从致使性角度进行研究,旨在建构起一个较为合理的理论构架对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梳理和界定。本书将充分吸收学术界已有成果,在语言学多种理论的支撑下,全面考察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语义关联性、动词小类、特殊构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解释,以期总结出趋向补语语义类型的关联性规律以及动词与趋向动词之间的双向组合原则,厘清动趋式泛化、虚化机制和对称与不对称性制约性因素等。
2.2 研究意义
研究动趋式的致使性,建构理论框架解释动趋式的语义关联性,以全新视角构拟汉语的动趋式系统,建立新的动词词表,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价值:我们将动趋式放在致使范畴中进行研究,有助于系统全面地探讨问题;并且从致使范畴角度入手,更容易发现问题,也可以为其他语言的致使范畴研究提供借鉴。我们将考察动趋式在驱动—路径图式的认知经验基础下的隐喻或转喻扩展及其语义演变规律,建构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系统,分析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从致使性角度解释动趋式的语义引申及其对称与不对称性现象,建立动词词表,将进一步推动现代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研究。
现实意义:一方面对人们学习和理解动趋式,尤其是对第二语言教学,有着较大的帮助。我们将分析动趋式的认知经验基础、构成要素、语义与句法表现形式、动趋式特殊构式的语用功能,这些将有助于语言教学;另一方面对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也有着较大的帮助。我们将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开展动趋式句法语义特征的统计分析,对动趋式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形式化描写;分析这些语义特征对动趋式致使表达的制约作用;依托《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统计动词与趋向补语的搭配情况,详尽调查动趋式的语义选择限制条件等,这些对于计算机的语义识别有着较大的作用。
3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3.1 研究内容
动趋式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结构。它在语言中使用频率高,语义丰富,句法形式多样。本书将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寻求趋向补语的判定标准。
趋向补语的范围,目前意见不一,多则33个,少则22个。趋向补语如何界定,具有哪些特征,仅靠语义判断动趋式,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我们认为,确定动趋式的判定标准,必须做到“对外有排他性,对内有普遍性”,必须做到语义和形式的相互验证,还要分析认知动因。
第二,探究动趋式的认知根源,建立认知语义系统。
要弄清楚动趋式的产生机制,必须探究动趋式的身体经验基础及其隐喻扩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动趋式内部构成要素的特征及其制约关系,探讨动趋式的语义类别和句法表现形式,以求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并具有解释力的认知类别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动趋式语义泛化与虚化的过程,并在此框架中为与趋向补语相搭配的动词分类。
第三,趋向补语的重新分类与语义泛化、虚化研究。
趋向补语如何分类更有助于揭示不同趋向补语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这是系统研究的基础。趋向补语的义项归纳存在过于笼统或过于细化的极端问题,这是因为研究着眼于结构主义框架,从动趋式内部搭配上来界定趋向补语的义项。我们认为,应从认知语义框架视角来观察趋向补语的语义引申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受动趋式其他语义要素的影响而导致将句子的语境义加在趋向补语上面。实际上,趋向补语的语义引申受到其不断抽象化的认知域和语义场景制约。
第四,动趋式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研究。
前人多关注空间方向相反的趋向补语构成的动趋式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如“V+上”与“V+下”的对称与不对称性研究,并且多局限于语义类型的对称与不对称性研究。我们认为,动趋式的对称与不对称体现在语义、句法、动词类别、使用频率等诸多方面,研究时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我们将复合动趋式的语义句法呈现,与简单动趋式进行对比,对其进行对称与不对称性研究。前人多是从复合趋向补语入手看“来/去”的主观化表现,这样的研究比较零散,适合于对具体动趋式进行逐一考察,但在系统考察所有动趋式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可从认知域入手,结合“来/去”的主观化、简单趋向补语的方向性特征等方面,考察对复合趋向补语语义句法呈现的制约性,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便于统一分析。
第五,动趋式的动词小类研究。
前人对动趋式的动词小类研究多限于例证,分类或者过于笼统,或者过于细化,不利于人们理解和学习。我们将采取个性分析和共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动趋式的动词小类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考察。首先分析具体动趋式中动词小类的句法语义特征,然后分析整体动趋式中的动词搭配能力,较为系统地归纳动趋式的双向选择关系,即相同趋向补语可搭配哪些动词,产生哪些语义;相同动词可搭配哪些趋向补语,产生哪些语义。当然,除了动词以外,一些形容词也可以搭配趋向补语,如“心情变得烦起来”“永远安定下去”“光线渐渐暗下来”中的“烦、安定、暗”等,哪些形容词可以与趋向补语搭配,形容词可以与哪些趋向补语搭配,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六,动趋式特殊构式的语用功能分析。
动趋式在隐喻扩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构式,具有特殊意义和用法。我们将重点探讨“V上去/V起来/V来+AP/VP”“V来V去”“话又说回来”等特殊构式的虚化机制与语用功能。
3.2 研究框架
本书将动趋式置于致使范畴之中,从认知基础和语义系统出发,寻求动趋式的语义关联性与句法功能,力求意义与形式相结合,建构理论框架对相关语言现象进行梳理和解释。在关注共性的同时,进行动趋式的个性考察与分析,包括动趋式致使性语义泛化与虚化、对称与不对称、动词/形容词与趋向补语的搭配能力、动趋式特殊构式研究。这样的研究思路是从共性到个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有助于突出重点,层层推进。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动趋式致使性认知语义框架的建构(第二~三章):分析动趋式的认知经验基础、致使性语义结构和句法表现形式,提出动趋式的判定标准,提出致使移动事件的三大类别:物理运动事件、时间变化事件和状态变化事件,细分致使移动事件的认知域类别,分析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类型及其连续统,建构动趋式的认知语义框架。
第二部分,分析简单动趋式的语义类型及其泛化、虚化过程(第四~五章):运用图式、隐喻、转喻与主观性理论,共时层面上分析认知域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主观性由弱到强的变化,历时层面上分析意义演变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从而探究探讨动趋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语义泛化、虚化过程,为更好地说明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分析动趋式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第六章):从语义、动词搭配、句法和使用频率等角度探讨具有近义或反义的简单动趋式、立足点不同的复合动趋式、复合动趋式与相应简单动趋式的对称与不对称。逐一分析各类动趋式语义句法呈现的制约性因素,包括认知域、语言经济性原则、“来/去”的主观化特征(近向/远向、可见/不可见、预期/非预期)、驱动—图式特征(简单趋向补语的方向性、路径轨迹的完整性、动词的方向性、参照体等特征)等制约因素,解释对称与不对称的动因。
第四部分,分析动词/形容词与趋向补语搭配的方向性特征(第七章):从方向性特征入手,分析动词、形容词与趋向补语的搭配能力,提出“方向”可以是空间上的方向,也可以是时间上的方向和状态上的方向。借鉴框架语义学理论,在认知语义判断基础上,利用动趋组合的原型搭配,提取动词的方向性特征。依托《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和《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详尽调查动趋式的语义双向选择限制条件,建立相应的动词词表和形容词词表。
第五部分,分析动趋式特殊构式的表达功用(第八章):在动趋式的认知语义框架基础上,重点探讨“V上去/V起来/V来+AP/VP”“V来V去”“话(又,再)说回来”等特殊构式在不同认知域中的致使性表现,梳理其演变路径,分析动词与构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说明构式的产生机制、语用功能与语境特征。
如图1-1表示:
图1-1 本书的研究框架图
4 本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本书研究试图整合学术界已有研究的长处,把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词典资源的方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方法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4.1 认知语言学、语义语法、格语法和类型学的研究相结合
我们将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建立动趋式的认知经验基础——驱动—路径图式,运用图式范畴理论、认知域、凸显原则、象似性原则和注意原则等对动趋式进行认知语义类型分析,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和主观性理论分析动趋式致使性语义泛化、虚化规律。
语义语法理论特别重视语义对句法的决定性作用,关注形式与意义、共时与历时、静态与动态、理论与事实、描写与解释的双向研究,体现在具体的微观研究上,就是词语的双向选择、句法成分的匹配关系等。我们将运用语义语法理论开展动趋式内部构成要素的语义选择限制研究。格语法中的语义角色分析法也为我们分析动趋式提供了借鉴。我们还将运用类型学中的生命度、施动力、自主性、控制度等概念分析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特征。
4.2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和词典资源,开展定性与定量研究
为了加强动趋式研究结论的可验证性,本书将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和词典资源展开定性与定量研究。充分考虑到现代汉语动趋式的特点,我们建立了当代北方作家小说语料库,约2500万字(具体篇目见参考文献“引用语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目前语料库内容较庞杂,体裁不一,如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国家语委语料库等;二是动趋式语体要求不高,小说体裁研究较适宜;三是摒除现代作家作品,摒除南方作家,框定在当代北方作家小说上既符合时代需求,又符合现代汉语以北方话为方言基础的特征。通过语料库检索与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动趋式在具体语境中的动态使用情况。当然,在具体分析某一类别时,也参照了北大语料库。为了考察动词、形容词与趋向补语的搭配情况,我们将依托《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的资源,并结合语料库,开展统计分析,建立相关动词与形容词词表。
4.3 力求做到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本书从动趋式的认知语义框架出发,寻求其形式表现,力求使形式验证意义,从而确立动趋式的判定标准,分析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和词典资源开展充分描写,在此基础上,力求做到解释充分;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分析动趋式构成要素的静态功能,分析其静态功能在动态语境下发生的变化。
5 本书的语料来源
本书的语料主要来自自建的约2500万字的“当代北方作家小说”语料、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文献资料(具体篇目见参考文献“引用书目”部分)。部分来自《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一些语法著作和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