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与条件
驱动—路径图式是人类对有顺序事件的图式化类型之一,经过不断抽象概括,逐渐形成语义结构,投射到语言之中形成句法结构。从意象图式到语义结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人类的认知因素在起作用。认知语言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观点是“意义就是概念化”(Meaning is Conceptualization),这是因为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的存在导致不同的心理意象可用来组构同一基本的概念内容,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或者说人类具有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能力,人类对意义的概念化过程就是语义结构形成的过程73。兰盖克(Langacker,1987)、克罗夫特、伍德(Croft & Wood,2000)、Talmy(2000)、克鲁斯、克罗夫特(Cruse & Croft,2004)74都对意象图式的组构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的关于概念化的内容与分类为我们研究驱动—路径图式的语义结构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节我们将从情景构成条件及类型、情景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趋向补语的句法语义条件等方面对驱动—路径图式的语义结构进行探讨。
1 原型驱动—路径图式表达致移情景
1.1 致移情景的构成条件
驱动—路径图式是对客观世界特定情景的认知反映,是对时间顺序性事件的一种认知方式。驱动—路径图式概念化后表达致移情景:施动者可借助工具通过作用力作用于受动者(驱动事件),导致受动者发生相对于参照体的位置移动(位移事件)。致移情景关注作用力的传递和移动路径,关注具有空间特征的事物与空间框架的动态关系。致移情景包括驱动事件和位移事件,二者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构成致使关系:(1)时间先后关系:驱动事件的发生先于位移事件的发生;只有先发生驱动事件,才能发生位移事件。(2)作用关系:驱动事件是导致位移事件产生的原因,位移事件在驱动事件作用下产生。(3)依赖关系:位移事件的产生依赖于驱动事件的发生。如果驱动事件不发生,位移事件也不发生。我们用E1和E2来表示驱动事件和位移事件。根据驱动—路径图式,我们得到E1和E2的语义分解式(“>”表示“先于”):E1[施动者+(工具)+作用力+受动者]>E2[受动者+参照体+移动路径]。其中,参照体可分为“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二者可同时出现,也可出现其中之一。
1.2 致移情景:从运动事件到抽象变化事件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构成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这可看作驱动—路径图式产生的哲学基础。运动与变化的关系是: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如地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四季更迭、寒暑易节、日食月食、风云变幻等。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等等。可见,运动与变化之间关系密切,由物理运动可扩展到抽象变化,这可看作运动隐喻为变化的哲学基础。张国珍(1994)提出运动与变化的三个区别:一是变化都是运动,但有的运动不是变化。二是运动是无向的,即多向的;变化是有向的,双向的。三是运动是直接表现着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需要外因和动力作用;变化(质变)在表面上看是“自己变他物”。这说明物理空间的运动往往是多向的,如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等,而变化多为由一个状态端点到另一个状态端点的变化,是双向可逆的。这也是我们区分空间移动和抽象变化的哲学基础。
致移情景投射到语言中体现为运动事件和抽象变化事件。运动事件指事物在外力或动力作用下发生位置移动的事件,发生在空间域,分为物理空间运动事件和抽象空间运动事件。抽象变化事件指事物在外力或动力作用下发生抽象变化的事件,发生在时间域和状态域,可分为时间变化事件和状态变化事件。如图2-2-1所示:
图2-2-1 致移情景:从运动事件到抽象变化事件
2 致移复合事件到动趋式的投射过程
致移情景表达的是“致移复合事件”,包括驱动事件和位移事件,包含施动者、作用力、受动者、移动路径和参照体(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等五个基本要素和工具可有要素。我们认为,致移复合事件结构是人类对一实体导致另一实体发生位置移动现象概括出来的经验性事件结构,这一经验性事件结构投射到语言中时,要受到人们认知方式的影响:人们会凸显整体事件中的不同要素并进行语法处理,而不是将整体事件中的每个要素都表达出来。
致移事件结构投射到语言中,表现如图2-2-2。其中事件要素施动者、作用力、受动者、移动路径和参照体分别用A、B、C、D、E表示,语法成分主语用S(Subject)表示,谓语用V(Verb)表示,宾语用O(Object)表示,补语用RC(Result Complement)表示。
图2-2-2 致移事件结构的语言投射
2.1 施受关系凸显为主宾关系
致移复合事件反映施动者对受动者的作用。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是施受关系,分别充当施事与受事的语义角色,施受关系在动趋式中得到凸显。在原型动趋式中,施动者和受动者分别充当主语和宾语,构成主宾关系。如:他搬一张桌子,一张桌子(从楼下)上来,这一致移情景投射到语言中,构成:“他(从楼下)搬上一张桌子来”或“他(从楼下)搬一张桌子上来”,其中施动者“他”和受动者“一张桌子”构成施受关系,投射到语言中构成主宾关系。如图2-2-3所示(粗体表示凸显部分):
图2-2-3 施受关系凸显为主宾关系
2.2 致使关系凸显为述补关系
作用力与移动路径之间是致使关系的核心体现。在原型动趋式中,作用力与移动路径由动作动词与趋向动词承担。我们认为,动作伴随路径的过程并导致最终完成路径轨迹,动作是趋向的原因。在具体语境(多用于对举结构)中,对作用力的理解可关注其方式性,但其原因特征是其本质特征。当关注动作时,动作可看作趋向的方式,例如:
问:他怎么/怎样进教室来的?
答:他踱进教室来的,不是走进教室来的。(自拟)
问句中的“怎么/怎样”是疑问点,是关注的焦点,即动作;答句中动作“踱”与“走”对比,是趋向“进”的方式。不管怎样理解,动作先于趋向的实现,趋向是动作的结果。
动作与趋向投射到语言中分别充当述语和补语,构成述补关系。如:她抱孩子,孩子(从屋外)进来,这一致移情景投射到语言中,构成的是:“她(从屋外)抱进孩子来”或“她(从屋外)抱孩子进来”,其中作用力“抱”和移动路径“进”构成致使关系,投射到语言中构成述补关系。如图2-2-4所示:
图2-2-4 作用力与移动路径之间的关系凸显为述补关系
2.3 参照体凸显为宾语或补语
移动路径是相对于参照体而言的,因此,参照体必须得到凸显。参照体分为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前者投射到语言中,由处所词语或其他词语充当;后者投射到语言中,由“来/去”充当。移动路径与参照体之间的先后关系表现为移动路径>环境参照体>自我参照体。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显隐情况。当凸显环境参照体、隐没自我参照体时,表现为“移动路径+环境参照体”,投射到语言中分别充当补语和宾语,如“他跑进教室”中的“进教室”。当凸显自我参照体、隐没环境参照体时,表现为“移动路径+自我参照体”,投射到语言中分别充当补语和补语,如“他跑进来”中的“进来”。当凸显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时,表现为“移动路径+环境参照体+自我参照体”,投射到语言中分别充当补语、宾语和补语,如“他跑进教室来”中的“进教室来”。如图2-2-5所示:
图2-2-5 参照体凸显为宾语或补语
2.4 顺序象似性与距离象似性的凸显
根据顺序象似性原则: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反映的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即句法表达顺序与实际动作发生的顺序一致,这是语言体验性的体现。根据致移复合事件结构的必有成分构成及其实际发生顺序,可表现为:[施动者A]+[作用力B]+[受动者C]+[移动路径D]+[环境参照体E1]+[自我参照体E2]。根据顺序象似性原则及句法投射,可表现为:主语+谓语+宾语1+补语1+宾语2+补语2,插入词项后,例如:
(1)他抱一摞书进教室来。他搬一张桌子上楼去。(自拟)
例(1)就是按照致移复合事件的实际发生顺序进行投射形成的句法结构。这也可看作次第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即一个接一个地处理成分状态,尽管为形成一个一致的经验,状态之间的关联也必须被感知到,但这些状态不被处理为共现的,扫描它们所得到的资料是依次得到而不是同时呈现的,这种扫描的结果定义出的是时间过程。同时,受距离象似性原则影响,即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的成分之间的距离,一些语义要素经常被概念化为一个整体。作用力与移动路径之间在时间上紧密相联,经常被人们总括扫描(summary scanning),即以累积的方式平等地激活其中的成分状态,复杂场景的所有方面同时呈现出来,或者说,所有状态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单一的完形被感知。例如:
(2)a.他把一摞书抱进教室来。一摞书被他抱进教室来。这摞书他抱进教室来了。(受动者与环境参照体都凸显)
b.他抱进一摞书来。他抱进来一摞书。他把一摞书抱进来。一摞书被他抱进来。(只凸显受动者)
c.他抱进教室来。(只凸显环境参照体)
动作与趋向整体化为动趋式后,由于各种认知原则的作用,投射到语言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动趋式。例(2)将动作“抱”与趋向“进”整体化,构成动趋式“抱进”;同时,动趋式“抱进”整体化后只能带一个宾语。如果受动者与参照体都凸显,必须将受动者“一摞书”用作“把”字或“被”字宾语,或者将其话题化。如果只凸显受动者或只凸显参照体,受动者或参照体用作动趋式“抱进”的宾语,受动者或者用作“把”字或“被”字宾语。
3 致移情景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3.1 致移情景的构成要素分析
3.1.1 施动者
施动者作为力的来源,能够对受动者产生作用,使其产生位置移动。施动者(下面用下划线来表示):
(3)父亲寄出了书稿,对宛儿姨说:……(张一弓《远去的驿站》)
(4)你胳膊能拧过大腿去?……(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5)这时,几只鸽子从北石屋上方飞过来,转了一圈,飞进鸽子堂里去了。(冯德英《山菊花》)
(6)在野山上的荒草丛中,他看到了这里一棵、那里一簇的野茶树露出了嫩尖、长出了嫩叶。(张一弓《姨父:一位老八路军战士的传奇人生》)
(7)太阳爬出云层,照进小学校这宽大的院落,他仿佛觉得今天的太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和温暖。(李晓明《平原枪声》)
(8)这本书很快就把江玫带进了一个新的天地。(宗璞《红豆》)
(9)观察过冬天的脚步是怎样首先降临到我的手指尖,然后才蔓延到我的全身的。(陈染《私人生活》)
(10)在这方面说一句闲言闲语,惹出人命案子的有多少呢?(柳青《创业史》)
例(3)~(7)中的施动者为有生命者或自然动力。例(8)~(10)中的施动者分别是具体无生命物、抽象无生命物和事件。施动者的生命度越高,其致使性越高。据此得出施动者的致使性语义连续统(“>”表示“强于”):有生命的人>有生命的动物>有生命的植物>自然动力>具体无生命物>抽象无生命物>事件。
3.1.2 受动者
受动者是施动者作用的对象(下面用着重号表示)。例如:
(11)你想想,大帅的妻妾一大群,听说马上又要把本城敖秀才的妹妹娶过来。(姚雪垠《李自成》)
(12)今天恰好遇到杉树林,就砍了十几棵杉树抬回来,并排架好,每端两边各钉一根撅子,以防散开,又割了捆草铺在上边。(同上)
(13)她还喜欢在剥取桦树皮的时候,把树干上那黏稠的浆汁刮下来食用。(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14)当贝欣把叶帆做人的信心寻回来,安然放回她手上去时,……(张承志《黑骏马》)
(15)院内仍无一丝声息,十分安静,驹子心中称奇,猜不出此时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尤凤伟《金龟》)
例(11)、(12)中的受动者是有生命者。例(13)~(15)中的受动者是无生命物或事件。受动者的生命度越高,其移动性越高。据此得出受动者的移动性语义连续统(“>”表示“强于”):有生命者>具体无生命物>抽象无生命物>事件。
3.1.3 作用力
作用力可通过空间方向、过程性与结果性、位移性与非位移性、自移性与他移性、自主性与非自主性、物理力/言说力/心理力/泛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3.1.3.1 空间方向
与移动路径匹配,作用力也具有方向性。根据作用力本身的空间方向,分为“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内向/外向”“聚拢向/延展向”“依附向/分离向”“泛方向”等。“上向/下向”是垂直向,表示空间位置、社会关系、情绪等在垂直方向的高低变动。前者如“抬(1)”释义为“往上托;举”,其“上向”特征只是运动的过程,如可以说“他把桌子抬上楼”,也可以说“他把桌子抬进/出/回屋”。后者如“沉”释义为“[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向下放(多指抽象事物)”,可以说“听了这句话,他马上沉下脸跟我嚷嚷起来”。“前向/后向”是水平向,分别是指使受动者水平前向接近参照体、使受动者水平后向离开参照体。前者如“赶(1)”释义为“追”,具有水平向趋近参照体义,可以说“他走远了,我赶不上了”;后者如“退(1)”释义为“向后移动或使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具有水平向离开参照体义,可以说“退下一些伤员来”。“内向/外向”分别是指使受动者从某容器内出来的方向、使受动者进入某容器内的方向。前者如“插(1)”,释义为“长形或片状的东西放进、挤入、刺进或穿入别的东西”,具有由外及内义,可以说“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后者如“拔(2)”,释义为“吸出[毒气等]”,具有由内及外义,可以说“拔出一个红印”。“聚拢向/延展向”分别是指使受动者由展及拢或由散及合的方向、使受动者由拢及展或由合及散的方向。前者如“关(1)”,释义为“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具有沿着某一轴线向中心聚拢义,如“把窗户关起来”。后者如“排1(1)”释义为“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具有由某源点延展义,如“队伍一字排开了(自拟)”。“依附向/分离向”分别是指使受动者依附或接触参照体、受动者脱离所依附参照体。前者如“挂(1)”,释义为“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的一点或几点”,具有依附于某处义,如“春节前爸爸又把那张古画挂上了”。后者如“剁”,释义为“用刀向下砍”,隐含着某实体离开某依附者义,可以说“剁下两个鸭腿”。“泛方向”则指动作方向并不明确,如“跳(2)”释义为“一起一伏的动”,“飘”释义为“随风摇动或飞扬”,“搬(1)”释义为“移动物体的位置(多指笨重的或较大的)”等,方向性均不明确。
3.1.3.2 过程性与结果性
根据作用力本身是否凸显施动者以外的参照体,可将之分为“过程性作用力”与“结果性作用力”。“过程性作用力”是指作用力只凸显施动者运动过程的方向,而不凸显其他参照体。如“抬(1)”释义为“往上托;举”,其“上向”特征只是运动的过程,如可以说“他把桌子抬上楼”,也可以说“他把桌子抬进/出/回屋”。“结果性作用力”是指作用力凸显运动的结果,凸显施动者以外的参照体。如“升(1)”释义为“由低往高移动(跟‘降’相对)”,“上向”特征是运动的结果,相对于参照体是上向的,只能搭配上向趋向补语,如可以说“飞机升上空了”“飞机升起来了”,不可以说“飞机升下空了”。
3.1.3.3 位移性与非位移性
作用力可根据是否具有位移性分为位移作用力、非位移作用力,前者往往具有方向性特征,如上向、下向、内向、外向等,又根据是否引起他物的移动路径分为自移作用力和他移作用力,又根据是否具有自主性分类。这些分类对于说明不同类型动趋式及其搭配的动词小类有着重要作用。如图2-2-6所示:
图2-2-6 作用力的分类
这些作用力本身没有致使性,但在动趋式中则具有了致使性。充当这些作用力的动词属于动态致使动词,而不属于如使、令、叫、让、致使、导致等静态致使动词
3.1.3.4 自移性与他移性
根据作用力作用于自身还是其他实体,可分为“自移作用力”与“他移作用力”。“自移作用力”是指作用力作用于自身,如“沉”释义为“[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向下放(多指抽象事物)”,不作用于其他实体,可以说“听了这句话,他马上沉下脸跟我嚷嚷起来”。“他移作用力”指作用力作用于其他实体,如“佩带”释义为“[把徽章、符号、手枪等]挂在胸前、臂上或腰间”,可以说“再佩带上功勋奖章,那就更威武了”。
3.1.3.5 自主性与非自主性
作用力是施动者作用于受动者的力(下面使用加粗表示)。自主的作用力致使性强于非自主的作用力。有生命者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产生非自主的力,即无意识的、非可控的力,如病、掉、跌、患、落、碰、摔、遇等。例如:
(16)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国瑞像跌进了万丈深渊,漆黑一片,……(尤凤伟《泥鳅》)
(17)幸亏地面松软,没摔出硬伤,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呢?(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
自然动力也是一种物理力,如吹、打、刮、漏、渗、透、吸、下、照等。例如:
(18)一阵大风,芦苇倒伏,郑小藕的绣花兜肚被吹上了天。(刘绍棠《狼烟》)
(19)送哥送到大路东,老天爷刮起了西北风。(尤凤伟《金龟》)
不具有运动能力的无生命物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非自主的作用力,也是一种物理力,如掉、滚、裂、流、落、漂、飘、陷、溢、涌等。例如:
(20)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陈忠实《白鹿原》)
(21)这音乐的旋律和夜的纯净的绿色,流进了他的心。(张承志《绿夜》)
不具有运动能力的无生命物和事件不能自主地发出作用力,其充当施动者是人类隐喻的结果。其作用力多为“带、惹、引、招”具有“引起”义的抽象动词,属于“泛力”。例如:
(22)消息传到哪里,就给哪里的人们带来了鼓励,送来了欢笑。(冯至《敌后武工队》)
(23)原来是自己左臂压在胸口上,惹出一场梦魇。(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3.1.3.6 物理力、言说力、心理力和泛力
有生命的人或动物通过自身动作发出来的力,称为“物理力”,如搬、吃、打、喝、叫、拉、跑、踢、听、推、走等。有生命的人发出的物理力多是自主的。例如:
(24)他们把我推进房间便在外面把门关上。(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
(25)这时候才有人听出了滑稽,哧哧地笑起来。(刘恒《黑的雪》)
有生命的人还可以发出言说力,如驳诉、告诉、骂、命令、批评、劝、说、谈、通知、指责等,即通过言说行为作用于受动者,使受动者发生移动或变化,也是自主的。例如:
(26)我看是说不回来,也许你老耿本事大,能把他说回来。(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27)运涛想:托人去说情吧,跟冯贵堂不能说,跟冯老洪、冯老锡,也说不进去,只好去找李德才。(梁斌《红旗谱》)
(28)她干脆不管老丁是什么态度,索性说下去。(白桦《淡出》)
有生命的人还可以发出心理力,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自主的,包括表征认知的心理动词(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如猜、估计、计划、思考、推测、想等)和表征情意的心理动词(如爱、关心、害怕、恨、嫉妒、了解、盼、佩服、生气、讨厌、喜爱、喜欢、羡慕、相信、想、想念等),多作用于自身,也可作用于另一实体。例如:
(29)……只要敌人能想出来,我们就能想出来,……(李晓明《平原枪声》)
(30)既然是懦夫,又何必接着爱下去?(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31)你这个讨债鬼,我总算把你盼回来喽!(杨沫《青春之歌》)
有些力具有泛化和抽象性,如干、搞、弄等,称为“泛力”,也属自主的作用力。例如:
(32)翠屏,你先回香港去,再设法把我和清儿弄出去,不是很好吗?(张承志《黑骏马》)
(33)平时父子横行乡里,什么恶事都能干出来,……(冯德英《苦菜花》)
3.1.4 参照体
环境参照体可以是具体有形和抽象无形的处所或实体(用双下划线表示),下面例(34)~(37)环境参照体分别为物理空间、抽象空间、时间、状态。
(34)各组分头出发,绕过敌人的岗哨,到指定的地点集合。(刘知侠《铁道游击队》)
(35)他从乡文书、乡长、区游击队指导员、区长,一直到走上县委书记的岗位,永远处于紧张的战斗生活的风暴中。(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
(36)贝欣欢喜得跟伍泽晖谈彼此的家事,谈得浑忘了时间已由早上直带进黄昏。(张承志《黑骏马》)
(37)我可不行,几乎时刻都在想这些问题,或者说这些问题时刻都会跳进我们无忧无虑的欢乐中,扫我的兴。(白桦《远方有个女儿国》)
自我参照体由实际位置隐喻扩展到虚拟位置(使用波浪线表示自我参照体),分别如例(38)、(39)。
(38)金秀、金枝、杨妈一道追出去,张全义早已经没影儿了。(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39)老邓登时疼昏过去,邓家的人呜啦一下哭了。(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3.1.5 移动路径
3.1.5.1 单一参照与复合参照
根据参照体的类型,移动路径可分为参照环境参照体的移动路径、参照自我参照体的移动路径、参照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的移动路径。参照环境参照体的移动路径(用加粗表示)涉及垂直向、水平向和其他方向,分为近向、远向。下面例(40)“跳上枣红马的脊背”凸显了由低及高垂直于环境参照体的位移,属于刚性位移,也是靠近环境参照体(终点)的位移;例(41)“把野兔追上”凸显了水平前向趋近环境参照体的位移,属于刚性位移,也是靠近环境参照体(终点)的位移;例(42)凸显了“宣纸”围绕中心点(起点)向四周的延展,属于变形位移,既非垂直也非水平向,称为“延展向”。
(40)……黑驴跟过来钻进围栏的敞口,就跳上了枣红马的脊背。(陈忠实《白鹿原》)
(41)只见那猎鹰一展翅膀,从达西的肩头一路疾飞而去,眨眼间就把野兔追上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2)朱先生慨然应允,取来笔墨纸砚,在院中石桌上铺开宣纸,悬腕运笔,一气呵成四个大字:好人难活。(陈忠实《白鹿原》)
参照自我参照体的空间移动体现为泛方向,分为近向和远向。自我参照体在具体语境中表现为叙说者。近向是受动者朝向叙说者,用“来”表征;远向是受动者背离叙说者,用“去”表征。分别例如:
(43)我随之便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这时候的赵树理在我心中已经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了。(陈忠实《白鹿原》)
(44)戏台上的丁丁咣咣锣鼓声就从中街传了过来,孩子们都跑去看热闹了。(贾平凹《秦腔》)
参照环境参照体的移动路径和参照自我参照体的移动路径,称为“单一参照的移动路径”。参照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的移动路径,称为“复合参照的移动路径”,包括复合近向和复合远向两大类,分别如例(45)、(46)。
(45)其他的敌人一惊,朝后一退,可是转眼又拥上来。(杜鹏程《保卫延安》)
(46)这时见他们安然地出来了,便高兴地迎上去说:“祝你们胜利。”(李晓明《平原枪声》)
移动路径的类型及其与参照体的关系如图2-2-7所示:
图2-2-7 移动路径的类型及其与参照体的关系
3.1.5.2 “开放性路径”和“封闭性路径”
借鉴Talmy(2000)关于“开放性路径”(Open Path)和“封闭性路径”(Closed Path)概念来分析移动路径。前者指受动者移动的起点与终点处于空间不同位置的完整路径,后者指受动者移动的起点与终点处于空间同一位置的完整路径。
封闭性路径在汉语中用“回”表示。当受动者与施动者之间业已具有领有关系时,施动者导致受动者从X处回到Y处,前提是:施动者导致受动者从Y处移动到X处。例如“孩子们需要每天把书包背回家”中“书包”与“孩子们”之间本来就具有领有关系,“他走回了家”中“他”与“家”之间具有领有关系,这时“背包”“他”回到“家”的移动前提可能是“背包从家到学校”“他从家到单位”。如果着眼于受动者的移动(箭头表示受动者移动的方向,粗线部分表示“回”所涉及的致移情景,非粗线部分表示这一情景的前提),可用图2-2-8表示:
图2-2-8 受动者与施动者业已具有领有关系时“回”致移路径的封闭性与发生前提
当受动者与施动者在通过作用力后具有领有关系时,不体现以上前提,而是体现为施动者由Y处到X处。例如“他把书买回了家”“他把一个孩子领回了家”中“他”与“书”、“他”与“一个孩子”之间在动作之前不具有领有关系,因此,“书”“一个孩子”的移动未经过由“Y处”到“X处”的发生前提,而是施动者由“Y处”到“X处”,受动者伴随施动者发生了空间位移,由X处到Y处。如图2-2-9所示:
图2-2-9 受动者与施动者在作用力后具有领有关系时“回”致移路径的封闭性与发生前提
3.1.5.3 移动路径的窗口化
移动路径的轨迹包括起点、经过点和终点(下面“起点”用点式下划线表示,“终点”用粗线表示,“经过点”用虚下划线表示),在具体语境中,叙说者对路径轨迹会施加“注意力窗口化”的作用。Talmy(2000)认为语言可以通过明确提及某一情景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其置于注意的焦点,同时通过省略的方法使该情景的其他部分置于背景部分。这一现象所涉及的认知过程被称为“注意力窗口化”。所指称的情景被称为“事件框架”(event frame),被置于焦点的部分称为“窗”,而被背景化的部分称作“隐没部分”(gap)。主要表现为(凸显用“+”表示,隐没用“–”表示):
第一,[+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47)好,有办法,把饭从篮子里拿出一半放进锅里,……(冯德英《山菊花》)
(48)……两颗子弹从背后射进腰间,脊髓骨断了一根。(同上)
第二,[–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49)春天,她能爬到一两丈高的椿树上,攀椿头菜。(李準《黄河东流去》)
(50)听母亲这一说,他也不回答,就大步地跑上了台子。(冯德英《苦菜花》)
第三,[+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51)却不等金莲回话,就爬下梯子,小声对白雪说:“来了,真的来了!”(贾平凹《秦腔》)
(52)“怎么办呢?何时能爬出低谷?”马锐怅然若失。(王朔《我是你爸爸》)
第四,[–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53)大家爬过沟,越过墙,开始一个跟一个向前爬行。(李晓明《平原枪声》)
(54)汽车经过商业区,钻过西下关的黑暗地洞,未受任何检查开出封沟卡口。(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第五,[+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55)少平几乎是半抱着晓霞,艰难地从溜子槽上爬过掌子面,好不容易来到漏煤眼附近的井下材料场。(路遥《平凡的世界》)
(56)一些学校的老师为了娱乐,让孩子从球门柱上滑下或爬过横梁,结果球门倒下压死了人。(CCL 1994年《人民日报》)
第六,[–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57)2月22日下午,在办公室留下了一张“对不起”三个字的纸条后,就和他太太一起经吉隆坡跑到马来西亚北部沙巴州的哥打基纳巴庐去“度假”了。(CCL 1995年《人民日报》)
(58)可气的是见我跑来,密匝匝的人群忽地闪开一条道,我只得穿街跑进对面的巷子。(王朔《橡皮人》)
第七,[–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59)不一会儿,猎人们就把外祖父抬回来了。(张洁《无字》)
(60)我们向你提出个要求,请你把这块地让出来。(赵树理《三里湾》)
第八,[+起点,+经过点,+终点]的路径轨迹:
(61)他从北京经上海逃到广州。(自拟)
(62)子弹从敌人的碉堡里经他的铠甲射进肩膀里。(自拟)
3.1.6 工具
具体有形的工具可表现为身体部位工具(手、嘴、脚等)、器具类工具(钳子、二胡、手推车、笔、碗、刀子)和器具扩展类工具(金钱、水、牛、电脑)等。分别如(工具用斜体字表示,下同):
(63)我缄默了,抓起一把松子,用牙咬开坚壳,嗑出一捧果仁,递给石岜。(王朔《浮出海面》)
(64)(李信)用绳子跳进监狱后的僻静小巷中逃走。(姚雪垠《李自成》)
(65)孩子满月时,岳父从山里用骡子驮来满满两驮篓礼物,吃的穿的玩的一应俱全。(陈忠实《白鹿原》)
身体部位工具经常会隐没,这是因为身体动作经常联系身体部位工具。下面例(65)身体部位“手”在句中隐没。
(66)她去卫生间端出脸盆,蹲在地上挑挑拣拣地吃。(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当致移情景扩展到抽象认知域中,工具也会由具体有形变为抽象无形。例如:
(67)(刘云)用最后的坚强对自己的孩子露出艰难的微笑。(皮皮《比如女人》)
(68)这就是典型的中年知识女性心态,把最强烈的愿望用最残酷的羞涩压下去,因为她们的理智说,这不妥。(同上)
3.2 致移情景语义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3.2.1 施动者与受动者的隐现
致移情景发生在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前者是引发致使关系的发动者,后者是致使作用的接受者。施动者与受动者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
当施动者与受动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对象时,施动者与受动者可以都凸显。如(施动者用下划线表示,受动者用着重号表示,下同):
(69)你们为什么扒下她的衣裳?(刘绍棠《娥眉》)
(70)玉水闻声一转脸,欲将没发完的传单塞进怀里,……(冯德英《山菊花》)
也可以凸显受动者,隐没施动者。多用于“被”字句中或受事主语句中。例如:
(71)回村的当天下午,她被抓进区公所,关了五天,要她交代丈夫孔居任的下落。(冯德英《山菊花》)
(72)不料过大年时候,雷石柱害上了打摆子病,工作生产都搁下了。(马烽《吕梁英雄传》)
当施动者与受动者同一时,主要表现为有生命者或自然动力。如:
(73)三个兵打着电筒冲进屋。(冯德英《山菊花》)
(74)一阵凉爽的夜风吹过来,带着很浓的青草的香味儿。(浩然《夏青苗求师》)
这时,施动者与受动者完全相同,施动者发出作用力导致其自身发生位置移动,如“三个兵”发出“冲”这个动作,使其自身“进屋”;“一阵凉爽的夜风”发出“吹”这个动作,使其自身“从另一边到这一边”。施动者与受动者也可以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受动者是有生命者身体的一部分,如“腰”“嘴”等,施动者导致其自身的某部位发生位置移动。例如:
(75)赵多多弯下腰,看了看,又照准后头那儿连击三下。(张炜《古船》)
(76)“好哇!”母亲笑得合不上嘴,“……”(冯德英《苦菜花》)
3.2.2 工具与施动者的隐现
工具是有意识的施动者借助来引发作用力的成分,不是致移情景的必有成分,它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第一,工具被凸显,说明其作用的重要性,例如:
(77)尽管饭铺的党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柳青《创业史》)
(78)他只一拳就砸开了窗子。(张炜《古船》)
第二,工具会隐没,这是因为工具不言而喻,如例(79);或者不具备工具成分,如例(80)、(81)。
(79)她站起来又坐下,紧挨着我。(白桦《远方有个女儿国》)
(80)尹初石醒过来,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妻子。(皮皮《渴望激情》)
(81)这本书很快就把江玫带进了一个新的天地。(宗璞《红豆》)
第三,出现工具,隐没施动者。例如:
(82)真奇怪,这把钥匙竟然打开了两辆自行车。(自拟)
工具一般由无生命物充当。当无生命物充当主语时,存在歧解:一种被理解为工具,如下面a句;一种被理解为无生命的施动者,如下面b句。如:
(83)石头把门砸出了一个洞。(自拟)
a.他用石头把门砸出了一个洞。
b.石头滚下来把门砸出了一个洞。
第四,工具和施动者都隐没。多出现在“被”字句、受事主语句或存现句中,分别例如:
(84)丁夫人被搀过来行了常朝礼,俯伏在地。(姚雪垠《李自成》)
(85)电话打来,我正在菜地里薅草,围裙都来不及解下来,……(白桦《淡出》)
(86)刘稻村听说有一大笔美钞,眼睛里早闪出金光。(李準《黄河东流去》)
3.2.3 作用力的传递
作用力具有可传递性,即施动者将作用力传递给可借助的工具,再传递给受动者。Croft(1991)提出作用力的传递是一个致使作用链,这个作用链上有若干实体,包括发起者、终止者及中间的若干传递者。黄锦章(1997)借鉴Pleines关于因果链的说法,提出影响力具有可传递性:工具位于施事和行为之间,可显示力量的传递途径:在施事所发出的影响力的控制下,工具发挥作用,并直接导致一个行为的产生。如果行为是及物的,影响力将进一步传递给行为所指向的对象。
由于借助工具,施动者的作用力更加强大。实际上,施动者借助工具的过程也是一种作用力传递的过程,导致驱动—路径图式表现为致使作用链。如果将作用力传递的次数称为“阶”,那么以下分别是二阶、三阶。如“我用手推车把货物推出商场”中“手推车”是工具,“我”手握手推车将力作用于货物,使货物从商场里出来,体现为二阶。
3.2.4 环境参照体与自我参照体的隐现
第一,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皆出现。例如(环境参照体用双下划线表示,自我参照体用波浪线表示,下同):
(87)刘思佳不慌不忙地向自己的汽车走去,嘴里还哼出几句小调。(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88)村里走出来三条黑影,步步接近了大场。(冯至《敌后武工队》)
第二,出现环境参照体,隐没自我参照体。例如:
(89)警车驶出了鸡鸣巷,叶明亮和叶师母老两口同时长吁了一口气。(刘绍棠《地火》)
(90)格塔用一只手轻轻地、像抓起一只小猫似地把苏纳美抱上白马:“你自己骑吧,我和直玛骑另一匹。”(白桦《远方有个女儿国》)
第三,出现自我参照体,隐没环境参照体。例如:
(91)一个仆人立刻牵过来一匹李信平日心爱的枣野战马,把鞭子递到他的手里。(姚雪垠《李自成》)
(92)她的心跳很快,每一根头发似乎都竖了起来,热血涌上脸庞,那被唐菲打肿的脸庞。(铁凝《大浴女》)
第四,自我参照体和环境参照体皆隐没,这是因为语境中不需言明。例如:
(93)临走时,李相义让秘书拿出了那叠报纸,……(李佩甫《羊之门》)
(94)她站起来又坐下,紧挨着我。(白桦《远方有个女儿国》)
3.2.5 移动路径的语义指向
第一,移动路径指向受动者。当作用力的传递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实体之间时,移动路径指向受动者。例如:
(95)不一会儿,猎人们就把外祖父抬回来了。(张洁《无字》)
(96)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信封上写着“赵连生”字样。(李準《黄河东流去》)
当作用力的传递发生在相同的实体之间,且不发生在时间认知域中时,移动路径指向施动者自身(实际上也是受动者)。例如:
(97)她们在麦垄里铺上棉袍,挨个儿躺下。(雪克《战斗的青春》)
第二,移动路径指向作用力。这时作用力的传递发生在相同的实体之间,且多发生在时间域或行为能力状态域中。例如:
(98)他也闷闷的抽起一支烟。(刘知侠《铁道游击队》)
(99)……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承受得起个人的不幸,为党为人民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冯德英《迎春花》)
例(98)“起”语义指向作用力“抽”,表达“抽”开始的时间变化;例(99)“起”语义指向“承受”,表达“(她)承受”由不具备到具备的变化。
第三,移动路径指向驱动事件。这时关注整个驱动事件,将驱动事件看作位移事件产生的原因或归咎的责任者。这时,驱动事件处于重动句式的第一个谓语部分,多用于“V出”结构中,这时“出”表达实体的显现,属于内部归因。例如:
(100)1993年8月8日,河南省上蔡县西洪乡坡赵村村民胡国政喝酒喝出了祸事。(CCL《1994年报刊精选》)
(101)90后妹子餐馆吃饭吃出铁丝 卡在喉咙里划伤食道(荆楚网2015-08-07)
例(100)位移事件“出祸事”归因于驱动事件“河南省上蔡县西洪乡坡赵村村民胡国政喝酒”。例(101)位移事件“出铁丝”归因于驱动事件“吃饭”。
3.2.6 致移情景的发生顺序
致移情景的发生顺序是指致移情景在现实世界中的发生顺序,是指致使的各语义要素在现实世界中的时间先后顺序。根据驱动—路径图式,致移情景的发生顺序体现为以下几点:①驱动事件先于位移事件发生;②作用力先于移动路径发生;③工具是施动者借助的东西,先于作用力的发生;④受动者的出现先于移动路径的发生;⑤人类对移动路径的关注先于环境参照体,才能体现移动路径与环境参照体之间的关系;⑥环境参照体的出现先于自我参照体的出现,这是因为自我参照体通常将自身置于环境参照体之中,环境参照体范围大于自我参照体,叙说者按照自己的立场来描写事件时也遵循了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这与汉族思维习惯一致。因此,受动者先参照环境参照体,再参照自我参照体,如“他跑进教室来”“他走上楼去”;⑦移动路径起点、经过点和终点若同现,那么起点先于经过点先于终点。因此,致移情景在现实世界中的发生顺序可表示为(“>”表示“先于”):①驱动事件>位移事件;②施动者>(工具)>作用力>受动者>移动路径>环境参照体>自我参照体;③路径轨迹:起点>经过点>终点。
4 趋向动词的判定标准
移动路径由趋向动词体现。趋向动词是从语义角度定义的一类动词,即表示动作的趋向,具有封闭性。对于趋向动词的范围,有一个基本的共识,但具体数量不尽相同,比较有争议的有:开、开来、开去、到、到……来、到……去、走2、拢、拢来、拢去、起去,有学者还将“V在、V向、V往”等看作动趋式。有学者借鉴Talmy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提出汉语路径动词除趋向动词外,还有“垂、倒、掉、跌、堕、返、关、落、入、散、退”等具有运动方向的动词。因此,我们要区别具有运动方向性的路径动词与趋向动词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只使用语义特征来界定趋向动词是不够的,应从认知出发,做到意义与形式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界定趋向动词的内涵与外延。
4.1 趋向动词的原型认知图景
根据原型致移复合事件,移动路径与受动者、作用力、参照体有关:移动路径是受动者在作用力下产生的位置移动,是相对于参照体而存在的。由上得出移动路径的认知特征是:[+受动者发出]、[+受作用力作用]、[+空间方向]、[+位置移动]、[+相对环境参照体/自我参照体],这五个认知特征是否是界定移动路径的最简认知特征呢?
第一,[+位置移动]一定蕴涵[+受动者发出],因为[+位置移动]一定是包涵某实体的位置移动。如“书包掉了”“他下楼了”中的“掉”“下”都表现了具体实体“书包”“他”的位置移动,只不过“书包”不能自发产生位置移动,“他”则可自发产生位置移动。因此,[+受动者发出]这个语义特征可简化。
第二,[+位置移动]不蕴涵[+空间方向],因为[+位置移动]指从某位置到某位置的移动,如“爬、跑、跳、走”等脚部动作蕴涵动作者的位置移动,“搬、拉、拿、推”等手部动作也蕴涵动作者手部的位置移动,或动作者的位置移动。根据王媛(2007)研究,动作动词也具有方向义,有些动作动词可通过义素分析认识方向义,往往比较稳定,有些则需依赖于句子中其他句法语义成分来认识方向义,往往受语境影响。一般来说,移动路径的[+空间方向]是其词汇义的主要部分。这正是两类动词的差异所在。
第三,[+受作用力作用]一定蕴涵动作与移动路径之间的因果关系,且具有不可逆转性,即先有动作,又有移动路径,而不是相反。如“他坐在沙发上”“他走向街头”“他飞往北京”等中的“在”“向”“往”虽然也位于动作之后做补语成分,但并不是致使关系,因为“在”“向”“往”与动作之间具有可逆转性,即可变换成“他在沙发上坐”“他向街头走”“他往北京飞”。因此“在”“向”“往”不是移动路径。因此,[+受作用力作用]是判断移动路径的必有要素之一。从另一方面看,动作动词“搬、拉、拿、爬、跑、跳、推”等虽然具有[+位置移动] [+空间方向],但一般不受[+受作用力作用]影响,而是一般充当作用力。
第四,[+位置移动]相对于环境参照体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任何的位置移动都与环境参照体有关;相对于自我参照体体现了人类对位置移动现象的观察视角,具有认知主观性,也是致移复合事件的特点之一。因此,[+相对自我参照]是判断移动路径的必有要素之一。
由上,我们将“移动路径”定义为:受作用力作用下受动者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发生的相对于参照体的位置移动,具有四个必有认知特征:[+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其中前两个是其自身具有的内部认知特征,后两个是受致移复合事件制约而具有的外部认知特征。
4.2 趋向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
移动路径由趋向动词承担,因此,趋向动词也须具有以上四个语义特征,即[+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投射到句法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可做谓语(多带处所宾语)、可做补语、可带“来/去”,第一个方面是趋向动词具有的内涵性句法特征,第二、三个方面是趋向动词受作用力作用具有的外延性句法特征。
4.2.1 [+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和做谓语(多带处所宾语)
具有[+位置移动]、[+空间方向]的动词,均可做谓语。但有的可带处所宾语,有的不可以带处所宾语。身体部位动作动词如“爬、跑、跳、走”“搬、拉、拿、提、推”等,前者是动作者自身的位置移动,后者是动作作用对象的位置移动,也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以下划线部分表示方向和位置移动特征):
爬①: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或人用手或脚一起着地向前移动。
跑①: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
跳①: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
走①: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搬①:移动物体的位置(多指笨重的或较大的)。
拉1①: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
拿①: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
提②:使事物由下往上移。
推①: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
虽然具有[+位置移动]、[+空间方向]语义特征,但这些动词不能直接带处所宾语,不是趋向动词,如不能说“他跑教室”“他把桌子搬教室”,而必须说“他跑进/出教室”“他把桌子搬进/出教室”。
“倒、掉、靠、落、拢、入、升”类动词,表现为物体受某力的作用发生的位置移动,可做谓语,后带处所宾语,可以说“他倒地上了”“书本掉地上了”“船靠岸了”“钥匙落井里了”“把船拢岸”“他入团了”“气球升天上了”。这些动词的释义如下:
倒1①:(人或竖立的东西)横躺下来。
掉1①:落①。
靠:③接近;挨近;
落①: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
拢:①合上。②靠近;到达。
入:①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②参加到某种组织中,成为它的成员。
升1①:由低往高移动(跟“降”相对)。
动词“上、下、进、出、过、回、到”,表现为人或动物通过自身动作发生的位置移动,或者物体受外力影响发生的位置移动。[+位置移动]和[+空间方向]是这类动词义项的主要构成部分。可做谓语,可带处所宾语,如“他上楼了”“太阳下山了”“老师进教室了”“他出了大门”“火车过了那座桥”“他回家了”“他到上海了”。下面列出具有[+位置移动]和[+空间方向]语义特征的义项。释义如下:
上2:①由低处到高处;②到;去(某个地方);③向上级呈递;④向前进;⑥把饭菜等端上桌子;⑧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
下2:①由高低到低处;④去;到(处所);⑧卸除,取下。
进:①向前移动(跟“退”相对);②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
出:①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②来到。
过:①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
回:②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③掉转。
到:①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
动词“开、关、闭”也具有[+位置移动]和[+空间方向]义,只不过“位置移动”是以移动物自身为参照的。这类动词一般不带处所宾语,移动物充当事物宾语用于动词后,如“他开门了/桃树开花了”“他关窗户了”“他闭眼睛了”等。释义如下:
开1:①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③(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
关:①使开着的物体合拢。
闭:①关;合。
动词“起”也具有[+位置移动]和[+空间方向]义,其位置移动可以某处所为参照,也可以移动物自身为参照。前者可带处所宾语,如“他起床了”;后者可带事物宾语,如“他起身了”“他起钉子了”。释义如下:
起:①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床;②离开原来的位置:~身;③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了;⑤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钉子。
动词“来、去”也具有[位置移动]和[垂直或水平方向]义,还具有[自我参照]特征,可带处所宾语,如“他来教室了”“他去上海了”。
来1:①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1”相对)。
去1:①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1”相对)。
“位于、在”类动词虽然具有[+空间方向]义,也可以带处所宾语,但明显不具有[+位置移动]义,因此不是趋向动词。释义如下:
位于:位置处在(某处):我国~亚洲大陆东南部。
在:②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厂里;③留在:你的钢笔~桌子上呢;④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党/~组织;⑤在于,决定于:事~人为/学习好,主要~自己努力。
4.2.2 [+受作用力作用]和做动词补语
趋向动词除以上语义特征外,还要具有[+受作用力作用],即受某作用力的作用产生位置移动,表现在句法上即可做动词补语。首先分析动词“倒、掉、靠、落、拢、入、升”等类,有些可以做动词的补语,可以说“他摔倒了”“他脱掉了衣服”“他跌落到井里了”“他跳入水中”,其中“他跳入水中”中的“入”表“进来或进去”义,其第二个义项可不能构成动补式,而使用“到”,如“他参加到这个团里”。“拢”用做补语,有些明显已经词汇化了,如“人们聚拢在他身边”中的“聚拢”,“拢”还用在“并拢”“凑拢”“归拢”“靠拢”“合拢”“拉拢”“收拢”“围拢”等动补式词语中,“拢”不再看作一个词,而是一个语素。“靠”“升”一般不做补语,不是趋向动词。
“上、下、进、出、过、回、到”等动词都可以受作用力作用,在动词后用做补语,针对以上所列义项,举例如下:
他跑上楼。/他走上街。/他呈上报告。/他走上前。/他端上饭。/他装上刺刀。
他跳下桌子。/*他走下车间。/他取下窗户。
他推进工作开展。(“推进”已经词汇化)/他跑进教室。
他拿出了钱包。/他走出场。(与“来到”义的“出场”意义不同)。
小鸟飞过山。
他走回家。/他转回头。
他走到家门口。
由上,能做补语的动词“上”义项较多,这时搭配的动词与宾语皆不同;动词“进”表示“向前移动(跟‘退’相对)”义做补语,多用于词语“推进、促进”中;动词“回”表示“掉转”义可搭配的动词有限,多为“掉、转”等;不能做补语的义项有:动词“下”表示“去;到(处所)”义,动词“出”表示“来到”义。可见,这些动词若作为趋向动词是有义项依据的,或者说,并不是每个义项都能成为趋向义的动词。
以上动词做补语也可构成动补式词语,如“进”表“从外面到里面”义可构成“引进”,“出”表“从里面到外面”义可构成“输出”,“过”表“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义可构成“度过”“渡过”“经过”“通过”,“回”表“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义可构成“撤回”“返回”“挽回”,“到”表示“达到某一点”义可构成“感到”。
动词“开、关、闭”中只有“开”可做动词补语,表义项①③时,例如:他睁开眼睛。/他打开门。/他铺开床。/他走开了。
动词“起”表义项①②③⑤时可做补语,例如:他从床上坐起看书。/他站起身跟我握手。/他拿起气球。/他拔起钉子。动词“来/去”可用于动词后做补语,如:他带来一本书。/他拿出一本书来。
4.2.3 [+相对自我参照]和加“来/去”
除以上语义特征外,趋向动词还应具有[+相对自我参照],即可从叙说者的角度描述位置移动。首先来看“倒、掉、落、入”类动词,可做动词补语,但一般不具有[+自我参照体]特征,即不能带“来/去”。例如:他摔倒地上。/*他摔倒地上来/去。他脱掉衣服。/*他脱掉衣服来/去。他跌落地上。/*他跌落地上来/去。他跳入水中。/*他跳入水中来/去。其中“倒”“掉”“落”都表示物体(或受动者)因失去支持而落下,具有非自主性和终结性,强调的是受动者相对于环境参照体的位置移动,而不关注自我参照体。“入”也只关注与环境参照体的关系,而不关注自我参照体。
“上、下、进、出、过、回、到”类动词,可做动词补语,一般可加“来/去”,针对以上义项,可表现为:“他跑上楼来/去。/他走上街来/去。/他走上前来/去。/他端上饭来/去。”“他跳下桌子来/去。/他取下窗户来/去。”“他跑进教室来/去。”“他拿出钱包来/去。”“小鸟飞过山来/去。”“他走回家来/去。/他转回头来/去。”“他走到家门口来/去。”其中动词“上”表示“向上级呈递”时后只可接“来”,不用“去”,这是因为自我参照体位于“上级”的位置上。表示“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义时多不加“来/去”,这是因为受动者依附于环境参照体,且受动者与环境参照体具有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自我参照体一般不位于环境参照体内。
其中“到”只能用于“到……来、到……去”这种分离式,而“上、下、进、出、过、回”还可直接加“来/去”构成“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例如:他跑上来/上去。他走下来/下去。他爬过来/进去。他踱过来/过去。他退回来/回去。
动词“开”、动词“起”一般可加“来”,不加“去”,这是因为自我参照体一般位于受动者终点。如:他睁开眼睛来/*去。他打开门来/*去。他从床上坐起来/*去。他站起身来/*去。他拿起一个气球来/*去。
动词“开”“起”还可直接加“来/去”构成“开来、开去、起来、起去”,具有自我参照义。如:叶子舒展开来/开去。他站起来。人们把他架起去。其中“起去”在当代北方作家作品中用例较少,但仍然存在。
4.3 趋向动词的范围
由上分析,我们可用[+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建立动词趋向义的连续统。①“做、夸、喜欢、在、要求、能够、是、加以”类动词:[–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②“走、跑、拉、拿”类动词:[+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参照];③“关、闭”类动词、“靠、升”类动词:[+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④“倒、掉、落、拢、入”类动词:[+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⑤“来/去”“开/开来/开去”“起/起来/起去”“过/过来/过去”“出/出来/出去”“下/下来/下去”“到”“进/进来/进去”“回/回来/回去”“上/上来/上去”:[+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
以上第1~5类趋向性不断增强。第1类没有方向性和位移性,属非位移动词,如一些动作动词、言说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和形式动词。第2~4类均具有位移性,是位移动词。其中第2类方向性不明确,且多不受作用力作用;第3类具有方向性,不受作用力作用;第4类具有方向性,可受作用力作用,但不能进行自我参照体描述。第5类是趋向动词,具有方向性,可受作用力作用,且可进行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描述。根据黄月华、李应洪(2009)的研究,第5类是纯粹路径动词,第2~4类是一般路径动词。
由此,我们得出趋向动词的范围,共计27个,如表2-2-1所示:
表2-2-1 趋向动词范围
5 小结
本节分析了动趋式表达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及条件,主要包括:
① 致移情景的构成条件和语义类型。A.致移情景需满足时间先后关系、作用关系和依赖关系,包含施动者、作用力、受动者、移动路径和参照体五个必有要素,工具是可有要素。B.致移情景体现为运动事件和抽象变化事件,前者发生在空间域中,后者可分为时间变化事件和状态变化事件,分别发生在时间域和状态域中。
② 构成要素特征。A.施动者致使性的语义连续统为:有生命的人>有生命的动物>有生命的植物>自然动力>具体无生命物>抽象无生命物>事件。B.受动者移动性的语义连续统为:有生命者>具体无生命物>抽象无生命物>事件。C.作用力具有方向性特征,可分为若干空间方向,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位移性与非位移性、自移性与他移性、自主性与非自主性,自主力又可分为自主物理力、言语力、心理力和“弄”类泛力,非自主力又可分为自然动力、非自主物理力和“引起”类泛力。D.参照体分为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前者可以是具体有形和抽象无形的,可以是空间、时间和状态;后者可位于实际位置和虚拟位置。E.移动路径可分为单一参照和复合参照两类。前者又分为参照环境参照体和参照自我参照体两类,参照环境参照体又分为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其他方向、近向(靠近环境参照体)和远向(远离环境参照体);参照自我参照体又分为近向(“来”)和远向(“去”)。后者指参照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又分为复合近向和复合远向。移动路径还可分为开放性路径和封闭性路径两类。路径轨迹可发生注意的窗口化,其起点、经过点与终点隐没或凸显的排列组合,有8种。F.工具是可有要素,分为具体有形和抽象无形两类,前者又分为身体部位工具、器具类工具和器具扩展类工具等。其中身体部位工具经常会隐没。
③ 致移情景中各语义要素之间组合关系的规律:A.受动者必须出现,施动者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隐没;B.工具是可有成分,多与施动者同现;C.参照体是必有成分,但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参照体与自我参照体均可发生隐没;D.当作用力的传递发生在不同实体之间时,移动路径语义指向受动者;当作用力的传递发生在同一实体之间且发生在时间认知域或行为能力状态认知域中时,移动路径语义指向作用力;移动路径也可语义指向驱动事件。E.致移在现实世界中的发生顺序是施动者>(工具)>作用力>受动者>移动路径>环境参照体>自我参照体,路径轨迹:起点>经过点>终点。
④ 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致移情景包括驱动事件和位移事件,我们用公式表示为:Rm(E1,E2),其中Rm是致移关系,E1是驱动事件,E2是位移事件。根据前面分析,[施动者]、[工具]、[作用力]构成驱动事件E1,[受动者]、[移动路径]、[环境参照体]和[自我参照体]构成位移事件E2。因此,我们得出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表示如下:±[施动者]+([工具])+[作用力]+[受动者]+[移动路径]±[环境参照体]±[自我参照体]。
⑤ 分析得出趋向动词的判定标准和范围。判断标准有两方面:一是语义上要求具有[+位置移动]、[+空间方向]、[+受作用力作用]、[+相对自我参照]等。二是句法上要求具有做谓语(多带处所宾语)、做动词补语和加“来/去”等。趋向动词共有27个:上、下、进、出、过、回、到、起、开、来、去等11个单一趋向动词,有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起去、开来、开去等16个复合趋向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