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决、否决与国际贸易协定的政治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国际贸易协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在本章中,我们将提出一个引领各国签署正式贸易协定的国内政治条件理论。更具体地说,我们的目的是解释特惠贸易协定的建立,在此类制度中成员相互降低彼此产品的贸易壁垒从而给予各成员优惠市场准入。正如第一章所讨论到的,鉴于不同时间段特惠贸易协定的扩散及参与的国家存在实质性变化,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国家为何以及何时选择加入此类协定。为什么有些国家参与了许多特惠贸易协定,而其他国家却很少参与,什么能解释特惠贸易协定形成的时间选择?在本章中,我们首次提出一个理性主义的国内政治理论来解释特惠贸易协定的模式。从理论模型的逻辑出发,我们随后发展出7个辅助假说以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含义。

贸易协定是国际谈判的产物。然而为了生效,缔约国的立法机关和其他否决集团必须批准此项协议,或至少不阻止其通过和执行(Putnam 1988;Milner 1997a)。为了达成协定,各国政府与某些国内集团势必认为该协议至少聊胜于无。作为理性工具,协定必须为所有参与者的一些国内集团提供净收益。同样地,参与其中的政府也必须判定缔结协定的收益将超过相关的成本。我们关注的正是通过这些成本和收益来分析理性的政治领导人加入一项特惠贸易协定的条件。

参与一项贸易协定的成本和收益可能是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是两者兼具的。正如第一章指出的,经济学家花了大量精力来讨论特惠贸易协定的福利结果。关于它们是否提升了国家的经济福利仍然备受争议,更别提对世界经济的福利影响了。特惠贸易协定的成员是否能获得净经济收益,既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许多这类研究还发现特惠贸易协定对第三方强加了成本。故政府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纯粹的经济动机签署这些协定。相反,我们认为政府签署特惠贸易协定是出于国内政治原因。帕赫(Pahre 2008)和我们一样提出了一个始于国内层次的模型。但区别在于,他的国内政治模型只关注出口商和进口竞争型企业之间的政治竞争。

更具体地说,我们认为这些协定可以帮助领导人提高政治支持。领导人不能以可信的方式承诺无视特殊利益集团对贸易保护的诉求,这是国家元首面临的一大国内问题。我们首先解释这个问题的性质,然后论证其严重性与政治竞争程度有关。要言之,民主国家的行政首脑比他们非民主的同行有更大的动机加入特惠贸易协定。

同时,我们认为领导人在制定贸易协定时还面临交易成本。国内的批准程序是这些成本产生的重要原因。随着否决者数量的扩大,国际协定的国内批准将变得更加困难。这两个不同的国内政治因素——政体性质和否决者数量——在决定国家是否愿意及是否能够形成特惠贸易协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故与其他许多研究不同,我们强调国内政治是如何塑造国际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