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多元内涵:上海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国际大都市,四个中心”的酝酿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政府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充分意识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决心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1986年9月10日关于协调上海文化发展战略中有关文化管理体制问题的报告,同意“上海地方的民间文化交流(包括友好城市交流和商业性演出、展览等活动),除按规定需报国务院批准外,审批权下放给上海市政府”,支持“上海提出的放宽出入境限制和简化审批手续”,举办“上海文化节”等大型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等内容。特别是对外文化交流权限的下放,使上海在以后的数十年中,重新发挥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窗口的作用。上海的对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9—380页。,预示着上海在此成为国家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门户。

一、“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大都市雏形

20世纪90年代,由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发展与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在80年代恢复振兴,探索发展新路基础上,进入90年代,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生产关系进一步理顺,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上海重铸城市功能,重塑城市形象,着力繁荣文艺创作,大力推进文化交流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打造文化产业主体板块,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文化设施建设突破瓶颈,取得辉煌成就;文化原创力逐步提高,形成一批精品力作;文化交流能级不断提升,国际艺术节形成品牌效应;文化产业加速推进,主体产业板块初具规模,城市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的文化建设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新的高潮。

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开发开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对外开放趋于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年),上海开始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浦东,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大战略决策叶辛、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09)——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并随着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上海的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一个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大都市雏形基本形成。

1996年2月9日,在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批准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上海“2010年的奋斗目标”作了如下表述:“到2010年,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九五”期间(1996—2000年),上海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使上海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过10多年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制度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和发展空间,上海文化建设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动力,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文艺院团体制的改革、大型文化节庆的打造、文化产业主体板块的组建都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各项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为此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该时期的重点推进任务

(一)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在80年代部分院团体制改革基础上,1992年起,在全市文艺院团推行全员聘任制改革,实现内部机制转换,形成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新机制,基本解决队伍臃肿问题,调动了在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文艺院团建制,改变文艺院团建制分散,资源分散,配置不全,文化生产力不足现象,市属演奏团体由六个合并为四个,话剧院团“拆二建一”,院团整体实力与发展活力增强。改进政府对文艺院团的投入机制,探索媒体托管文艺院团新模式。将16家市属文艺院团分三类实行分类委托管理:第一类是国家重点保护剧种,包括交响乐、京剧、昆剧,委托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直接管理,主要由政府投入;第二类是芭蕾舞、歌剧等剧种,交给有实力的媒体或其他社会单位管理,政府给一定的优惠政策予以支持;第三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剧种,如滑稽剧、杂技等,将它们推向市场。

(二)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发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海文化设施特别是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欠账太多。20世纪80年代,上海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投资6个亿,对原有文化设施进行改造利用,同时建设一批新的大众娱乐设施,但标志性、功能性文化设施建设仍然缺乏。文化设施的制约,使上海与世界一流文化活动失之交臂。90年代初,面对城市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的现实,上海提出建设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十大文化标志性建筑的目标。通过土地批租、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合作合资经营、市区联动等市场运作方式,率先闯出了一条利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的新路,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到2000年,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影城、上海书城、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马戏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美术馆、上海影城、文新报业大厦、解放日报新闻大楼等25座文化标志性建筑在上海市中心拔地而起,仅用10年时间,就彻底改变了上海城市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的历史面貌。

(三)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艺术创作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创作评选为契机,以迎接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召开、庆祝香港回归、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上海解放50周年、迎接新世纪等重大节日庆典为载体,创作了影片《开天辟地》、《鸦片战争》、《生死抉择》,话剧《商鞅》、《OK,股票》,新编历史京剧《贞观盛事》、神话京剧《宝莲灯》,新版越剧《红楼梦》、《舞台姐妹》,淮剧《西楚霸王》,舞剧《闪闪的红星》、《苏武》,交响合唱《飞向太阳》等一大批优秀文化作品,促进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文化交流能级提升

文化交流以重大国际性节庆活动为载体,以国际艺术节为平台,先后创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国际魔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大型国际性艺术节,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高水平的文艺团体和艺术人员参加,极大提升了城市文化交流能级,文化交流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文化“引进来”战略取得历史性突破。

(五)文化产业市场重塑

文化产业以组建产业集团为抓手,努力塑造文化市场新主体。1992年4月24日,上海组建全国文化领域首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此后,相继组建了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动画影视(集团)公司、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文化产业集团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广播影视、报刊出版、文化娱乐三大文化产业主体板块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