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激发出思想的内在能量
你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会体现在你走的每条路、每个动作、一言一行和衣着打扮中。懒散的思维导致举止的懒散,而内部力量和信心,则造就了机警而诚挚的仪表。内心有什么,才能把什么展示给外界。自身的思维塑造了你。你是什么人,取决于你愿意成为什么人。
若想更清晰地理解现在讨论的话题,读者首先就要了解思想本身和思维现象是怎么回事。思想到底是什么,无人知晓,唯一明确的是,它是一种思维活动。然而就像电那种未知能量一般,随处可见思想产生的影响。从孩子的行为及表情中,我们能发现它,在老人的身上也能发现它。实际上,思维能力程度不同地为所有有生命的事物所具备。思考及研究思想这一问题越深入,就越能深刻地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和无穷威力。
无处不在的思想
读到此处,请打量一下你的周围。要是你正在一间家具齐全的房间里,眼睛就会告诉你很多无生命之物在你的眼前。就视觉感知的角度而言,如此说法不算错;而事实上,你的所见实际上是思想和观点的展现,虽然人类用某些创造性劳动将它们物化了。最初都是先有了一种想法,然后才有了家具、窗户玻璃的制造,才有窗帘和罩布的形式等等。
汽车、高楼大厦、在高空中飞行的大型飞机、缝纫机、不起眼的大头针和那难以计量的无数的物品,哪里才是它们最初的起源呢?来源只有一处,即思想这种神奇的力量。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会看到,因为有了创造性思维,才有了那些成就,才有了所有我们拥有的财富。爱默生曾说,思想是所有行动的源泉。对这一点有所理解就能领会:思想支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大脑中最初存在着所有的外在物质。就好像佛陀在几千年前所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所有物品和处境,全都来源于以前的思维。”
生活的本质在于思考,思维开花,结出生活的果。经过还原,70%的水和其他几种无甚价值的化学物质构成了人的肉体、骨骼和肌肉,然而,你现在的样子却是你所思所虑的内容所塑造的。在外部世界找不到成功的秘诀,它只潜藏在人的思维内部。
例如,侏儒可以因思想变成巨人,巨人也能因此而成为侏儒。思想让弱者变得强大、使强者变得衰弱的例子,在历史上随处可见;思想发挥作用的事情,也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
缺少了思维的驱动,吃饭、穿衣、乘公交、开车、散步、读报,乃至动动手指、抬抬胳膊这类事你都无法做到。虽然你也许觉得自己的行为动机中含有或多或少的自发性,某种物理反射也能刺激你行动,可是,在人生中每行走一步,不管路的方向是怎样,事实上你都受支配于那可怕而威力绝伦的力量——思想。
人是自己思想的创造物
你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会体现在你走的每条路、每个动作、一言一行和衣着打扮中。懒散的思维导致举止的懒散,而内部力量和信心,则造就了机警而诚挚的仪表。内心有什么,才能把什么展示给外界。自身的思维塑造了你。你是什么人,取决于你愿意成为什么人。
所有的财富、成功、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成就,归根溯源,都是思想的产物。缺乏了思想,庞大的帝国就没有了,巨额的财富就没有了,漫长的洲际铁路就没有了,让生活便利的设施也就没有了。实际上,我们会依旧生活在最蛮荒的时代中,没有丝毫进展。
人的性格和职业,乃至人的日常生活,都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不难理解“人或者被自己的思想创造,或者被其毁掉”这句话的意思。要是没有思想这一动力的推动,人就会失去不管是好还是坏的行为和反应能力。当我们对这一点有所理解时,才能领会《圣经》中的话和莎士比亚所言是何等睿智。《圣经》中说:“种下什么种子,收获什么果实。”莎士比亚则说:“缺少了思想,好坏之分也就湮灭了。”
亚瑟·爱丁顿先生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曾说,从某种不易理解的角度来说,思维的反映物形成了我们所居的宇宙。已故的詹姆斯·吉恩斯先生和爱丁顿先生在同一领域有着同等的盛名,他觉得,某种伟大的宇宙智能,为了支撑并梳理一切人的思维衍生出了一个创造物,那就是宇宙。当代这些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其观点和古代智者不谋而合,而本书所描述的基本原则也被他们的话所证实,这一点毋庸置疑。
自人类诞生伊始,那些对思想的巨大力量有所了解的人就在塑造着人类形态。这门学科被一切伟大的宗教首领、帝王、将军、政治家所通晓,他们也都明白,思想决定行动,思想之间也会互相影响,那些思想软弱的人,尤其会受到思想强大而有说服力的人的影响。所以,有着活跃思维的人能够通过思想操纵其他人,使它们时而是自由人,时而又沦为奴隶。现在这个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应该对我们自己的思想有更多研究,学习如何利用它使生活质量提高,由此将每个人心中储存的伟大力量开发出来。
那些对思想魔力、思想和理想目标之间关系进行谈论的人,曾经被我嘲笑;那些对思想如何影响远在他方之人和影响无生命物体进行探讨的人,曾经被我嘲笑。然而现在我没法再笑了,每个稍微了解思想力量的人也都无法再笑了,因为所有头脑健全的人早晚都将明白:整个地球的表面会被思想所重塑。
在此,我想到了已故的乔治·拉塞尔先生的话,他是爱尔兰著名的编辑和诗人。他说,我们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向自己期待的样子转变,而这一点也为其一生经历所证明:他同时是伟大的作家、演说家、画家以及诗人。
可是要牢牢记住,我们脑子里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自己的,最起码会混杂有从别处来的东西。我们会被别的很多人的思想所影响,就好像我们从生活中听人说的事情,在报纸、杂志和书籍上读到的内容,看电影、戏院和听广播时得到的,乃至在公共场合无意中听到的别人的谈话——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受着这些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有的对我们有帮助,它们和我们内心的想法相协调,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生活的道路。可是,也经常会有一些“制造麻烦的”,那是些让我们心情烦躁、信心消减,乃至能让我们放弃理想和目标的想法,至于如何摆脱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文中会有介绍。
找到你身上的金矿
关于思维活动的因果法则,似乎无人加以重视,对于一些格言如“内心包容一切,外界不过是内心的反映”或“所有力量都来源于头脑”等,其含义也甚少有人能够理解。我想,解释这些话最好的是曾经发表在《商业金融记事》的一篇文章中的论述。这份被称为“商业金融界的圣经”的刊物,发行历史足有一个世纪。在得到编辑和出版商赫伯特·D.塞伯特首肯之后,我现在将这篇题为“埃尔多拉”的文章摘引部分如下:
在所有人的家门口,都有一个盛产黄金和珠宝的著名富裕国家——埃尔多拉。你的脚下就是发财的机会,你的手边就有天赐良机。你的内心中包孕了一切财富,你不该到外界去寻找。虽然乍一看去,那些获得了巨大财富和成功的,大都是运气特别好、贪婪、位高权重或者奸诈狡猾之辈……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都存在一个明显而明确的事实,即最大程度上享受生活是所有人的权利。它为宗教和哲学所护持,历史和科学就是对它的证明。其永恒的法则是:“享受生活,并充分地享受生活,是人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你的目标是什么?拿出你的劳动去交换就是了。永远无须担忧自己的目标无法实现,只是,目标越高远,代价往往就越昂贵。因为必须拿出等值的精神财富,才能交换到等值的事物……
全能力量的宝藏应该到何处寻找呢?精神的黄金会出现在每个发现自我的人面前。一旦自我被发现,自由、财富、成功和前途就滚滚而来。你是否觉得我大言不惭?不,所有的历史,包括美国的历史,都是这句话最好的脚注。证明这个论据的客观证据在现在发生的事情中也有,只要你细心寻找。不掌握精神的领地,权势与成功,所有物质的、永恒的、强大的、运动的事物都不会属于你,且永远不会属于你。一旦对自己有所了解,立即就会意识到,精神基础和精神活动带来了所有的客观物质和思想。从金钱和支票中,他们可以发现这一点。一个人要是有这清醒的头脑就会发现,供求法则首先是一种精神法则,然后才反应到物质领域上。在万有引力、化学的亲和力,以及所有微观及宏观世界中,正在追逐自由的人都能发现一直在起作用的这同一原则……
一开始,美国便是巨大的“金矿”,无数自我发现的人登上这个舞台,为了获得财富、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息,他自己和全人类都因此而受益。无数的礼品到处都是,根本不需要开发。根据原始所有者、永久所有者和首个生产商的交易原则,自由者能够轻易地买到,然后将之慷慨地散发。所有的金钱、支票和资本货物都能被自我发现的人自由支配……如麦克凯、奥布雷恩、赫斯特及菲尔等年轻而勇敢的美国人,在1849年于加州找到大量金矿之前,就已经开掘出了自身的黄金。唯其如此,金矿才被他们找到。他们大声宣布:“无论黄金在哪里,都有我们的一份。”更为伟大的是这些自由发现者的精神财富,典型的例子就是詹姆斯·J.希尔,在荒郊野外、四处无人之所,他建造了大北铁路。他的权威借疯狂而奠定。在精神力量的帮助下,森林及平原成了他的一座座“金山”,阿姆斯特丹和伦敦市场上需要的所有黄金和信贷都掌控在他手里,他产生的影响就是荒凉的西北部被无数涌来的美国人开发出来。
在去世前几年,托马斯·A.爱迪生说:“空间是观点的来源。好像这让人惊诧、难以想象,然而它就是这样。超越空间之所,存在着所有的观点。”爱迪生是个无比博学的人,他所接受和发表过的观点之多几乎无人能及……返归自身,每个人都可以去找寻“金矿”。从不缺少的是力量,永不枯竭的是资源。就像教堂圣父所说,能接受多少要看你领悟多少。是意志,而非力量,才是人们所缺乏的。一个实现了自我发现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自动去发现“金矿”的意志。
所有的梦想在充分而有力的想象帮助下,都能变成现实。伟大的物理学家帕拉塞尔苏斯曾道:“人有着这么伟大的精神,但却没有人能够表述它。只要对人的智慧有正确的理解,就能获得任何你想要的成功。想象力会得到信仰的鼓舞和完善,因为想象力的完美会被每一点疑虑所破坏,这是的确会有的。信仰是意志之基,所以想象力必须得到信仰的强化。”信仰具有个人属性,不管采取的形式是哪种,都能获得自我的拯救。真正信仰的基础是自我发现。个人自我和外部世界,在自我发现的帮助下,得到了和谐统一。美国这座“金矿”就是被强大而自信的人所建。“人啊,认识你自己”,处于统治地位顶点的,永远是你的个人本性。自知者怀抱青春的激情,向着“金矿”进发,他们希望享受的一切,永远都可以拥有。
刚才所引的帕拉塞尔苏斯之言,需要我们每个人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和细细咀嚼,因为其中含义一旦被掌握,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你也就等于掌握了获得成功的秘诀。还有一点我需要指出:成功不是仅凭辛苦工作就能得到的。那些一生毫无建树的人,其中有很多都很勤奋。但是,还有另一些东西是努力工作之外所必需的:创造性的想法以及对自己能力恰当而坚定的信心。是思想之力,帮助历史上的伟人获得了成功:大脑是主力,双手只是辅助。
还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有强烈的渴望,有协调一致的想法和目标,有绝对聚焦起来的精力,这些都要认真对待。对成功来说,这些至为重要。或许你的目标是财富、名誉、权力或知识,因为对于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然而,不管怎么看待成功,只要在生活中对之有炽热的渴望,成功就会到来。也许你觉得这个任务太过艰难。你错了。将信念之力运用起来,你的所有内力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目标会在它们的帮助下实现。你要是已婚,那就想想当你对以前的女友、现在的妻子进行追求时的刺激而难忘的体验。当然,这不是让你折磨自己,你要承认,这是在给你幸福。你所运用或在无意识中运用的,即便并非这门学科也是其近亲。从一开始有了想要娶她的愿望,你的脑海中就时刻惦记,直到你获得成功。你无时无刻不在这种想法和信念的包裹中,就连你的梦也被它占据。
你有明确的目标吗?
既然进一步认识了日常生活中思想和愿望所起的巨大作用,那么首先要做的事便是确定自己的目标。就如大多数人一样,起初,你的目标仅仅是空泛地想获得成功,但这不够清晰。必须有一幅清晰的精神图景在你的大脑之中,你要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我追求的东西是什么?真正想要的东西你确实看到了吗?要是你用财富的多少衡量成功,你有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要是你用成就大小来衡量,有没有一个更具体的想法?
之所以问这些,是因为从现在起,你怎样回答它们将会影响你的未来。有一个似乎奇怪的事实是:只有不到1%的人能回答这些问题!很多人仅仅模糊地知道要成功,然而说到具体处却很不清晰。他们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想着今天要是有工作,明天还能否保住;想着将来年老时有没有个依靠。他们就如同漫无目的地漂浮在水面上的软木塞,随波逐流,被冲到这儿、那儿或被冲到海岸上,或者因为喝了太多海水而沉入海底。
所以,对自己的生活有个明确的定位极其重要。你必须明确往哪个方向前进,并向着这个目标始终不懈地坚持前进。当然,这是一个整体的规划。你的目标是一份工作抑或是更高的职位,是一栋房子、一个栖身之地抑或是一件新衣服,这些都是微枝末节。必须先有一个既定的打算,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需要”和“想要”有着本质的差别。例如,或许一辆新车是你跑业务需要的,或许你想要一辆新车给家人以快乐和方便。作为必需品,你要弄到那辆跑业务的车,但却更想尽快弄到那辆给家人带来快乐的车。你会因为这辆车而拼命努力,因为你以前从没有过这个东西,你的责任感被它所强化,它逼着你到自身和外部去寻求各种力量与资源。想要得到某种新的、不同的东西,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愿望,能使你焕发出强大的力量。激发你心中力量的东西,就是信念的魔力,在这种力量的帮助下,你就将某种我称作“附加值”的东西添加在了自己的生活之中。
所以,要是总想获得某物,或渴望得到多于现有所有的东西,首先需要的是愿望。所有人都以此作为动力之源。缺少足够强烈的愿望,你就什么也得不到。然而,还有些较之愿望更多的东西,就好像我们将会看到的一般。
玄学家们说,思想是一种实体。总体来说,也许它们的确是,然而就其给每个人的影响而言,除非我们通过想象赋予思想以某种生命力,否则这个观点就是经不起推敲的。
你读到这句话或许觉得有些奇怪,然而,要是看了我说的几个故事,你就会明白。比如,下雨天有人建议你出去时要穿上雨衣。这样的话我们都听过:“被雨淋着会感冒。”我从没有被这种想法所影响过。从小时候起,我就没穿过雨衣,每次都是一连好几个小时,我的鞋子和双脚都是湿透的,可是我却从不曾因此而得过感冒。有的人非常害怕凉风,然而我总是在想,要是吹了点风就感冒,那生病的原因肯定不是凉风,而是因为恐惧的心理。在风头上,我每天都长久地坐着,在两边都开着窗户的房间里睡觉。无论天气怎么样,我的窗户都是开着的,为的是常常吹风,然而我从没有因此感冒过,因为那种想法我从来就没有过。
我并没有劝告大家在雨天出门都不穿雨衣,也不是让每个害怕凉风的人经常吹风。因为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完全改变一生所养成的习惯和信念。
大脑的控制力
伟大的思想家们几百年来始终在说,人能够通过大脑控制事件和行为。研究这门科学越深入,就能越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大脑的神奇力量。
柯南·道尔创造出了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经典形象,他也曾是英国心理研究团体成员。他说,对于可以分别为建设性和破坏性的那存在于思想中的力量,那种类似于“撼山之信念”的力量,他从来就深信不疑。他说,虽然结果自身是客观的,然而这个结果的由来却是人的大脑,大脑的力量能够影响固体物质。我明白,这种话肯定会被唯物主义者所嘲笑。可是,要知道,木头、砖头、钢材和其他那些固体物质能够被雷达和无线电波所穿过。那么,要是“思维之波动”(或者叫其他什么)的震动频率更高,怎么就没有可能对固体物质有所影响呢?
很多专业赌徒都觉得,在一些投机游戏,如玩牌、掷骰子、转轮盘等赌博中,所谓的“好运”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被强大的精神所影响。我就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可以在任意一台柜式抽彩盘前随便弄几下获得最高奖金。有一次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要是赢的想法没出现在心里,我肯定离抽彩盘远远的,也就是说,赢的念头必须死死盘踞在我的脑子里。我发现,要是有丝毫犹豫在脑海中闪现,那肯定得输。然而,要是坚定的赢的想法在玩之前就在脑子里扎根了,我就不会输。”
不可能!也许你这么认为。可是,结论请稍后再下。你知道吗,某著名大学的心理学系曾经进行过一次实验,研究客观物质是否受大脑力量影响,而这种力量的存在已经被证实了。虽然他们没有广为宣传这些实验,然而,还是能经常看到论证我们观点的一般事实。
杜克大学所做的实验也许是最有名的。J.B.莱因博士和其助手在这里证明了,意念(此名称在此指代能够对可观物质进行影响的思维力量)不是一种空想。骰子被机械设备(就是那种双骰赌博里的老式骰子)掷出后,谁也不可能就此耍弄伎俩。自从1934年以来,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实验,骰子被掷下的次数不知凡几。莱因博士据其结果宣布:“在所有物理接触都没有的情况下,骰子的点数被主观性所影响,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尽管实验者这时为了避免同机器及骰子有任何物理接触而远远离开这些机器,然而他们通过在某些数字表面投注全部思维,还是常常可以控制骰子。多次实验下来,传统的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被意念控制的得分所打破,在后面的几次实验中,各数字间的某种联系再次出现。
好好想想这个结果,你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通过这些实验,你一定能更了解“思想依照其本性加以创造”“所想之物受到思想的影响”“思想对所想之物产生引力”等观点,而我们早就听说过这类说法。不妨听听乔布的名言:“到你身边的是你最怕的东西。”我们因为恐惧的思想而受缚,就如同积极结果会因为建设性和积极的思想而来。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都会依其本性进行创造。当人的潜意识里沉淀下这种想法,某种惊人力量的暗示就会为人所得,我们可以用这种力量做成任何事。
可是,这种理论却是我更为认同的:虽然思想的确可以对人类已知的所有领域进行超越,进行创造和发挥作用,然而其创造也要受限于思想的程度、强度、性质、深度和感应。也就是说,就如同无线电台的波长和功率,思想的持久度、浓度和力度决定了其创造能力和控制能力。
思想之波
虽然解释有很多种,然而思想到底是一种电能抑或是其他某种有待界定的东西,依旧无人知晓。伟大的电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为先驱而创立的电学的一个分支领域“高频电学理论”倒是一种令人获得启发的解释。我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实验者,每次思想和其发射或震动被我想起,都会本能地将之联系到电和电现象。如此一来,我对它们的理解就能更透彻。
我看到并非我一人持有此观点,因为能够描绘人脑发射的震动图像的设备已经被科学家所掌握。迄今为止,指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此设备的主要用处,然而研究人员却说,对它在研究情绪和做梦时发出的射线、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治等方面的用途也要加以考虑。
进行了12年的漫长研究后,H.S.伯尔博士及其耶鲁大学的同事于1944年得出结论:所有有生命的物质都被包围在自己所发的电波里面,通过电波,生命和宇宙的所有存在取得联系。多年以来,神秘主义者、术士和玄学家都说这种电波是每个个体都拥有的,而且留下了很多目睹这种电波的记录。然而,在看到耶鲁大学的研究成果之前,说明这些例子和电现象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我一种都没有看到过。
关于振动理论,赫尔墨斯派和古代秘术哲学家都讲授过,而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的伟大几何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则坚信,振动是万物的共有特征。现在科学电子理论的实质便在于此——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了所有物质,换言之,总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粒子或电荷构成了一切。因为没有更合适的词语,我姑且将其称之为“振动”或“振荡”,而当电粒子改变了“频率”,随之改变的就是客观物质的形态。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振动的成分,亦即电子和质子之间的区别,构成了物质和固体物质的不同。这么一来,我们就可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古代炼金术士的能力。炼金术士说可以变不重要的物质及金属为更贵重的东西,如变铁和铅为金银。他们还说一切疾病都能用这种力量治疗。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著名的辐射现象研究专家,他就把希望带给了这种有关电子理论的“点石成金”的理论。
只有通过振动,神经系统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人体已知的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其记录方式是利用了人体内部振动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振动的实质。例如,某些声音听起来很洪亮,实际上它的传递就是声音的振动。眼睛收集色彩的振动,然后将之传递给大脑,于是我们就见到了一片绿叶。可是也有很多振动,有着比这五种感觉的频率极限都要高的频率,我们从来都没彻底弄懂这些振动,就如同有一只叫声太高的狗,遮蔽了其他狗的叫声。
“按摩疗法”的效果大家都听说过,用双手柔和地按摩太阳穴以减轻头痛的方法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从指间上流过了某种形式的电能呢?《圣经》上有不计其数的经耶稣之手抚摸后疾病痊愈的例子。在那很少为人所知的电学,即震动科学领域是否藏着某种解释?伯尔博士所说的我们自己所创造,在所有生物周围环绕的这种电场,是否能刺激起我们的某种冲动,从而让它顺着手指或头脑冲出——因为它们的本质是振动,能够互相影响并对客观物质产生影响。所有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在房子边走过并接触到金属物的时候,都会发生——有候还能为眼睛所见——电火花现象。不错,由摩擦产生而来的静电感应是其原理,然而它也启发我们,某种形式的电现象能够通过身体产生。
耶鲁大学的报告描述了很多实验画面,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当在和检流计相连的盐水杯里面放入没有任何受伤或病变的食指时,这时,左手带正电,右手带负电,它们之间会出现一股电压为1.5毫伏的电流。另一个场景中,当在这些杯子里面插入两根中指,其中一个中指带有轻微破损,这一回,双手的正负电极产生了改变,左手带负电,而右手带正电,而其间的电压则有将近12毫伏。
在看这些报告时,一种名为“生物计”的仪器被我想起,那是法国科学家希波吕忒·巴拉杜克博士在多年前改进制作的。仪器有一个玻璃器,呈铃状,一根铜针吊在里面,一条细丝线固定在铜针上。在玻璃器里面、针的下边,有一张标有刻度的圆形纸片。并排放置两个相同的仪器,在玻璃器里面,操作员分别将两手指尖放入半英寸,并在保持巧妙平衡的针上集中注意力。铜针针尖方向会随着精神状态或思维内容的改变而变化,或者向这边指,或者向那边指。根据他不断改变的思维流方向,针也在不断变化着。
表现出类似原则的还有另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张3英寸见方、重量均匀的纸沿着一条对角折叠起来。然后将之打开,沿另一条对角线折叠,让它出现两条构成交叉的对角线的折痕。把这张纸打开后,它的样子就是部分为开状的四角锥体。将一根长针从一个软木塞上用力穿透,让针尖有一英寸透出木塞顶端。针尖向上,在一个倒置的水杯上放上带针的软木塞,使得绕着针尖的双手和纸张能够自由转动。随后把纸拿过来,在针尖上放置这张纸,针尖顶着交叉点,这时锥形的纸张就是四面向下。
然后,找一间不通风的屋子,为避免热浪和气流,要远离发热的物体和窗户,在一张桌子上放置带着软木塞、针和纸张的玻璃杯。随后,在杯子中间的地方,用双手环绕纸张,手指距离纸张约半英寸,这样纸张就可以自由旋转。好了,让纸转动于针尖之上。起初的时候它会左右晃动——可能在开始时它转得很慢,而且一会儿朝这边一会儿朝那边,然而,要是保持双手稳定,并对某个固定方向集中精神,纸张就会在针尖上旋转。要是在心里命令它改换方向,正在向一个方向转动的纸就会停下来,然后按照你的指令旋转。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小心自己的呼吸影响到纸张。
有很多说法解释纸张旋转的原因,有手上散发热浪说、身体反射说等等。要是纸张转动的方向只有一个,也许就能够接受这些解释中的某一个。然而,要是一个人没经过训练、没有信心且注意力分散,也可以运用改变思维的方法任意指挥纸张的转动方向,那么很明显,它就很好地证明了左右生物计实验所证明的原则。
还有一个相似的实验,拿一张小的圆纸板,从1到12,画上跟钟表盘一样的图案。将其中心用一枚尖针穿透,把一张箭状硬纸片小心放在尖针上。在一个盛满了水的玻璃杯上放置好圆纸板,让尖针的下端浸到水中。实验者在玻璃杯、圆纸板和箭状硬纸片周围环绕双手,然后在内心中命令箭头旋转、变换位置或让其在任何位置或数字上停下来。可是,无论是哪个实验,有一点必须承认,即并非所有人都可以马上获得满意的结果,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思维力量,思想集中程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
集中注意力的功效
要是某种形式的电流能被双手尤其是手指所发出,要是动态或磁性的波可以被思想在有意或无意中产生,那么,桌子倾斜、自动写字、扶乩、显灵板以及很多巫术或神秘的操作,为什么不可以这么解释呢?既然“自己所创造的电场围绕所有生物”的结论被耶鲁大学的实验者证实,而在这个领域继续探索并力图对思想或某种力量能够对客观物质进行影响的问题的探索仍在杜克大学继续着,成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研究工程师菲利普斯·托马斯博士所给的思想证据我们就能够接受。据报载,托马斯博士在1937年对美国电气协会犹他州理事会言道:
毫无疑问,任何我们在做和想的事,都要依靠某种形式的辐射来进行。我们想,电就是这种射线。过不了不久,这些特有的射线和通过电子脉冲传播的思想,也许就能为我们所获取和解释。应该很快就能找出其中的答案。
对于思维放射,也许有些读者没有清楚的了解,因此我想再说个简单的例子。在池塘里扔进卵石,水面上立即就会激起一层层呈圆形向外扩散的涟漪或水波,它们遇到河岸才会停止。越大的卵石,激起的水波就越高。两块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石头同时扔到相近的水面上,各自激起的波浪就会互相汇聚。似乎有一场较量发生在水波交汇的地方,一方会超过另一方。通过肉眼就能看到:要是波浪大小没差别,两者就会互相抵消;但要是有哪一边的波浪较强,那么,较强的一边就会越过另一边的水波,继续向前。
想想一种思想是如何战胜另一种思想的,将这种心理冲动和水波现象进行对比,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何强大、集中的思想有着更快的节奏和更强的振动,并能越快地彻底击败较弱一方的振动,而其对现实的影响也就越大、越迅速。
关于思想的不同阶段、程度各异的意识、注意力的集中和信念的力量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听过和读过不少,我们所发出力量的强度及程度,就是所有这些论述的核心。只有完全爆发出思想的力量,或者志向实现时的场景能被想象力描绘出来、自己渴望的目标的画面能在脑海中浮现,就如同它们已经为我们所拥有时,才会产生创造力。
综合研究了所谓的神秘教义、各门精神科学和正规的教学训练等之后,我认为,在不同程度上,它们都有一定的真实性,真实程度视信奉者的虔诚程度而定。祷告也是一样,不管这个祷告是用在宗教仪式的场合,还是单纯的自我冲动或自我祈求。
可是也要承认,在自我祷告时,很多人对于祷告行为会应验抱怀疑态度。所以,它们就当然不会应验。有则故事我经常想起:一个老妇人自称祈祷很虔诚,她想去买东西。要是在祷告的第二天她去买东西,就会晴空高照。然而,她祷告结束后看到窗外有一些乌云的时候,马上就会说:“可是,我想马上就要下雨了。”
信念的魔力
一直以来反对巫术的《星期六文学评论》杂志在1944年秋末刊登了一篇作者是托马斯·苏格鲁的文章。文章中说,精神疗法运动之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到处都能看到了。他举了个例子,是几个通过精神疗法都获得了显著效果的例子。一个62岁的老妇人,腿有点跛、因为关节炎而手指弯曲,在经过一段时间瑜伽运气锻炼之后,她的问题就都消失了。苏格鲁先生道,在康复之后,看到这位老妇人的人都讲,她看起来才40岁。经过一套神秘的玄学训练后,另一位女士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家都说她年轻了起码15岁。一位退休的传教士也被苏格鲁谈到,在过去12年中,此人曾做过精神现象的实验,取得的成果相当显著。
结论只有一个:因为有了坚定的信仰,因此才有所有的体系、信条和仪式——所以,信念的魔力就在于此。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大师,很多精神病学家至今仍将其作品奉为经典,他有过这样一个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假设:有一种强大力量在我们身上,人们的思维尚未摸透它,它和有意识思维不一样。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时刻被这种力量所塑造。这种精神存在的分支被有的人称作灵魂,还有些玄学家说太阳神经丛就是其藏身之地,它还有诸如超自我、内力、超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和其他各种名称。某些器官或物质有机体——如大脑——都不足以解释它,它在人体中的确切位置至今仍未为科学家所知晓。可是它的确存在,而且它的存在自远古时期就被人们知晓。“灵魂”是古人对它的命名,帕拉塞尔苏斯则将其称作意志,还有些人说它是思维,认为它附着于大脑。它也被有些人称作良知,是“无声而微妙的内在声音”的创造物。智慧也是它的别称之一,人们还说,它是属于最高智慧的,跟每个人都有关系。所以,这个包含了所有生命体、一切人、动物和植物的名称就是——“宇宙意识”。
不管它的名字是什么——“潜意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叫法——人们都将之视为生命的实质。它的力量有多大无人能解,它总在警觉状态,帮助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期,把前面的危险给我们指出。那些似乎不可能之事,它还经常帮我们完成。它指导我们的途径多种多样,要是恰当运用,所谓“奇迹”对我们来说也就很平常了。
客观而言,它行事的准则是所接受的指令。换而言之,当我们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控制或要求其行动时,它会照做。主观而言,虽然有时它的某些行为也接受外界影响,然而其行动或表现却主要是依照自身的直觉。
亚瑟·爱丁顿先生的话可以为证:“我认为,思维的力量能够影响原子团,乃至原子运行也被其干扰,即便是世界秩序,也是由人类自身意志决定,而非听命于物质法则。”
对这一点有了充分理解,会让人感到惊讶。通过对电理论或振动理论的理解,对这一观点能够有更好的认识。
神奇的潜意识思维
每个对这门学科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直接和潜意识思维进行接触的结果——运用它,这个世界上无数的人获得了金钱、权力和名誉;它还能治疗生理疾病、让无数和人有关的问题得到解决。这股神奇的力量,正等待着你的利用。
只有一件事是你要做的,即对它的力量深信不疑,利用本书或其他渠道给予的方法,给自己打造一套你自己独有的、充分利用和发挥这种力量的体系。
20年前,读报纸的人都熟悉达纳·斯利斯,现在他已经过世,在他的文章中有一篇观察报告,对象是某“乡下人”。他告诉我,他觉得观点不仅来自于潜意识,而且在最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他找寻失去的工具和写作那些文章。当时,斯利斯先生在离都市和城镇很远的山村里住着,既是专栏作家,也是一个农民。对这门学科,他的研究非常广泛,我们时常通过信件就各自的看法进行交流。
“潜意识这个东西相当奇妙。”斯利斯先生说,“怎么那么多人就不去学习和运用它呢?这是我一辈子都没搞清的问题。它曾经无数次帮我将问题解决。在干着重体力活,如砍树桩等时,就有很多传奇故事浮现在我脑子里。非常奇妙的是,它还能帮我找回丢失的工具。”
大家都明白,什么东西都不会真正丢失——它不过是放在了自己不记得的地方。它始终在那儿,在你忘掉或不注意的角落,等着你寻找。很多次,我找到放错地方的工具都是靠了潜意识思维的帮助。它的作用就是如此发挥的。例如,我的一把小刀丢掉或者说不知道放在哪儿了。我会喊道:“你在哪儿,我的小刀?”随即我就闭上眼一段时间,或呆呆地望着天空——就在一闪念之间,答案就来了。我立马就能发现那个小刀所在的地方。无论是丢失了斧头、耙子还是其他的工具,每次我这么做,都非常灵验——你也清楚,我们搞媒体的这些人,办事的条理性实在不怎么样。
想名字总是要花费我很大的精力,然而我发现,要是某个人的名字被我忘了,我看到了这个人,或者瞥了他或她一眼,或扫一眼那人的眼睛、头发的样式、衣着打扮等,我就能毫不费力地在潜意识的帮助下将此人的名字想起来。
怎么学到这一手的,我已经不知道了,然而,要是想对什么进行回忆,如哪个鸿踪萍影般的故事或事件,我就会全身放松,抬头,在高于前额几英寸的地方放上我的右手。有时,也许我会将眼睛闭上,或冲着天空发呆,这些技巧虽小,然而作用却很大。
千万别忘了,所有的发明创造、伟大的文学艺术乃至一切能带来成功的想法,其渊源皆在潜意识。把思想和素材给这种意识,并将一种表现的欲望始终附加在其上,就能获得成功。有句谚语说得好:当我们开始纺织的时候,上帝就把线团给我们准备好了。这句话我们应该时时牢记。
当你借助这种力量开始建筑时,每块砖头都会自动找寻合适的位置,就如同它们被一只神奇的手触摸过一般。紧随其后的,定然是一种让你感到惊讶而欣喜的结果。由此迸发了成功的想法,由此就开始了成功的旅程。
有些事看起来像是巧合,然而并非巧合,实际上它们是你信念的外化。
我敢说,虽然很高的高度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无数的成功者所获取,然而他们却昧于对潜意识思维的认知,也并不清楚造成他们成功的力量就是来自潜意识。
在远离人群和外界扰攘的山村里住着,我时常觉得,对于潜意识的利用,那些贴近大自然的人有着较之其他人更好的条件。科学最终会告诉我们,塑造和控制我们生活的最强大力量之一就是潜意识。我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
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诞生和死亡几乎就在同时,或许它厚积薄发的力量会在之后喷薄而出。然而,那种让潜意识思维的作用得以发挥的力量却是一种永恒而久远的思想,或者像前面所说的,是一种不变的精神图景。为了发挥潜意识力量的作用,有很多能够让有意识思维的振动速度加快的办法。
有时,即便是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无意识地看一眼、一个词语,都可以立刻刺激起潜意识发挥功能。同样,当面临着巨大的危险、紧急的情况和泰山般的压力时,不管身边是否有别的人,人们都要在无准备情况下立即开始行动。几乎就在当时,潜意识就会决定给这些人以帮助,而当你将那些相互冲突的想法从自己的有意识思维中全部开除后,也就是潜意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还有一种对潜意识的表达办法就是——“默然无语”。
或许,最有效的让潜意识发挥实际作用的办法,就是将整个过程、某个事物或处境进行勾画和描绘,利用想象力将之变成精神图景,就如同它们已经成了事实一样,“具体化”是这个方法的常见称呼。
可是,只有信念才能提供最持久的表现形式。奇迹之所以发生,似乎解释不通的诡异现象的出现依靠的是有着神奇力量的信念。在这里,我所说的是那种无比虔诚的信念,即你的积极而坚定的信仰要渗透在全身的每个细胞之中。
就好像谚语说的那样,你对它的信任要“实心实意”。你能把它叫一种情绪状态、一种精神能量、一种电磁振动,不管怎么称呼,可它就是那种神奇的力量,能产生明显的结果、实现吸引力法则、让目标和永恒思想相一致。思维和思想的频率速度被这种信念所改变,就如同一块巨型磁石,发挥潜意识的力量,让环境为之改变,即便是那些距离很远的人和物也能被你影响。因为它会有某种惊人的结果出现在你的生活环境中——那些结果,在以前看来往往是没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