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选题等于成功的一半
学校科研的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我校在科研选题时,强调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并使之成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从而使得课题研究研而有效。
一、从直觉的思维和意外的发现中选题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弄堂小学,学生大多数来自周家桥地区,家长学历层次偏低的家庭占到了大多数。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不乏成功型的家庭,同时需要帮助指导的困难家庭也为数不少。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家庭教育有差异,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也要有差异,我们应该要把各种类型家庭的家长组织与发动起来,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
而当时,国内外对于成功家庭与困难家庭家长的教养方式虽已有大量的研究,但通过具体的比较进入理性思维来切实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还不多,特别像我校这类地区,研究更少。为此,我们先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调研工作:进行了家庭访问;召开了相关家长的家长会;利用了大众媒介,传递科学、先进的家庭教育信息……进而确立了研究的主要对象、目标、内容和方法策略……在汇总、分析了前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我校于1999年确立了“成功家庭与困难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这一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校39个困难家庭的家长借鉴了成功家庭家长的育儿经验,70%的家长在教养方式上有了明显的改善,20%的家长在家教观念及态度上具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在我校原来问题很多的学生家庭,现在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课题研究的成效普遍受到家长欢迎,家校关系更为密切,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更高,从而促使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从工作中的困惑和教改实践中选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主动地去发现有关知识。为此,我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有形无实。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与优化对于培养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确立了“小班化教育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作为区级研究课题。
从2004年至2007年,课题组从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与分工,到合作形式的多元化、合作学习小组的环境氛围优化、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心理辅导过程的优化、合作学习小组评价机制的优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改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兴趣得到了激发,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现在,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们在听清教师讲述合作学习要求后,马上就会出现热烈讨论的场面,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组员各尽其责,专注于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又不忘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协调,最终达成共识,由汇报员汇报交流。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忙而不乱,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小组成功完成学习任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从实际的需要和新理念的探索中选题
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基本阵地,它是较系统地、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长期以来思想、操作上的偏离,使小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总是用同一把标尺,局限于书面答卷,重知轻行,致使学生的辨别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薄弱。
作为思想品德课改的实验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学生数的锐减,为我校改革思想品德评价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为此,我校积极参与了国家级课题——“在小班化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学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课题组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让评价不仅成为教育质量的反馈,教育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的功能,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法和学法,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的诸多评价策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组评价法”,将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享受到成就的喜悦,吸取失败的教训;“家庭评价”,不仅增强了家校互动,更加密切了家长与子女的关系,而且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社会性评价法”,把评价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促使教育活动及其效果得到更好的巩固、持续和发展;“形象评价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愉快教学、轻松考核的目标;“鼓励评价法”,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持续性、发展性的学力;“个案评价”,及时地捕获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差异性指导,鼓励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
四、从面临的困难与和谐的发展中选题
21世纪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而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弄堂学校,由于受历史、地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校中,智力或非智力因素有明显缺陷的困难学生颇多。长期以来,对困难学生的教育一直困扰着学校的改革,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成为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化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普及,为我校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决定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最适当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使其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充分发展,从而达到预设的教育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申报了“小学困难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
从研究的成效来看,这一课题研究相当成功。它透过困难学生本身所蕴含着多种现象及其中的联系,找到了他们进步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困难学生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展,缺陷得到了补偿,不良行为得到了纠正,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研究手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了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善,促进了和谐环境氛围的创建……
五、从学校的特色和项目的发展中选题
我校的“咕咕”儿童诗社创建已有19个年头,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更是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项目。但在诗社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如何以课题为引领,综合社团活动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诗社进行课程化的设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如何将儿童诗社活动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二期课改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为此,我们从2010年起,开始致力于“儿童诗教育活动促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这一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惊喜地发现,儿童诗逐渐融入校园生活,师生们以诗怡情、以诗提能、以诗辅德、以诗促教、以诗育美,多种途径的交叉融合,学校构建了“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儿童诗教育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使儿童诗教育与各科教学融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丰富了学科教学的内涵,从而不断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能力和内在素养双发展;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双提高;学校的文化和特色项目双凸显,此课题的研究成效显著。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课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只有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针对性的选题,才能有效地改善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研究的效益,最终造福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