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信息化发展概况
【总体发展水平】
2017年,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深入贯彻网络强国战略,积极抢抓信息化带来的历史机遇,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新空间,为产业升级塑造了智能动力,为城市发展插上了智能翅膀。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天津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列全国第7位,其中,产业数字化指数居第5位,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居第7位,信息技术产业指数居第10位,均处于全国前列。
【信息基础设施】
2017年,天津市互联网城市出口带宽达到17300GB,光纤接入用户为314.5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为94.1%,居全国第1位,用户下载速率排名由全国第13位提升至第7位。天津市制定了《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实施“2046”工程,全市新增站址2500个,规模达到1.4万个,移动通信网络承载能力提高1倍。站址共享率由61.8%提高到91.3%,居全国第2位,节省土地资源500平方米。光纤宽带网络覆盖天津市3340个行政村,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信息产业】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
2017年,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01亿元,占天津市工业比重为12.7%。
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滨海新区和西青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90%以上,是天津市集成电路、通信、新型元器件、计算机等产业的主要聚集区。拥有开发区电子信息、高新区软件园两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天津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4个。其中,曙光信息产业、天仪集团、恒银金融、汉柏科技、三安光电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建立了国家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形成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2017年,天津市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鸿富锦、三星通信、三星电子、三星视界移动4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飞思卡尔半导体、三星高新电机、三星LED、曙光信息产业、乐金电子5家;产值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有环欧半导体材料、力神电池、光明半导体等7家。
培育了一批新产品和新业态。九安医疗iHealth智能云血压计及其他可穿戴设备,邦盛医疗产销量位居国内前3位的数字影像设备,恒银金融的自助发卡机、多媒体服务终端、移动金融终端等金融智能产品,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7年,天津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1352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信息技术服务、软件产品、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分别达到952亿元、332亿元、68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70亿元,上缴税收12.6亿元。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700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系统集成获证企业达到184家。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2家,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8家,过亿元企业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效果明显,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重点领域发展各具特色。从特色领域来看,以天河、腾讯、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云计算、大数据领域蓬勃发展,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350亿元;以飞腾、麒麟、南大通用、360为代表的安全可靠领域全国领先,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以凯发电气、恒银金融、天堰科技为代表的行业应用软件领域稳步增长,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元。数字内容领域汇集了完美世界、乐道互动、未来电视、搜狐视频等代表性企业,产业发展后劲十足,规模实现200亿元。以滴滴、摩拜单车、曹操专车、58同城为代表的互联网及共享经济领域快速发展,以唯品会、当当、美团等企业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领域日趋成熟,成为推动“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能力培育成效显著。2017年,天津市软件著作权申请超过1万件,软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8%,从业人员薪酬同比增长12%,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54%。“天河三号”验证系统研发稳步推进,曙光“星云”计算机连续8年居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市场份额首位。在人工智能及关联领域,天津市积极布局,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创新中心、科大讯飞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基地等项目相继落户。
【电子政务】
强化规划引领。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学习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推进服务事项办理网络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编制了《天津市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实施方案》《天津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施办法》《天津市进一步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把政府职能转变引向新的深度和广度。
强化平台建设。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推动“政务一网通”改革等为抓手,加快构建天津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搭建天津市政务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国家共享平台级联交换。加强市级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梳理,共梳理出1235类、29530条政务信息,市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编目存储数据2753.5万条。对天津市近300个政务信息化重点应用项目进行前置审核,节省财政资金1.7亿元。
强化信息便民。制定《天津智慧城市专项行动计划》,依托“津云”大数据平台,加快提升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全等建设水平。天津城市建设管理综合监管平台集合16个部门30多项审批事项、1万多个建设项目、8000余万条信息,实现了基础数据、专业数据、审批数据的自动汇集、动态匹配、集成应用,以最大化便民、利民。智慧社保覆盖天津市城乡20万家用人单位、1500万个人。推广应用“掌上路路通”“车来了”等一批移动App和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信息安全】
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和第十三届全运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天津市印发了《天津市服务保障党的十九大网络安全工作方案》,成立了网络安全应急保障队伍,开展了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组织党政机关开展门户网站自查,进行远程监测和实时监测,发现并整改高危风险隐患2000多处。制定《第十三届全运会网络安全保障方案》,对票务系统进行远程检测,对72个高危漏洞、342起僵尸木马事件进行及时整改,确保网络安全。
全面贯彻《网络安全法》。印发《天津市贯彻实施〈网络安全法〉工作方案》,以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依法治网、依法管网。开展首届“网安中国行”系列活动,组织网安主题高端论坛、网安竞技大赛等活动。举办第四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举办网络安全大讲堂、警示教育展、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活动,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全方位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成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天津市各类网站进行实时监测,成功处置安全事件764起,从源头降低网络安全风险。组织开展年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确定近800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存在的病毒、漏洞等隐患进行检查、评估和整改。妥善处置应对WannaCry勒索蠕虫病毒等突发事件,对党政机关、重点新闻网站和科研院所近7万台主机进行漏洞扫描,发现并排除近500个主机漏洞。
【经济与社会领域信息化】
(一)信息消费
2017年,天津市印发了《天津市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实施方案》,聚焦生活类信息消费、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行业类信息消费、新型信息产品消费等多个领域,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据《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2018年)》显示,2017年天津市信息消费发展指数处于国内10强,排名第6位。
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智能产品种类和形态不断丰富,行业领域不断扩大,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机器人、3D打印、智能汽车、无人机系统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企业实力逐渐增强,曙光高性能服务器、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南大通用数据库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日趋成熟,形成天津开发区、滨海高新区、中新生态城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聚集区。
便民信息服务不断深入。推进信息惠民、改善民生,深入挖掘、正确引导信息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信息消费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天津政务网”、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金财应用支撑平台、数字化城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了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方便了群众办事。交通、旅游、医疗等领域便民信息服务得到有序推进,智能公交大数据平台、手机App便民供水服务平台、e管家智能社区服务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智慧门诊、家庭医生签约App等一批便民惠民信息化项目应用效果日益彰显,使市民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和便捷。
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渤商网、融通物贸电商平台、百利MRO工业品电商、津港通、中环易企采电商平台等一批电商应用不断深化,形成了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空港航空物流区、中心商务区于家堡环球购、东丽航空商务区、武清开发区、红桥大龙网龙工场等一批跨境电商创新试验区。农村电商建设日益完善,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创建得到有力推动。天津品牌企业、B2B企业、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扩大市场销售规模,网上销售额和网上社零额均有较好增长。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017年,天津市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有关要求,着力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6.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8%,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达44.6%。
政策支撑环境。天津市首次将两化融合工作纳入全市市区两级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将智能制造与“互联网+”应用纳入天津市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计划转型路径;下发《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开展“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面向静海、西青、北辰等区的工业企业,邀请国内和天津市行业专家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各行业的应用趋势和发展热点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解读两化融合相关指导性文件,提高企业认知水平。
两化融合。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以融合和创新理念系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逐步探索管理体系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17年,天津市400余家工业企业参加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9家单位被评为2017年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累计达到49家,1家企业被评为贯标示范企业,遴选市级贯标示点企业20家,累计有21家试点企业通过认定,贯标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8.8%,经营利润平均增加6.9%。天津市10人被评为全国优秀首席信息官。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在天津市范围内选树了40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项目。“天津市国资系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7个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为71.4%。中环易企采电商平台、天纺集团电子采购平台等开放型集采集销平台,以及天天印网络自助印刷服务平台、百利MRO+工业电商平台等面向特定领域的电商平台应用不断深化,重点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64.2%。
(三)大数据
积极参与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对接、数据企业合作、数据园区共建,打造国内首个跨区域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正式成立,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为基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国际水准的大数据处理支撑能力。腾讯、太平洋电信、华为、华录4个大数据中心落地天津。首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达到4个,包括空港数据中心、华苑国际数据港、天津生态城南部机房、华胜蓝泰科技天津互联网数据中心,数量居全国第5位。
(四)云计算
“天津滨海工业云2.0版”正式上线,为企业规划、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提供一站式综合云服务,节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10亿元。“e企云”平台开通运营,“天津工业云”进入试运行阶段,海尔云、华为云、阿里云、海康视频云、卓朗科技云等一批行业云平台发展壮大,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云服务。
(五)数据库软件
2017年,数据库软件业务收入达3.3亿元,产品已深入金融、电信、电力、交通、能源、国防等17个行业领域,覆盖中国、英国、哥伦比亚、美国、泰国、南非等五大洲的3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效地改变行业和用户对国产数据库的认识。
在高可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弥补了国产安全数据库的空白。2017年,南大通用发布新版GBase8s安全数据库,率先具备了两地三中心容灾能力,可用性达99.999%。该产品采用共享存储集群技术,实现了同机房服务故障的自动快速切换和负载均衡;采用实时复制技术,实现了同城数据中心服务备份,可实现数据零丢失;采用准实时多路复制技术,实现了数千千米远程异地数据中心容灾。安全数据库在高可用方面的突破,有效推动了高端应用领域数据库的国产化替代,拉动了整个安全数据库行业的发展。
【重大举措或事件】
(一)举办首届世界智能大会
2017年6月29—30日,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大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迈向大智能时代”为主题,以“高起点、入主流、国际化、有特色”为定位,举办了“一会一展一赛”等活动,在传播先进理念、推广科技成果、加快产业聚集、推动投融资对接、促进全球高端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高端嘉宾云集。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并讲话,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当选主席马琳•肯加、天津市市委书记李鸿忠致辞,天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东峰主持,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等出席。主论坛反响强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英德拉吉特•班纳吉,马云、李彦宏、柳传志、董明珠、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等31位中外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分论坛精彩纷呈,举办包括产业高端论坛、专业性座谈交流会、示范企业现场会等15场分论坛,规模达2500人,着力打造京津冀论坛、千人论坛、产融论坛、智港论坛4个品牌。
展赛亮点突出。世界智能科技展面积达6000平方米,以“智能科技、智慧生活”为主题,设置智能科技成果、智慧生活等7个展区,来自中、美、日、德和以色列的50家院所和微软、GE、中国移动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为、百度、海尔、科大讯飞、国科量子等智能科技领军企业竞相参展。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汽车品牌赛事为目标,吸引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百度汽车、英特尔数据中心等63支车队参赛,设置了15个多元化测试场景,增设挑战性表演赛,打造智能驾驶城市新名片。
合作成果显著。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贯彻落实〈中国智能制造战略规划〉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在天津市的试点示范;与中国工程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共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协议》,推动天津市不断汇聚全球人工智能的高端资源;与蚂蚁金服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天津市“无现金城市”建设。建立300亿元智能科技产业基金,打造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中心、集成电路中心等多个智能产业聚集区。
(二)制定《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培育“大智能”创新体系,建设“大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天津智港”,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为实现“五个现代化天津”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突出“四新”目标。构筑智能产业新高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形成国际合作新平台,壮大智能经济新主体。到2020年,培育引进百家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实施百项试点示范工程,打造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到2025年,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智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二是推进五大工程。推进产业引领工程,到2020年,智能科技产业比重显著提高。推进科技支撑工程,到2020年,建成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人才引育工程,到2020年,集聚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智能科技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天津、国内、国际3个方面的示范,打造一批智能科技产业示范区。推进国际合作工程,加速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强化产业政策支持,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企业智能化改造。创新政策支持,支持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新技术开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人才政策支持,支持引进高端人才,支持创业人才在天津发展,支持培养优秀人才,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强化国际化政策支持,用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统筹用好各类现有国际合作相关支持政策,支持智能科技企业向海外拓展。
在《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指导下,进一步制定《天津市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总体行动计划》“1+10”计划体系,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农业、智能文化创意、智能交通、智能商贸物流、智慧城市、智能科技领域融合、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智能科技产业人才引育十大专项行动。到2020年,智能科技产业将成为天津经济发展新引擎,逐步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体系,初步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科技产业领航区、智能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智能科技企业发展湿地。
【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政策方向】
(一)推进“互联网+”制造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60%以上。启动智能制造示范区试点建设,加快发展制造业大数据,增强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解决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
(二)培育服务型制造
积极开展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服务外包、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信息增值服务等服务型制造行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促进文化创意、研发服务和制造业融合,全面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三)推进工业互联网
夯实发展基础,大力推进4G、全光网普及,加快5G、软件定义网络等新型网络部署,推进现有网络改造升级。大力推进云制造、众包设计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加快滨海工业云、华为企业云等云平台建设,启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四)加强工控安全保障
建立工业信息安全常态化检查评估机制,搭建工控产品安全审查、在线监测预警等平台,推进工控安全信息共享。大力发展和推广工控技术、工控软件、工控安全产品,开展工控安全培训,在天津市范围内逐步实施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员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