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8年国家新组建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融合,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立足于互联网和信息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充分利用自身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势,在科研应用信息化、管理科学信息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学思想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努力支撑全院的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努力钻研,扎实、稳步地推进自主可控技术,引领了中国科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中国科技云”上线运行,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中国科技云”于2018年4月12日正式上线发布。它是以中国科技网设施为基础,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优质资源建设成的国际一流的科技云服务环境。它已经形成了可信可控、开放融合、智能调度的服务体系,面向中国科学院乃至全国科技界提供优质的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是支撑我国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现的重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科技云”正式担负起服务全国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促使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迈上了快车道,也为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2018年,“中国科技云”门户集成了25个信息化资源平台、11类58款科研软件和超融合通信应用;科技云通行证注册账号已达86个,接入应用账号533个;科技云聚合计算能力达20.75PF,人工智能平台计算能力达1.8PF;云存储服务容量为21.5PB,灾备容量为32.5PB;大数据处理环境节点数大于100个;在线会议推广单位140家,累计召开会议500余次。2018年,中国科技网带宽升至100GB,汇聚接入能力达到10GB,开通IPv6国际出口,完成与联通、移动IPv6的连接,完成中国香港节点国产化升级,建成中欧10GB陆缆科研出口线路,建成网络基础性能检测系统,实现网络运营的实时监测。
【科研信息化助力,推动互联网+科技创新研究】
自2016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科学大数据”建设工程以来,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支持基础科学研究,2018年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科学考察领域:建成了泛第三极大数据平台,整合了540种泛第三极关键科学数据产品,实现“丝路环境”与“地球大数据”项目的数据集成,数据总量已达30TB,已服务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在天文研究领域:创造性地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与远程高速通信网络互联,构成e-VLBI技术,通过此项技术将我国多地天文观测台站联网观测,用于我国月球探测实时高精度测轨,成功助力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核安全研究领域:在数字社会环境下的虚拟核电站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数字社会环境下的全环境、智能化核安全仿真评价平台。围绕核系统的反应堆安全、辐射安全与环境影响、核应急与公共安全,发展基于核能大数据的社会风险评价、核应急与智能决策、事故预警与事故进程推演、大尺度核素扩散与环境影响评价等技术与应用,首次实现“核电站—生态环境—社会”的大时空综合仿真。
在地球大数据领域:建成了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将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大数据与云服务共享平台,重点开展了数字“一带一路”、全景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三维信息海洋和时空三极环境等多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在基因研究领域:建立了我国首个被国际期刊认可的组学原始数据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将组学原始数据按照国际标准集中归档,得到了国内外基因研究领域核心期刊的共同认可,为我国的基因研究获得了话语权。
另外,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建设,中国科学院在大数据支撑国家精准扶贫、地日空间系统研究、海洋科学大数据应用、天体光谱数据库建设、三列中子源研究、大气污染在线模拟等方面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发布,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
2018年,国家发布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为我国规范科学数据管理、保护科学数据资源、实现开放共享奠定了基础。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高水平的科技队,认真分析,审慎研判,完成了《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的起草工作。
中国科学院创办的《中国科学数据》网络期刊已连续出刊两年,它是国家网络连续型出版物的首批试点刊物,致力于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引用,推动科学数据的发展,促进科学数据的可发现、可访问、可理解、可重用。2018年,《中国科学数据》网络期刊在8个领域组织了10个数据专题集,网络发布176篇论文,总下载量达3.1万人次,总浏览量达71.8万人次。
为配合国家数据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科学、高能物理科学、空间科学、天文科学、基因科学、微生物科学、遥感观测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生态系统科学、青藏高原及寒区旱区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推选了11个科学数据中心。
基础科学数据中心:拥有数据资源总量达642TB,服务门户累计访问量达10657.04万人次,页面访问量累计达4.3亿人次,数据下载总量达1486.05TB,实名注册用户达21万户,多学科交叉融合分析模型在线服务用户近万人次,开展众包服务近百次,吸纳众包人才近5000人。
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已建成24个专业数据库,数据资源总量达PB级。在线共享数据量达到550TB,访问人次累计达67万余人次,页面访问量达到300万余人次,提供离线服务千余人次;在线存储量达到1PB,近线存储量达到2PB,异地备份存储系统容量达10PB;CPU计算能力和GPU计算能力分别达到500Tflops和90Tflops。
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拥有数据约4PB,2020年将超过10PB,2025年预期达到20PB,2030年超过50PB。全国范围内资源占比超过80%,来自平台依托单位国家天文台的数据资源占比超过50%。目前超过100TB的数据完全开放。自2016年至今,累积访问量为300万人次,页面访问量达6000万人次,年平均数据服务量为1.1PB。
基因组学科学数据中心:拥有CPU计算能力超过100万亿次/秒,数据存储能力达12PB。截至2018年9月,累计用户递交项目信息达738个,用户提交的测序数据量超过600TB,收集并存储的数据总量超过4PB,为国内100多家单位提供免费数据存储服务,数据上传下载量日均达到1TB。
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拥有数据资源总量超过300TB,数据记录数超过40亿条;微生物领域超过30年的数据汇交工作,数据来源覆盖国内百余家单位。接收了全球46个国家、120个单位的数据汇交和全球共享。
另外,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科学数据中心等也分别入选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总之,2018年是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助力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之年,信息技术在各研究领域获得融合,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网络安全保障得到加强,特别是“中国科技云”的上线运行,让中国科学院的基础科学研究插上了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