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投资人的关注方向
创业者在初次踏入投资圈时,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项目应该对接哪些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各大投资机构公布的融资统计报告所显示的极低成功率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创业者的心理压力。创业者在寻找投资人或投资机构的过程中,假如可以了解对方对项目的评价标准或针对对方特别关注的问题有所准备,无疑将极大地提高沟通效率和融资成功率。
有经验的投资机构与投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与逻辑,除去个别的差异案例,我们可以提炼出投资人对初创项目的关注方向及相应的判断标准。
2.1.1 项目整体:商业模式、项目趋势
因为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投资人必然会对企业的项目整体进行了解。一般而言,项目整体分为商业模式与项目趋势两个部分。
1.商业模式
一个项目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众多因素决定了该项目的商业模式能否最终被市场所接受,如该商业模式解决的问题是否为伪需求、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是否与市场消费能力相匹配等。
好项目不见得被市场所接受,不能被市场接受的项目就无法在商业活动中获得成功。成熟的商业模式是一个项目值得投资的基础,许多看上去很美好的项目,由于商业模式的不成熟而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走向失败。
2.项目趋势
投资人关心项目的成长趋势、关心其发展空间是否足够大,几乎所有投资人都渴望自己投资的企业可以成长为像阿里巴巴、腾讯那样的“独角兽企业”。对于早期的项目,我们难以判断其是否可以成为独角兽企业,但可以根据该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出一个量级。
不同行业的市场空间大小是有区别的,很多投资人都只专注于某个领域,对其熟悉领域的市场状况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创业者在与投资人交流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自身项目所处的领域和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知,便于自己与投资人沟通。
这里的项目发展趋势并不仅仅指市场规模,还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形势,以及行业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对一些大家熟悉的互联网项目,如饿了么、摩拜等,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其百亿级的市场规模,因此这些项目也就更容易赢得投资人的关注。
2.1.2 创业者特质:团队、责任感
对于项目投资,投资人看重的其实不外乎两点:一是看事,二是看人。事对、人对,投资人就可以选择出手了。投资人对人,尤其对创业者的特质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创业者天生适合打工,而有的创业者则有成为企业家所必备的责任感。尤其对于早期项目来说,创业者的团队与责任感往往更容易受到投资人的关注。
1.团队
优秀的创业团队可以作为投资人判断创业者是否有潜力完成当前项目的标准之一。团队成员的职业经历、创业经验,团体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互补能力等,均影响着创业者解决危机的能力。
投资界的一个公认理论是“早期投资主要就是投人”,这是由于创业初期的项目常常会面临团队成员配置不够优化的问题。因此,投资人更加青睐那些具备丰富从业经验、拥有强大的政商资源、技术扎实、拥有快速学习能力,且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俱强的创业团队。
雷军曾多次表示,自己在创业初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优秀的团队人才。小米的早期团队成员有林斌(原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歌全球工程总监),周光平(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电磁学与无线技术博士、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刘德(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黎万强(原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黄江吉(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及洪锋(原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小米公司在成立之初估值就高达2.5亿美元,这足以体现投资人对雷军团队的认可。
2.责任感
一个能被用户接受的项目必定会使产品与服务得到落实,而产品与服务则体现了创业者的责任感。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将“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作为其公司的愿景,这就体现了其对用户的责任感。
当前,市场上充斥着类似“产品做得好不如营销方法好”的急功近利的观念,这就让投资人更加看重务实的创业者。创业者要提升自家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尽管这会使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但如果不能真正取得用户的认可,并使之产生极强的用户黏性,其产品与品牌就难以在市场上真正立足。
当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反例或许会成为那些不具备责任感的创业者的借口,但那些反例终归是极少数的,没有哪个投资人会不重视产品与服务。创业者尽量不要有“以烧钱换用户”的心态,而是应该具备责任感。创业者只有踏实地将产品与服务做好,才有机会获得投资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