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3
从财务共享建设到构建灵活的企业中台架构
市场的快速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前端市场。往往因为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前端市场需求而影响客户满意度,从而瞬间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巨大的打击和影响。从长远来看,后端管理能力的提升对满足前端市场需求是有利的,因此如何平衡兼顾前后端市场,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近几年来,集团企业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就是看到了一种既可以提高效能,又可以加强管控的方法和路径。共享中心把各分子公司的财务标准流程统一起来,既满足集团管理的需求,又能激发分公司、子公司的活力,让其投入更多的精力服务好前端客户。
而2019年更加火热的中台概念迅速能赢得众多企业的关注,并纷纷投入研究和启动中台的建设,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这些企业把集中管理的共享概念从财务部门扩展到更多领域,去构建企业全面应对市场变化的缓冲地带和灵活设计未来发展路径的发动机,其意义和价值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财务共享的特点就是集中和共享
阅读《财务共享的智能化升级:业财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财务共享概念的发展历程,也能从侧面了解到企业不断调试适应未来发展的架构和体系的过程。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财务共享概念直到最近几年才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其原因是企业对集约化管理模式的需求和在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互促进下形成的。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的发展让财务共享的实施路径更加清晰、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
ERP时代解决了管理流程化、集成化的应用,强调的是集成效应,但在今天,企业对个性化、灵活性的需求更多更强。企业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就是从组织、人力、政策、流程、成本、培训等各个维度进行集中化处理,打造集团化的专业服务能力,为前台部门、分公司、子公司赋能的同时,也接受集团领导,并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贯彻集团的有关政策,让前端分公司、子公司不折不扣地实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财务共享中心也是数据共享中心,从中台架构的设计上来说,财务共享中心本身就包含了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当然,中台架构的覆盖范围更广,通过各种应用产生出的大量数据得到专业化分析,让集团高管真切了解到业务运行的真实状况,并以此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重新赋能前端业务。
财务共享中心是应用最新数字技术的最佳场景,《财务共享的智能化升级:业财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关于影像识别、财务机器人等数字技术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上有很多详细介绍。为企业把采购、商旅、商城等其他业务模块纳入共享平台,并融入企业整体业务中台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业务和财务、税务系统的一体化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台架构的很多理念、设计和实施路径其实已经在财务共享平台和共享中心的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财务共享的智能化升级:业财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的论述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经验,将大幅提升建设中台的能力,使中台架构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从财务共享到业务中台,从管理会计到数据中台,“管理会计开道,财务共享奔跑”的理念同样符合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关系。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本身就是企业中台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从财务到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中台建设既解决了原来重复建设、共享程度低、数据孤岛、信息传递不通畅的问题,也让后台管理“能听得到前线的炮火”,能更好地支持前台和满足客户需求,快速地为前台输送更多更快的“炮弹”。
财务共享就是中台架构的重要基础
新的商业环境变化正在呼唤新一代的企业IT架构,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台概念正是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加剧的竞争环境下不断探索、调适的结果。
中台是相对于前台和后台而言的。前台通常是指面向客户的市场、销售和服务部门或系统,后台则是技术支持、研发、财务、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等支撑部门或系统。对前台来说,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是其基本职责。在传统架构中,前台需要得到后台的指令,包括业务和数据的指导,但后台的反馈速度往往很慢,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会造成极差的客户体验。后台系统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系统,流程规范、管理制度严格,无法为了前台的需求而彻底改变,而前台的业务变化太快了,根本无法做出及时的分析和判断。
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前台和后台本身属于两个管理体系。我们用“轮子”来比喻的话,两个轮子的“配速”不一样。一个是面向市场,先天的运转速度就快;一个是处于后台,更多的强调是标准、规范,对前端市场的反馈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两者之间必须再加一个轮子,借助于这个轮子把前后轮的配速平衡起来,才能够做到更好的协同。于是中台概念应运而生,中台既能对前端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又能给后端管理系统做个缓冲,自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这实际上也是最能满足集团企业不断创新和业务扩张需求的结构设计。因此,中台概念其实并不纯粹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架构。也正因为如此,企业高管对中台架构的接受程度会这么高,推广的积极性会这么大。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说,“大智移云物”的技术发展和融合应用,让原本相互嵌套的流程、功能再次解耦,并按照需求重新配置的能力越来越强,功能颗粒度越来越小。云原生、微服务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中台架构的商业模式能够迅速地搭建起来。因而谁掌握这种新的技术,谁有这种咨询和建设能力,谁就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中台架构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那些可以共享、重复度高的功能集中起来处理,起到集约的效果;二是由于剥离了前端具体业务,中台更专注于抽离出来的商业逻辑,对解构了的功能进行集中处理,在流程、系统的设计、开发上速度更快,运营效率更高;三是前台业务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拓展和个性化创新,原来需要后台支持的职能可以由中台直接赋能,相互协同,快速达到提升业务的目的。
相对于ERP概念从1990年兴起到2000年普及经历了十年的历程,中台概念在2019年内就被企业广泛接受,堪称IT史上的最快案例,这也显示出企业对应用数字技术的开放姿态和管理模式面临新一轮重构的强烈需求!这本来也就是一个常态,即IT技术进步与企业管理模式变革一直处于相辅相成的状态。
从《财务共享的智能化升级:业财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一书中可以纵观中台架构的构成要素,财务共享平台毫无疑问是其重要组件,是构建企业整体中台架构的重要基础。中台建设的价值,还在于帮助企业搭建更加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IT架构。或者说,中台架构本身就是企业全新IT架构的核心内容和骨干系统,让企业IT运营更加顺畅,更能帮助企业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完成战略转型的目的。
TCL科技集团副总裁,TCL华星光电高级副总裁 杨安明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