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世纪
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
——托马斯·艾略特(英国诗人、剧作家)
混沌初开
当“容声容声,质量保证”的广告语响彻华夏大地,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容声冰箱的质量过硬时,甚少有人想到,这样一个风靡全国的金牌产品,其创造者既不是实力雄厚的国营大厂,也不是声名显赫的外资企业,而是一家由三个经营状况堪忧的小厂拼凑而成的、微不足道的乡镇企业。
让我们顺着历史的长河向上游追溯,然后将脚步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广东。此时的广东正处于巨变的前夜:一方面,“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等一系列前所未闻的新词汇不断出现在官方媒体的语言中,严密而庞然的计划经济体制正陆续漏出罅隙,这让那些嗅觉最为灵敏的人们开始躁动。尽管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这些后来演变得极为宏阔的词汇在当时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因而那些躁动不免显得有些急切而迷茫。另一方面,陈旧制度的惯性并没有因为新观念的提出而倏然消失,对于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开放举动,批判质疑之声从未断绝,有内陆官员在参观完深圳之后,批评“特区除了国旗是红色的以外,已经没有社会主义的味道了”,有人甚至警告“广东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三个月就得垮台”。力主推动改革开放的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后来坦承:“广东杀开一条血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当时广东改革开放既要探索,又要面对一些不解甚至指责……若非邓公支持,我早就过不了关了。”
在广东,除了引人注目的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另一个小小的农业县——佛山地区下辖的顺德县,即将一跃而起,成为接下来的大发展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主角之一。1987年,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等人在经过一番调研之后,写出了一篇颇有影响力的报道《广东跃起四小虎》,将顺德、南海、中山、东莞四个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经济活力最强的县级市并称为“四小虎”,而其中顺德最受推崇,被看作是“四小虎”之首。当时,顺德提出以“三个为主”(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以工业为主、以骨干企业为主)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以区区一县之力,在全国10大乡镇企业中占据了半壁河山,贡献了堪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相提并论的“顺德模式”。
然而,在混沌初开之时,一切都是平的。80年代初的顺德并没有表现出雄霸全国的天赋,那些日后叱咤风云的力量,此时无一不在泥土中默然生长:在顺德北部的北滘镇,一家叫作“顺德县北滘公社电器厂”的社队企业刚刚通过给国有企业做配件加工,尝试性地进入电风扇生产行业。电风扇的牌子最初叫“明珠”,随后改成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念起来却很上口的名字“美的”。在顺德县城,当地的二轻工业局体系中只有几家塑料厂、制衣厂和五金厂,经营业绩平平无奇。在数年后,它们将被重组成顺德县二轻工业总公司,并凭借一个燃气热水器项目打开局面,这款热水器有一个讨人喜欢的名字“万家乐”。在顺德南部的桂州镇,一家名叫桂州羽绒厂的乡镇企业从河边的荒滩上建立起来,当时它的主要业务是以手工洗涤鹅鸭羽毛供外贸单位出口。10年之后,它的创始人决定进入微波炉行业,并把公司的名称改成更为洋气的“格兰仕”。
尚未展露锋芒的平凡之中,仍然有一些事情隐隐透射出顺德人的不凡。在1978年8月,也就是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个月前,位于顺德南部的容奇镇上,一家名叫容奇镇制衣厂的小厂落成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家厂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而是容奇镇与港商合作组建、专门从事“三来一补”业务的企业,工厂资金、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原材料、订单全部来自香港厂家,容奇镇只负责提供厂房和劳动力。在中央尚未定调之前,这是一个在政治上不无危险的举动,顺德人的“闯劲”由此可见一斑。
本部企业史的主角——容声冰箱,就诞生在这样的土壤里。在20世纪80年代初,容奇镇虽然已开始大力发展工业,但其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与顺德的其他乡镇或珠三角的其他县域相比,并无本质区别。在容奇镇上,仅有一些设备简陋、产品低档的小型工业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毫无竞争力可言,因而经常处于产品滞销、生存困难的尴尬境地。1983年,镇领导决定将濒临倒闭的容奇味精厂和容奇镇第二机械厂并入效益较好的容声家用电器厂——后者曾经以制造收录机及其元器件而闻名,并因此创出了“容声”(意即“容奇之声”)品牌,不过在当时,它的拳头产品已经变成了容声牌电饭锅。由于外形美观、质量过硬,容声牌电饭锅内销和出口的效益都还不错。但近忧虽解,犹有远虑:电饭锅、收录机等小家电的市场需求正在日趋饱和,如果找不到新的出路,则其未来几年的衰落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这一背景下,由主管工业的副镇长胡兆群牵头,镇工业交通办公室副主任潘宁、容声电器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梁添贵、容声电器厂副厂长陈福兴等人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希望通过市场调研的手段,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调研组得出了一个结论:“电冰箱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家电产品。”理由是“世界发达国家家庭的冰箱普及率已高达88%~98%,而中国有10亿多人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电冰箱的需求也逐渐加大。但国产电冰箱自1956年诞生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的22年间,全国只累计生产了15万台,1979年全国冰箱产量仅3万余台,而且是档次较低的单门冰箱,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根据‘市场=购买力×需求’的原理,国内电冰箱市场将极为广阔”。
时代的抉择
调研组的判断无疑是准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固然不可能让这个庞大国家在转瞬间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但在过去几年,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私营经济和计划外的商品贸易正在公开出现。尽管关于新现象“姓社姓资”的争议反复不断,但国家对此的态度不再铁板一块,这使得民间经济的活力像钻透石板的野草一样疯长,私人财富的积累开始出现并被承认。此外,当权力中心主动拆除民众思想中禁锢已久的枷锁,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向往不再被公开唾弃,压抑已久的需求便自然而然地喷涌出来。几年以前,新婚家庭的“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而现在则变成了“新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几乎都凝聚在这三种大家电当中。然而,到1982年底,全国电视机的总产量是近600万台,洗衣机的总产量是250万台,电冰箱的总产量是10万台。这些数字相比从前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但比起中国潜在的需求量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
事实上,如果把目光跳脱出顺德一隅,转而回望整个中国商业史的话,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日后那些最为著名的国产电冰箱品牌,多起步于1983年。恰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所说的那样:“无比丰富的事件集中发生在极短的时间里,一如整个太空的电聚集于避雷针的尖端。平素缓慢地先后或平行发生的事件,凝聚到决定一切的唯一的瞬间。”对于国产电冰箱而言,这个“唯一的瞬间”可能正是1983年。
在黄海之滨的山东青岛,由于此前所生产的白鹤牌洗衣机因质量问题被淘汰,青岛日用电器厂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这一年的10月,在上级的指令下,青岛日用电器厂开始着手进行电冰箱的国内市场考察及生产的准备工作,并于次年的1月1日正式启用“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名称。在日后,它将拥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海尔”。
在地处内陆的河南新乡,一家小型地方军工企业——新乡无线电设备厂在这一年迎来了它发展历程上最重要的一位厂长。这个名叫刘炳银的新厂长上任之后,为了拯救处于危难之中的企业,决定转产白电项目。次年,更换了厂名的“新乡电冰箱厂”上马了自己的电冰箱生产线,由于引进的冰箱生产技术来源于荷兰飞利浦,因此品牌的名称被确定为“新飞”。
在另一个内陆城市安徽合肥发生的故事几乎是新飞的翻版。这一年,合肥市第二轻工机械厂也迎来了一位新厂长。新厂长张巨声做出了和刘炳银一样的决定——转产电冰箱。次年,合肥二轻的第一台冰箱正式下线。为了表达“美过三菱”的愿望,张巨声给新冰箱取的名字就叫“美菱”。
日后,在国产冰箱全盛的90年代,容声冰箱与前述三个品牌的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70%,远远盖过伊莱克斯、西门子、惠而浦、LG等国际豪强,国产冰箱“四大家族”的称号由此不胫而走。
“四大家族”全数启程于1983年,与其说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不如说是这个时代做出的抉择。当外部条件逐渐成熟,有为者自可以抓住机遇,脱颖而出。从这个角度来说,容奇镇政府和潘宁、陈福兴们并非“独具慧眼”,而只是勇于抓住时代所递上的这根“橄榄枝”。但是,如果转换一个观察角度,看到进入或准备进入冰箱行业的创业者成千上万,但最终功成者寥寥这个事实,我们便不得不对容声冰箱的创造者们抱以虔诚的敬意。“想到”与“得到”之间,始终还有一个“做到”,而“做到”这两个普通汉字的背后,则是一言难尽的艰难困苦。
于是,对于容奇镇而言,现在的问题就变得既简单又困难:“想到”是“想到”了,但指派谁来“做到”呢?
不可能的任务
这个问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电冰箱产业属于标准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从技术上说,电冰箱至少包含制冷、保温两个核心功能,涉及复杂的制冷、发泡、制塑、电控等技术,需要集合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稀缺的重要组件,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属于国家级检验产品。从资本上说,当时冰箱产业的配套产业还很不成熟,国内原材料供应有限,需要以进口的方式采购;国内也没有成套的设备生产线,而要想从国外引进一条年产量数万台的成熟生产线,则动辄需要花费数千万元(这还没有考虑外汇配额的问题),这在国穷民贫的80年代初,着实是一笔令人咂舌的巨款。当时冰箱行业最著名的两个厂家北京雪花和广州万宝,以及与容奇镇同时起步的青岛、新乡、合肥几家电冰箱厂,清一色均属国有背景,有市级政府这个“婆婆”倾力支持,都以引入国外生产线的方式开始电冰箱生产。但容奇只是顺德县下辖的一个小小乡镇,断然无力挑起这样沉重的担子。
因而,开发和生产电冰箱,看起来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也正因此,当镇领导翻开花名册“点将”之时,其他备选人员知难而退,摆手婉拒了任命。最后,行伍出身、颇具“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潘宁主动接过了军令状。1983年5月,容奇镇冰箱厂筹建组成立,潘宁任组长;下设冰箱试制组,组员是从三厂合并的人员中挑选出的19人,陈福兴任组长。“不可能的任务”正式启动了。
时年已经46岁的潘宁踌躇满志地上任了,他面对的是一个光荣伟大的目标和一穷二白的现状。像其他国营冰箱厂一样直接引进成套流水线是不可能的,先不说镇里拿不出几千万元,就算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凑齐,谁敢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能在市场上取得好的销售业绩?万一有所闪失,全镇的老百姓都要背上重债,谁负得起这个责任呢?潘宁和陈福兴、王国端等创业元老反复商量,最终拿出一个方案:先向镇里申请9万元试制费,自己尝试研制冰箱,如果能够试制成功,再考虑建厂。
对于镇里来说,这当然是一个风险较小、负担不重的方案,因此,方案很快就被批准,9万元试制费也拨付了下来。钱的问题勉强解决了,但接下来还有一个致命的拦路虎横在19个人的面前:以现有的人员结构来看,他们的电冰箱制造经验为零。
潘宁本人只有中学文化水平,从未接触过冰箱制造,对此可谓是一窍不通;试制组中也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只有一名铸造专业工程师、一名机械专业技术员和一名机械专业大学生。以这样的技术、人才储备去研发电冰箱,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过军人的潘宁在此刻展现出了在统筹调度方面的伟大天分。他将试制组分成了四队:第一队是两名技术人员,他们被派往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制冷技术;第二队前往全国各地进一步调查消费者对于电冰箱的消费意向;第三队集中调查冰箱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调查竞争者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想办法买来国内外各种型号的冰箱作为样机进行拆解,实施“逆向研发”;而第四队则被派去全国各地的电冰箱厂参观,“拜师学艺”,当学生。
一番苦功做下来,前三队各有收获。技术人员对制冷方法有了系统的了解,后来还将西安交大的教授请到容奇镇上给整个团队上课;市场调查人员注意到消费者对于冰箱有日用品和装饰品的双重需求,帮助试制组确定了以大小适宜、外形美观的双门双温103升电冰箱为开发对象;逆向研发团队则对冰箱的基本构造与各生产厂家的优劣势有了直观的认识。
相较而言,第四队的经历却要曲折得多。为了表达对“老师”们的尊重,潘宁和陈福兴亲自带领着这一队人马,前往各地拜师。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同行是冤家”,同行之间为了争夺饭食,互相提防甚至算计、拆台乃是常事,极少愿意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蠢事”。因而,在出发之前,潘宁们对可能遭到的冷遇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便如此,“取经”路上发生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曲折故事,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这一队人马首先赶赴省内各家电冰箱厂,上门求教。结果不出意料,强烈的竞争意识让这些厂对潘宁们的上门表现出很大的戒心,纷纷选择闭门谢客。其中一家大厂,负责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小职员。结果他听完潘宁等人的来意之后,眉头一皱,连领导都没有请示,就将他们“请”了出去。
敲不开邻居们的大门,“拜师小队”并未气馁,转而坐车北上,另寻高明。在华东一家大厂,“拜师小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款待。主人将他们请到接待室中,又是热情寒暄,又是奉上茶食,令人不由产生宾至如归之感。然而,热情招待过后,当潘宁、陈福兴们提出学习技术、参观厂房的要求后,对方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双方枯坐一阵,对方见潘宁一行没有知难而退的意思,只好开口说:“这样,我们的旧车间已经落后了,不值得看,我还是带你们看看我们的新车间吧!”这番话说得潘宁一行喜笑颜开。可到了现场一看,原来是一片施工的空地,不要说机器设备了,连厂房都还在“轰轰”地打着地基呢!潘宁一行这才明白,对方是在以一种幽默而体面的方式,表达回绝的意思。
三番两次受挫,“拜师小队”还是不打算放弃。南方找不到“师父”,北方找不找得到呢?潘宁和陈福兴继续带队北上。一路上,两人商量道:“要是再不让‘拜’,咱们就换个方法再试一试,比方说‘偷’。”
一行人风尘仆仆地直上京华,敲开了一家大厂的门。大概是看到潘宁等人千里迢迢赶路的不易,又念及容奇既远且小,不至于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这位主人欣然允诺带潘宁一行参观厂房。但出于对商业机密的保护,他最终还是婉拒了他们留下来学习技术的请求。不过,对于潘宁、陈福兴等人来说,这就已经够了。一路上,潘宁一边四处参观,一边刨根问底;一旁的陈福兴则少言寡语,只是将所见到的设备和操作流程一一默记于心。参观结束之后,潘宁一行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尽管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潘宁计划中的“拜师”不得已成了“偷师”,但“拜师小队”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庶民的胜利
北上“求学”的一路上,试制组组长陈福兴四处搜罗制冷技术书籍,如饥似渴地吸收其中的要点,加上在京师大厂的“求学”经历,他心中对于应该如何试制冰箱产品已经有了通盘的认识。回到容奇,胸中有丘壑的陈福兴立刻组织人手做出双门双温103升电冰箱的设计方案,然后将手下人分成五组,对几个关键部分各自展开攻关。
在技术陈旧落后的1983年,利用电脑进行设计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因此,整个设计工作都必须运用纸笔来手工完成。手工作图一是耗时费力,二是容易发生偏误。再加上想要开发的产品缺少现成的样机可供参照,因此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返工调整实是常事,其中辛苦非寥寥数语所能剖明。
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由于经费有限,试制组是“小米加步枪”的配置,工作场所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条件艰苦。负责发泡技术攻关、后来做到技术副总裁的黄小池,当时还是一个孕妇,一样和众人同甘共苦,毫无怨言。
工作环境不佳尚能克服,但更大的问题是,试制组既没有成套设备也没有模具,除了核心部件可以采购得来,绝大多数制造与组装工序,都必须借用简陋的工具来徒手完成,譬如使用手锤、手锉进行箱体打造,借助折弯机进行翻边折弯等,检测仪器也是最常见的简易万能表、温度计等。
在试制过程中,遇到过几乎难以跨越的障碍。在制作塑料内胆时,由于自制的真空拉塑机质量不过关,塑料内胆总是无法成型,攻关小组想尽种种办法,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试制组组长陈福兴被这头拦路虎激起了倔脾气,亲自将这个重担挑了起来,还对潘宁立下了军令状:要是造不出一个能用的塑料内胆,我就不出车间大门了!
陈福兴的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第一天,他一头扎进车间里,埋头研究塑料内胆的制作方法,硬是一口气干了个通宵。此时的陈福兴已经45岁,并非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这一顿苦熬,着实累得够呛。第二天,当潘宁看到眼圈发黑、形容憔悴的陈福兴,不禁吃了一惊,脱口而出道:“陈福兴啊,你现在五病缠身,还是回去休息休息吧!”陈福兴不肯妥协,一口回绝道:“我现在只有一种病,着急的病!”潘宁拗不过他,只好作罢。
经过连续58个小时的反复试验,到第三天下午,陈福兴终于做出了一个完整能用的塑料内胆。大家得知这个好消息后,都是一片欢腾,而此时的陈福兴已经面无人色、满眼血丝,几乎站不起来了。
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不屈不挠的劲头,几个技术难点被各个击破。到了组装完成那一天,大家亲眼看着一台双门冰箱矗立在众人的面前。虽然外观简朴,但它毕竟已经从图纸变成了现实,这不能不令人心潮澎湃。不过,光组装完成还不算什么,关键问题是,这台冰箱能用吗?陈福兴不紧不慢地插上电源,派人买来了10瓶玻璃瓶装的汽水,放进了冷冻室,又将一支玻璃温度计放入其中。随后,全体休假,各自回家,只等最后的谜底揭晓。
第二天上班,试制组所有成员都早早地赶到车间,眼巴巴地望着这台寄托着全体工作人员希望的电冰箱。陈福兴上前拉开冷冻室的门,只见一股白色的冷雾向外喷涌出来。等到雾气渐淡,大家定睛一看,不禁惊呼连连:原来,经过一夜制冷,冷冻室内的10个汽水瓶早已被冻裂,碎玻璃片和汽水结成的冰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冷冻室。再一看温度计,温度竟然低达零下18摄氏度!
转眼之间,惊呼声就变成了欢呼声,大家心中一直残存的那丝疑虑一下子飞到了九霄云外。在场人员无不激动万分,又叫又跳:“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对于容声冰箱而言,这是一个“创世纪”般的瞬间。1983年9月,缺少资金、没有设备、场地简陋、人才匮乏的容奇镇冰箱试制组,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手工打造出了我国第一台双门双温露背式冰箱。后来,为了体现对容声品牌的传承,该型号的冰箱被定名为容声牌BYD-103电冰箱,容声品牌的第一个冰箱型号就此问世。
回顾这段历史,最让人感慨的无疑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容声冰箱的诞生几乎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孕育它的土壤,不是高高在上、权力与资源富集的大城市,而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乡镇;创造它的人们,没有显赫的学历,更无丰富的经验,几乎只是一群“散兵游勇”;支持它的资源,并非国家的雄厚资本,也非外国的先进技术,而只是一个乡镇政府从有限经费中拨出的9万元,以及一种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的草根精神。“容声”并非天生贵胄,它滋养于泥土之中,踏实地吸收最淳朴的养分,在天光不可见处露出嫩芽,然后吸风饮露,勃然兴起,以横空出世之姿,发黄钟大吕之音,遂在伟大时代的交响曲中,唱出了动人心魄的绝响。
那么容声的诞生真的只能归结为是一种偶然的奇迹吗?又不尽然如此。当自上而下的力量认清自己并非全知全能的现实,而渐渐拆去它既管制又呵护的巨幕,则那些原本沉睡于土壤之中的精灵便嗅到了阳光、空气和雨水的味道。它们从中获得能量,也被迫抵抗大自然无常的灾害袭扰,但几轮春秋之后,它们当中最聪敏果敢的,已经枝繁叶茂、茁壮生长。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成长的精灵”,正是它们共同促成了这个时代的繁华。
因而,容声冰箱的胜利,是时代的胜利,其实亦是“庶民的胜利”。当春天来到,万物生长,适逢其会,这正是容声的幸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