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肝属中焦而非下焦论

“肝属下焦”之说,始见于温病学说盛赞的明清时期。继叶天士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之后,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发展叶氏理论,又创立三焦辨证纲领,以阐述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其云:“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条辨·中焦篇》)。”后世相袭其说,谓肝属下焦,沿用至今。如《中医学基础》教材就云:“现常用的上、中、下三焦,主要是用于人体部位的划分,即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内脏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内脏脾与胃;脐下为下焦,包括内脏肝、肾、大小肠、膀胱等。”

然而,从脏腑分属上、中、下三焦而论,无论就其解剖部位,生理功能,还是病理变化及诊断来辨析,肝当属中焦,而非下焦也。现论证如下。

解剖部位,肝居中焦

中医三焦学说对人体部位的划分,《难经·三十一难》云:“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杨玄操对此注释云:“自膈以上,名曰上焦;自脐以上,名曰中焦;自脐以下,名曰下焦。”肝位于右胁,在腹腔之下,根据三焦学说,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来看,肝属中焦,医者皆知,毋容置疑。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在中医本身的认识中,来探求它的依据。

《内经》对肝脏的位置未有专论,但《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著名《内经》注家王冰对此解释云:“肾为阴脏,位处下焦,以阴居阴,故谓阴中之阴也。”“肝为阴脏,位处中焦,以阳居阴,故谓阴中之阳也。”这里不但明确指出了肝“位处中焦”,而且与肾相对比,从阴阳分属上,阐明了肾处下焦,肝位中焦的道理。实际上也就否定了肝、肾同属下焦之说。同时,从对肝的病症描述来分析,《内经》本身对此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灵枢·胀论篇》云:“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那么,肝脏“畔界”与病之“形状”如何呢?如《灵枢·本脏篇》云:“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偏倾,则胁下痛也。”该经文指出,肝大则压迫胃腑,牵扯食道而形成膈中证,且胁下作痛。由此可见肝脏位于胁下,与胃相邻,同属中焦。《灵枢·胀论篇》云:“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从病理上又揭示了肝脏的位置,“胁下满”即肝脏本病,“痛引小腹”乃是经络所属。与“胆胀者,胁下痛胀”相参,进一步证实了肝胆同居中焦。《灵枢·本脏篇》又指出:“广胸反骰者,肝高;合胁兔骰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说明肝位之高与低、正与倾及肝脏之坚与脆,均可从胸部、肋骨及胸胁连接处的外观得以推测。其肝居胁里,位于上腹,更是明矣。

肝的解剖部位,在其他医籍中亦有诸多记载。如元代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指出:“肝之为脏……并胃著脊之第九椎。”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云:“肝之系者,自膈下着右胁肋下。”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对肝的部位与形态有更为明确的描述:“肝四叶,胆附于肝右边第二叶,总提长于胃上,肝又长于总提之上,大面向上,后连于脊。”这些有关肝脏解剖部位的记载,与现代解剖学中所及的肝脏大体相似。尤其是王清任已观察到肝大面向上,后连于脊,位于胃之上,这与肝的实际位置系上界与膈穹窿相吻合,后缘紧贴腹壁大抵一致。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从古代医籍有关解剖部位的记载,不难看出肝位当在中焦。

生理功能中焦如沤,肝胆脾胃共参

关于“三焦”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高度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所谓“中焦如沤”之“沤”,是对中焦腐熟消化食物作用的形容。然而这一功能,既有脾胃主司,又有肝胆参同。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离开了肝的疏泄功能是不能完成的。正如《血证论》所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素问·宝命全形论》亦云:“土得木而达。”反之,脾胃化生精微,也输养于肝胆,即《内经》“食气于胃,散精于肝”之谓。肝体阴而用阳,只有体阴充足,用阳方能正常;用阳正常,方能保持肝木生脾土的协调关系。由此可见,土需木疏,木赖土荣,肝胆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支持、制约,共同完成“中焦如沤”的职能。

胆属中焦,无可争议。然而胆与肝相连,胆汁乃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也是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方面。肝之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就气机升降而论,中焦为升降之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相反相成。而要维持中焦升清降浊的协调平衡,肝在生理上主升、主动、主疏泄条达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肝的疏泄功能减退,还是肝的升发作用太过,均会影响中焦气机的疏通畅达,从而出现临床常见的肝脾不调与肝胃不和之证。就血液方面而言,肝脾协和,同生血气。血之生化,主在中焦。即《灵枢·决气篇》所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也。”过去,都把中焦生血的功能皆归之于脾胃,这是片面的。肝与中焦血之化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泌糟粕,蒸津液”,是肝疏脾运的结果,因此,化精生血的功能,不应全归于脾胃,应包括肝在内的整个中焦。同时,肝脏本身也能生血,《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肝者……以生血气。”叶天士《本草经解》亦云:“肝者,敢也,以生血气之脏也。”肝生血其来源有二,一是受脾散之精而化血,即《内经》“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之谓;二是受肾泄之精而化血,即《张氏医通》所云:“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说明脾既主裹血,又主生血;肝既主藏血,又主化血;肝脾同居中焦,共主血液化生。

综上所述,凡谷物之消磨,精微之输布,血液之生化,这一“中焦如沤”的功能,都是肝(胆)与脾(胃)所共司,既然脾胃属中焦,肝胆亦当不例外。由此,有必要对中焦的功能含义进行重新认识,应重视肝胆在中焦的生理作用。

病理变化,肝胆脾胃互累

病理上,肝失疏泄,最易影响中焦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脾之升清失司,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飧泄。胃之降浊障碍,在上则为嗳气呃逆,在中同为脘腹胀痛,在下则为大便秘结。故肝失疏泄,侮脾犯胃,所谓“木旺乘土”,为临床常见的中焦病症。肝气郁结,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胁下胀痛,口苦泛恶,纳食不化,甚则黄疸等症。肝与胆、肝与脾胃在病理上的影响,即便是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亦有所论述。《温病条辨·中焦篇》第77条“加减人参泻心汤”方后按:“肝之与胆,合而为一,胆即居于肝之内,肝动则胆亦动,胆动则肝即随。”“其呕吐哕痞,有时上逆,升者胃气,所以使胃气上升者,非胃气也,肝与胆也。故前人以呕为肝病,今人则以为胃病已耳。”反之亦然,脾胃之病,常累及肝木。如脾胃湿热,郁久不化,往往熏蒸肝胆,而发为黄疸。脾虚生血无源,或脾虚统血无权,失血过多,又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而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等症,有不少又系肝藏血脾统血之失司所致。正因为肝胆与脾胃共居中焦,所以其病理变化也就相互累及而病证常相兼并见。

脉诊舌诊,肝胆位应在中宫

寸口诊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三部脉又可分别候测五脏六腑的病变。尽管在具体分属的对应部位上,《内经》《难经》《脉经》及《景岳全书》和《医宗金鉴》等各家意见略有不同,但在肝胆和脾胃应脉部位的认识上却是一致的。即左手关脉俱候肝胆,右手关脉皆候脾胃。王叔和《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云“寸主射上焦”“关主射中焦”“尺主射下焦”,并云:“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医宗金鉴》遵《内经》诊脉之法,及王叔和平脉论所编的“四言脉诀”云:“右关脾胃,左肝关膈胆。”并注释云:“关候膈中,主中焦也。”关部脉诊主中焦,右关应脾胃,左关应肝胆。脾胃者,中焦也,故肝胆亦属中焦自可印证。

察舌望苔,分部诊病,其方法有二:一是以脏腑分,一是以三焦分。以脏腑分者,舌尖部属心肺,舌根部属肾,舌中部及两旁属脾胃与肝胆。以三焦分者,舌尖部属上焦,舌中部属中焦,舌根部属下焦。以舌之同部位分候三焦所属脏腑来分析,肝亦非下焦,而当归于中焦。由此可见,无论脉诊,还是舌诊,前贤早已把肝胆和脾胃同列于中焦了。

肝位在中与“纲领”在下,概念有别

前面我们已经辨析,肝的解剖生理位置当在中焦,那么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为何曰肝在下焦呢?吴氏所云:“肝属下焦。”是其在创立三焦辨证纲领中提出的,细析《温病条辨·中焦篇》提出此说的原文,他之所以把肝入在下焦立论,其根据无非是由于温病后期,因热邪久羁,肾水劫烁,肾阴耗损,水不涵木,而出现了手足蠕动、瘈疭等肝之虚风内动的证候。但是应该看到,三焦辨证作为一种辨证纲领,远远不只是脏腑位置的分部概念了。它除了病位的概念外,尚包括发病情况、病势传变、病证特征、病期早晚、证治规律等内容的综合体系的疾病纲领性辨证概念。因此三焦辨证中的下焦肝病,就不应只局限于肝的病位去理解。这犹如六经与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与卫气营血辨证一样,不能将生理的六经、卫气营血的概念,与辨证纲领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要领混为一谈。正是由于三焦辨证并非单纯的病位概念,所以《温病条辨》在下焦病辨证中,不但论述了肝肾病变,尚论有胃阴虚“不思食”的“益胃”汤证及“五汁”汤证,胃不和“彻夜不寐”的半夏汤证,肺寒饮阻“倚息不得卧”的小青龙汤证,太阳三疟“腹胀呕水”的温脾汤证等。显然,不能据此而认为肺、胃、脾亦属下焦。

由是可见,吴氏将肝病归属于下焦辨证中,并不是从脏器位置上立论的。肝属下焦之说,是一个特定的辨证概念,不能因此而改变肝在解剖生理上归属中焦的特征,从而造成理论上的模糊、混乱。

重新认识中焦与中气的概念

肝位中焦的辨析,其意义不仅关系到肝的部位问题,还在于由此而认识中医的某些基本理论概念。

中焦,言部位;中气,言功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将肝归属于下焦,因此每当一提及中焦,人们就认为单指脾胃而言;论及中气,就是指脾胃之气。脾胃习惯性地成了中焦的代名词,忽视了肝胆在中焦的地位和临床价值,这是片面的。其实,中焦包括肝胆与脾胃;中气包括肝胆之气与脾胃之气。临床上我们常把胃、肾、肝下垂和子宫下垂、脱肛等病辨为中气下陷,且每每治以补中益气汤。然而,细析脏器下垂之病理,不独责之于脾,而与肝的关系甚大。肝主筋,脾主肉,肝气虚则筋弛,脾气虚则肉缓;肝主气机之疏泄,脾为气机之枢纽;肝气虚则气滞下重,脾气虚则气陷不升,故而有脏器下垂之症,均是“中气”的病变。补中益气汤是治中气下陷之主方,从组方药物来分析,方中柴胡后世称有“升提”的作用,这里所谓“升提”,并非是直接升提脾胃,实是疏肝以达之。脾胃肝胆同居中焦,肝气升则脾气亦升,正如刘渡舟教授所指出的:“所谓升发作用,并非柴胡本身具有上升的作用,而是通过其疏肝的功能使气机上行,从而产生升发作用。”可见,补中益气者,补中焦肝脾之气也;升提中气者,升提中焦肝脾之气也。

明确肝处中焦,无疑会对中焦疾病有一个新的辨证指导思想,对提高中焦病的疗效大有裨益。有姜氏曾治一上腹疼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诊为脾胃虚寒,治自拟三白汤(白芍、白芷、白及)合小建中汤,疼痛略减,却增腹胀,思之脉弦细,是肝虚不疏,遂加黄芪、柴胡,3剂痛止胀消,食欲亦增。后以原方作散,服之月余,钡餐透视溃疡消失。可见,治中焦之病,当时刻不忘肝居其位。中焦、中气,非惟脾与胃,尚应包括肝与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