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中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十二月太阳历的贡献

十二月太阳历对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的贡献,是基础性的。不了解十二月太阳历,无法真正认识中华文化,无法真正认识中医文化。

十二月太阳历的贡献在何处?

一、天道的解释

道在中华文化、中医文化里是至高无上的坐标。道,既是造物主又是人生终极坐标,同时还是自然百科的理论基础,如此重要的道到底在哪里?能不能实证,能不能重复,能不能让人一目了然?

(一)中午的日影论天道

天道在何处?在中午的日影里!

天道可以定量吗?完全可以!

《周髀算经·陈子模型》:“日中立竿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这一论断解答了两个问题:第一天道在中午的日影里,第二天道可以用数字定量。

“日中”为何?《墨子·经上》:“日中,正南也。”日中者,太阳在南中天之中午也。中午的日影才能代表天道。中午日影是变化的。变化在长极而短、短极而长的长短两极之中。长短两极,冬至夏至。冬至夏至,一寒一暑。一寒一暑,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寒暑可以满足道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所以中午的日影可以论天道,中午的日影之数可以代表天道之数。天道是可以定量之道!

(二)春夏秋冬四时论天道

道在四时中,是《逸周书》的答案。《逸周书·周月解》:“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四时,源于测量,区分于测量。四时是可以定量的,四时可以论道,等量代换,天道是可以定量的。看不见的道,看得见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的生长收藏,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规定性。春夏秋冬四时,确立在中午日影的回归中。现象上的太阳回归,实质上的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大圆,一分为四即春夏秋冬。天道,现象上的四时,实质上的地球公转。

(三)太阳本身论天道

太阳就是道,是《管子》的答案。《管子·枢言》:“道之在天,日也。”管子告诉后人,天上的太阳就代表天道。太阳即道,道即太阳。一日之中,太阳有东升西落之变,一岁之中日出方位有南北之变。无论东西之变还是南北之变,都是可以定量的。

(四)日月联合论天道

天道还有第二个发源地,这就是昼夜。《尸子》:“昼动而夜息,天之道也。”昼夜就是天道。昼夜由日往月来、月往日来决定。等量代换,太阳月亮就是道。昼夜是定量的,是严格定量的。

(五)时间之时可以论道

时间之时等同于道,是《尚书》的答案。《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不朽的格言出于《尚书》,不朽格言的解释却在《周髀算经》。损益之哲理,出于冬至夏至,这是《周髀算经》的解释。《周髀算经·天体测量》:“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冬至,日影最长;夏至,日影最短。长极开始变短,短极开始变长。日影长极为满。日影短极为谦。影长为益,影短为损。从冬至最长点开始,日影一天天缩短,日影缩短为损。从夏至最短点开始,日影一天天变长。日影增长为益。日影观测,演化出了“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之说。认识损益之始始于冬至夏至“两至”,才能真正明白“满招损,谦受益”这一格言的所以然。损益之始,实际上始于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点——日影长短两极的两个极点。损,日影缩短也;益,日影增长也。损益即加减。加减在时间中。日影即天道,日影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变化的日影,变化的时间,日影可以论天道,是不是“时乃天道”的奥秘所在?!日影长短变化之间,中华先贤界定出二十四节气,界定出十二月,界定出一个完整太阳回归年,也创造出“满招损,谦受益”的至理名言。

天道可以论一切,等量代换,四时同样可以论一切。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明白四时为什么可以论医治天下的政理,为什么可以论医治疾病的病理,为什么可以论两军决胜下的兵理,为什么可以论“大公无私”的人理。

《黄帝内经》开篇第二篇,题目为《四气调神论》。四气者,春夏秋冬四时也。春夏秋冬四时,《黄帝内经》从开篇讲到结尾。

春夏秋冬四时,之所以能够论证一切问题。奥秘何在?奥秘在于,四时者太阳法则也,四时者地球公转法则也。

只要太阳与地球的对应关系还在,四时理论就不会过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早期的中华大地上,北斗斗柄指向同样会决定四时。

(六)“以道论之”的论证方式

以道论之,即以道为依据论证问题,是一部部经典的论证方式;以道论之,即以道为依据论证问题,是先秦诸子的论证方式;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

孟子评价孔子的境界,留下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名言。太阳月亮既高于东山,也高于泰山。站在太阳立场上论证问题,在日月的立场上论证问题,这一高度是不是更高?源头文化为何常青,立场的高度是不是奥秘?

这里仅举一例来说明“以道论之”的常青性。先秦的孙子,为什么会写出今天美国西点军校还在采用的教材《孙子兵法》,从根本上讲,孙子是以道论兵。

二、寒暑、阴阳

寒暑,区分于中午日影:日影长极,寒;日影短极,暑。

阴阳,抽象于寒暑:寒,阴;暑,阳;寒阴而暑阳。

(一)阴阳抽象于寒暑的论断

《周髀算经·日月历法》:“故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

冬至夏至,区分于立竿测影的测量。中午日影1.35丈,冬至;中午日影0.16丈,夏至。1.35丈,是日影最长点;0.16丈,是日影最短点。

日影长短两极,寒暑两极也。冬至,寒极;夏至,热极。极点之处,物极必反之变化点也。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以冬至论阳,以夏至论阴。阴阳两极,物极必反之变化点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二)日影两个极点的丰富含义

日影长短两极,隐含有极其丰富的含义:

日影最长点,冬至;日影最短点,夏至。

冬至日光少,夏至日光多。

冬至论寒,夏至论暑。

冬至论阳,夏至论阴。

冬至论坎,夏至论离。

冬至论子,夏至论午。

冬至日出巽(东南)而入坤(西南),夏至日出艮(东北)而入乾(西北)。

与寒暑相关的坎离、巽艮、乾坤六卦,表达的是太阳历。

与寒暑相关的子午两支,时间意义在太阳历的两至,空间意义在一南一北,时间意义还在回归年的一分为二。

(三)从天文到人文转化的两个基本点

从天文到人文的转化,首先始于日影长短两极。

一寒一暑,一冷一热,是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气候系统。

一寒一暑,抽象出一阴一阳,从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气候系统,上升到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人文系统。

一阴一阳,抽象出一奇一偶,从太阳回归法则中,中华先贤建立了数理体系。

一阴一阳,抽象出一升一降,从太阳回归法则中,中华先贤建立了物理基础。

一寒一暑,一阴一阳,变化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极点之间。点与线,几何学之基础也。直线本身,又是直角三角形底边。太阳回归法则,是不是几何学的基础?

寒暑阴阳,中华文化、中医文化之母源也。

寒暑阴阳,自然百科之母源也。

寒暑阴阳,诸子百家之母源也。

要想认识中华文化、中医文化,要想认识中华大地上的自然百科,要想认识为什么只有先秦时期会形成诸子百家,首先要认识太阳历,先认识阴阳寒暑。

(四)卦表太阳历

《周髀算经·日月历法》中出现了六卦——坎离、巽坤、艮乾。卦,是用来表达太阳历的。

巽坤两卦,表达的是冬至这一天日出日落的方位。巽,表达东南;坤,表达西南。冬至这一天,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艮乾两卦,表达的是夏至这一天日出日落的方位。艮,表达东北;乾,表达西北。冬至这一天,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周髀算经》中的坎离两卦,表达的是空间中的南北——离南坎北。南北对应午子,南午北子。

《周髀算经》中与寒暑相关的六卦,属于后天八卦。为什么?

因为先天八卦重视的是天地,后天八卦重视的是水火。

先天八卦上下位置上是乾坤两卦。乾坤代表天地。从无到有的自然演化,是从“有天地”开始的。上南下北,上乾下坤,是先天八卦的标志。

后天八卦上下位置上是坎离两卦。坎离代表水火。后天之中的自然演化,是从“有水火”开始的。上南下北,上离下坎,是后天八卦的标志。

后天八卦为什么重视水火?因为水火相济才有生气勃勃的自然世界。

坎为水。水,广义上的湿度,狭义上的水。离为火。火,广义上的温度,狭义上的火。水为生命之源,是现代科学的结论。实际上,这一结论是有局限性的。北南两极有的是水,有生气勃勃的自然世界吗?生气勃勃的自然世界在何处?在水火相济的地方。水火相济为生命之源,这一结论才是正确的结论。

为什么要解释先后天八卦的区别,因为天地相交、水火相济这一自然哲理,与中医医理相关。

(五)苗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一致性

《苗族古历》中有“冬至阳旦,夏至阴旦”之说,精辟、精炼的语言,将阴阳的本源追溯至太阳,追溯至太阳回归的两个极点——起始点与转折点。以“两至”论阴阳,《苗族古历》与《周髀算经》的立场完全一致。

(六)日影两个极点演化出的至理名言与成语

源头文化中有丰富的至理名言,有永恒而常青的成语,依据何在,根源何在?

答:在日影长短两极。

这里选录几条,供读者鉴赏。

其一,《易经·系辞上》:“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其二,《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其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其四,《灵枢·根结》:“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

其五,《黄帝四经·称》:“天制寒暑,地制高下。”

其六,《逸周书·大明武》:“时有寒暑。”

其七,《周礼·地官》:“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其八,《诗经·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其九,《礼记·乐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其十,《文子·九守》:“天有风雨寒暑,人有取与喜怒。”

其十一,《庄子·在宥》:“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

其十二,《庄子·鱼父》:“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

其十三,《鹖冠子·近迭》:“阴阳寒暑与时至。”

其十四,《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其十五,《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部部经典与先秦诸子之中,事关寒暑的至理名言无处不在,丰富多彩。以上至理名言仅供鉴赏,不展开讨论。

日影长极而短,短极而长。丰富的、具有常青意义的成语由此产生,例如,“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热极生寒,寒极生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周而复始”“原始反终”“终则有始”,等等。

日影下的冬至夏至,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冬至夏至论出的寒暑,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冬至夏至抽象出阴阳,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只要天上的太阳还在,此规律就不会改变。

三、四时

四时者,春夏秋冬也。四时春夏秋冬,是中华先贤极其重视的自然法则。创建文化的中华先贤利用四时春夏秋冬为基础,创建出来中华文化、中医文化。

(一)日影下的区分

四时春夏秋冬,区分于日影之下:

立春,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

立冬,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

立夏,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4573丈)。

立秋,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4573丈)。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的四个数据,是由《周髀算经·天体测量》记载的。稍加对比就可以看出,“四立”实际上只有两个数据:立春与立冬这两个节令的长度一致,立夏与立秋这两个节令的长度一致。

“四立”为什么由两个相同的日影长度决定?

根本原因在太阳回归。

太阳回归,一来有立春立夏,一往有立秋立冬。一来,日影由长变短;一往,日影由短变长。长短变化即回归变化。日影回归,往来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有数据的重合。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认识为什么一个数据会区分出两个节令,两个数据会区分出四个节令。

四个数据,界定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直角三角形底边也。立竿测影之竿,直角三角形a边也。竿下日影直角三角形b边也。(图3-3)

图3-3 立竿测影与直角三角形

(二)表达四时的图画

为表达无限循环四时,中华先贤创造出了抽象与形象的图画。

最具有典型的意义的是跨越时空的“卍”字符。

1.陶罐上的“卍”字符(图3-4)

图3-4 陶罐上的“卍”字符表达的是无限循环的四时

2.铜器上的“卍”字符

三星堆出土的铜器中,有一件命名为“青铜神坛”的铜器。青铜神坛由上中下三部分所组成,分天地人三界。中间部分的人界,站立着四个铜人。四个铜人带着同样的帽子,帽子上环绕着一周“卍”字符。

3.佛像上的“卍”字符(图3-5)

图3-5 佛像上的“卍”字符象征吉祥福瑞

4.彝族、苗族服饰中的“卍”字符(图3-6)

图3-6 左为彝族服饰,右为苗族服饰

从时间上看,“卍”是个贯通古今的符号。在地下文物中,陶罐上有,铜器上有;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彝族、苗族女性服饰中有,伊朗编制地毯上仍然有,这一符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空间看,“卍”是个世界性符号,希腊、印度、英国和俄罗斯等地的出土文物都有“卍”字符,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几处遗址中都发现“卍”字符。古希腊神话《木马屠城记》一书的插图中,也有“卍”字符。佛的金身塑像上大都有“卍”字符,象征吉祥福瑞。据说武则天决定汉语读“万”。以经典而论,在经典中,唯有印度《五十奥义书》记载了这个“卍”字符。

(三)经典与诸子中关于“四时”的名言

离开了“四时”,中华大地上不可能有部部经典,不可能有诸子百家。以四时为基础,演化出一系列至理名言;这些至理名言,遍布于源头的部部经典与先秦诸子。选录几条,介绍如下。

其一,《易经·豫·彖传》:“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其二,《易经·恒·彖传》:“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其三,《易经·革·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

其四,《易经·节·彖传》:“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

其五,《易经·乾文言》:“与四时合其序。”

其六,《易经·系辞上》:“变通配四时。”

其七,《周礼·天官》:“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其八,《周礼·地官》:“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其九,《礼记·礼运》:“播五行于四时。”

其十,《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其十一,《管子·四时》:“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

其十二,《庄子·在宥》:“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

其十三,《庄子·天道》:“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

其十四,《吕氏春秋·去私》:“四时无私行。”

四时可以论道!

看不见的道,看得见的春夏秋冬,看得见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生长收藏的过程中,体现的就是不易之道。

四、六气

源于十二月太阳历的六气,在《黄帝内经》中被视为天地之正纪。正纪的正常与异常,是《黄帝内经》论证疾病与疫病的依据。

(一)六气出处

六气只有一个出处,这就是十二月太阳历。六气的分法,却有两种:一种是太阳回归年一分为二分出的六气。太阳回归,前半年6个月,后半年6个月;前半年6个月为阳六气,后半年6个月有阴六气。一种是两个月为一气,12个月分为六气。

(二)两种界定方法

六气有两种界定方法:一种出于《周髀算经》,另一种出于彝族典籍《宇宙人文论》,介绍如下:

1.第一种界定分法

两个月为一气,一年12个月分六气,彝族文化有这种分法。

《中国彝族通史》记载了如此六气(图3-7)。具体分法如下:

图3-7 彝族六气循环图

冬至,萌气。

立春,生气。

立夏,长气。

夏至,沉气。

立秋,收气。

立冬,藏气。

萌气、生气、长气,从冬至开始的前半年的三气,从萌气到长气,气一步步上升。沉气、收气、藏气,从夏至开始的后半年的三气,从沉气到藏气,气一步步沉降。六气一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原始反终,终则有始。

《黄帝内经》运用的六气,属于两个月为一气的分法。

2.第二种界定方法

一月两个节气,月初为节;月中为气。一月一个中气,前半年6个月6个中气,后半年6个月6个中气。太阳回归一来一往分出12个月,一共12个中气。“中气”之本义,指的是月中之气。

(1)《周髀算经》的记载

《周髀算经·日月历法》:“外衡冬至,内衡夏至,六气复返,皆谓中气。”“六气”一词,发源于太阳历,记载于《周髀算经》。

六气的本源在太阳回归,这是《周髀算经·七衡六间》的记载。

《周髀算经》有一篇《七衡六间》,讲的是太阳在内衡外衡“两衡”之间的循环。

古之内衡,今天的北回归线;古之外衡,今天的南回归线。从内衡到外衡,同一圆心画出了不同半径的7个圆,这就是七衡。七个不同半径的圆界定出的6个空白地带,就是六间。六间,太阳在内衡外衡之间回归的示意图(图3-8)。

图3-8 《周髀算经》中的六气循环图

内衡,夏至点的太阳轨迹;外衡,冬至点的太阳轨迹。太阳从内衡到外衡,共6个月,从外衡到内衡,共6个月。太阳在内外衡之间循环一次共12个月。

12个月含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分十二节十二气,每个月一节一气,月初为节,月中为气。从内衡到外衡的6个月中含六节六气,从外衡到内衡的6个月中含六节六气。“六气复返”共十二气。

两个月一气的分法,分出了风热暑燥湿寒六气,如此六气记载于《黄帝内经》。

六气,一具有时间上的严格规定性,二具有无限循环的规律性。

“七衡六间”解答了一系列基础性问题:

1)三条天文线的确定。冬至,太阳在外衡;夏至,太阳在内衡;春分秋分,太阳在中衡。内衡者,北回归线也;外衡者,南回归线也;中衡者,赤道线也。看看今天的地球仪,马上就会发现三条天文线具有永恒意义。

2)四个时令点的确定。三条天文线上有四个时令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两分两至”这四个时令点,在《黄帝内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意义,被界定为“天地之正纪”。

3)十二月的划分。太阳回归,一来一往。一来6个月,一往6个月。从冬至到夏至为来,从夏至到冬至为往。一来一往,共12个月。

4)十二律、十二经络的参照坐标。律,定音标准也。《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律出太阳历,《周髀算经·陈子模型》有“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之论;十二月与十二律的关系,在《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为“一月一律,十二月十二律”的对应关系。太阳历的12个月,是十二律的参照坐标。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唯我中华先贤发现十二经络,针经《灵枢·经别》明确指出,十二月、十二律是论证十二经络的参照坐标。

5)太阳回归下的推理。《周髀算经·七衡六间》:“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中衡(赤道)左右,冬有不死之草。”观测太阳的中华先贤,肯定没有到过北极,肯定没有到过赤道,但是为什么能够知道北极之下夏天有不融化的冰层,赤道之下冬天有不死之草?靠的是推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2004年9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发表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当谈到“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萌生”时,杨振宁教授归结五点原因,其中第四条是“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简言之,“有归纳无推理”的文化残缺,致使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华大地上。

实际上,在中华文明源头,推理是中华先贤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基本方法。请看以下几个例证:

例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宇宙如何演化?《易经·系辞上》留下如此至理名言。中华先贤亲历了这一过程吗?没有!为何会有“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这一格式的至理名言?答案是:推理。

例二,“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宇宙如何演化?《易经·序卦》留下如此至理名言。中华先贤亲历了这一过程了吗?没有!为何会有“有AB然后有CD”这一格式的至理名言?答案是:推理。

例三,“夫易,彰往而察来。”这是《易经·系辞下》留下的至理名言。往者,历史也。来者,未来也。历史为何能够启示未来?答案是:推理。

例四,“万物负阴而抱阳。”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留下的至理名言。老子解剖过万物吗?没有!为什么老子会有此结论?答案是:推理。

推理,庄子留下了“通于一而万事毕”的名言,文子留下了“知一即无一不知”的名言,荀子留下了“以一论万”的名言,为什么“知一”可以“无一不知”?揭示谜底的在《韩非子》。《韩非子·扬权》:“道无双,故曰一。”道,是推理一切问题的依据。阴阳,是推理一切问题的依据。四时,是推理一切问题的依据。五行,是推理一切问题的依据。推理一切问题的依据,全部发源于太阳。“一”是归纳,“以一论万”是推理。源头的中华文化亦即中华元文化里,既有归纳又有推理。归纳与推理,一个不缺。中华先贤在创建太阳历的同时,也创建了归纳与推理两种方法。

之所以这里谈推理,是因为推理是《黄帝内经》论自然之病论人体之病的基本方法。“观象比类”“援物比类”“取象比类”,讲的是具体的推理方法;“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讲的是推理的根本哲理。详细的讨论将在下面进行,这里仅作简要的介绍。

6)太阳回归的左右之分。日影盈缩,盈缩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回归,往来在左右两条道路上。《周髀算经·日月历法》:“故冬至之后,日右行;夏至之后,日左行。左者,往;右者,来。”知道了这一论断,有助于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的“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之论。

《周髀算经·七衡六间》还解答了一个问题,即地球是一个椭圆体。“吕氏曰:‘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东西2.8万里,南北2.6万里,两者相差0.2万里,显然,地球是一个椭圆球体。

(2)《逸周书》的记载

六气即6个中气,详细的解释在《逸周书》的两个论断之中:

其一,《逸周书·周月解》:“凡四时成岁,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月有中气,以著时应。”

[意译]春夏秋冬循环一次即是一岁。春夏秋冬四时,一时分三个月,分别命名以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一岁12个月,共有12个中气。

“中气”一词发源于太阳历,记载于《逸周书》与《周髀算经》,延续、沿用于《黄帝内经》。

孟仲季,一二三也。孟春仲春季春,春一月春二月春三月是也。“孟、仲、季”之名发源于太阳历,记载于《逸周书》,延续、沿用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

其二,《逸周书·周月解》:“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

[意译]春三月三个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三个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三个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三个中气:小雪、冬至、大寒。12个月十二个中气。

没有中气的那个月,即是闰月。丁酉年(2017)闰六月,这个月只有立秋一个月初之节,而无月中之气。闰月,证明的是太阳历在数理上的严密性,证明的是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在数理上的严密性。

(3)彝族典籍的记载

12个月,前半年6个月为天六气,后半年6个月为地六气。如此区分记载于彝族典籍《宇宙人文论》。

彝族典籍《宇宙人文论》有一篇《论闰年闰月和大月小月》,文章中有一幅“闰年闰月图”(图3-9),这幅图的注释中出现六气之说:

图3-9 彝族天六气地六气升降循环图

十一月为天一气,

十二月为天二气,

正月为天三气,

二月为天四气,

三月为天五气,

四月为天六气;

五月为地一气,

六月为地二气,

七月为地三气,

八月为地四气,

九月为地五气,

十月为地六气。

天论阳,地论阴。一月一气,前6个月为阳六气,后6个月为阴六气。重大的变化点在十一月、五月,这两个变化点是太阳相交于南北回归线决定的。十一月即子月,太阳相交于南回归线;五月即午月,太阳相交于北回归线,子午两点是寒暑(阴阳)二气的转化点。彝族文化以太阳为坐标合理地解释了六气的来源。六气,实际上是十二月一分为二分出的阳六气、阴六气。

为何以十一月为天一气?因为冬至在十一月。

冬至,日影最长点,太阳回归年的起始点。所以,天一气在冬至在十一月。

五、八节

八节者,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也。八节出于十二月太阳历。

(一)书内的八节

经典与诸子之中,均有八节的记载。

1.《周髀算经》的记载

八节者,准确区分于立竿测影,详细记载于《周髀算经》。

日影最长点,1.35丈,冬至。

日影最短点,0.16丈,夏至。

日影平分点,0.755丈,春分秋分。

日影往来长度1.2523丈,立春立冬。

日影往来长度0.4573丈,立夏立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如此为“四立”。“四立”,分启分闭。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如此为“两分两至”。“两分两至”,简而言之,即分至。

五个数据界定出太阳八节,这五个数据由《周髀算经·天体测量》所记载。三个数据为什么会界定出6个节令?因为太阳回归来往经过同一个点。

2.《左传》的记载

八节,可以简称为“分至启闭”。分,春分秋分两分;至,冬至夏至两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分至启闭”一词,流行于黄帝、太昊、少昊时代,记载于《左传·昭公十七年》。

3.《尸子》的记载

尸子,先秦诸子中的一子。《尸子》:“伏羲氏画八卦,别八节而化天下。”

八卦表达的是太阳历八节,这是一。八卦为伏羲氏所作,这是二。化天下的人文就是太阳八节。尸子一句话,有三重重要意义:一是解释了八卦作者为谁?二是解释八卦的意义为何?三是解释了八卦的功能为何?

化天下如何化?让天下人认识太阳法则,让天下人在生产生活中自觉遵循太阳之序。

4.《黄帝内经》的运用

一节有一风,八节有八风;八风分正邪,邪风会致病:一种邪风一种病,八种邪风八种病。太阳八节演化出的邪风理论,顺理成章地成了判断疾病与疫病的依据。专题讨论邪风与疾病与疫病关系的文章,就记载在《灵枢·九宫八风》篇。

在人类先贤中,以邪风论疫病者,唯我中华先贤。

在人类文化宝库中,以邪风论疫病者,唯有《黄帝内经》。

(二)书外的八节图

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中华先贤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表达太阳历八节的八节图。八节图,刻在玉器上,画在陶罐上,铸在青铜器上。时至今日,八节图依然绣在彝族苗族女同胞的服装上。这里选择几幅八节图供读者鉴赏。

第一幅图:湖南汤家岗出土的八分方圆图(图3-10)。

图3-10 湖南汤家岗出土的八分方圆图

湖南汤家岗出土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八分方圆图。一个圆,被均匀地分出了八等份。八分方圆图几乎包含了几何学的全部基础性要素:圆、方、角(直角、锐角、对顶角、同位角)、直线、曲线、s线、水波线、平行线。八分方圆图中的直角三角形,比古希腊大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画出的直角三角形要早出几千年,起码要早出3800年。

内方外圆,这里有没有中华先贤的宇宙观?八角对应空间八方,八方是否对应太阳历的八节,这里有没有中华先贤时空一体的时空观?

毫无疑问,这幅八分方圆图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表达中华先贤的宇宙观,二是表达太阳八节。

天圆地方,是中华先贤对整个宇宙的把握。请看以下三个论断。

其一,《吕氏春秋·圆道》:“天道圆,地道方。”

其二,《大戴礼记·天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其三,《淮南子·天文训》:“天圆地方,道在中央。”

天圆地方之方圆,不能简单地从狭义的几何学上去理解,而应该从中华文化的立场上去解释。关于“天圆地方”的解释,请看以下两个论断。

其一,《大戴礼记·天圆》:“上首之曰圆,下首之曰方。……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

《大戴礼记》以上下内外论方圆。圆在上而方在下,圆在外方在内。文中特别解释,地方之方不能理解为四四方方之方。幽明者,阴阳也,幽曰阴而明曰阳。阳无形曰圜,阴有形曰方。

其二,《吕氏春秋·圆道》:“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上一下也,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

天道曰圆,圆在精气一上一下的圆周运动。地道之方,方在大地有形上,方在万物有形上,方在万物一类一形上。《吕氏春秋》论地道之方,是有形谓之方,不是狭义上的四四方方。

所以,汤家岗八分方圆图首先解答的应该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其次解答是太阳历八节。时令八节对应空间八方,时空一体的时空观完美地融合在八分方圆图中。

汤家岗属于洞庭湖流域,八分方圆图应该属于洞庭湖文明。洞庭湖文明有八角形,有精美的几何图形。

第二幅图: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八角形玉鹰(图3-11)。

图3-11 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八角形玉鹰

玉鹰正反两面都有一个八角形。八角形中心是一个圆,八角形外环绕八角形又是一个圆。八角形内外大小两个圆。

笔者认为,圆是天圆之圆;八角是太阳历八节与空间八方的融合体。

第三幅图: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八角形玉版(图3-12)。

图3-12 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八角形玉版

两组平行线相交,形成了圆心处的正方形;两组平行线相交于圆,又相交出八个直角三角形。

含八角形的圆为小圆,小圆之外还有一个大圆,大小两个圆之间是射线与剑形线。大圆之外,还有射线,四隅还有四个剑形线。

笔者认为,圆是天圆之圆,方是地方之方;八角是太阳历八节与空间八方的融合体,射线是光芒四射的阳光。

凌家滩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所以凌家滩八角形应该属于长江文明。长江文明有八角形,有精美的几何图形。

第四幅图:山东大汶口陶器上的八角形(图3-13)。

图3-13 山东大汶口陶器上的八角形

八角形与中间的正方形,实际上仍然是两组平行线相交而成。大汶口位于黄河流域,所以大汶口八角形应该属于黄河文明。黄河文明有八角形,有精美的几何图形。

第五幅图: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八角形(图3-14)。

图3-14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八角形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青铜铸造的八角形,八角形将一个360°的大圆均匀分为八等份。青铜八角形表达的是什么?凉山彝族毕摩经书中有相似的八角形,毕摩经书解释,八角形含两项重大内容:一是太阳历八节,二是空间八方(图3-15)。

图3-15 凉山彝族经书中的八节八方图

八卦,贵州的彝文典籍称之为“宇宙八角”。宇宙八角含两项重大内容:一是空间八方,二是太阳历八节。八方之中,南北对应夏至冬至,东西对应春分秋分,四隅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三)八节(八角)简评

从空间上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洞庭湖流域,乃至黑龙江流域,都有八角形的出土;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意义,八角形会分布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

从时间上看,八角形跨越了玉器、陶器、青铜器三个时代;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意义,八角形会延续于如此悠久的历史之中吗?

八角形与圆相关,圆的出现,是不是证明此时的中华先贤已经掌握了规矩之规?平行线的出现,是不是证明此时的中华先贤已经掌握了规矩之矩?掌握规矩的中华先贤为什么会反复、不厌其烦地创造出不同形式的优美的圆与八角形?

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八角形具有厚重的文化意义。从天文到人文,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先贤,把天文的精髓浓缩在八角形之中。

认识中华文化,认识中医文化,文字之前的几何图形,无论如何不能轻视,更不能忽略,尤其是八角形。

太阳历的八节,从地球公转角度上看,是地球公转大圆一分为八的结果。

这里回顾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故事记载于《左传·昭公十七年》。故事的名字可以概括为:东夷的郯子指导鲁昭公。故事的梗概如下:

少皞氏时代的官员,以鸟名为官名,有凤鸟、玄鸟、青鸟、丹鸟都入了官名。“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当时的鲁昭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东夷郯国的郯子轻松地解答了这一难题。郯子说:“少皞氏是我们的祖先,我知道这件事的因与果。”郯子先从黄帝讲起,依次讲了炎帝、共工氏、太皞氏、少皞氏几个时期的官员设置的依据,其依据均为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在远古、中古时期是“一等一”的大事。官,因时而设。天文历法中,最基础的为“分至启闭”。分即春分秋分两分,至即冬至夏至两至;启闭即四立: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四时八节,各有官员负责。鲁国是周公的封地,鲁昭公是周公的后代,周公何许人也?礼之集大成者,孔夫子敬重的圣人。然而,周公的后代偏偏遗忘了历史常识。鲁国属于华夏,这些历史常识,偏偏在属于华夏的鲁国失传了。郯国,东夷小国也。郯子,东夷小国的学者。东夷小国的学者,偏偏能清晰地叙述华夏历史。孔子知道这个典故之后,虚心地说出了一句话:“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天子,指的是中原华夏。失官,不是失去官员或官职,而是失去了官员设置的理论依据。以太阳历八节为依据设置官员,这一常识被华夏遗忘。与“礼失求诸野”的主张相似,孔子又提出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四夷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也。中华文化与华夏传统并非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已有失传。朝中失传的,孔夫子主张“礼失而求诸野”;华夏失传的,孔夫子主张“学在四夷”。野,指的是朝野之野。朝野,在同一区域、同一族群之内。四夷之夷,有中原与边陲之分,有不同族群之分。笔者沿着“学在四夷”这条路,借助兄弟民族所保存的天文历法,具体是十月太阳历与十二月阴阳合历,解答了一系列基础问题。“阴阳玄不玄”这一百年悬案,苗族太阳历可以在五分钟之内给出严密、令人信服的答案。“五行玄不玄”这一百年悬案,彝族十月太阳历可以在十分钟之内给出严密、令人信服的答案。八角八卦就是太阳历八节,彝族水族均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出严密的答案。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有胸怀有境界,必须知道“人外有人”,必须有向四周学习的虚心。不耻下问,不耻向四夷问,孔夫子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

六、十二月、十二律

十月太阳历在先,十二月太阳历在后,十二月太阳历是十月太阳历改革的结果。

十二律是十二月的伴生物。“一根藤上两个瓜”,用这句话可以形容十二律与十二月的伴生关系。“一体两面”,用这句话可以形容十二律与十二月的贴切关系。

先谈十二月,再谈十二律。

(一)十二月:十月太阳历改革的结果

十月太阳历为什么要改革?因为节令不适合种庄稼!

稍加对比,马上就会明白十月太阳历为什么要更改。

十月太阳历一月36日,一月含两个节气,18日一个节气;十二月太阳历一月30日,一月含两个节气,15日一个节气;18-15=3,同是太阳历的节气,之间有3日的差距。农业种植,必须当断则断,斩钉截铁,差一天也不行。“过了芒种,种了白种。”东北三省种植,必须在芒种之前下种。芒种之后第二天下种,则不会有任何收获。“过了立秋,种也没收。”湖南二季稻种植,必须在立秋之前下种。立秋之后第二日下种,则不会有任何收获。

一个节气有3日之差,于是就有了“焦禾稼”的危局。十月太阳历改革,势成必然。“后羿射日”之神话,实际上是十月太阳历改革。十个太阳,烈日炎炎,烧焦了禾稼。后羿射日,射掉了九个,剩下一个,温度恢复正常,禾苗开始正常生长。射日之神话,中原华夏有,边陲的彝族也有,湘西与黔东南的苗族同样有,只是射日者的名称不同而已。同一个故事多个民族保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说明十月太阳历改革具有普遍意义?十月太阳历改革,中华大地上的中华先贤又创造出了十二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分五行,十二月太阳历分四时,五行与四时是两种太阳历的标志。希望青年朋友能够记住并分清这两种标志。

(二)十二月太阳历无处不在

从《易经》经《尚书》到先秦诸子,十二太阳历无处不在。

1.“四时”一词是十二月太阳历的间接标志

凡是出现“四时”一词,都可以视为此处所隐含的是十二月太阳历。

“与四时合其序”“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天地革而四时成”“天地节而四时成”“变通配四时”一部《易经》,多处出现“四时”一词,阅读于此就可以作出判断:这里有十二月太阳历。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尧典》中出现了“四时”一词,阅读于此就可以作出判断:这里有十二月太阳历。

“天地无私,四时不息。”“日月星辰之期,四时之度。”“不顺四时之度而民疾。”“四时有度,动静有位。”“四时有度,天地之李(理)也。”“四时代正,终而复始。”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多处出现“四时”一词,阅读于此就可以作出判断:这里有十二月太阳历。

“四时”一词,在先秦诸子中无处不在。阅读至“四时”一词就可以作出判断:这里有十二月太阳历。

2.“十二月”一词是十二月太阳历的直接标志

十二月,在《周礼》《逸周书》《周髀算经》之中是明确出现的。

《周礼·天官》:“岁十有二月。”《周礼·天官》明确指出,一岁有十二月。

《周礼·春官》:“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周礼·春官》明确指出,一岁有十二月。这一论断所论的是由岁、月、日、辰、旬五个时间单位组成的时间系统。所谓“十有二岁”,指的是木星圆周运动的周期。木星圆周运动,十二岁一个周期(实际上是近十二岁,但不足十二岁)。所谓“十有二辰”,指的是一日含十二个时辰。所谓“十日”,指的是一旬有十日。

《逸周书·周月解》:“凡四时成岁,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书·周月解》明确指出,一岁分春夏秋冬四时,一时分孟仲季三个月,一岁共有12个月。

《周髀算经》不但记载了太阳历与太阴历的12个月,而且还记载了两者精确的时间长度。

太阳历的12个月(太阳月),每月的时间长度大于30日,其计算公式为:

365.25÷12=30.44

太阴历的12个月(月亮月),每月的时间长度小于30日,其计算公式为:

354.37÷12=29.53

3.改革后的保留

十月太阳历改革之后,如下内容因其本身的永恒性而无法变革,所以仍然保留在十二月太阳历之中:

 

——其一,冬至夏至,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二,一寒一暑,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三,一阴一阳,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四,一升一降,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五,一奇一偶,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六,一宇一宙,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七,五行结构,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八,五方结构,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九,天干地支,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其十,圆周循环,无法变革,仍然保留。

 

十月太阳历改革为十二月太阳历,真正起重大的作用仅有两处:一是十二月的界定,二是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有了十二月,才有了认识十二律、十二经络的坐标。有了二十四节气,农民才真正找到了播种收获的根本法则。

十二月太阳历在《黄帝内经》的基础性作用,将在后面章节专题讨论。

4.改革后的继承

五行对应五方,时空一体,十月太阳历的时空观是正确的,十二月太阳历全盘继承。

继承,一是继承在文字里,一是继承在数字中。

先谈文字的继承。十二月太阳历分四时,四时对应四方,如何继承五行对应五方的时空观,彝族先贤创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令人过目不忘的故事:五弟兄分家。

弟兄五个分家,先分空间,后分时间。

分空间:大哥分管东方,二哥分管南方,三哥分管西方,四哥分管北方,五弟分管中央。

分时间:大哥分管四时之春的90日,二哥分管四时之夏的90日,三哥分管四时之秋的90日,四哥分管四时之冬的90日。

春夏秋冬四时每一时,四个哥哥每人分管90日。

分时间,把小弟弟忘了。小弟弟问:诸位哥哥,我的呢?四个哥哥连忙每个人拿出18日给五弟。这样,五个弟兄每人分管72日。

五行结构,就如此合理地保留在四时历之中。

五兄弟分家的故事,彝族学者龙正清先生记载在其大作《彝族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中。

五行历的东西南北中五方空间观是正确的,所以五行历改革为四时历之后,五方空间观仍然保留在四时历之中。

再谈数字记载。彝族文化有一幅罡煞图(图3-16),这幅图在民族大家庭中为彝族文化所独有。

图3-16 彝族典籍《土鲁窦吉》中的罡煞图

彝族罡煞图是在《土鲁窦吉》中出现的。书中有图而没有注解,笔者专门写信请教这部书的保存者、翻译者彝族布摩王子国先生,王老先生回信解释如下:

“彝族罡煞图,从内到外的运算规律,中央的69之数,不是实际之数,而是太极之图,表示的是老阴老阳。”

按照天3地2的原理运算:3×6=18,2×9 =18。如此运算,得出的结果是四方数。天3地2加一倍即天6地4运算:6×6=36,4×9=36。如此运算,得出的结果是八方数。

“从外到内,是八面归四方、四方归中央的合体关系,其运算过程是:八方归四面,八个36两两相加变成四个72;四面归中央,四个18变成一个72;四面数与中央数相加,即四个72加一个72等于360。按照天3地2的原理,阴阳生生不息的规律,算出3日过大年、2日过小年的两个年节。”

彝族罡煞图,可以用图形与数字合理解释《黄帝内经》中的两大基础性问题:五脏每一脏主72日;脾居中央主四时之末18日。

五脏有时间性:肝主春72日,心主夏72日,肺主秋72日,肾主冬72日,脾主四时之末的四个18日。五脏的时间性与脾脏的特殊性,《黄帝内经》中只有结论而没有依据,只有文字叙述而没有用历法数字解释。

“播五行于四时。”这是《礼记·礼运》中的一个重要论断。五行,出于十月太阳历;四时,出于十二月太阳历。“播五行于四时”,涉及两种太阳历的融合。“播五行于四时”具体如何播,彝族罡煞图形象而有趣地解答了这一难题。四时之中保留了五行结构,这就是“播五行于四时”(图3-17)。

图3-17 仰韶文化伊川缸上“播五行于四时”的抽象画

脾主四时之末18日,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这样!为什么这样?《黄帝内经》没有给出“所以然”的解释。

罡煞图与“五弟兄分家”的故事,可以清晰地解答《黄帝内经》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脾脏不主一时,而主四时之末的18日。

(三)十二律

十二月与十二律,同根同源,为一根藤上的两个瓜。

1.经典的记载

最早记载十二律的经典,是《周礼》。《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

太阳历与十二律之间是同根伴生关系,共同产生在立竿测影之下。最早记载这一关系的是《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陈子模型》:“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

2.十二月与十二律的对应

一月一律,十二月十二律,最早记载这一对应关系的是儒家典籍《礼记·月令》,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孟春正月,律中太蔟;

仲春二月,律中夹钟;

季春三月,律中姑洗;

孟夏四月,律中仲吕;

仲夏五月,律中蕤宾;

季夏六月,律中林钟;

孟秋七月,律中夷则;

仲秋八月,律中南吕;

季秋九月,律中无射;

孟冬十月,律中应钟;

仲冬十一月,律中黄钟;

季冬十二月,律中大吕。

对应,起始点应该在冬至。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这里的“日至”指的是冬至。从冬至开始谈黄钟,十二中气与十二律的一一对应,《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解释如下:

仲冬日短至,则生黄钟。

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蔟。

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洗。

孟夏生仲吕。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

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

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

孟冬生应钟。

十二律发源于十二中气,《吕氏春秋》的记载与《礼记》的记载完全一致。

十二平均律的证明者明世子朱载堉,在《历律融通·律率》一书中将十二律与十二气一一对应:

黄钟,冬至;大吕,大寒;

太蔟,雨水;夹钟,春分;

姑洗,谷雨;仲吕,小满;

蕤宾,夏至;林钟,大暑;

夷则,处暑;南吕,秋分;

无射,霜降;应钟,小雪。

黄钟为始,应钟为终。十二律为首的是黄钟,黄钟对应的是冬至。《律历融通》记载的黄钟之声仍然始于冬至。

“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也。”乐的母源在何处?在天地之和!《礼记·乐记》反复强调这一点。天地如何和?和在太阳与地球的对应关系上。《周髀算经·七衡六间》:“故曰夏至……极内衡,日冬至……极外衡也。”极,到达也,直射也,对应也。内衡,即北回归线;外衡,即南回归线。

太阳对应于南回归线,冬至。冬至,是天地之和的起始点。冬至这一天的天籁之音、地籁之音,中华先贤界定为黄钟。

太阳对应于北回归线,夏至。夏至,是天地之和的转折点。夏至这一天的天籁之音、地籁之音,中华先贤界定为蕤宾。

太阳回归两次对应于赤道,春分秋分。春分这一天的天籁之音、地籁之音,中华先贤界定为夹钟;秋分这一天的天籁之音、地籁之音,中华先贤界定为南吕。春分秋分两点,是天地之和的中间点。

太阳回归,地球公转,中华先贤在太阳与地球的对应关系找到了24个对应点,这就是24节气。节与气之间在时间段上是有差别的:月初为节,月中为气。12个月中之气,12个太阳与地球的对应点;12个对应点12种天籁之音,中华先贤由此认识并确定了十二律。历与律,其根源均源于天地之和。

以《周髀算经·天体测量》中的日影长度为依据,笔者对十二中气与十二律的对应关系解释如下:

音律,与太阳历是伴生关系。冬至夏至,界定于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点。在界定冬至夏至的同时,中华先贤发现黄钟大吕之声。历律一体,在分清太阳历阴阳十二个中气的同时,中华先贤也界定出了阴阳十二律。

3.直角三角形底边的界定

节令与音律,均界定于直角三角形底边之下,具体界定如下:

三角形底边长1.35丈,冬至,黄钟;

三角形底边长1.1514丈,大寒,大吕;

三角形底边长0.9532丈,雨水,太蔟;

三角形底边长0.755丈,春分,夹钟;

三角形底边长0.5564丈,谷雨,姑洗;

三角形底边长0.3582丈,小满,仲吕;

三角形底边长0.16丈,夏至,蕤宾;

三角形底边长0.3582丈,大暑,林钟;

三角形底边长0.5564丈,处暑,夷则;

三角形底边长0.755丈,秋分,南吕;

三角形底边长0.9532丈,霜降,无射;

三角形底边长1.1514丈,小雪,应钟。

十二律确定在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变化之下。稍微留心就可以看出,八节的日影长度自冬至始由长变短,自夏至始又由短变长;长有一定极限,短有一定极限;一来一往,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循环无端。

朱载堉正是以《周礼》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经过开方,求出了十二平均律。

4.道路之外还有道路,方法之外还有方法

立竿测影的竿与影,本身就是直角三角形。观测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度的变化,中华先贤区分出十二中气,又在十二中气这里抽象出十二律。所以,完全可以利用日影下的直角三角形重新找出求证十二平均律的新方法。

十二律被明世子朱载堉用数理所证明,从此十二律变成了十二平均律。16世纪,十二平均律传到西方。18世纪,西方音乐家开始将十二平均律用于创作实践。1722年,巴赫将十二平均律引入著作《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十二平均律从此传遍了西方,一直沿用至今。十二平均律,是中国十二月太阳历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一旦离开了太阳与地球的对应关系,就无法理解十二平均律的永恒性与常青性。

历与律,一体两面。所以,从《礼记》《吕氏春秋》到《史记》《汉书》《淮南子》,谈历必然谈律,谈律必然谈历。历律同源,《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中有“间不容发”的描述:“圣人谨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容发。”历与律同一个发源地,这个发源地就是日月星辰,终极之发源地就是太阳与地球的对应关系。历与律一体两分的紧密关系,间不容发。“历律”并列并重,是先秦诸子到汉代的一致文风。不懂十二月太阳历,无法理解“历”与“律”为何会并列并重。

谈中医文化有必要谈历律吗?十分必要。不懂历律谈中医,犹如神秀谈禅,不是在门里,而是在门外。

十二月十二律是论证人体十二经络的根本依据,详细的讨论在“太阳与中医”章节中进行,此不赘述。

5.十二月演化出的成语

《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文子》指出“周而复始”这一成语,发源于太阳历的十二月。前面已经谈过,冬至夏至的无限循环,一寒一暑的无限循环,演化出了众多的、具有永恒意义的成语与至理名言。十二月循环,也就是寒暑循环、阴阳循环,也就是四时循环、八节循环,也就是否极泰来的物极必反。十二月循环,这一坐标演化出了十二经络的循环、气血循环。十二月,时间也。时间,起于太阳回归,起于地球公转。正是太阳回归,正是地球公转,演化出了流传至今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与至理名言。

6.十二地支与十二律对应简图

十二月太阳历与十二律之间的关系,前人用艺术手法画出了十二支与十二律对应的简图,如图3-18所示。

图3-18 十二支与十二律对应图

7.出于直角三角形底边的成果:简评十二月太阳历

十二月太阳历,是中华文化精美的标志。

十二月太阳历,出于立竿测影的日影之下。

竿下日影是直角三角形底边。出于直角三角形底边的十二月太阳历创建了时间、气候、算术、音律、哲学五大体系:

其一,时间。二十四节气的确定,出于直角三角形底边;岁、月、日的确定,出于直角三角形底边;干支纪年表,出于人工计算;时间单位与时间系统,完善于十二月太阳历。《尚书·大禹谟》:“时乃天道。”时间之时与天道等同。敬请记住,时间体系出于十二月太阳历。时间体系,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用。

其二,气候。气候与时间一体而论,是十二月太阳历的特色。岁分四时,四时春夏秋冬。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一时一种气候,四时四种气候。

岁分二十四节气,分七十二候;一节一种气候,一候一种气候。一是严格的定时,一是气候融入定量的时间之中,这就是十二月太阳历。

气候与物候一体而论,同样是十二月太阳历的特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时一种物候,四时四种物候。

气候与人候一体而论,是《黄帝内经》的特色。春夏秋冬四时,一时一种脉象,四时四种脉象。脏象法时,一脏法一时,五脏法四时,知道了这些常识,才能理解“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时健脾”的所以然;知道了这些常识,才能理解“四气调神大论”的所以然。

气候、物候、人候一体认识,气候、物候、人候三者合一而论,如此认识论与方法论永远也不会过时。

其三,数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起于十月太阳历。中华大地上的算术,完美于十二月太阳历。太阳历与算术的关系会在后面详细介绍,此不赘述。

一阴一阳,发源于冬至夏至。算术,发源于一阴一阳。“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正是起源于太阳历的算术,才有了适用于今天计算机的机械化算法。

算术,精密精美的算术,体现在永恒不变的寒暑转换中,体现在永恒不变的四时循环中。

其四,音律。律历同源。五音,这是音乐之音,六律——阴六吕、阳六律,这是定音标准。音乐之音与定音标准,全部源于太阳历。五音,源于十月太阳历;十二律,源于十二月太阳历。

五音,是论证五脏的依据。

十二律,是论证经络的依据。十二律,经数学验证变为十二平均律,成了整个世界的定音标准。

其五,哲学。从以节令种植开始,从“冬至过大年”开始,中华大地上以天时论人时的中华文化就开始了。冬至,界定于日影之下,界定于日影最长点。冬至,是太阳回归年的第一天。以冬至为大年节,遵循是太阳回归之序。

以冬至为基点,界定出了时间单位与时间系统,从此中华大地上有了以天时论人时的教化。竿下日影,抽象出了天道,从此中华大地上有了以天道论人道的教化。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成了“如何为人,如何为君”的榜样,从此中华大地上有了以天德论人德的教化。时时处处以天为榜样,如此者“天人合一”之哲学也。

日影长短两极变化界定出了寒暑。寒暑一体而两分,这里有“一分为二,合二而一”。

日影长短两极变化界定出了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一体而四分,这里有“一分为四,合四为一”。

 

——同理可证,五行的“一分为五,合五为一”。

——同理可证,六气的“一分为六,合六为一”。

——同理可证,八节的“一分为八,合八为一”。

——同理可证,十二月的“一分为十二,合十二为一”。

——同理可证,万物的“一分为万,合万为一”。

 

“一分为N,合N为一”的哲理进入《黄帝内经》,才有了“精、气、津、液、血、脉”六名“为一气”的所以然。

气血、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人体内部无论怎么细分都是一个整体,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明白《黄帝内经》中“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的奇特方法。

“阴阳者,寒暑也。”(《灵枢·刺节真邪》)日影下的寒暑相随,《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相随,两者之间融会贯通,才能明白针经《灵枢·卫气》篇中的“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之论。

日影长短两极变化演化出了一系列万古长青常青的哲理,例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满招损,谦受益”“反者道之动”……

七、二十四节气

详细记载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只有两部:一部是《逸周书》,一部是《周髀算经》。

(一)《逸周书》的记载

《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四时,一时6个节气,四时24个节气。具体顺序如下。

春6个节气:立春、惊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夏6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6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6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关乎气候,气候关乎物候;气候随节气而变化,物候随气候变化而变化;立春之日冰解冻,雨水之日桃花开,立夏之日蝈蝈叫,春分雷始响,秋分雷收声;一幅井然有序、循序渐进、无限循环的自然演化图,这就是《逸周书·时训》中的二十四节气。

《逸周书》只是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并没有介绍“如何界定”出的二十四节气。

(二)《周髀算经》的记载

利用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中华先贤区分出二十四节气。今天仍然在采用的二十四节气,是由《周髀算经·天体测量》记载的:

“凡八节二十四气,气损益九寸九分又六分之一。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六寸。问次节损益寸数长短各几何?

冬至晷长1丈3尺5寸。——1.35丈

小寒1丈2尺5寸,小分5。——1.255丈

大寒1丈1尺5寸,小分4。——1.1514丈

立春1丈零5寸2分,小分3。——1.0523丈

雨水9尺5寸3分,小分2。——0.9532丈

启蛰8尺5寸4分,小分1。——0.8541丈

春分7尺5寸5分。——0.755丈

清明6尺5寸5分,小分5。——0.6555丈

谷雨5尺5寸6分,小分4。——0.5564丈

立夏4尺5寸7分,小分3。——0.4573丈

小满3尺5寸8分,小分2。——0.3582丈

芒种2尺5寸9分,小分1。——0.2591丈

夏至1尺6寸。——0.16丈

小暑2尺5寸9分,小分1。——0.2591丈

大暑3尺5寸8分,小分2。——0.3582丈

立秋4尺5寸7分,小分3。——0.4573丈

处暑5尺5寸6分,小分4。——0.5564丈

白露6尺5寸5分,小分5。——0.6555丈

秋分7尺5寸5分。——0.755丈

寒露8尺5寸4分,小分1。——0.8541丈

霜降9尺5寸3分,小分2。——0.9532丈

立冬1丈零5寸2分,小分3。——1.0523丈

小雪1丈1尺5寸1分,小分4。——1.1514丈

大雪1丈2尺5寸,小分5。——1.255丈

凡为八节二十四气。

气损益九寸九分又六分之一。

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

一直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就出于此。

二十四节气,源于立竿测影。二十四节气,源于实际测量。

二十四节气,首先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大法,其次是自然百科的发源地;前一点为众所周知,后一点则众所不知。

(三)小小差别

相较两部经典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基本相同,小有差别。

《周髀算经·天体测量》中,雨水在前,惊蛰在后;《逸周书·时训》中,惊蛰在前,雨水在后。这是一个差别。

《逸周书·时训》中有气候与物候两种变化,而《周髀算经·天体测量》只有气候变化而没有物候变化。这也是一个差别。

(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至简至易的二十四节气歌,附录于《新华字典》之后。

二十四节气歌有多重重要意义:一是指导生产,指导生活;二是节气预测。知道了立春,立刻可以推算出何时立夏。知道了立夏,立刻可以推算出何时立秋……

在中华大地上,无论是塞外还是江南,都在沿用二十四节气,这里体现的是空间中的普遍性。

在民族大家庭中,无论中原汉族还是边陲少数民族都在沿用二十四节气,这里体现的是文化教育的普遍性。

(五)简评二十四节气

1.“量天尺”量出的成果

立竿测影之竿,史有“量天尺”之称。“量天尺”下的日影长度,解答了一系列的基础性问题:

区分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节是冬至;

冬至是日影最长点决定的;

夏至是日影最短点决定的;

太阳回归,冬至是起始点,夏至是转折点;

冬至之后,日影开始变短;夏至之后,日影开始变长;

日影由长变短为损,日影由短变长为益;

日影每损益九寸九分又六分之一即是新的节气;

“损益”之哲理源于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

“热极生寒,寒极生热”之哲理源于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之哲理源于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

凭借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中华先贤创建了永恒而常青的二十四节气,创造了一系列穿越时空的成语与格言;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在今天,还会有新的发现吗?

2.一个数据定出2个节令的奥秘

从立竿测影的日影长度上看,二十四节气由13个日影长度所界定:一个日影最长点,一个日影最短点,这两个点界定出2个节令,剩下的22个节令,由11个日影长度所界定。每一个日影长度界定出2个节令。为什么?奥秘在于太阳回归的一往一来:来,经过此点;往,经过此点。

从地球公转角度上看,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公转大圆与太阳的24个对应点。冬至夏至这两个节令,实际上是地球公转大圆一分为二的两个点。

3.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二十四节气歌将立春排位于第一位,实际上真正的第一是冬至。冬至,节首也。

《后汉书·律志下》:“影长则日远,天度之端也。日发其端,周而为岁。”天体测量,靠的是立竿测影之竿。立竿测影之竿,史有“量天尺”之称。日影最长点,就是天度之端点。从端点到端点,日影循环一周即是一岁。冬至点,是天度之端点。太阳历论岁,冬至这一天,是新岁的起点。冬至,新岁第一天,岁首也。

冬至,是阴阳二气转换的第一天。阴极生阳,冬至点是阳气发生的第一天。苗族的“冬至阳旦”,汉族的“冬至一阳升”,所讲的就是冬至点的阴阳转换。阳旦,阳气发生的第一天。阳旦,气首也。

岁首、节首、气首,这就是中华先贤对冬至点的解释。“冬至过大年”,这是云南楚雄彝族与湘西苗族至今还保留的习俗。节首、岁首、气首,再加上年首,如此“四首”是冬至点的特殊意义。立足于“四首”,才能认识粤港澳台四地民间“冬至大过年”之说的所以然。

4.算术的发源地

观测日影变化,中华先贤发现太阳回归的周期性与规律性。计算太阳回归周期,出现了东方算术。

从日影最长点到日影最短点,亦即从冬至到夏至,一天天累计,182日有奇;从日影最短点到日影最长点,亦即从夏至到冬至,一天天累计,182日有奇;一个太阳回归年时间长度为365日。——加法由此产生。

《周髀算经·日月历法》:“故知之,三百六十五日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一。故知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岁终也。”实际观测知道,四个太阳回归年之中有三个365日,有一个366日,平均数为365.25日。——这里出现了加乘除三则运算。演算公式如下:

(365×3+366)÷4=365.25(日)

365.25这一数据,在民族大家庭中,汉族、彝族、苗族、水族都有保留。

彝族十月太阳历,将太阳回归年尾数的5~6日,安排为大小两个节。大年节3日,小年节2日。四年一闰。闰年的大小年节均安排3日。大小两个年节的天数不计入月,作为生生不息的阴阳转换日。

365-5=360(日)

366-6=360(日)

360日这一数据,是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的数理基础。——去尾数,出现了减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全部完成于太阳历。

寒暑、四时、五行、六气、八节、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些基本要素均可以在算术运算中得到精确的数字。

寒暑:

360÷2=180(日)

四时:

360÷4=90(日)

五行:

360÷5=72(日)

六气:

360÷6=60(日)

八节:

360÷8=45(日)

十二月:

360÷12=30(日)

二十四节气:

360÷24=15(日)

七十二候:

360÷72=5(日)

希望中医文化的热爱者、研究者、继承者记住这里的一系列精确的数字,正是这一系列的精确的数字构成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数理骨架。

一寒一暑即一阴一阳,一阴一阳最早是在太阳历中出现的。太阳历的一阴一阳,本身就具有严格的规定性。玄虚,与阴阳无关。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所有的基本要素,都具有严格的规定性,没有丝毫玄虚的成分。太阳历节令的运算,演化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5.运动中的循环性

日影长短两极,短极而长,长极而短,无限循环。

地球公转,周而复始,原始反终,无限循环。

一寒一暑,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无限循环。

春夏秋冬,无限循环。

六气八风,无限循环。

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无限循环。

七十二候,无限循环。

变化是绝对的!

周而复始的无限循环是绝对的!

认识这两个“绝对”非常重要!如果说天气有循环性,那么,天灾呢?疫病呢?

6.具有非凡意义的几个点

(1)事关开端的一个点

竿下中午日影是一条直线,直线最长点即直线之端点。直线之端点,即冬至点。这个点,《后汉书》称之为“天度之端”。

(2)事关转换的两个点

竿下中午日影,变化在两点之间,两点是日影最长点与日影最短点。

日影最长点,影长1.35丈。

日影最短点,影长0.16丈。

日影最长点,冬至;日影最短点,夏至。

冬至夏至,是事关转换的两个点:

寒暑转换发生在这两个点;

阴阳转换发生在这两个点;

万物枯荣的转换发生在这两个点。

冬至夏至,实际上是两个统帅。冬至,统帅着前半年12个节气;夏至,统帅着后半年12个节气。前半年12个节气,主生主长;后半年12个节气,主收主藏。也可以说,冬至统帅着前半年阳气;夏至,统帅着后半年阴气。

真正认识冬至夏至这两个点,才能打开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的大门。

(3)事关升降出入的四个点

日影最长点与最短点之间有一个中间点,其日影长度为0.755丈。太阳回归两次经过这一个点,区分出两个节气——春分与秋分。日影最长点,冬至;日影最短点,夏至;长短两极的中间点,春分秋分。

两分两至,是至关重要的4个节气。两至,决定着阴阳二气的升降。阴阳二气的升降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决定着“离离原上草”的“一岁一枯荣”。两至两分,决定着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冬至一阳升,夏至一阴降;春分阳气出,秋分阳气入。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决定着万物的生长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只有认识中午的日影,具体来说,只有认识中午日影直线上的三个点,才能真正理解《黄帝内经》中的“升降出入”之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分至”者,两分两至也。“两至”点,是阴阳二气的极点。冬至阴极,夏至阳极。“两分”点,是阴阳二气的平分点。只有认识“分至”的天文意义,才能真正理解《黄帝内经》中的“天地之正纪”之论。

所谓“天地之正纪”,天地之道的代名词也。寒暑二气即阴阳二气的变化,天道变化也。天道变化,变化在4个节令中。两至,是阴阳二气的转换点;两分,是阴阳二气的平分点。两分两至,是中医文化的核心所在。

7.对称性

以冬至为中心,两侧的节气呈现出了同一数据的自然对称性:

小寒大雪日影同长,长度同为1.255丈。

大寒小雪日影同长,长度同为1.1514丈。

立春立冬日影同长,长度同为1.0523丈。

雨水霜降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9532丈。

惊蛰寒露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8541丈。

春分秋分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755丈。

清明白露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6555丈。

谷雨处暑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5564丈。

立夏立秋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4573丈。

小满大暑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3582丈。

芒种小暑日影同长,长度同为0.2591丈。

以夏至为中心,两侧的节气在数据上同样会呈现出自然对称性。

对称性,可以解答两道难题:一是中医文化中的难题,二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难题。

经络有对称性,穴位有对称性,为什么中华先贤会发现经络的对称性,为什么中华先贤会发现穴位的对称性,与太阳回归的对称性没有关系吗?与二十四节气的对称性没有关系吗?

对称性,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道难题。研究物质中的对称性,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而应该放眼于太阳。太阳就是生命!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之中的结构构造与太阳回归是有母源关系的。“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从成分上看,万物皆是阴阳两种成分。从结构上看,万物皆是阴阳两分结构。阴阳,第一母源在太阳历的一寒一暑。一寒一暑的对称性,就是一阴一阳对称性的所以然。

8.规定性与规律性

日影长度揭示的是规定性。二十四节气,揭示的是天气变化的规律性。正常是天气,异常是天灾。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天气,“清明时节雨倾盆”则是天灾。如果说天气变化有着严格的规定性与规律性,那么,天灾的发生有没有严格的规定性与规律性?宇宙间一切都有严格的规定性与规律性,天灾会例外吗?

有正常之天气,有正常之健康。有异常之天灾,必然引起异常之疾病或疫病。仅仅以细菌而论,会找出疫病之病因吗?

9.永恒性与常青性

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46亿年至今,日影最长点与日影最短点,从来没有改变过,这里体现出的是永恒性。日影短极而长,长极而短,一岁一循环。一岁一循环,这里体现出的是常青性。

八、七十二候

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中华先贤又区分出七十二候。

(一)“时”与“候”的重要性

《灵枢·卫气行》:“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这一论断明确指出,诊病治病不能“失时反候”,换言之,诊病治病必须以“时”与“候”为坐标。

(二)“气”与“候”的区分

在今天,“气候”是一个双音词,而在中华先贤那里,“气”与“候”则是两个单音词。

何谓气?何谓候?

《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四时有二十四气,一岁有七十二候。——以五日为单位,划分出一候。以六气十八候为单位,划分出一时。时候,时候,不是一个模糊的双音词,而是有严格定量的两个单音词。

(三)七十二候出处与详细内容

完整的七十二候,出于《逸周书·时训》。

气候决定物候!动植物的变化,变化在以五日为单位的气候之中。七十二候,在宋徽宗主编的《圣济总录》开篇之处,连续出现了60张即一个甲子的“七十二候图”,这说明一直到宋代的中医界,还信守着“失时反候,百病不治”的原则。

报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每到初春时节都会踏青观察小草发芽、小花开花的准确日子并记录之,以对照气候的正常与否,由此可见气候与物候在现代科学的重要地位。

时与候,属于时间科学与气候科学。时间科学与气候科学是中医论病论养生的两大坐标,所以,有必要详细介绍七十二候的详细内容,以免失传。

[原文]立春之日,东风解冻。

又五日,蛰虫始振。

又五日,鱼上冰。

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虫不振,阴奸阳。鱼不上冰,甲胄私藏。

[译文]立春之日,东风吹,冰始解。

过五日,冬眠动物苏醒。

又过五日,鱼儿背上还有冰层。

如果东风不能消解冰冻,那么号令就不能执行。冬眠动物不苏醒,是阴气盛于阳气。鱼儿背上有冰的水面,预示民间私藏铠甲、头盔。

[原文]惊蛰之日,獭祭鱼。

又五日,鸿雁来。

又五日,草木萌动。

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

[译文]惊蛰之日,水獭会将捕到的鱼摆放在水边。

过五日,鸿雁由南而归。

又过五日,草木萌芽。

如果水獭不摆放鱼儿,国内将多发盗贼。鸿雁不北归,远方之人则不臣服。草木不萌芽,瓜果蔬菜会晚熟。

[原文]雨水之日,桃始华。

又五日,仓庚鸣。

又五日,鹰化为鸠。

桃不始华,是谓阳否。仓庚不鸣,臣不从主。鹰不化鸠,寇戎数起。

[译文]雨水这一天,桃花初开。

过五日,黄鹂开始歌唱。

又过五日,老鹰化为布谷鸟。

桃树不开花,说明阳气闭塞。黄鹂不唱歌,臣下不服从君王。老鹰不化为布谷鸟,贼寇屡屡发生。

[原文]春分之日,玄鸟至。

又五日,雷乃发声。

又五日,始电。

玄鸟不至,妇人不孕,雷不发声,诸侯失民。不始电,君无威震。

[译文]春分之日,燕子飞来。

过五日,春雷发声。

又过五日,第一次出现闪电。

燕子不来,妇女不会怀孕。春雷不响,诸侯丧失百姓。不出现闪电,君王无威严。

[原文]谷雨之日,桐始华。

又五日,田鼠化为鴽。

又五日,虹始见。

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若国贪残。虹不见,妇人苞乱。

[译文]谷雨这一天,桐树首次开花。

过五日,田鼠化为鹌鹑。

又过五日,彩虹开始出现。

桐树不开花,当年必有大寒。田鼠不化鹌鹑,国家出贪婪残暴之人。彩虹不出现,预示妇女淫乱。

[原文]清明之日,萍始生。

又五日,鸣鸠拂其羽。

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萍不生,阴气愤盈。鸣鸠不拂其羽,国不治;戴胜不降于桑,政教不中。

[译文]清明之日,水生浮萍。

过五日,斑鸠擦磨翅膀。

又过五日,戴胜鸟飞落桑枝上。

水面不生浮萍,阴气过盛。班鸠不擦摩翅膀,国家不能治军。戴胜鸟不落桑树上,政令教化会落空。

[原文]立夏之日,蝼蝈鸣。

又五日,蚯蚓出。

又五日,王瓜生。

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嬖夺后命;王瓜不生,困于百姓。

[译文]立夏之日,蝼蝈叫。

过五日,蚯蚓从地下爬出。

又过五日,王瓜开始生长。

蝼蝈不叫,地面积水漫溢;蚯蚓不出,宠妃会夺去王后性命;王瓜不生,贵族要遭困穷。

[原文]小满之日,苦菜秀。

又五日,靡草死。

又五日,小暑至。

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小暑不至,是谓阴慝。

[译文]小满之日,苦菜开花。

过五日,靡草枯死。

又过五日,气候由温变热。

苦菜不开花,贤人潜伏不出。靡草不枯死,国内盗贼泛滥,气候不变热,是阴气太盛。

[原文]芒种之日,螳螂生。

又五日,臭始鸣。

又五日,反舌无声。

螳螂不生,是谓阴息。臭不始鸣,令奸壅偪。反舌有声,佞人在侧。

[译文]芒种之日,螳螂生。

过五日,伯劳鸟开始鸣叫。

又过五日,百舌鸟不再出声。

螳螂不生,为阴气灭息。伯劳鸟不叫,政令不行而奸邪逼人。百舌鸟叫,有巧佞之人在朝。

[原文]夏至之日,鹿角解。

又五日,蜩始鸣。

又五日,半夏生。鹿角不解,兵革不息。蜩不鸣,贵臣放逸。半夏不生,民多厉疾。

[译文]夏至之日,鹿角脱落。

过五日,蝉始呜。

又过五日,半夏长出。

鹿角不脱落,战祸不停止。蝉不呜,贵臣放荡淫佚。半夏不长,民间有疫病。

[原文]小暑之日,温风至。

又五日,蟋蟀居辟。

又五日,鹰乃学习。

温风不至,国无宽教。蟋蟀不居辟,急迫之暴。鹰不学习,不备戎盗。

[译文]小暑之日,温风始吹。

过五日,蟋蟀上墙壁。

又过五日,小鹰开始学飞翔。

温风不起,国家无宽松政令。蟋蟀不上墙壁,则有强暴者横行。小鹰不学飞,不能防御敌寇。

[原文]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

又五日,土润溽暑。

又五日,大雨时行。

腐草不化为萤,谷实鲜落。土润不溽暑,物不应罚。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

[译文]大暑之日,腐草变为萤火虫。

过五日,土地潮湿,空气暑热。

又过五日,大雨以时而来。

腐草不变为萤火虫,庄稼颗粒会提早脱落。土地潮湿而不暑热,会刑罚不当。大雨不按时下,国家没有恩惠给百姓。

[原文]立秋之日,凉风至。

又五日,白露降。

又五日,寒蝉鸣。

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邪病。寒蝉不鸣,人皆力争。

[译文]立秋之日,凉风始吹。

过五日,白露降。

又过五日,寒蝉始呜。

凉风不起,政令无威严。早上白色露水不降,民多患咳喘。寒蝉不鸣,大臣会以力逞强。

[原文]处暑之日,鹰乃祭鸟。

又五日,天地始肃。

又五日,禾乃登。

鹰不祭鸟,师旅无功。天地不肃,君臣乃□。农不登谷,暖气为灾。

[译文]处暑之日,老鹰捕鸟陈放。

过五日,天地开始肃杀。

又过五日,庄稼成熟可收割。

老鹰不陈放鸟雀,征战会劳而无功。天地不肃杀,君臣之间礼仪失序,农田里收不到五谷,暖气会造成疫病之灾。

[原文]白露之日,鸿雁来。

又五日,玄鸟归。

又五日,群鸟养羞。

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养羞,下臣骄慢。

[译文]白露之日,大雁南飞。

过五日,燕子也南飞。

又过五日,众鸟开始积存食物。

大雁不南飞,远方之人会背叛。燕子不南归,家庭会离散。鸟类不积存食物,下臣会骄横傲慢。

[原文]秋分之日,雷始收声。

又五日,蛰虫培户。

又五日,水始涸。

雷不始收声,诸侯淫佚。蛰虫不培户,民靡有赖。水不始涸,甲虫为害。

[译文]秋分之日,雷震收声。

过五日,冬眠动物培修洞穴。

又过五日,地上积水逐渐干涸。

雷震不停止声响,诸侯纵欲放荡。冬眠动物不培修洞穴,老百姓会失去依靠。积水不干涸,带甲的动物要成灾。

[原文]寒露之日,鸿雁来宾。

又五日,爵入大水化为蛤。

又五日,菊有黄华。鸿雁不来,小民不服。爵不入大水,失时之极。较重无黄华,土不稼穑。

[译文]寒露这一天,最后一批大雁南飞。

过五日,麻雀掉入大水变为蛤蜊。

又过五日,秋菊开出黄花。

最后一批大雁南飞,民不驯服。麻雀不掉入海中变蛤蜊,季节会错乱。秋菊不开黄花,土地不能耕种。

[原文]霜降之日,豺乃祭兽。

又五日,草木黄落。

又五日,蛰虫咸俯。

豺不祭兽,爪牙不良。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蛰虫不咸附,民多流亡。

[译文]霜降之日,豺会陈放捕来的鸟兽。

过五日,草木枯黄落叶。

又过五日,冬眠动物都蛰伏在地。

豺不摆放鸟兽,武士无所作为。

草木不枯黄落叶,是阳气偏盛。冬眠动物不蛰伏,民间会因疫病而流亡。

[原文]立冬之日,水始冰。

又五日,地始冻。

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水不冰,是谓阴负地。不始冻,咎征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

[译文]立冬之日,水面开始结冰。

过五日,大地开始封冻。

又过五日,野鸡飞入大海化为大蛤。

水面不开始结冰,是阴气不足。

地面不开始封冻,是疫病的征兆。野鸡不飞入大海化为大蛤,国中会出现大批淫妇。

[原文]小雪之日,虹藏不见。

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闭塞而成冬,母后淫佚。

[译文]小雪之日,彩虹隐藏。

过五日,阳气升于天,阴气降地面。

又过五日,天地凝结,闭塞而成冬。

彩虹不隐藏,妻子不忠于丈夫。阳气不升天,阴气不落地,君臣间相互憎恨。天地不成冬,国内淫乱放荡。

[原文]大雪之日,鴠鸟不鸣。

又五日,虎始交。

又五日,荔挺生。

鴠鸟犹鸣,国有讹言。虎不始交,将帅不和。理睬挺不生,卿士专权。

[译文]大雪之日,寒号鸟不再鸣叫。

过五日,老虎开始交配。

又过五日,马蔺草长出地面。

寒号鸟还在啼叫,国内有妖言惑众。老虎不交配,将帅不和睦。马蔺草不长出来,卿士们会专权欺主。

[原文]冬至之日,蚯蚓结。

又五日,麋角解。

又五日,水泉动。

蚯蚓不结,君政不行。

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

[译文]冬至之日,蚯蚓盘结。

过五日,麋鹿角开始脱落。

又过五日,地下水泉开始涌动。

蚯蚓不盘结,国君政令行不通。麋鹿角不脱落,兵甲武器不能收藏。地下水泉不涌动,阴阳二气没有转换,阳气没有上升。

[原文]小寒之日,雁北向。

又五日,鹊始巢。

又五日,雉始鸲。

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宁。雉不始雊,国大水。

[译文]小寒之日,大雁开始向北飞。

过五日,喜鹊开始筑巢。

又过五日,野鸡开始啼叫。

大雁不向北飞,百姓不会心向君王。鹊不构巢,国不安宁。野鸡不开始啼叫,国内会发大水。

[原文]大寒之日,鸡始乳。

又五日,鸷鸟厉疾。

又五日,泽腹坚。鸡不始乳,淫女乱男。鸷鸟不厉,国不除兵。水泽不腹,坚言乃不从。

[译文]大寒之日,母鸡开始产蛋。

过五日,猛禽凌空疾飞。

又过五日,水塘中央结坚冰。母鸡不开始产蛋,淫妇会迷乱男人。

猛禽不高飞,国家不能剪除奸邪。水中不结坚冰,国君的政令无人听从。

(四)七十二候简评(图3-19)

图3-19 《中国彝族通史》中的十二月二四十节气七十二候图

今天,“气候”一词是双音词。

当初,“气”与“候”是两个单音词。

气候、气候,候在先而气在后。

五日一候,三候一十五天一气。六气九十天一时,四时三百六十天一岁。候与气,是在一岁之中最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七十二候,是无限循环的时间系统。

候与七十二候的确定,是中华先贤为子孙留下的宝贵遗产。

五日一候。一个“候”字,有双重意义:一是气候之候,二是物候之候。

太阳决定气候,气候决定物候。候与七十二候的确定,有三重重要意义:一是可以预测天气,二是可以预测丰收与歉收,三是可以预测疾病和疫病。

惊蛰时节阳气不足,会有“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的结果,候与七十二候可以预测丰收与歉收。鸿雁该来不来,水獭该出现不出现,小草该发芽不发芽,水果与蔬菜就会歉收,五谷当然也会歉收。

大暑时节“大雨时行”,候与七十二候可以预测天灾。大暑时节是大雨暴雨发生点,这是基本规律。大暑时节“大雨时行”相通于“清明时节雨纷纷”,两者均为基本规律。2018年的大暑,东南亚、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部暴雨成灾。大暑点即大雨暴雨点,这一规律的揭示,是《逸周书》的贡献。夏至点是风雨交汇点,不到夏至或不接近夏至,台风不会降临中国,这一规律的揭示,是《逸周书》的贡献。天气有规定性和循环性,天灾亦有规定性与循环性。在候与七十二候的基础上再向前跨一步,中华文化就会解答一个卫星、仪器无法解答的当代难题——天灾的规律性与规定性。

“半夏不生,民多厉疾。”候与七十二候可以预测疫病。半夏是一种植物药,生在夏至,夏至刚好是夏季的一半,所以命名为半夏。时令到了夏至,而半夏没有出生,预示着时令到而气没有到。有是时无是气,民多厉疾——人民会发生严重的疫病。

“白露不降,民多邪病。”白露在秋季,是入秋第三个节令。白露时节,中原路边的草叶上会挂满小米大的水珠,路上行走,裤脚会被打湿。露水之露,白露时节的特征。白露时节,草上没有出现应该出现的小水珠,原因在于阴阳二气的错乱:秋分点是阳气沉入地面点,是阴气降临地面点。“白露不降”属于阴气该降不降。自然次序的错乱,会引起人体疫病。疫病即邪病。

《素问·刺法论》:“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阴阳二气升降失常,就会引起“暴郁”——大疠疫。大疠疫,邪病也。以气候异常论疫病,这是《逸周书》这一文化经典的立场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立场完全一致。

万物有病,人必然有病,由彼及此的联系,这就是“援物比类”。

气候异常,必然引起人体异常,由彼及此的联系,这就是“观象比类”。

《逸周书·时训》谈七十二候时,在以气候定物候之外,还有命运与国运的推测,这些推测不符合“道法自然”的原则,不符合“积善有余庆,积恶有余秧”的原则,可以忽略不计。

以经典而论,唯有《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七十二候。看不见的气候,看得见的物候。物候变化揭示的是气候变化。“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立春之后,五日一个变化。三个又五日,三个变化——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草木萌动。气候决定着物候,这是中华先贤的基本认识。

昼夜、节令、日子、年岁,在《圣经》中都是万能之神区分出来的。中华先贤用太阳法则解答的问题,希伯来先贤是用神的智慧解答的。重视昼夜、岁月、节令,是中华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的共同点。谁来区分,是天文还是神,这是中华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的不同点。

《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热爱中华文化的读者,应该记住这一论断。

热爱中医文化的读者,应该记住这一论断。

(五)《逸周书》与《周髀算经》简介

《逸周书》与《周髀算经》是两部极其重要的经典,定量的太阳历、太阴历与北斗历均由这两部经典记载。

但“四书五经”之中,偏偏不包括这两部经典。实际上,越过这两部经典,就无法读懂“四书五经”,尤其读不懂《黄帝内经》。

所以,这里对两部经典进行简要的介绍:

1.《逸周书》简介

《逸周书》,属于周书。

这是一部以太阳历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经典。

“以道论之”“以太阳论之”,是这部经典论证问题的基本方式。

以大禹名义留下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逸周书》记载的。

七十二候是《逸周书》记载的。

“冬至一阳升”的基本规律是《逸周书》记载的。

何谓神?何谓圣?何谓皇?何谓帝?何谓文?何谓武?何谓正?何谓直?一系列基本概念的区分均是由《逸周书》记载的。

《逸周书·大聚》:“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三月遄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夫然则有生而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事,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

这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

第一部环境保护法的制定者为谁?大禹!《孟子·梁惠王》篇出现过相似的内容。

冬至日,日南至,“微阳动于黄泉”,这是《逸周书·周月》的记载。“冬至一阳升”升在何处?升在黄泉之下。冬至夏至,是升与降的两个基本点。升降运动是《黄帝内经》的基础,明确阳气上升点在冬至的却是《逸周书》。

“民无能名曰神。称善赋简曰圣。德象天地曰帝。静民则法曰皇。”奇妙而无法命名者谓之神,能够发现推荐贤能者谓之圣。神与圣,其意义全部在自然范畴之内。品德如天地者谓之帝,以天则教化安定百姓者谓之皇。皇与帝,其意义全部在道法自然范畴之内。四大名称之中,没有任何玄虚和神秘。皇、帝、神、圣四大名称的基础,全部在自然在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道法天地,道法太阳,道法月亮,道法北斗,爱护林木,爱护山水,爱护鱼虾,取予有时,是《逸周书》的基本立场。这一立场与《黄帝内经》完全一致。

其他内容不再一一介绍,有心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逸周书》。

2.《周髀算经》简介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十书之一,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完整的太阳历、太阴历,都是由《周髀算经》记载的。直角三角形、圆、正方形,也都是由《周髀算经》记载的。《周髀算经》采用立竿测影的最简洁的方法制定太阳历,用观察加计算的方法研究日月星辰、气候变化,书中记载了南北有极、寒暑循环、昼夜相推的哲理。这部经典没有进入儒家十三经,所以历代读书人研究《周髀算经》者极少,远离《周髀算经》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立竿测影之竿,量天尺也,天体运行在量天尺下得到严格的定量,太阳回归在量天尺下得到严格的定量。立竿测影之竿,直角三角形之a边也。竿下中午之日影,直角三角形之b边也。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的基础性要素,绝大部分都是由三角形之b边界定的。基础性要素后面会一一讨论,这里先讨论七衡六间的7个圆。

千万要记住大小不等的7个圆。七圆即七衡。7个圆等距离界定出6个空白区。6个空白区即六间。六间,代表6个月。太阳回归,从外衡到内衡(冬至到夏至),从内衡到外衡(夏至到冬至),一来6个月,一往6个月,一来一往12个月。12个月即是一岁。

千万要记住“外衡冬至,内衡夏至”这八个字,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百子百科的大根大本就是从这八个字出发的,准确地说就是从冬至夏至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