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给孩子“乳汁”和“蜂蜜”吗
为了使孩子在得到“乳汁”之外还能得到“蜂蜜”,父母首先应该是内心富足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父母对生活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只有自己先感到幸福,孩子才会感到幸福。
看过一个段子,至今难忘。有一家三口,闺女长大了要出嫁,全家忙着准备。闺女和面,妈缝被子,爸垒灶台。只听闺女说:“妈,面软了。”妈说:“加面。”一会儿,闺女说:“妈,面硬了。”妈又回答:“加水。”“面软了”“加面”“面硬了”“加水”……忽然听闺女叫道:“妈,没面了。”妈妈气得喊:“你这个笨闺女,要不是我把自己缝在被子里出不来,我才不用你呢,多少面啊……你全用没了!”这时,从厨房传来爸爸的吼声:“你们两个笨蛋,要不是我把自己垒在灶台里,看我不出去削你俩!”
多么荒诞而又觉得亲切的情景啊!尽管看上去很不靠谱,但是相信很多人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做家庭咨询和亲子教育的时间越久,越发现这个段子的精妙所在。
有人曾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亲子关系: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不改原件,拼命地修改复印件。在修正孩子问题行为这个角度上,我非常认可这个比喻。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
很多父母在育儿中遇到种种麻烦,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不足,他们带着疑问来找我,问怎样做才能成为好父母?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定义里,好父母必须满足三个要求,或者说要具有三种素质。
第一个要求,好父母是不找借口的父母。
其实,有些人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他们没有任何关于养育孩子的理想和憧憬,只是因为家庭生活的自然发展和延续后代的传统观念,而被动地成为父母的。我这里所说的“成为父母”,指的是拥有了父母的名号,但未必拥有父母应具备的素质和理念。
贸然成为父母的年轻人,一时还无法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会出现种种迷失。他们要么轻易地把孩子甩给老人带,要么自己还沉浸在二人世界的自由和潇洒中对孩子冷漠应付。这样的父母必须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孩子已然是自己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自己的生活也必然要随之发生某些转变。不然,他们就会抱怨孩子,认为都是孩子使他们现在的生活不如以往。时下,许多年轻的妈妈在产后发生抑郁,背后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的爸爸没有担负起做一个新手爸爸的责任。年轻的爸爸依旧我行我素,不顾及妻子和孩子的种种需要;年轻的妈妈生理失调、精神紧张、疲于应付各种琐事又没有得到丈夫应有的支持,刚闯过人生关口又陷入巨大的心理压力漩涡中。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悉心照料、热情关切,孩子幼年时期的成长基本上是顺利的。但待到孩子长大一些,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一些难题的根源就在父母身上。父母某些不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成了孩子的问题,或者是父母身上某些不好的品质被孩子吸收了去,使得孩子“传承”了父母的坏习惯。这时,通过孩子这面镜子,父母照见了自己的状态。因为要改掉孩子身上的坏习惯,首先就要拿自己开刀,所以父母很容易向后退缩。他们要么强调自己工作太忙,不可能拿出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观察孩子,要么指出自己已经试验了各种方法都无法纠正孩子,孩子的问题是顽固而奇特的。总之,他们有各种理由来帮助自己开脱教养孩子和完善自我的责任。
我之所以把“不找借口”放在条件的第一位,就是想强调,既已成为父母,我们就应该适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担负起父母的责任。从准备孕育胎儿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要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新的境界,这个新层次和新境界,远远超越了自己以往所取得的任何成就,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和经历,即对一个新生命的创造和哺育。创造新生命的过程,也是创造世界的过程,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因此而得到了升华。当然,有得必有失,与做父母的好处相比,做父母也会有一些“坏处”,比如不能够经常外出、增添了许多家务负担、原有的生活品质受到影响等。这里,我把坏处两字加上了引号,是因为有些聪明的父母,他们会花费心思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不仅没有使自己的生活品质有所减损,反而增加了许多情调和浪漫。
“不找借口”就是要有担当,父母要承担起生命对自己所赋予的新的责任。父母有责任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有责任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的成长并帮助孩子克服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同时,父母还有责任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当我们不再给自己的“不能够”找出理由时,就会发现问题的解决有许多种可能。
第二个要求,好父母是身心健康的父母。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品行,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引导孩子健全人格、快乐成长。
身心健康的父母会爱惜自己。他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珍惜自己的名誉,追求自己的价值,充满正能量。身心健康的父母有大爱,他们具有同理心,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受到周围人的尊重,收获好人缘。身心健康的父母理解爱情,他们尊重彼此,乐于付出。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自然具备自爱和爱人的能力,会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也会成为羽翼强健的雄鹰。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比喻:“上帝所许之地里(土地始终是母亲的象征)流着乳汁和蜂蜜。乳汁象征母爱的第一个方面——对生命的关心和肯定,蜂蜜则象征生活的甘美,对生活的爱和活在世上的幸福。大多数的母亲有能力给予‘乳汁’,但只有少数的母亲除给予乳汁外还能给予‘蜂蜜’。”这段话非常富有深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父母内心里非常爱他们的孩子,他们倾其所有给孩子创造富足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而辛苦打拼。可是,他们对生活却有着诸多不满,内心苦涩,常常纠结痛苦。这样的父母即使再努力,也不能带给孩子对生活和未来如蜂蜜般甘甜的感受。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自身的心理状态不良,他们还会常常情绪失控或暴躁不安,容易冲动地处理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和家庭造成困顿的局面。
为了使孩子在得到“乳汁”之外还能得到“蜂蜜”,父母首先应该是内心富足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因此,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亲近正能量的东西,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体育运动,抑或是某种兴趣爱好或者人生志向,只要是自己所喜欢的,就要孜孜不倦地投入追求,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价值,让自己能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父母对生活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只有自己先感到幸福,孩子才会感到幸福。
第三个要求,好父母是终身学习的父母。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当父母是需要学习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能够完全了解孩子的需要、深刻洞悉孩子的内心、完美掌握育儿的方法,也能够从容应对孩子的问题并富有成效。每一次的小小进步,其实都是父母在不断的失误、跌倒后总结教训和规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没有文化”“不懂得多少理论”“时间太少”或者“岁数大了”,而应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点点丰盈自己。毕竟,只要你足够用心,从现在开始努力,那么,当你未来回过头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然有了巨大的变化,也已然沉淀了许多美好愉快的记忆。
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读书、查阅资料、与其他父母交流、参加家长课堂等。不管是哪种方式的学习,都要注意的是,尽可能保持“空杯”的思想状态,让与自己原本不同的理念能够进来,不忙着评议和批判,而是先去了解和思考,在接触的过程中,就会打开自己的心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同,运用的方法也不一样。父母不需要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但是却需要观察别人做法中的优点,然后借鉴并整合到自己的教育中。诚然,易走极端的育儿方法并不科学,这些你完全不必理会。多观察身边健康快乐向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身上就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心理小贴士
古语有云,“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勇于担当、身心整合和终身学习,是我向众多与我一样渴望变得更好的父母提出的建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对父母的陪伴也给父母带来了更快乐更有意义的人生。成为父母,就是一份幸福的担当!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每天改善一点点,终究会慢慢地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