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都市圈,发展产业文化,打造中国国家品牌
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
国家形象是由很多层次、很多维度组成的,需要各方的参与和努力。
举个例子,在座的很多嘉宾都用了华为手机,很多人看到一部华为手机的时候,首先联想到的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可见,我们看到一个产品的时候,感知到的是品牌叠加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把产品设计、生产好,更要意识到企业代表着所属的国家。而连接企业与国家的是一条条产业链、一个个都市圈。我们认为,发展都市圈和产业文化是打造国家品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飞速推进,但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并确定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19个国家级城市群。未来,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都市圈将在中国城市发展中扮演“引擎”的角色。
大企业主要在都市圈聚集和成长,而在中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有88%分布在各省会及其紧邻的周边区域,约70%左右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都市圈内。可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同时,企业的聚集、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区域文化。以硅谷为例,这个地区聚集了114万人,形成了多元、开放、创新的独特环境;再比如,中国的中关村也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区域,有1万多名外国科学家在这里工作、生活,他们影响着这一区域的文化氛围。
如今,中国已经有了一批达到国际规模的都市圈,我们预计,在2035年,中国会有4~5个都市圈进入世界第一阵营,10个以上的城市会具有国际影响力。一个国家跟另外一个国家的竞争会有很多表现形式,其中就包括城市和城市的竞争,那么,要提升这些都市圈在国际范围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文化的塑造。我们认为,要从创新文化、精益文化、产业文化、营商文化和绿色文化等多个层面对都市圈进行塑造,通过城市文化影响产业文化,通过产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最终渗透到中国产品的品牌和价值中。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具备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产业集群的现象。在从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国的产品当中,产品的产地是比较集中的,例如,中国出口全球的90%的牙刷,都是在江苏扬州生产。产业集群是国家品牌和区域品牌的集中体现,因为构成国家品牌的往往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品牌,例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法国波尔多的红酒酿造业、意大利米兰的时装设计业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在促进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打造独特的产业文化,将产品、产业和区域品牌进行有机结合。
总而言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是全方位、多维度的,都市圈和产业链也要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希望我的发言能给各位带来启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