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妙造自然——花鸟鱼虫动物画(2)
杨娃 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
题马远画梅四幅之一
[宋]杨娃
重重叠叠染缃黄,此际春光已半芳。
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
杨花落尽小桥西,娃笑春燕过绿堤
对于杨娃这个人,学界一直颇有争议。一说其为宋宁宗杨皇后之妹,另一说她为杨皇后本人。《书史会要》有记:“杨妹子,杨后之妹。书似宁宗。远画多其所题,语关情思,人或讥之。”清人姜绍在《韵石斋笔谈》中评其书法“波撇秀颖,妍媚之态,映带漂湘”。她现存诗歌六首,词作一篇,诗风清丽飘逸,言语多有情思。
画家小像
南宋画家马远,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他出自绘画世家,一门五代都供职于皇家画苑。
马远自幼受艺术的熏陶,继承家学,并吸收南宋画家李唐画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以山水画成就最大,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又与李唐、刘松年和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是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梅放枝头春半芳,乱花飞落点晴裳
历史上杨娃的身份虽然颇有争议,但在马远这幅《画梅》上的题诗确是一篇佳作。诗中所提“缃梅”,其实就是一种浅黄色的梅花。这种梅花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品种不多,且都不易结实,属于真梅系直枝梅类黄香型梅花。
早春时节,骤雪初晴,天气微寒,大地之上还覆盖着冰雪,万物似乎还没有恢复生机。那山坡高岗之上仍旧是满眼苍茫,雪海之中隐藏梅树一片,铁干直枝。再看那梅树枝头,早就开满了微黄的梅花,花开淡淡,好似初生的黄鸭身上那细微的纤毛,让人觉得亲近可爱。眼前画中白色的雪地里,层层叠叠,一片淡黄,煞是好看。
难道是谁打翻了染料吗?如此强烈的色差,好似初春还寒的天气中袭来一阵暖意,令人无比舒畅。这画中的春天已经过去大半了吧,要不雪地中怎会有花瓣散落。这片黄香梅盛开的地方日暖风急,娇弱的花朵也经受不住风吹日晒,纷纷凋落。嫩黄的花瓣千点万点簌簌落下,与这天晴后枝头上的清雪一道被吹下,错乱纷飞地落在了画中人的衣裳上,让看画的人也沾染了春天的颜色与气息,如同此身已在画境,春光传入眼中。
梅放枝头还傲雪,春风一到化雨飞
这首题画诗虽作者资料已不可考,但出自女性诗人之手无疑。全诗情感细腻入微,情融纤末之处,暖流直击人心。
首句“重重叠叠染缃黄”让读者眼前一亮,写出了梅花颜色的鲜艳且具有层次感。一个“染”字又没脱离画境,在诗中有静有动,仿佛眼前桃花在随风摆动,风姿绰约,姿态万千。次句“此际春光已半芳”交代了画中场景大概发生的时间,为后两句写花瓣随雪在春风中凋落埋下了伏笔。最后两句“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有因有果,相辅相成,联系紧密。花色的“暖”与雪的微“寒”在感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诗歌更加具有质感。
“乱”与“点”的运用让读者全方位体察到诗之意境。诗人从读者能体察到的“衣裳”一词入诗,通过这类词语进行延伸,很容易引起他人共鸣。光这一点就足见她生活阅历的丰富和情感的细腻。
题画诗最后两句既说明了淡黄梅花纤细娇弱的特点,还营造出一种“雪带花落”的凄美。这种哀而不伤的诗境,大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美学境界。
郑思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寒菊不与百花同,香透北风最为雄
郑思肖,字忆翁,原名不详,连江(今属福建)人,南宋亡国后改名思肖,因为肖是宋朝国姓赵(繁体字趙)的组成部分,以此表示不忘故国。
郑思肖身处宋朝末期,正赶上元兵南下。诗人忧国忧民,上疏直谏,可无奈自己所上书的抗敌之策均未被朝廷采纳。所以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这其实是巧妙地利用了拆字组合的手法,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喻“大宋”二字。他通书画,尤善墨兰,宋亡后他画兰再也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
展开画卷,纸上画的是数株寒菊。深秋已至,北风呼啸,远处烟柳衰败,一片肃杀景象。可那寒菊却不同于百花,凌寒独自盛开。那世间的花朵都是在春暖之际扎堆开放,争奇斗艳,所以才有了这春风十里的花团锦簇和那暖风和煦的繁花似锦。百花都会找寻时机抱团开放,可菊花在众花盛放时却不与之为伍,偏偏要在这寒冷的时候开放。
菊花能忍受得住寒冷和寂寞,因为它深知自己的志趣在东篱之下。纵然是篱笆稀疏,孤独自处,菊花的这份志趣也丝毫没有减少,宁可怀抱着自身的清香之魂,在这花枝上枯萎而死,也绝对不会输给强劲而寒冷的北风,最终化作平凡的泥土尘埃!
题画诗中有情怀,托物言志意澎湃
郑思肖在这首题画诗中表现的就是菊花的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情操。他通过托物言志,大赞菊花那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难能可贵的品格,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抒发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着深刻内涵的题画诗佳作。
诗的前两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是吟咏菊花、直抒胸臆之句,表达的是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亦不随俗、不媚时的崇高气节。这种“不与众花同”的独特气质,不是隐士,不是高士,更不是义士,它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割不掉、剪不断的爱国情愫。
最后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进一步写菊花的高洁品质: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会被北风吹落。既描绘了凌霜傲骨、孤傲绝俗的菊花,也表示自己愿意为了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声声咏叹,是郑思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更成为后世文人为了国家大义与民族气节而抗争到底的典范。
赵孟頫 飞来双蛱蝶,相对意悠然
题萱草蛱蝶图
[元]赵孟頫
丛竹无端绿,幽花特地妍。
飞来双蛱蝶,相对意悠然。
玉貌衰败难再好,弱水三千饮一瓢
赵孟頫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夫人,她就是元代著名的才女——管道升。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她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研习书画,笃信佛法,嫁与赵孟頫为妻后,封吴兴郡夫人、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
才子赵孟頫虽为贵胄,却也是宋代遗民,生不逢时。宋亡之后,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赵孟頫在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于江南”的过程中受到赏识,之后就平步青云,仕途顺畅。他与管道升趣味相投,都是旷世才人,各有千秋,珠联璧合,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佳话。
花无百日红,赵孟頫作为一位大才子,在感情上也不免落入到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的俗套中,这种无形的压力渐渐逼近了一切以夫为尊的管道升心中。一日,管道升收到一张墨色正鲜的字笺,展信细看,丈夫赵孟頫那漂亮的书法映入眼中:“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丈夫的纳妾之心已是昭然若揭,管道升心中犹如刀割。想到昔日里与夫君相携游艺的美好时光,管道升心中不免酸楚。
她只是一介女流,纵有倾世才华又能怎样,朱颜凋敝之时,照样难留夫君之心。想到这里,她铺纸研墨,回信写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书罢搁笔,管道升已是泪流满面。
赵孟頫也是性情中人,当他看到妻子的泣血之言后,心中懊悔不已,感慨万千。自己的妻子虽说花容月貌不再,但确是真心与己相伴一生之人,这份心意相通、相知相守的感情才是弥足珍贵的。赵孟頫当下就给夫人管道升赔了罪,以后再也不提纳妾之事。
妻子辞世后,赵孟頫为她亲笔撰写了《魏国夫人管氏墓志》,其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和沉痛悼挽。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六月十六,赵孟頫病逝,享年六十九岁。同年九月十日,与管道升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一个是情真意切,一个是浪子回头,两人相知相伴相守一生,成为千古美谈。
丛竹幽花能忘忧,蝶舞双飞意悠然
画卷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萱草蛱蝶图》。画中的几丛竹子翠绿欲滴,枝干硬朗,节节挺拔,正是君子所倾慕的品格。丛竹之下透出了柔美的线条,几株萱草茂盛地生长着,垂垂细叶,蕙质如兰。那花开得格外娇艳,像一个害羞的少女颔首而立。
不知从哪里飞出两只蛱蝶,在这馨香中纷飞。难道是因为蝴蝶身上彼此都拥有艳丽的色彩才互相吸引?能嗅到如此幽香,飞到如此雅致的地方,应该也是志趣相投吧。你看它们一上一下,多么惬意悠然。看画的人也不免受其感染,眼睛停留在丰富的色彩之上,鼻中好像也能嗅到那种淡然恬静的幽香。
以情写文意方得,向画题诗品自高
赵孟頫与其夫人管道升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位“人中神仙”般的大才子。他并不是皇帝口中所谓的神仙,他也食人间烟火,亦有七情六欲。可就是因为他活得真情洒脱,诗歌才如此感人肺腑。也只有像他一般心中有真情真意的诗人,才能将诗文的品格凸显出来。赵孟頫在这首以“草虫”为题材的题画诗中,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新颖别致的结构与和谐铿锵的韵律,将内心那种宁静淡然之美流出笔端,让人读后心旷神怡。
“丛竹无端绿”和“幽花特地妍”两句,以竹叶无端的“绿”和幽花特地的“妍”赋予了其人格化的特殊动机,来暗指君子的高贵气节发自内心。“幽花”即忘忧草,相传这种草能令人忘掉忧愁,诗人在这里将此草比喻为品貌俱佳、能解忧思的淑女,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到自己所建构的物我合一的世界中。
最后两句“飞来双蛱蝶,相对意悠然”,顺承而下,感情浑然。“蛱蝶”是一种翅膀阔大、颜色赤黄美丽的蝴蝶,它们成双成对地出现在画卷上,灵动翩然。诗人将自己看画所得之悠然心情,移情于物。他没有单纯地重复画面内容,而是以情写物,借物抒情。“意悠然”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蝴蝶款款飞舞、悠然相戏的无限乐趣,体现了诗人将人情画意融于一体的高超艺术能力。
管道升 雪后琼枝嫩,霜中玉蕊寒
题梅花
[元]管道升
雪后琼枝嫩,霜中玉蕊寒。
前村留不得,移入画中看。
玉蕊枝头耐雪寒,不得梅花画中寻
作为一个自幼便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下成长的妇女,管道升却还能如此博学多才,实属不易。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以“笔意清绝,颇有韵味”而名噪一时。相传太后听说管道升擅长绘画,诗词双绝,便在兴圣宫召见她,让她画了一幅梅花图。只见她挽起衣袖,纤纤玉指执笔,转腕勾描,笔尖轻盈,一气呵成。众人观画,连连叫绝。墨迹还未干,画上的花好像还在开放,好一幅梅花傲雪图。之后她又在画上题下此诗,用浅显的字眼描述出梅花的脱俗和雅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交融,堪称精品。
雪后初霁,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那几株寒梅被白雪覆盖了枝干,仿佛美玉一般晶莹,光照之下花枝更显娇嫩。梅花映雪开放,花瓣上还带着一层薄薄的冰霜,就是这样也掩盖不了那嫩嫩的花蕊吐露芬芳。越是严寒困苦的环境下,梅花的美丽才更加难得。
世间好花都是不常开的,也不会常在。可就算梅花色香俱损,花朵凋落,它敢于凌寒独自盛开的精神也会流芳千古。所以生长在前村雪地里的几株梅树啊,即使你不能一直开放,我也会用我的丹青妙笔,将你最美的时刻记录下来,绘入画中。如此这般,凡是可以看到这幅画的人,都会被你的气质倾倒,这样就能使你清奇的品格流传下来。
才女诗中能见画,景中融情最动人
这首题画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文采素雅,富有感情。前两句写景,诗人用“雪”“霜”二词来突出自然环境的寒冷恶劣,借用“琼”“玉”的质感和温度来渲染早春霜凉雪白、气温尚低的特点。诗人先写梅花的“枝”“蕊”而不写花朵本身,是为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有一种视觉上的层次感。而“嫩”与“寒”反差鲜明,让人对梅花心生怜爱。这么细腻的情感注入,也只有女性诗人能做到吧。
最后的“前村留不得,移入画中看”两句,感情朴实而真挚。诗人通过梅花一事有所感悟,心中那种“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哲学思考油然而生。失落和遗憾的同时,紧接着道出自己为梅花作画的意义。诗人认为画中梅花自强不息、敢于同悲剧的命运抗争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去传承。
梅花即管道升,管道升即梅花。生活中的管道升婚后在家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尽心竭力地让“赵氏一门”流芳百世。赵家三代人,一共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声名鹊起,就连外孙王蒙也耳濡目染,在画坛有所建树。婚姻里的管道升,既要处理好家庭的日常琐事,又要极力维护与丈夫的感情,其实很是耗费心力。《我侬词》这桩美谈也充分证明,才女生活中也会遭遇诸多坎坷。但就是这样身处复杂环境中的她,依旧能凭借自身才华,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
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俑陂陀
题倪瓒六君子图
[元]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俑陂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黄公草籀气雄秀,望断山水尽浅绛
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人。他早年曾任都察院掾吏,后因沉迷道术而皈依于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
黄公望平生擅书能诗,尤善山水画,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其画作略施淡赭,在画风上形成了雄奇秀美、简逸明快的“浅绛山水”风格。黄公望的身世颇为传奇。他年少时屡试不第,到了四十五岁才当了个小书吏,后来又因遭受诬陷进过监狱,这一关就是五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他早已看破红尘,出狱后便出家当了道士。虽然他长期云游漂泊,浪迹山川,但正是这些经历为他的书画人生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提到书画就不得不说他那幅传奇杰作——《富春山居图》,此画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我国国宝级文物。这幅画现在被分为两卷保存,前半卷《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后两段在2011年6月曾于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引发了绘画界不小的轰动。
要说这传世佳作本是一个整体,为什么会变成前后两部分呢?这里还有一个“焚画殉葬”的故事。相传黄公望画完《富春山居图》后十分满意,在证明了自己的绘画能力后,就大方地把画送给了师弟。此画几经辗转,百年之后到了明代收藏家吴洪裕手上。他将其视为至宝,临死前留有遗言,要求家人将此画焚毁,要不他死不瞑目。家人无奈只能照办,将画投入火盆,这时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恰巧赶来,一把将画从火盆救出,可惜为时已晚,画已经被烧为两段,这就是后来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吴洪裕太爱这幅画了,以至于临死还要自私地将其带走,这也从侧面说明此画的精美绝伦、巧夺天工。
矗立远望山隔水,君子相交无偏倚
这首《题倪瓒六君子图》是黄公望为同是“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所画的《六君子图》题的诗(“六君子”指的是文人山水画中颇具有象征意义的松树、柏树、樟树、楠树、槐树和榆树)。黄公望与倪瓒因画相交,感情颇深。虽然两人相差32岁,但倪瓒十分尊敬地称其为师。这幅作品画的是坡上生长着的六棵苍劲挺拔的大树,它们与远处那宽阔平静的湖面形成对比,再加上江连碧空,气象萧索,无不展现出画家柔中寓刚的高超技艺。
这幅画的画面整体一片空灵,是典型的倪瓒“三段式”画风。那远远的青山被烟云笼罩,似漂浮在半空中一般,意境清远萧疏。山势连绵将这一江秋水隔成了两段,水面平静,没有波澜。近处有一处不平整的土丘,那里生长着六棵古木,各具姿态,各有情状。古木树干的纹理凹凸不平,十分具有立体感。画中的松、柏、樟、楠、槐、榆这六种树有序排列,它们位置端正,挺直而立,丝毫没有偏颇,就好像六个风度翩翩的君子一样,沐浴在秋风中,相互问道。
这首题画诗既简单描述了画家的构图,又细致地刻画了画中的突出形象,可谓大处着眼,小处留心。诗人在歌咏画作的同时又寄托了自己倾慕君子的情怀,达到了情景交融的高度。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俑陂陀。”这一“远”一“近”的视角变化,给读者一种代入感,仿佛和诗人一样置身画中,感同身受地体会画境中方位的变化。“望”和“看”这对视角上的变化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描写更显真实。这景致描写大到“云山隔秋水”,小到“古木俑陂陀”,比喻形象,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控制能力和对绘画的深刻理解。后两句“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是从树的角度阐发,借物寓志咏怀,表达诗人对君子之树正直特立品格的崇尚与倾慕。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侯将相岂贵子,冕被自有世人心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之中,历朝历代都不断地涌现出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和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家与作品,如晋代的陶潜和唐代的杜甫、李绅等。而在我国的元朝也曾出现过一位像杜甫一样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人,他就是王冕。
元朝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枫桥人。他自幼好学,可无奈出身贫寒,以替人放牛为生,后励志为学,自学成才。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一生最爱的就是梅花,不光画梅,还种梅、咏梅。他笔下的梅花苍劲有力、花密枝繁,对后世影响较大。现存画作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诗作有《竹斋集》。
墨梅开放留香气,晦雨归来有清风
王冕幼时家贫,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却经常偷偷地跑进学堂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为了求学,他还曾寄住在寺庙里。每当黑夜来临,他就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直到天亮。凭借着对读书的痴迷,王冕最后自学成才。
作为宋代遗民,他不满元代统治,其诗里充满了反抗精神,揭露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祖国命运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题画诗就充分寄托了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
王家有一汪清洗砚台的池子,那里面的水是用来清洗习字时的毛笔、砚台之物的,因而得名洗砚池。日久年深,使用得多了,水渐渐变成了上清下浊的颜色。边上有一棵梅花树,一直以来都从池中汲取水分和养料,生长得茂盛极了。花开满树时,那朵朵梅花花开五瓣,与普通梅花并无差别,可若上前细看就会发现,那花的颜色竟都是淡黑色的!它浸染着墨色,散发着醉人的馨香,堪称奇景。
梅红似火,梅粉似霞,这墨色的梅花少了红粉之色,从外表上看并不吸引人,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奇怪。但这颜色稍逊一筹的墨梅,真的只是希望人们关注它的外在吗?我想它之所以要与凡花颜色不同,就是为了要人们忘记它的外表。它不要以色博人眼球,不与凡花争艳,傲立风雪,不卑不亢,在这天地之间留下一阵清香之气,沁入人心。这样获得的夸奖才更加真实,这也正是墨梅的普世价值。
有人说,这墨梅只存在于王冕的画中,在人世间并未真正存在过。那为什么这缕清气能从古传到今,长贯天地,经久不衰?
梅花是花中君子,更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它骨格清奇,凌寒傲雪,暗香浮动,具备像中国人一样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和追求高洁傲岸的操守志趣。中国人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中具有这股芬芳,即使再大的雨也冲不淡心中自由的风。
墨痕点点存心底,歌声阵阵传天涯
屡试不第的王冕遍游北方,亲眼看到了那些耀武扬威的统治者,看到了官府的腐败无能,看到了百姓四散逃荒的悲惨现状。他知道功名已成镜中花、水中月,于是便隐居于九里山的水南村,过着白天种田,晚上作画,“淡泊以明志”的恬淡生活。
王冕的余生,就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村中度过的。朴实的乡村生活与清秀的山水孕育了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性格。同时,他的诗里也充满了不屈的反抗精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对于祖国命运和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的首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暗用典故。昔时书圣王羲之用池水涤笔练字,日久年深,整池水皆成墨色。这句说的是读书人求取学问,当自立自强。次句“朵朵花开淡墨痕”说的是在求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仁人志士的精神品格。
“不要人夸好颜色”说明了诗人并不是想借助所学知识去谋取功名,也不是为了获得别人口中的称赞和美好的名声。因为他知道有些满口仁义道德,却在背地里做尽伤天害理之事的人,只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尾句“只留清气满乾坤”直抒胸臆。诗人认为人活一世,要有气节、重品行。这些内在的优秀品质就像“清气”一般,缓缓上升,充斥在天地之间。想要后人点赞,青史留名,就要自身过硬,毕竟公道自在人心。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巧妙融合,跃然纸上,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
光阴流转,时至今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谭维维就倾情演唱了《墨梅》:
“不与凡花争奇艳,傲霜斗雪笑风寒,心怀高远更淡然。昂首天地间,墨色轻染气节弘,隐约更香浓,屹立青岸不与谁同,傲然尘世中……日月浩荡中华魂,万古长青更精神。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谭维维用高亢辽阔的音域表达了自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通过歌词重新对这首题画诗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她的歌声充满了画面感,歌词让画面更加立体,歌曲要表达的精神又让三者和谐统一。王冕在这首题画诗中,又何尝不是达到了画格、诗格和人格的高度统一。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生倾慕桃花骨,寅士挥毫画境高
明代书画家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苏州吴县人。他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现在的人只要提起唐伯虎,自然而然就会想起秋香,还有他家中各种各样的美人,都认为他是一介风流才子,除了诗画就是醉卧美人膝。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唐寅一生命运坎坷,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再后来,他的亲人也纷纷离世,生活很是贫困凄怆。在其诗文书画中,我们能看到他对自己悲情的一生有诸多的无奈。
心有壮志如雄鸡,自唱高歌天下白
他曾写了一首《七十词》来自嘲:“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然而,唐伯虎并没有撑到七十岁,他在五十四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可怜一代才子,家中一贫如洗,连自己的身后事都是好友祝允明慷慨操持的。唐寅虽命途多舛,但他却常怀赤子之心,这在其诗文中也常有流露,从《画鸡》这首题画诗就能看出来。
看那只独立于画中的雄鸡,器宇轩昂,神采奕奕。那鸡头上如火一般的热烈的颜色,好像戴上了冠冕,又好似开出了一朵鲜红如血的花。是谁在它头上栽种了这么美丽的花朵呢?看那高贵的气质,一定是天生丽质吧。雄鸡浑身上下洁白的羽毛闪着无瑕的光亮,晶莹如雪一般,神气活现。它迈开步子,竟向画外急步跑来,身后留下了一串竹叶。这只雄鸡胸中有一股冲击天地的力量,平生都不敢轻易发出清脆的啼叫。如果它发出那一声清音,恐怕要响彻云霄、声振寰宇了。到那个时候,千家万户都会开门迎接全新的一天,去创造属于他们每一个人的美好世界。
红白相间画雄鸡,身具五德堪称奇
鸡如君子,身具五德。古人特别重视鸡,将大年初一定为“鸡日”,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说它可以避邪,还可以吃掉各种毒虫,为人类除害。《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文、武、勇、仁、信五种德行具备,因此,古代文人称它为“五德之禽”。对于一个人来说,具备五德大概可称为足赤之金的完人了。
唐寅以此物作画题诗,其实是在自比雄鸡,托物言志。
首句“头上红冠不用裁”直接抓住了雄鸡的鸡冠外部特征,突出一点进行描写,达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裁”字暗喻鸡冠红如花朵盛放,生动形象。次句“满身雪白走将来”使用比喻将羽翼比作白雪,这样的描写充满了轻盈光洁的质感,通体洁白的雄鸡的羽毛也跃然纸上。古代的“走”实为跑,通过拟人,将这鸡刻画得栩栩如生,动感十足。
最后两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一气呵成,诗人表面上是在写雄鸡司时的作用,其实是在暗指自己也如雄鸡一般身具品德,富有才华,只待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大展宏图。
唐寅相信,自己终有一日也会扬名天下,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他这种英雄造时势的巨大气魄大大拓宽了诗画的境界,让人拍案称绝。
文徵明 碧树鸣风涧草香,绿阴满地话偏长
题绿阴清话图
[明]文徵明
碧树鸣风涧草香,绿阴满地话偏长。
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
风鸣碧树带草香,山间消夏清话长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堪称大家。
文徵明一生风流倜傥,为人谦和而正直,对待志同道合的朋友真心不二,对待结发妻子也矢志不渝。即使是屡试不第,也越挫越勇。他傲然独得,不肯侍奉权贵,也不肯向权贵低头,即使是王公大臣的请召,他也能托病不往。当时政局十分黑暗,他急流勇退,毫不贪恋得来不易的官职,上任不久便辞官归乡。
展开画卷,原来是一幅《绿阴清话图》。垂直的山浑然一体,山石料峭,好像要破卷而出。巨大的岩石形态各异,紧凑地重叠在一起,充满了层次感。山涧有瀑布飞流而下,激荡着,流向山脚。山上到处都长着松树,守着彼此的位置相互遥望。那碧玉一般的颜色点缀了山里的整个夏天,山风吹过时,绿叶还夹带着山涧瀑布的水汽和涧边兰草的清香。山巅高处倾斜着的树干,被风一吹,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劝来此避暑的文人雅士留下来。
山麓低处有直挺的松树,那翠绿而厚重的树冠华如伞盖。树下有一片空地,芳草萋萋,绿油油的,像平铺了一张毛茸茸的毡子。两位雅士面对面坐着,他们都身着宽衣大袖,风度翩翩,潇洒无比。他们好像在谈论着什么,有时昂首远眺,有时振臂高呼。可能是这片阴凉太难得了,二人才话题不断,高谈阔论,久久不歇。
在长安这样的地方久居惯了,你就能时常感受到往来的车马卷带起的漫天尘土,直往脸上扑,渐渐地你就会反感这喧闹街市上的车水马龙。可这世间的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名利来往,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到五月时空旷的山谷中吹来的阵阵凉风呢?声响色味俱入诗,贤士归情隐画中。
耿直清高的文徵明屡试不第,却也不曾放弃,但为何后来任官仅三年就多次上疏请辞归田呢?是政治黑暗让他心冷,还是好友唐寅的遭遇让他心寒?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他辞官后恣情山水十余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美的作品。这首题画诗,就是最好的实例。
首句“碧树鸣风涧草香”展现了无限生机。“碧”如玉石,这是视觉上的颜色描写;“鸣”是风声,这是听觉上的表达;芳草传“香”,这是嗅觉上的体验。诗人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从侧面写出了夏日山谷风力微弱、清新芬芳的特点。
第二句“绿阴满地话偏长”直接承接上句。有树必有荫,有了树荫才会有乘凉的人,于是就有了树下的高谈阔论,流连忘返。
最后两句“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与前面所描写的山间微风拂面带草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诗句中含蓄地表达了想要远离城市喧嚣、洗净风尘的愿望。可能对于作诗作画的人来说,只有心中怀有空山,才会知道身居其间的凉爽。
徐渭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题《墨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归缓行终不晚,渭水东流赴海声
徐渭,明代书画家,字文长,号青藤老人,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作为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和“青藤画派”之鼻祖,他的画在吸取前人精华的基础上脱胎换骨,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落魄书生啸晚风,明珠遗落野藤中。徐渭生性狂放、不拘小节,如果有人想向他求画,最好赶在他囊中羞涩的时候,这个时候只要给钱,不一会儿就能得到画作。但若是他不缺钱财,即使是黄金万两也难得一画,王公权贵也不例外。他一生命途多舛,坎坷不断,到了晚年更是悲苦凄凉,所以他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倾注于笔端,创造出一幅又一幅水墨名画。这首题画诗真可谓道出了徐渭的寂寞。
打开画卷,看着这幅《墨葡萄图》,再环顾家中,唯有四壁。可怜年少空有神童之名,如今竟然沦落到卖画为生的境地。可叹满身的本领和才华却屡试不第,现如今更无人真心待我。可恨这世道忠奸难辨,黑白不分。如今已年过半百,仍然有时饥肠辘辘,食不果腹,落魄得像个乞丐老翁。夜晚的凉风从窗子吹入,我站在书斋大声呼号,可是四下却无人来应。
看看我画好的水墨葡萄,粒粒可数,颗颗晶莹。这葡萄长在藤上,藤蔓蒙络。叶子虽是水墨画就,但也闪着水灵灵的光,明暗间层次分明。葡萄本是多子多孙的象征,世人都喜欢这吉祥的寓意。可在这样的世道下,如明珠一般的葡萄图我到哪里去卖呢?可能白白送给人家也会被随意抛掷,变得无人问津吧。
书中写意画中书,画中有情人如画
清人张岱曾评价徐渭的画说:“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张岱的意思是,徐渭在绘画中常常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简直就是一幅恣肆淋漓的苍劲书法。就像他的《墨葡萄图》,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也并不规则,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书与画融为一体。
另外,徐渭喜好独创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他十分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书画风格豪迈而飘逸,他的题画诗就常常会流露出这样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此诗首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用哀怨的语气写出了诗人半生落魄的悲惨遭遇,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次句“独立书斋啸晚风”进一步阐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满满无奈。“独”指诗人孑然一身、孤独寂寞的心境。“啸”字从情绪的表达来看指的是诗人这种压抑心情的爆发,就算是歇斯底里的呼号,回应自己的也只有清凉的晚风。
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表现了诗人穷困潦倒的无奈。在作者看来,自己的画和自己是一样的境遇,无人问津。最后一句“闲抛闲掷野藤中”则写出了诗人悲观的心境。自己的结局也和画一样,被人任意处置,弃如草芥,埋没在尘土之中。
全诗对葡萄着墨并不多,主要是在自身情绪的表达上。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让这首题画诗如泣如诉,真挚的情感直达人心,扣人心弦。
袁宏道对徐渭的诗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述:“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其所见山奔海立。如寡妇之夜泣,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愤。”
他的这种艺术倾向为之后主张抒发性灵的公安派所继承,对晚明诗风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郑板桥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题画竹
[清]郑燮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氏善书六分半,板桥坡前三根竹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一生颠沛坎坷,年幼时生母汪夫人就去世了,稍微大点的时候随父亲郑立庵到真州毛家桥读书。据说八九岁时,他已能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少年时继母郑夫人也过世了,自此由乳母费氏悉心照料。他自年少时就跟从乡贤前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青年时便考取了秀才,后来又辗转赴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赐进士出身。
他本想在仕途上有进一步的作为,于是滞留在北京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样没有任何结果。只能南归扬州,做县令一类的小官。
郑板桥虽命运坎坷,但他却用一种独特的处世哲学和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生态度,如石、如兰、如竹一般活着。每当现代人看见他的画作,都不禁感叹:虽历经百年洗礼,但那画中的磐石依然坚强,清竹依旧劲挺,兰花还是那样淡雅高洁。他独创的“六分半”书,整斜有致,大小均衡,与画中景物甚是相称,立体感十足。正如他的人格一样,怪中守规矩,为官情不移。
清瘦梅花有傲骨,高下不曾有尊卑
画上题诗,宋元即始,并非郑板桥始创,但题诗能如郑板桥之妙,实不多见。他一生为官清廉勤勉,情系百姓,心念百姓疾苦,与民同忧。所以他在61岁时还为民请命,因忤逆上官被革去官职。百姓闻声纷纷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其建立了生祠。展开画卷,一幅清丽脱俗的《墨竹图》让人眼前一亮。看那两枝修长的翠竹,正顽强地从石头缝里向上生长着,清瘦得好像从九重天上、云霄之外下凡的神仙一样。那一片片新生的竹叶像簇新的枪头一般闪着亮光,倒挂在竹子枝头自然垂下,微风一过随风摆动。竹叶有长在高处的,也有长在低处的,茂密无比,层层叠叠,都从竹根汲取着养分,肆意生长。所有枝叶统一于竹子这个整体,这才有了竹子那出众的气质。
郑板桥倾尽四十年的心血去认真研究如何画竹子。他白天笔耕不辍,挥毫描写,到了晚上就精心思考其中蕴含的高深理论,决定一改描绘传统竹子时用笔的冗杂繁琐,保留竹子清丽修长的精瘦之状。
其实创作总有一个从“陌生”到“熟识”的过程,往往是每次进行新的创作时都对所描绘之物感到陌生,这样才是真正投入到创作的思考中了,才算达到了领悟画道的最好境界。
倾情画竹四十载,悟道生处自是熟
郑板桥这首题画诗的首联是对自己笔下所绘墨竹的直接描写。诗人通过“两”“几”这些数量词,写出画中竹子虽然只是寥寥几笔的勾画,但贵精不贵多。“修竹”清瘦如“出重霄”,这种夸张的表达手法,将竹子非凡的气质表露无遗。“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一联则反映了作者追求艺术平等的愿望,这其中蕴含了众生平等的哲学思考。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中,“四十年来”充分说明了郑板桥画竹是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的,画竹成了他展示生命的一种方式。任何一项技术或艺术都值得人去追求一生,也只有把一项技术或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才可能达到精纯的状态,这项技术或艺术也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画竹枝”似乎不是一项高深的技艺,但郑板桥却用一生的时间倾注于它,因此他对画竹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也才能画出独具一格的竹子。由此可见,技艺的精进,不仅在于生命的投入,还在于生命投入的方式。实践和思考就是生命投入的方式,“日间挥写夜间思”就是郑板桥画竹的生命投入方式。有了日间的挥写,再加上夜间的沉思,他才感悟到了画竹的真谛,才画出了竹枝的神韵。
如果颈联说的是画竹子所需的量的积累,那么尾联就是郑板桥全身心投入画竹所达到的质的飞跃。能将量变转化为质变,离不开他用心的思考。竹子由冗繁到清瘦,这一变化过程其实也是郑板桥对画竹逐渐领悟的过程。
可以想象,郑板桥在刚开始画竹的时候也是力求表现竹子的枝叶,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但这样的表现只能是对自然忠实的复制和描摹,境界最高也只能是逼真而已。要想表现竹子的真正内在精神,还要靠画者对竹子意义的独特理解和体悟,这样才能达到感人的精神境界。
“清瘦”可以说是郑板桥对竹子意义特有的发现,这种发现最终表现成了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有属于竹子的天然素质,又有作者的情思。也许清瘦的竹子并不是对自然界中竹子的真实描摹,但这恰恰说明了这是一种对竹子的创新性认识。艺术就是要通过对当前自我进行否定然后重新认识,才能由生到熟。只有这样技艺才能不断上升,技巧才能日臻完美。绘画如此,诗歌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