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研究:社会行为理论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基础理论与改变方法

第一节 行为与健康行为

一、健康行为概念与分类

(一)行为概念

何谓行为?对于行为现象现已发展出多种理论。不同的行为理论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行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如下是各种不同行为理论对行为的认识。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是机体对环境各种刺激所做的反应,包括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是机体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自我调控和观察学习而形成的反应模式。

认知学习理论:

行为是机体对环境刺激经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后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人本主义理论:

行为是反映机体各种内在需要的外部活动。

心理动力理论:

行为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

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只不过是侧重面不同。人既有生物性动机也有社会性动机,不仅具有基本的生理需求,而且还有复杂的社会需求,人的行为就是对这些需求的表达,这是行为的内在动因。与此同时,人的各种活动必然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进行,一切内在的愿望、动机等必然要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中的个体,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必须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人的行为也是个体针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这是行为的外在动因。除了这两方面,人并不是一种类似机器的反应机体,人的活动绝不仅是为无法控制的内部和外部力量所驱使,人还有自我意识、人具有行为自我调控能力,这即为人类行为的能动性。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行为概括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能动的外部活动。

(二)行为分类

某些理论将人类行为分为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这使行为的外延无限扩大,将隐性行为纳入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很容易与心理学混淆起来。所以,一般而言我们所指的行为是指可观测行为。

人具有生物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行为受生物和社会因素共同决定,因此人的行为可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本能行为指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如摄食、睡眠、性、追求刺激等,要强调的是本能行为也要受个人主体意识的支配,它存在一个正常表达的问题,一旦失控超越正常范围就会带来危害,药物滥用、冒险行为、性乱等就是实例。社会行为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社会情境决定的行为,很多健康相关行为属于社会行为,如合理营养、锻炼、吸烟和酗酒等。实际上很多行为既有本能的成分又有社会因素的作用,比如,满足解除饥饿的摄食行为是本能行为,社交情境下的进食过量则为社会行为,两者常常同时存在,进食过量行为往往与社会塑造和满足口欲均有关。

二、健康相关行为和健康行为

(一)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就是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health related behavior)。按照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分为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不良健康行为。

1.良好的健康行为(healthy behavior)

指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等,这些都是维持健康最基本的行为。还有合理应用医疗保健服务,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其他,如正确处理问题和挫折的应对行为等。

2.不良健康行为(unhealthy behavior)

系指对健康不利的行为,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意外伤害行为等,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包括高脂、高糖、低纤维素饮食、偏食、挑食和过多吃零食、嗜好含致癌物的食品以及不良进食习惯等。

通过对不良健康行为干预和控制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冠心病的预防,通过戒烟、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等。强化健康行为不但可以促进健康,同样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等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也至关重要。健康促进应该涵盖疾病的预防和培养、强化良好的健康行为两方面,良好的健康研究应该是不良健康行为干预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强化二者的并举。有时依具体的情况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对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不良健康行为的理解绝不是二元背反,如,将吸烟作为不良健康行为,而将不吸烟作为良好健康行为。问题的概念和界定不准确会对研究带来很大困难。

有人将致病性行为模式(disease producing pattern,DPP)也归于不良健康行为之列。常见的致病性行为模式有两种,其一是A型行为(A type behavior),A型行为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据研究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2~4倍,A型行为的行为特征是时间紧张感、敌意和过度竞争性;其二是C型行为(C type behavior),又称“肿瘤易发行为”,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其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表面上处处依顺、谦和、善于忍让,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生闷气。

(二)健康行为

严格来说“health behavior”是一个学科的概念,即健康行为学。但目前国外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普遍将此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含义等同。目前的文献中已很少见到“health related behavior”的字眼,原因在于“health behavior”替代了它。国内有人将健康行为给予另外的一个定义,但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有人按“healthy behavior”的概念来解释“health behavior”,这值得商榷。以下为美国健康教育学会执行主席Terri M.Manning给作者的信,其中阐述了“health behavior”与“health-related behavior”的概念和区别。

Most health educators are very familiar with health-related behaviors,which are those activities that are protective or negative/detrimental in nature in regard to affecting one’s health(e.g.smoking,exercise,risk-taking).Health Behavior is a discipline,one in which many today receive degrees.Health Behavio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multifaceted aspects of human behavior.Health Behavior is the study of personal attributes such as beliefs,expectations,motives,values,perceptions and other cognitive elements;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affective and emotional states and traits;overt behavior patterns,actions and habits as they relate to health maintenance,health restoration and health improvements.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are interested in what is behind health behaviors....what motivates or deters them.The discipline of Health Behavior goes way beyond the behaviors themselves...into an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what is behind them.Hope this helps.

本人主张在实际操作中将健康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等同”。本书所述及的健康行为就是健康相关行为。

(三)健康行为相关概念 1.健康素质(health literary)

指人们获得、解释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将此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能力(Zarcardoolas C et al.2003)。涵盖观念、态度和技能诸方面内容(Sharma M & Romas JA 2012)。

2.信念(beliefs)

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判断和确信。对艾滋病健康危险行为的信念就是相信这些行为可以感染艾滋病。

3.价值观(values)

对某种事物的基本看法,可以看做信念和态度的集合体。

其他还有许多概念,如意识(awareness)、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态度(attitudes)、倡导促动(advocacy)等,在相关部分可以看到(杨廷忠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