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研究:社会行为理论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现代健康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副产品,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经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社会经济得以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极大提高;与此同时,很多健康问题凸显。其实,健康问题远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后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行为根源。“社会生态”说将健康和疾病现象理解为是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前者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属性、社会经济地位、观念、意识和行为等,后者包括环境条件、社会结构、文化和群体行为,等。社会行为的视角特别关注以上两方面“活”的方面,分别从人的意识、行为和社会环境变化方面诠释健康现象。明智做法是改变可改变的,优先改变易于改变的,和成本效益高的条件和制约,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行为和意识改变、文化反转均为有益之举。的确!社会和行为总是紧密伴行而作用于健康和疾病演变中。按理来说,两方面交互的机制应为问题的实质。然而,从方法学上而言,目前不能从根本上做到交融性研究,只能从路径解析的方法和思路去进行。在社会和行为致病方面,前者往往起驱动作用,后者起中间传递作用。社会失范构成人们的心理压力和行为异常,由此导致疾病发生。当然个别情况下行为也可以起先导作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可导致群体意识和社会亚文化的改变,从而对健康产生不利作用。无论如何,社会干预是解决问题之根本之道,行为干预则为常规的辅助方法。目前国际上将社会行为干预置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主要方面。社会行为研究是群体健康研究最为活跃的部分,尽管各有不同表述。

毋庸置疑,社会行为属于复杂事物,该视角下对健康现象的诠释和干预均需理论支持。目前国内群体健康研究普遍盛行相关性描述分析,其缘由在于省“心”、省“力”,见效快。其实,相关分析即使多因素相关分析也不能深入事物内核,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找到解决事物的根本。我自己也走过这样的弯路。记得当年进行吸烟研究,那时基本是模仿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思路,实施因素的变量观察和相关分析,筛选出与行为显著相关的变量进行解释,企图以此阐明行为规律与机制。可后来的实践证明,这只能是对统计分析结果的牵强附会,很多情况下是数据牵动“大脑”,对问题的破解助益不大。促使我转变研究思路的是1998年去美国的研究工作。我曾在San Diego 加州大学工作,并在Pittsburgh 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在此期间,匹兹堡大学的Shiffiman Saul教授是国际知名的行为医学家,他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给予我很大启发。在后来的日子里有幸与Simon Chapman、Randall Cottrell、Rockett Ian、Ross Barnett、Joan Bottorff 和John Oliffe等教授合作研究的过程中,使我对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感悟。这些教授都是国际一流的学者,控烟研究中心的国际高级顾问,一并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查阅我近30年来的出版物,就能看到以上转变的轨迹。

感恩多年来上苍给予我的很多恩爱和机会。本书的建构和撰写受益于众多的研究实践。本人曾应用创新扩散理论研究农村流动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应用心理压力理论研究我国人群的健康问题,应用倡导促动理论研究控烟问题。近10多年研究“中国控烟倡导促动能力建设”,为全球彭博控烟项目,其中戒烟部分由全球桥资助。说起来也惭愧,十几年来就干了一件事,实在是对不起组织啊!项目在以倡导促动理论为指导,辅助于我国文化背景证据下实施。项目已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涉及80多个城市。多篇研究论文被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控烟报告》等国际组织的官方和技术文件所引用。“Global Health Professions Student Survey(GHPSS)in Tobacco Control in China”核心信息被联合国发布。

国际上公共卫生门类下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在我国目前可表述为社会医学与行为科学。它是一门宏观的应用科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许为考验人类的智商,总是会以不同的形式,向人类提出层出不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不同的路径和方法。有些需要用微观的方法,有些则需要宏观的方法。如,药理学的研究依赖于微观方法。只有搞清疾病和药理的微观机制,才能研制出有效药物。群体健康研究则依赖于宏观方法。群体健康或疾病现象的发生无不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情境。只有弄清问题所在的社会机制,方可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法。可以比作洪水治理。治理方案的前提是弄清地理、地貌,河流的分布与水动力学,而研究水中的微分子结构则助益不大。的确,社会医学与行为科学既有实证的属性,也有理论的属性。这个区别于一般的公共卫生。从国际论文的发表就可看出其中的端倪。只有数据支撑的现象描述的论文难于在学科较高区域的杂志上发表。其实,理论并不是那样深不可测,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规律描述的范式。它不但是研究的指导思想,而且是研究的设计框架。但理论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锤炼。没有这些来自于实践“营养”的滋养,本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文化是行为的社会“基因”。任何健康或疾病现象的发生和终止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情境。目前的健康行为和社会学理论均来自于西方世界,只将西方的理论引进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文化适应性修正和创新。迫切需要发展本土理论框架,用以指导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相关理论研究。众所周知,目前群体健康研究的一个制约瓶颈是缺乏有力的研究机制与平台,这个问题在两个方面尤为突出。一方面,我国的许多研究并不是建立在对事物属性的质的理解方面,缺乏理论的指导。显然,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不会有令人渴望的效果。有些工作虽然应用了理论,但“错误地使用了理论”,也是一场悲剧。如,我国的大部分健康行为研究都是建立在“知-信-行”的模式上。该模式假设,如果人们知道了一个行为对健康有害,就足以改变自己的行为。知道“有害”,就可解决问题,多么美妙的想法!许多基于这个模式假设的干预并没有得到令人渴望的效果,可许多类似的做法还层出不穷,即使针对医学人员的控烟项目仍在使用这种模式。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农业社会意识形态,这意味着人群行为的中国式塑造模式和西方社会不同。举例来说,在公开场合阻止别人不要吸烟在西方是常见的,但在儒家文明的内敛观念下却是件难事,因此我们必须探索独特的社会行为规范并采取合适的方法。的确,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要懂得中国,这是在研究层面来说事。

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为相关人员提供系统的理论参考和操作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健康领域的空白,为目前社会所急需。本书是在《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艾滋病危险行为扩散社会学研究》《健康行为理论与研究》和《控烟理论与实施》基础上所撰写。这些书的出版,作为专业和学术参考读物,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赏,也得到许多反馈。目前我国的学术氛围比较浮躁,笔者相信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我国文化将达到目标彼岸的途径表达为“道路”,“道”就是道理或理论,“路”是路径或方法。的确,理论与方法对科学研究是可持续的。笔者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健康领域的研究起一定的作用。健康社会行为领域有独特的概念和理论系统,初步涉入时,很难理解英文文献中的关键内容。本书可以作为初学者的铺路石,也可以作为供本领域的学者参考。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明明应用了中文文献的概念和理解,却引用的西文文献。这对原作者个人并无大碍,但不利于科学研究。这大概是人们不愿写中文文章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专著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其实,个人的作用是太微不足道了,我将自己的网页的名称作“沧海一粟”就是本意。问题是你努力了没有?做了自己该做的没有?人活着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只要你努力了,无论效果大小,都就是值得称颂的。

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我感到自己的研究刚刚走向成熟,说准确一点,成熟度还不到70%,尚需继续进行很多努力。啊!很多事情刚刚清楚了一些。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由衷感谢公共卫生的老一辈叶恭绍、耿贯一、王田根、张孔来等教授,在我还是个毛小子时候就给予我很多的指导。特别感谢尊师陈家震教授多年来一直对我在学识和做人方面的不倦教诲。是李鲁教授将我引进到浙江大学,时间过得真快,在这里一晃就是近二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二十年呀!李鲁教授在学术上高瞻远瞩,求是严谨。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一直关心、支持。也感谢社会医学系同行们对我的启迪和帮助。感谢我的学生王冀、陈定湾、李娜、林永兴、阮哈建、顾亚明、陈彬、黄晶晶、吕巧红、赵勤、郭玮、周欢、徐晓超、吴丹、李莉、章伟芳、冯雪颖、蒋姝函、余凌炜、彭嗣惠,等在科研上的努力,这些为本书撰写铺垫了基础。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美国前健康教育学会主席辛辛那提大学的Randall Cottrell教授提供了不少资料;悉尼大学Simon Chapman教授、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Ross Barnett教授、山西医科大学郑建中教授、复旦大学武俊青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崔小波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田本淳研究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曹若湘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郑频频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王小合教授、浙江大学司琪教授等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蒋姝函和彭嗣惠同学为本书的整理和校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感谢。

我由衷感谢我的妻子赵丽多年来对我始终不渝地关怀和支持。感谢儿子杨晓照(Xiaozhao Yousef Yang)在社会学理论和英文文献方面提供的帮助。

这是一本关于健康社会行为研究的专著。分为三个部分,健康行为理论,健康社会学理论,和健康研究方法。前两部分对健康社会行为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涵盖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和干预理论,每一种理论的介绍都包括了概念、原理、操作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健康研究方法进行了叙述,它不是一般的设计、测量和分析方法,而是社会行为视角下所特有的版本。每一部分后面均附了阅读资料,均出自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实践。对加深所述问题的理解,显然是有好处的。资料均为英文资料,对中英学术表达的沟通也有益处。每篇论文只进行了简易的介绍,全文提供了网址。也欢迎通过电子邮箱向作者获得全文。他们的电子邮箱地址是:Tingzhongyang@zju.edu.cn;shuhan_jiang@163.com;yulw2011@sina.com;psh_zx_zxx@163.com。

近年来工作量很大,几乎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这样做倒不是为了单位的那几个“工分”,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谈到本书的质量,只能说尽力而为。敬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批评指正。

杨廷忠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