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科学证据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言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 1991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仅为11.8%,2012年则达到25.7%,二十年间增长了14%。 据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接近3亿,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新增加患者约1000万。

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慢性隐匿过程,血压从理想水平(<120/80mmHg)到确诊为高血压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关键的过渡期,此阶段血压水平为120~139/80~89mmHg,国内外的高血压指南都将其定义为高血压前期。 中国人群中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已达44%~60%,且以中青年为主,其中约有45%的患者将在十年后发展为高血压,是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剧增的“后备军”。 既往对高血压的防治措施主要针对高血压的诊疗技术,而由于高血压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其预防和治疗还应包括全民的健康教育、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提倡:“健康膳食、健康血压。”要求无论是血压正常的人还是高血压人群均应强调健康生活方式——低盐膳食、减肥和适量的运动及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环境代谢因素在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环境因素(如高盐摄入)是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我国50%的高血压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而代谢因素(如肥胖)则是另一重要的致病因素,约60%的肥胖者合并血压升高。 因此,揭示环境代谢因素在高血压前期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

我国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于2011年启动了《环境代谢因素致高血压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项目,由第三军医大学的祝之明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牵头实施,并联合首都医科大学李汇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张志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袁祖贻教授、北京大学杜军保教授和第三军医大学曾春雨教授等协同攻关,团队从高血压前期入手,围绕高盐和肥胖致高血压这一主线,研究了高血压的遗传学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及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措施等,经过五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遵照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研究成果应以科普的形式向广大民众推广的要求,我们现将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改写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以便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高血压,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预防高血压。 我们倡导:健康生活、理想血压。

于中国高血压日

2016年10月8日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