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麻醉药理学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吸入麻醉药对神经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1.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徐浩1,邓斌2综述,徐礼鲜2审校

作者简介

见前。

摘要 背景 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正不断深入,但有关吸入麻醉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毒性作用的研究尚无定论,极有可能存在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的双向作用。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和后处理的研究结果,为吸入麻醉药神经损伤保护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内容 收集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预处理、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论文,从分子生物学、神经化学、电生理、形态学、行为学和脑功能学等多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趋向 吸入麻醉药在临床常规麻醉深度和非长时间暴露条件下,主要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吸入麻醉药;神经保护作用;机制;预处理;后处理

随着人们对吸入性麻醉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吸入性麻醉药已广泛用于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除了麻醉作用外,还有许多非麻醉的药理性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吸入麻醉药的神经保护作用也得到普遍认可。特别是近些年来吸入麻醉药预处理(volatile anestheties preconditioning,VAPC)和后处理(volatile anestheties postconditioning,VAPO)[1]概念的提出及其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法。新近研究发现,1.5%异氟烷和2%的七氟烷预处理,可以分别减轻脑缺血诱导的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程度以及组织损伤,并且能够下调促凋亡分子的表达,上调抗凋亡分子的表达[2]。McAuliffe,JJ等表明,8.4%地氟烷,1.8%异氟烷以及3.1%七氟烷可以提高缺氧处理后小鼠的认知能力,这可能与其对脑边缘系统和纹状体的保护作用有关[3]。因此,本文主要对吸入麻醉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