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患者常见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人在生病时,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在认知上会表现出对某些方面的信息特别敏感,记忆和思维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在情绪上会表现为易激惹、悲伤、焦躁或冷漠,在人格上患者可能表现出脆弱、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为中心等。

一、焦虑
1.焦虑的概念、分类和原因

焦虑是主观上预期要出现不幸事件或不良后果时的一种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对自身所患的疾病及其转归、治疗效果、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等过分担心而惴惴不安。一定水平的焦虑可调动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促发病人探究学习与其所患疾病有关的信息,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但过于焦虑则会妨碍疾病的正常治疗和康复。根据焦虑的性质又可分为:①初诊患者出现的期待性焦虑;②与熟悉的人分开而产生的分离性焦虑;③担心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遭受破坏而产生的阉割性焦虑三类。焦虑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①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②医护人员的言语和态度;③对所患疾病的信息缺乏;④医院环境不良等因素。

2.生理性焦虑与病理性焦虑

一般来说,轻度的生理性焦虑有具体的焦虑对象(事件),且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如对手术方案安全性的担心等。病理性焦虑又称焦虑症,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亢进,甚至出现惊恐发作,患者突然出现惊恐,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会出现“失去自控能力”的体验,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慢性焦虑症是一种不能自控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总觉得威胁或不幸将至,终日紧张不安,提心吊胆,但事实上这种威胁或不幸是不存在的。可伴有颤动等运动性不安,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在言语方面,有的患者说话会越说越快,滔滔不绝,有的患者声音高企,有的患者谈吐犹豫甚至口吃,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患者对简单的问题也难以回答。有的患者会对医护人员承认自己的感受,有的则极力否认焦虑的存在,也有人故作姿态来掩饰自己的焦虑,有的人则以敌意和攻击来应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威胁”,有人则提出不合理的特殊照顾的要求等。化解患者的焦虑,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微观察和分析,需要有同情心、耐心和有效的引导,包括给患者倾诉甚至哭泣的机会,以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

二、退化

退化也称“幼稚化”,即其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退回到婴儿时期的行为模式。轻度的退化反应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有利于痊愈和康复,但过度的退化反应则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退化主要表现为:

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的需要,常被认为自私自利。

2.依赖性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大小事务都依赖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家人的照料。

3.兴趣狭窄,表现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对其他事物或以往感兴趣的事物漠不关心。

三、主观统觉异常

主观统觉异常是指患者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异常敏锐的心理现象,在安静情况下,甚至能觉察到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这样的患者常常抱怨病房条件不好、床铺不适、饭菜不可口等。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对客观事物的知觉错误。比如在时间知觉方面,常感到时间过得慢,有度日如年之感;在空间知觉上会感觉房间或床铺在摇晃或转动等;在味觉方面会对正常饭菜的味道产生反感;在听觉方面对平时觉得好听的音乐也会感到刺耳。有的病人因病情需要住进隔离室或重症室,常会感到孤独、无聊和不安,甚至出现思维混乱、幻觉等。对于病人出现的感觉异常,应给予同情,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疏导,并辅以必要的治疗。

四、猜疑

猜疑是指没有根据的猜测和怀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一些病人对诊断结果深表怀疑,常有“我实际上没有病”“我不可能得这种病”等想法,甚至怀疑整个医疗过程,对治疗、用药、检验的真实性拒绝相信。别人的窃窃私语、小声交谈,也会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感到自己的病情加重,甚至没救了;对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总担心误诊,怕吃错药、打错针等。由于缺乏医药常识,常胡乱猜疑,胡思乱想,惶惶不安。会经常产生各种疑问,如:“我为什么该得这种病?…”“为什么他是良性我是恶性?”等。

五、愤怒

一些患者会因为自己患病而认为是上天对自己不公,是自己倒霉,为此常感到愤怒,因为一些小事也会大发雷霆,甚至可能因为自己不能自理而恼怒。这种患者的怒火常常是莫名的,或者是潜意识的。因为愤怒,患者可向周围的人,如亲友、病友甚至医生、护士,毫无理智地发泄,造成伤医事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自戕和抑郁等。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在情绪和情感上对患者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避免激惹和刺激,在患者发怒时,应有足够的容忍力来应对。

六、其他心理问题

除了上述心理问题外,患者还可能对疾病症状、药物、检查、仪器等产生恐惧心理。也会因为丧失而出现持续性心境变化,表现为悔恨、伤感、冷漠、绝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