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概况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高达12.4亿(未计算1.81%的漏登率),其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共2.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其中男性为1.27亿人,女性为1.29亿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为1199万,其中女性744.5万人,男性454.7万人,女性高龄老年人为男性的1.64倍。2006年全国进行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国总人口估测为13.1亿,50岁以上中老年为3.5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26.62%;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分别为1.74亿和1.76亿人,分别占总人口数量的13.26%和13.36%。2000~2006年间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95%,而5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5.2%。按照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在2020年和2050年,中国总人口数量将分别为14.29亿和13.83亿。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将逐渐增加。截止到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1亿,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预计2020年将增加至2.45亿,2030年增加至3.55亿,2040增加至4.10亿,2050年将增加至4.38亿,而50岁以上人口数量2020年和2050年将分别为: 4.69亿和5.71亿。
在2003~2006年,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了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50岁以上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总患病率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据调查估算,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 390万人存在低骨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数越多。我国目前是世界人口大国,亦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1984~1990年间,国内已有应用X线跟骨指数和单光子骨密度测定法调查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报告,1995~2006年间则有多个应用DXA测量技术开展的流调报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差异。
按调查估算,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男1534万,女5410万)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 390万人存在低骨量(男10 043万,女11 347万)。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50岁以上人群的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还会增加。40岁以上和60岁以上人群的比较说明: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以女性尤为突出。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年龄标准统计,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上升了2.93%,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上升了1.91%。老年病和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数量不断增加,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高发病和常见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属于骨脆性增加导致的骨折,也称脆性骨折。所谓脆性骨折是指在无外伤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轻微外伤一般是指在人体站立高度下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为椎体、髋部和腕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性很大,将会导致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而生存者中约50%致残,只有30%能恢复到伤前的生活状态。50岁以上的美国白种人中,40%女性和13%男性在其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已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我国北京、成都和上海三地,应用胸腰椎侧位放射性摄片形态计量法和半定量方法对50岁以上的妇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相当于每7名50岁以上妇女中就有一位发生过脊椎骨折,80岁以上患病率为36%~39%,但仅有20%的骨折患者去医院诊疗。根据中老年人口年增长数计算,每年新发病的椎体骨折患者约有1 808 619人。预计至2020年,椎体骨折患病人数将高达3675万人,2050年达4850万(根据2050年老年人口数和15%的女性患病率估算)。男性的椎体骨折发病率低于女性,在50~54岁和75~79岁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分别为每年0.9/1000人和13.6/1000人,女性分别为每年3.6/1000人和29.3/1000人。
单纯就髋部骨折而言,在英国,2006年发生7万例,到2020年将达到10.1万例。我国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北京市2007年的研究表明,50岁以上男性的髋部骨折率为83/10万,女性为80/10万;而在2002~2006年,此发生率分别增长为男性129/10万和女性229/10万。10年间,北京市50岁以上男、女性的髋部骨折率在分别增加了42%和110%。预计未来十几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还会明显增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3~2007年共收治髋部骨折患者2305例,其中60岁以上患者1426例,占61.87%;而2008~2012年共收治髋部骨折患者4101例,其中60岁以上患者2 853例,比例高达69.57%。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引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委员会的报告,全球每3名妇女和每8名男性中分别有1人患骨质疏松症;在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约150万,超过3万人死于骨折相关的并发症。因此,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其引发的骨折愈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
据估计,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有2亿人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约有75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美国第3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全国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3%~6%和13%~18%。加拿大多中心研究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6.6%和15.8%;欧洲29个研究中心(英国后来也加入)进行的前瞻性骨质疏松症研究(BMD测量和腰椎变形研究)显示,欧洲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11%。印度20~79岁人群中低骨量女性为29.9%,男性为24.3%,50岁以上人群中低骨量女性约为50%,男性约为36%;挪威50岁以上妇女中有14%~36%患骨质疏松症。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大约有7500万人受累,包括1/3的绝经后妇女和一定数量的男性患者。仅在美国和欧洲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因骨质疏松症引起骨折,约有6.5万患者发生髋部骨折,死亡率高达10%~20%,同时尚有1/3致残。19%的患者需要长期护理且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上升。
总之,随着预期寿命和人口结构的改变,骨质疏松症将成为更加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还需要深入进行,为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