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在所有的分裂细胞中组成性表达,通过还原反应负责核糖核苷酸转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这是从头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由两个亚基组成,称为的R1和R2,每个在核苷酸合成中具有特定功能。R1亚基由RRM1基因编码,两个密切相关的R2亚基分别由RRM2和RRM2B(p53R2)基因编码。较大的R1亚基为催化和调节位点,而较小的R2亚基包含两铁部分用于自由基的生成,重要的减少核糖羟基。p53R2基因通过p53的表达诱导,这发生在DNA损伤的情况下,因此,p53R2是p53调节DNA修复的重要介质。作为dNTP合成的限速步骤,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活性的最终决定四种dNTPs细胞内的相对浓度,这是通过在R1亚基特异性位点控制的。因此,在DNA复制时,当核苷酸浓度异常,鉴于碱基误插率较高和较低的校对活性,核苷酸还原酶是保持复制的保真度的关键。这表明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过表达可能会导致异常的核苷酸的浓度,导致突变,可能发生在生长调节基因突变。
RRM1(作为肿瘤抑制基因)过表达被证明减少肺癌的化学致癌作用,预防肺癌转移。相反,RRM2或p53R2的过表达导致在培养的细胞和小鼠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突变率增加。RRM2的过表达尤其与肿瘤大小,肿瘤的多样性和病理晚期肿瘤有关。Xu等的研究显示在RRM2或p53R2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鼠肺肿瘤发病率较高,伴随着在一些肿瘤中一个特定激活的K-RAS基因突变(12密码子G到T颠换),这未见于肿瘤对照组小鼠和过度表达RRM1转基因小鼠。与RRM1过表达或在野生型小鼠的自发发展相比,这表明在RRM2或p53R2过表达的背景下,在肿瘤中有不同的突变和致癌机制出现。自由基,RRM2活性的正常产物,在过度表达这些蛋白的肿瘤小鼠可能有助于形成G到T颠换。p53R2,另一方面,具有抗氧化活性,也可能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事实上,已证明p53R2结合MAPK/ERK激酶2(MAPK/ERK kinase2,MEK1和MEK2),防止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同样地,其下游的效应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化和侵袭(考虑到ERK1/2激活细胞运动和破坏粘连)。
在大约40%的非小细胞肺癌表达RRM1,RRM1的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表现状态或分期无相关性,虽然RRM1表达水平与ERCC1蛋白表达显著相关。吉西他滨是一种抗肿瘤化疗药物,可以竞争性抑制D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从而防止DNA合成和细胞分裂。高水平的RRM1表达克服吉西他滨的抗代谢作用,因此,可作为吉西他滨耐药的预测标志物。相反,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后,低表达与更好的生存相关。事实上,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RM1高表达已与较短的整体和无进展生存以及较低的疾病控制相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RRM1表达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生存的延长作用,推测是其修复DNA损伤和防止复发的能力。Bepler等在2006年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联合治疗的抵抗和RRM1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RRM1和ERCC1的表达相关,值得一提的是,ERCC1和化疗方案抵抗之间的关系是相似,虽然程度较小。Bepler等证实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应于吉西他滨的肿瘤收缩率与RRM1表达显著负相关。Rosell等的研究中高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患者的生存差相关,但当长春瑞滨被添加到这个组合,不显著影响生存期。因此,吉西他滨/顺铂组合可用于RRM1表达水平低的患者,而当RRM1表达水平高时,需要加入长春瑞滨。
许多其他的研究已经发现RRM1表达和反应或生存之间显著的关系,但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分子预测或预后因素。Wang等,发现RRM1的表达与肿瘤反应不佳相关,但这不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顺铂/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与高RRM1的表达相比,低RRM1的表达具有更长的中位生存时间,虽然RRM1表达在这项研究中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其他研究还没有证实RRM1表达水平和顺铂、卡铂或吉西他滨反应性之间的关系。Souglakos等发现在肺腺癌RRM2表达是反应于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但RRM1没有预测和预后价值。总的来说,支持RRM1表达水平的分子预测价值。
Bepler和同事们广泛地研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M1组件(位于染色体11p15.5)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预测和预后标志物的使用。鉴于RRM1的肿瘤抑制活性,11p15.5杂合性丢失(非小细胞肺癌常见)如何有助于癌症的发生和生存变得清晰。果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只有RRM1基因的一个拷贝(而不是两个)具有较短的生存期。
除了上述RRM1的合成功能,有人提出RRM1可以通过诱导的PTEN表达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转移。Bepler等在2004年研究中发现在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中高RRM1表达与较好的整体和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他们得出结论改善生存期的机制是RRM1作为诱导者,协同于PTEN,一个已知的肿瘤抑制基因。因此,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中高水平的RRM1和PTEN可以传达一个更有利的结果。
Zheng等于2007年检测187例手术切除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本。他们定量检测RRM1、PTEN和ERCC1水平,发现RRM1或ERCC1高表达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RRM1和ERCC1的表达是相关的,与只有一个高表达或两个均不表达的患者相比,这两种蛋白高表达的患者有显著较长的中位总体和无病生存期。注意,这项研究中RRM1和PTEN蛋白表达缺乏相关性。
目前,已有研究探讨对蛋白质表达水平有影响的、具有预测或预后意义的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检测是否可替代ERCC1表达水平检测。在一项研究中,虽然RRM1的mRNA表达水平或RRM1多态性与吉西他滨反应性没有关系,一个位于启动子区域内(C37A)的SNP是联系于吉西他滨治疗后显著延长的无进展生存期。高RRM1表达水平曾与这个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高吉西他滨反应性已与RR37ACRR524CT等位基因型(29.9%的病例中发现的)相关,这已被证明与体外低RRM1表达有关。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524CT等位基因联系于高反应性。这一发现可能与RRM1表达水平相关。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等位基因联系于高启动子活性、RRM1表达水平(RR37CC-RR524TT)与最长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相关。虽然这些结果表明RRM1基因型可能有预后预测价值,但上述SNP似乎不在体内与RRM1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RRM1催化速率在核苷酸合成的限速步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活性高)被抗代谢药物吉西他滨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是通过增加RRM1水平而克服(见于40%的非小细胞肺癌),这可能与RRM1基因多态性有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非小细胞肺癌RRM1对吉西他滨反应不佳。RRM1是诱导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在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高水平RRM1相关于较好的生存期。RRM1和ERCC1的表达是相关的,高RRM1(ERCC1)水平的非小细胞肺癌对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治疗反应不佳。在至少一个研究中,添加长春瑞滨于吉西他滨和顺铂组合消除高RRM1水平与肿瘤反应不良的相关性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