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中医临床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气血的基本概念

古代的哲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 《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氤氲”,就是对茫茫无际大气的一种神秘感和崇拜的概括。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逐渐引进我国传统的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实际上也是以“气”为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故 《医门法律》也指出:“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这里不妨做个引申:围绕于万物的自然之气一旦消失,万物必将烟消云散。而为气所构成的人之形,同样因气而存,随气而亡。“气“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获取生命的动力,以充养五脏之气,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古人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由于气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和温煦作用,因而中医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各个脏腑功能活动是很自然的。

人体之气,受秉于父母先天之精气和水谷之精气,以及自然界的清气,通过五脏六腑气血精液的综合作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功能。受禀于先天的精气,主要依赖心、肾之气的温煦蒸腾气化而鼓动全身。后天水谷之精气则依赖脾胃的纳运功能,才能化生和补充先天的气血精液。加上自然之气不断地由肺吐故纳新,与心肾脾胃有机配合,便形成人体所有的生理效应。一旦某一脏腑出现病状,整个机体就会出现紊乱,上则肺不能吐故纳新使自然之气无所运行,心则无力鼓动气血运行,脾胃受纳转输不及,后天水谷之气无从补充,先天之气势将耗竭以尽。《黄帝内经·灵枢》指出:“人受气于谷”,“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这些理论朴实但不失真谛。《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张景岳 《类经·摄生类》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一、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气是多种活性因子组合而成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作用和保持其运动的作用。如果气的虚衰或气的推动、激活作用减弱,均能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或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弱,或使精血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运行迟缓,从而引起血虚、血液运行不利和水液停滞等病理变化。

(二)温煦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指出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的体温,虽主要是依靠气来提供,但同时也要依赖精血津液的敷布、调摄、排泌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与气的温煦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发生障碍,势必全局受损。故维持气的功能作用是不能孤立来看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寒,血寒而凝。气虚收摄失常,则血溢于脉络之外。而血虚液少精枯津竭,则气无由而生,温煦鼓动均无从谈起。所以 《黄帝内经·素问》写道:“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把气与精之间,亦即形与用之间互生互化的相关性写得简明扼要且极富哲理性。

(三)防御作用

机体的防御作用是非常复杂的,虽然包括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但气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将出现任何形式的病态反应都作为衡量“气”的防御功能减退的指标。换言之,若无气虚,就不可能出现疾病。凡有外感之邪引起不适的,肯定为气不固表所致。气与邪是同一问题息息相关的两个方面。

(四)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阴液,如精、血、津、液等具有控制、收摄和调节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控制和收摄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对汗液、尿液、唾液、精液等也同样具有固摄作用。一般情况下,必须有神的驾驭作为前提,所谓“神能驭精”就是这个道理。当着神识恍惚,则可能二便失控;而当元气大衰之时,神识虽清,亦可能液泄精失,则属气不收摄之证。两者差异大略如此。临床上常见之某些出血、自汗、多尿、流涎、夜溺、血崩、带下等症,都具有气不收摄的共同病理机制。

(五)气化作用

通过气与阴液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实现人体的各种功能变化,如神思意识的运转,体能的恢复、津液的敷布滋润、创伤的愈合、人体的发育生长乃至衰老,生殖功能的产生、强弱或减退、七情六欲的变化,疾病状态下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表现及其发展变化和恢复,凡此等等,莫不是人体气化功能的结果。这种可见其变化,却未知其内在微妙机制的过程,对古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神秘性,故笼统地称为“气化”,实际上等同于西医学所说的生化过程。

二、血的生理功能

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具体体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如果血的生成不足或长期耗损,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的病理变化,出现头昏眼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临床表现。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故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正如 《灵枢·平人绝谷》中说的:“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所以,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血虚、血热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至可见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多种临床表现。

三、气血相从血行通畅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血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其需要。血为阴液主静。但血的运行,则需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血在脉管中运行而不至逸出脉外,也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由于脉管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灵枢·决气》)的功能,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不会离于经隧逸出脉外而形成出血的症状。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和营气在脉管中循环运行。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明确的记载。如 《灵枢·营卫生会》中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体,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至于血液循环的具体走向,在 《素问·经脉别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即“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这段原文描述了水谷精气的运行走向,但实际上已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水谷精气是进入血液循环的。故从中得以了解血液循环的具体走向,这个走向虽与现代生理学已知的有所不同,但已初步指出了心肺和脉构成了血液的循环系统。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由于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运行。《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血液正常的循行,还与其他某些脏器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密切相关,如肺的宣发和朝会百脉、肝的疏泄等,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的统血和肝的藏血等,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此外,脉道是否通利,血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地影响着血液运行的通畅与否。 《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因此,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而且还在于肺、肝、脾等脏器的生理功能是否协调平衡。如果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出现障碍,或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则血液的运行可因此而变化,甚至形成出血;反之,则血液的运行变慢,运行不畅,亦可导致血瘀、癥瘕、积聚等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