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中医临床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节 其他检测与中药的关系

一、血清白蛋白

肝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肝功能损害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无腹水的肝硬化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反映预后。但对急性肝病患者,血清白蛋白不是一个良好的指标。低白蛋白血症对肝病不具有特异性。这是由于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除合成障碍外,尚可能因:血管外池扩充:如:腹水、水肿病人,血管内白蛋白进入血管外池,导致血清白蛋白下降。合成白蛋白的原料供应不足,如摄食过少,或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分解过多,如感染、发热、癌肿等时白蛋白分解增加;从异常途径丢失,如慢性腹泻、慢性肾脏损害等;还可因肝硬化时,γ球蛋白增多导致渗透压升高抑制白蛋白的合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用具有特异性药物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其全身的总体情况。药物主要从直接补充白蛋白和改善肝脏的合成功能两方面选择。直接补充性的药物有:紫河车、广地龙、白僵蚕、阿胶、鲤鱼、龟板等;改善合成作用的主要有:当归、党参、黄芪、灵芝、枸杞子、女贞子、熟地黄、丹参、鸡血藤、三棱、莪术、仙茅、巴戟天等。

在肝硬化的代偿期,病人无明显腹水的情况下,应针对其肝硬化所常见的瘀血癥瘕积聚、和白球蛋白倒置情况,采用活血软坚益气补血或滋阴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并需时时防范上述药物对脾胃功能的不良影响。如当归、熟地黄对肠道的刺激和缓泻作用;黄芪、党参、枸杞子、仙茅、巴戟天等所致的“上火”现象等。应适当与理气健脾和清热滋阴药物的配伍运用。其中以当归、黄芪和丹参的作用为最好。对失代偿期的肝硬化病人,除应主要选择直接补充蛋白的药物之外,还需适当选用改善合成作用以及利水消肿的药物。如紫河车、广地龙配合炒当归、黄芪、丹参以及五苓散、五皮饮等。需要说明的是,有腹水的病人,在服用汤剂时可能疗效不尽如人意,可以改为细粉剂与汤剂的联合应用,以减轻服用汤剂所产生的腹胀痞满等不适。

二、凝血因子

肝病是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肝合成6种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Ⅳ、Ⅴ、Ⅵ、Ⅶ。当它们单独或联合缺乏时,凝血酶原时间(PT)即延长;故可作为判断肝合成功能的有用指标。急性肝细胞疾病时,PT延长提示严重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慢性肝病时,PT延长4~5秒以上,对注射维生素K无反应,提示广泛肝实质损害,远期预后不良。酒精性肝病时,死亡病例中60%的PT延长4秒以上,说明该指标的重要性。

临床上,在检测PT/PA(凝血酶原活动度)之前,更多的是要了解病人有否出血征候;包括大便潜血试验和其他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对于一般性出血,最常用的是茜草和仙鹤草。如有消化道出血,则需用白及和三七粉。其主方一定要与其主证相符。

如果仅仅表现为PT/PA的异常,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就不是一个止血的概念,而是一个“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概念,即运用益气固脱的药物,防止肝衰竭。急性重型肝炎或亚急性重型肝炎,大多为病毒性肝炎引发,为热毒炽盛,正气败绝的现象,应针对病情,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或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等大剂气血两清和开窍药物联合运用,方可寄希望于万一。随着PT/PA的改善,临床症状也会相应缓解。

大出血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即使病情好转并稳定10年以上的病人,如果不慎(如饮酒)仍会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说明防止出血,不仅是治疗措施,也是保健措施。在常用的处方中,应经常选用炒当归、仙鹤草、三七粉、茜草、白及等药物交替运用。并嘱咐病人防止饮食上的过饱、过热、过硬和情绪上的波动等因素导致的大出血。药物运用中还应注意掌握活血化瘀药和止血药之间的合理比例,避免运用过于辛燥和峻烈的活血药物。

三、胆汁酸代谢试验

胆汁酸是肝内由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有机阴离子。肝胆疾病时,血清胆汁酸和胆红素可比拟为肾脏疾病时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如同血尿素氮,血清胆红素受着诸如生成率、器官灌注等因素影响,不一定直接反映排泄它的器官功能;而胆汁酸同肌酐一样,其代谢情况主要受排泄它的器官所控制,因此能较特异地反映有关排泄器官的功能。虽然胆汁酸与胆红素都从胆汁中排泄,但胆汁酸池远大于胆红素池。体内总胆汁酸池为3~4g,每餐后约2倍于此,每日6倍于此(18~24g)的胆汁酸进行肠肝循环。但每日经肝处理的胆红素不足300mg,就肝负荷而言,对胆汁酸处理是对胆红素的近100倍,因此,当肝转运有机阴离子功能受损时,反映在胆汁酸代谢的改变,至少在理论上比之胆红素代谢更为明显。

血清胆汁酸以病毒性肝炎和肝外胆道梗阻时升高最明显。慢性肝炎病人,血清胆汁酸水平的升高常先于转氨酶的升高,即使肝组织学改善,如果血清胆汁酸持续升高,则复发的可能性极大。在胆汁淤积性肝病,尤其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时,血清胆汁酸常明显升高。

在脂肪肝或轻型慢性肝炎时,空腹血清胆汁酸测定不如转氨酶敏感,这可能与轻度肝损害不足以影响肝转运功能有关;但在严重肝实质性疾病包括肝硬化时,空腹血清胆汁酸的敏感度则高于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水平仅反映在某一时间肝细胞损伤程度,而血清胆汁酸不仅反映肝细胞损伤,还反映肠吸收,肝摄取和排泄等方面的异常,以及门-体短路的存在。部分肝切除后,血清胆汁酸水平与肝切除量相平行,在预测是否会发生肝衰竭方面,血清胆汁酸较胆红素更为敏感。

基于上述,中医中药临床运用时,对血清胆汁酸的用药方案往往是复合型的、气血并用型的和攻补兼施型的;对胆红素的用药则相对单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胆红素的升高,没有胆汁酸的升高,可以定位在腑,病变在气分;有胆汁酸升高的病例,可以定位在脏,病变在血分。因此,单纯胆红素升高的病例,多伴有转氨酶的升高,宜采用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常用茵陈蒿汤与五味消毒饮等方剂化裁,重点是用三味药:大剂量的茵陈蒿、中小剂量的生大黄和中剂量的金钱草。若不仅有胆红素的升高,同时又伴有胆汁酸、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等的异常,就不是一个单纯清热利湿退黄的问题,从其整体病情考虑,必须要将重点放在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抗肝纤维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选用具有活血、退黄双重功效的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如虎杖、瞿麦、茜草、茵陈蒿和适量的生大黄等。对某些胆红素轻度升高,但明显胆汁酸升高的病例,退黄不是主要的,应将重点放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和疏通胆管方面,如采用汪承柏教授主张的重用赤芍,配以大黄的方法。同时应减少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摄入量,当然也包括中药中某些含有明显黄色素的药物,如黄连、虎杖、栀子等。

四、血清谷氨酰转移酶

血清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γ-GT),又名γ-谷氨酰转肽酶,为一种膜结合酶。在细胞内,该酶一部分与细胞膜结合成不溶性部分,另一部分为可溶性。在体液中只能测得后者;它广泛存在于肾、胰、肝、脾、肠、脑、肺、骨骼肌和心肌中。肝胆细胞能合成GGT,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脏。在炎症、胆汁淤积、癌肿等刺激下,肝合成GGT增加,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大体与ALP(碱性磷酸酶)相同,但较后者敏感。约90%以上的肝胆病人血清GGT升高,尤以胆道梗阻和肝恶性病变时增高最明显。一般在急性肝炎初期,轻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非活动期不升高。在急性肝炎的极期、慢性肝炎(肝硬化前期)、肝硬化(非活动期)、脂肪肝、肾损害、胰腺炎、糖尿病、心肌损害、血吸虫病时可轻度升高(1~2倍)。慢性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活动期)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急性肝淤血、局限性肝损害(良、恶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胰腺炎、不全性胆道梗阻等病时呈中度升高(2~4倍)。肝内胆汁淤积、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情况下时,会出现5~10倍甚至更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检测GGT的同时也应检测ALP,因为GGT分布广泛,特异性不及ALP;在GGT升高而ALP正常的病人,应细心询问用药和饮酒史,因为大多数抗惊厥药、华法林以及酒精,均可引起GGT升高。

据此,GGT的检测要注意几个方面:①与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联合检测,以判断病变部位的深浅,如伴有ALT的升高,GGT轻度升高时,多表明病变损害较轻;②如与ALP同时升高时,当考虑肝内外的梗阻症;③根据其升高的幅度判断其病变的严重性。

临床用药时,可结合上述分析。如系急性肝炎或者轻型病变时,应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基础上酌加适量活血通络之药,如银杏叶、泽兰叶、青陈皮、丹参等。如伴有明显的肝内外梗阻,则应加大破瘀活血或通腑利胆之药,如三棱、莪术、炮山甲、元明粉、生大黄、水蛭粉、丹参、鸡血藤等,与清热退黄药和清热解毒药物联合运用。也可采用双处方法的原则,一方治其本,一方攻其标,交替运用。简言之,GGT是“瘀”的参考指标之一,只要GGT有所升高,在处方中即应加入血分药物,根据其具体的病情,灵活配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