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高身正无愧师 锦章流韵千秋誉(代前言)

我们于2014年至2015年对张志远教授进行访谈,这是我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山东当代名老中医口述史研究”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今本书出版在即,但我的恩师张志远教授已于2017年11月7日仙逝,大师远去,作为弟子,肝肠寸断,恩师音容笑貌,至今仍在眼前,每思及恩师,心中有敬仰,有钦佩,有不舍,今撰文一篇,以表思念之情。

一、学高身正无愧师

张志远教授,1920年出生于德州市,幼入私塾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后承父命,拜耕读山人为师,学习医学。张老弱冠时,曾在天津、德州等地行医。1955年,山东省卫生厅中医处为加强对中医学术的研究,拟筹办山东省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班,但因当时建所相关的专业人才奇缺,故先以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的名义,从全省范围内招揽中医精英,筹办第一期中医研究班。1956年6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张志远先生被当地卫生部门推荐至山东省中医研究班学习,成为第一期研究班学员。研读班共有30人左右,成员是全省各地推荐来的临床较有名气、理论有一定修养的医生。张先生即是由此机缘转到济南的。1957年,研究班结业后,因张先生学识丰富,且年龄不太大,有培养前途,故被留下至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师,为全省中医界培养师资。1958年,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成立,张志远先生成为山东中医学院建院“八大讲师”之一。

自1957年始,张先生从教数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张先生知识面广,无论是基础类的课程,还是临床类的课程,他均可以承担。他先后讲过基础类的课程,如《中医医史》《伤寒论》《中药学》《中医各家学说》等,也讲过临床类的课程,如《中医妇科》《中医内科学》等。每个听过张先生讲课的人,无不敬佩先生博学多才,且脱稿讲课,有一种手中不拿课本、讲稿,但有一种成竹在胸、口若悬河的大师气派!

先生之所以脱稿授课,是其父亲对他的要求,所以先生自年轻时即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外地的学者请先生去讲学,先生从不带讲稿。别人有时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想讲什么?张先生说:“你想学什么你说吧,我什么都可以讲。”张先生学问之高,在山东中医学院是出了名的,全校的人均称他是“活字典”。因此,张先生就是有这样的气魄!比如有一次去苏州开会,遇到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老,裘老请先生到上海讲学,希望给上海中医学院的师生讲讲徐灵胎的家世、生平和著作及对后世的影响。裘老是中午在火车上吃饭的时候跟先生提出邀请的,下午就安排开讲,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裘沛然老担心:时间这么短,突然发出邀请,张先生能准备好吗?先生的回答是没问题,稿子全在他的脑子里。因为裘老是临时提议,先生肯定没带材料。先生说:“这是硬功夫。把学问搞熟了,它就在你的脑子里。”先生96岁时,受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邀请,上台为全省中医骨干培训班讲课,时间是一上午,接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老人依然是讲座时不带讲稿,在台上侃侃而谈,有条有理,作为先生的弟子,我也自愧弗如!

张先生讲课时,对本科生实行启发式教学法,给研究生或是有一些理论修养的青年教师讲课时,则采用百鸟捧日、连环跳跃法等。这些方法来源于先生的老师耕读山人及清代一些老先生讲文、史、哲时所用的方法。连环跳跃法适合给有一定医学修养的人讲,因为知识点如许多散在的珍珠,而这种方法,恰是将许多散在的珍珠用线串起来,横向联系多,呈现跳跃式,其结论也精彩,所以有医学基础的人,喜欢这种教学法。这条线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要抓住规律及内部的逻辑性。抓不住规律及内在的逻辑性,就是一盘散沙。先生有时讲授《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即采用这种方法,从“横”的方面一以贯之,纵横结合,以横为主,找出内在逻辑,突出证、方、药、治。内容是以《伤寒论》为主,兼讲授《金匮要略》方面的内容;或是以《金匮要略》为主线,讲授《伤寒论》的内容。

张先生对弟子总是诲人不倦,我自毕业之后,留在中医医史教研室工作,在做学问方面,张先生总是在关键之处加以点拨,提点我读书做学问,在先生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大量书籍,为以后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生除对学生在做学问方面严格要求外,对学生品德也有严格的要求。先生自身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先生一生历史清白,淡泊名利。先生常说:“我希望安安静静地研究学问,对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此生足矣。”他说:“现在的人名利思想占80%。我收学生有个标准,德要占90%,才能占1/10,我不要有才无德的人。现在有些人,学历很高,但德行不高,反把这一生都误了。”

二、锦章流韵千秋誉

先生著述等身,既有中医理论类的著作,也有中医临床类的著作,是集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中医临床于一身的大家。先生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全书57万多字,因原稿字数过多,先生整理成书时,删去了五分之二,即原稿是100多万字的巨著。先生著述此书时,为了考证医学源流及著名医家的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广泛搜集材料,除医学文献外,还参考了文史哲等多方面的文献资料。体现在书中,有一万余种书的参考资料,可谓引证广博,资料翔实。我们作为张先生的弟子,对先生写作此书的过程是亲见亲闻的,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历四十年写成的”。先生利用业余时间,或是周六周日,或是暑假、寒假,到各个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师兄弟最津津乐道的是,先生去图书馆查书,必定是带着干粮或是烧饼,自己背着水,或是中午向图书馆的人要点热水喝,就是老人的一顿饭了。若是偶尔带点饼干,这是像过年一样的稀罕事了!先生去得最多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其他如北京图书馆(即今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也是常去的。或是去外地出差时,先生总是先做好功课,以便开会结束之后,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有的图书馆,因先生去得多了,图书馆的管理员与先生熟悉了,他们中午下班,按规定,阅读者就得出阅览室(因书库与阅览室紧邻,且阅览室也有一些书,他们怕丢书)。但他们给先生行方便,将他锁在阅览室里面,准他在里面继续读书。但是有的图书馆管理较严,管理员是不给行这个方便的。总之,先生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40余年的时间,获取一万多种参考文献,才著成此一巨著。

先生在临床方面的著作亦很多,如《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国医大师张志远医论医话》《国医大师张志远习方心悟》《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先生自弱冠行医,已历70余年。50年代末期,先生留在山东中医学院任教,但并未放弃临床,而是仍在临床行医,或是给学生临床带教。至其97岁高龄时,仍拄着拐杖,风雨无阻,一周五个半天在门诊为患者诊病,老人在去世前的20天,还在上门诊!以上这些临床著作,是张先生一辈子的临床结晶。

张先生曾说过:“过去中医界老师带徒弟,会有所保留,所谓传理不传方,传法不传药,传药不传量,传量不传巧。这也致使有些宝贵的经验不能传下来。”所谓“传理不传方”,即给徒弟讲大道理,但不给徒弟方子;“传法不传药”是将方法告诉徒弟,不传药;“传药不传量”,将所用的药物给徒弟讲授,但不谈剂量,即此药的剂量在什么情况下多用,在什么情况下少用,不谈剂量问题;“传量不传巧”,剂量告诉徒弟,但其中用药之“巧”,师父就抱着不放了。先生说:“这些经验,我都传授出去,既传道,也传方;既传药,也传量,传应用之巧。我如今已90余岁,把这些经验传出去,我也好一身轻松,回归道山了。”先生的临床著作出版后,一位近60岁的老中医评价,这些书中全是干货,是真正的名老中医经验!

本书没能在张老有生之年出版,让张老深感遗憾,今将本书献给已回归道山的恩师。

张成博

2018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