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儿童脑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神经发育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不断成熟,而心理活动的发展又有赖于后天的学习与环境刺激。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反应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方向发展;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方向发展;③认知功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方向发展;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方向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言语、认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时又受不同年龄期生理发展水平、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有几个所谓的“敏感期”:0~3岁,为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觉的敏感期;1.5~3岁,为言语发展的敏感期;1.5~4岁,为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及对小型物体发生兴趣的敏感期;2~4岁,为改进动作,关心真实和现实事物,意识到时间和空间顺序的敏感期;3~6岁,为受成人的影响的敏感期;3.5~4.5岁,为学习写字的敏感期;4.5~5.5岁,为阅读的敏感期。

一、感知觉发育

感觉是指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感知觉的发育是从新生儿出生就开始的,在婴幼儿期发展迅速并已完成。感知觉是儿童早期探索世界、认识自我过程的第一步,是各种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视感知发育

研究发现,视觉最初的发生时间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即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34周的早产儿视觉功能已和足月新生儿相似。新生儿能看见明暗和颜色,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即能注视或跟踪移动的物体或光点,但只能看清15~20cm内的事物。2个月起开始按物体的不同距离调节视焦距,可协调注视物体;3~4个月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好;6~7个月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2岁时可区别垂直线与横线;3岁时能说出颜色的名称;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6岁时视深度已充分发育。

2.听感知发育

5~6个月的胎儿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听到透过母体的频率1000Hz以下的外界声音。出生时耳中有羊水、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天听觉已相当良好;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3~16个月时可寻找不同响度的声源,听懂自己的名字;4岁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

听觉的敏感度,即听觉器官对声音刺激的分辨能力,包括声音频率、强度、时值差别的鉴别。婴儿在高频区的听力要比成人的好,对声音的频率也很敏感,能区别语言、非语言和不同的语音。婴儿也有很强的音乐感知能力,新生儿喜欢音乐而讨厌噪音,3个月时就能静静地躺在那儿倾听音乐,并能初步区别音高和音色,6~7个月能区别简单的音调。

3.味觉发育

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它具有保护生命的价值。味觉感受器是在胚胎3个月开始发育,6个月时形成,出生时已发育完善。新生儿味觉相当敏锐,能辨别不同味道,对甜味的反应是积极的,对咸、酸、苦的反应则是消极的。4~5个月时对食物轻微的味道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的关键期。

4.嗅觉发育

嗅觉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感觉。在胎儿7~8个月时嗅觉器官即已相当成熟,新生儿生后即有嗅觉反应,嗅到母乳的香味就会将头转向母乳奶垫;3~4个月时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开始时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5.皮肤感觉发育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应的基础,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在其认知活动和依恋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生儿出生后就有触觉反应,如母亲的乳头接触到婴儿的嘴或面颊时,就会做出觅食和吸吮动作;新生儿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的触觉很灵敏,而前臂、大腿、躯干的触觉则较迟钝。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出生时温度觉已很灵敏。

二、运动发育

1.运动发育理论

儿童的运动发育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复杂而连续的过程。传统的运动发育理论认为,出生后小儿的运动发育是按一定的程序性和方向性进行的,主要表现为由头部向下肢、由近端向远端、由屈曲向伸展、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逐步发育。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其中以动力运动系统理论受到广泛重视,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认为运动的发育和控制是由许多因素在活动的状态下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对事物的觉醒和意识、神经-肌肉活动、肌肉-骨骼系统的特性、感觉系统、心肺功能和环境等。发育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在发育速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运动发育与认知发育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运动发育受到其他发育因素的影响和竞争性抑制,运动发育不是直线发展,而是呈螺旋状进行。

2.运动发育规律

婴幼儿的运动功能发育是遵循头、尾规律进行的,即先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然后再学会跪、站、走及跑、跳和攀登。正常儿童翻身为(4.8±1.4)个月,独坐(6.3±1.2)个月,爬(6.7±1.4)个月,独站(8.1±1.6)个月,独走(11.7±1.7)个月。独坐年龄上限为8~10个月,独走为15~18个月。2岁前是儿童运动功能发育日臻完善的重要时期,尤其是18个月前,与神经髓鞘发育成熟主要在2岁前完成一致。

3.运动发育里程碑

运动发育包括大运动和细运动两大类,大运动即头、躯干和上下肢的运动与平衡功能;精细运动即手的技能。

(1)大运动发育:

①抬头:新生儿俯卧时尝试抬头1~2秒,2个月垂直位时能抬起头,3个月抬头较稳,4个月抬头很稳;②坐位:4个月时扶着两手或髋骨能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支撑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③翻身:7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然后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④爬:3个月时俯卧位能以肘支起前半身,7个月会匍匐爬,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⑤站立:6~7个月时扶着两个前臂可以站得很直,9个月扶着栏杆站立,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⑥行走:12个月能牵手走,15个月可独走,18个月可稳步走;⑦跳: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0个月时会独足跳;⑧跑:24个月会跑,4~5岁可快跑。

(2)精细运动发育:

婴儿原始握持反射妨碍手的随意动作,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后手指可以活动。

3个月:手握拳放松,手开始扒物体或碰桌上或悬挂的物件。

4个月:两手能到中线位,常常想抓东西,但抓不准确,手眼不协调。

5个月:能主动抓物,抓物用手掌尺侧,能握住奶瓶,用手玩自己的脚。

6~7个月:用手的桡侧一把抓物体。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

7~9个月:用整个拇指及食指掌面抓物。

9~10个月:可用拇、示指拾物,喜撕纸。

12~15个月:学会用匙,乱涂画,能把东西往上扔。

15个月:能叠2~3块方积木;放小丸进小瓶。

18个月:能叠3~4块方积木,模仿乱涂,从瓶内倾倒小丸。

24个月;能叠6~7块方积木,乱涂圆圈,模仿折纸,会翻书。

30个月:叠10块方积木,模仿搭3块积木的“桥”;模仿画圆圈。

48个月:模仿用5块积木构建“门”,模仿画十字和四方形。

三、语言发展

语言不仅是人际交流的媒介,能够传达信息与情感,而且也是思维的载体,对儿童的情感、情绪、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前语言阶段

语言的学习理解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从出生到能够表达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时期称为前语言阶段,即语言发生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婴儿的语言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表现为“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和动作手势交流等现象,统称为“前语言现象”。

(1)语言理解发展:

婴儿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①新生儿期:已具有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并能根据声音特征辨别出各种声音的差别,表现出对语音,特别是对母亲语音的偏爱;②发音游戏期:2~4个月开始理解语言活动中的某些交往信息,能和成人进行互相模仿的“发音游戏”;③语音修正期:5~9个月婴儿能够意识到语言的节奏和语调特征,并根据周围的语音环境修正自己的语音体系;④学话萌芽期:9~12个月的婴儿能够辨别母语中的各种音素,能把听到的语音转换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语音所代表的意义。

(2)语音发展:

①啼哭阶段:0~1个月,从出生的啼哭开始,哭声往往有升频或降频,可以表达饥饿、疼痛、无聊、愉快、大小便等意义;②咕咕之声阶段:生后2个月开始发出一系列咕咕的声音,与后元音或圆唇音类似,很多音与“ɑ”、“o”、“u”接近;③咿呀学语阶段:4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些声音较接近人类语言,能辨出元音或辅音;④系统语言发展阶段:通常在1岁左右开始,是真正的语言发展的最初阶段。

2.幼儿语言的发展

(1)语言理解发展:

1岁以后,对语言的理解会发生质的变化。当听到某些物体的名称时,能确定所指的对象,能理解事物的名称,并用手指出来。当婴幼儿开始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以后,婴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词汇的表达就能互相联系起来,语言的记忆得到稳定的发展,语言的理解开始了飞跃性提高。

(2)语音发展规律:

幼儿的语音发展规律是先掌握构音操作的简单音,再过渡到较复杂的音。语音出现的先后顺序,大多是与发音难度有关,而不是与词义有关。其中元音最先出现,之后是辅音+元音,然后是元音+辅音+元音或元音+辅音,最后是前几种的重复。正常儿童的语音发育期是从出生到5岁之间,5岁就能流利的说话了。

3.语言表达的发展

(1)词汇的表达:

婴儿最早可在9~10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10~15个月期间平均每月可掌握1~3个新词,到15个月龄时就可以说出10个以上的词语。自1.5~2岁始,幼儿掌握的词汇开始迅速增加,3岁时增加更快,5~6岁时增加速度减慢。同时词类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名词、动词,到形容词、副词、代词、疑问词、量词、连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2)语法的发展:

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步掌握了各种基本语法结构,具体表现在句子的长度和句子的类型。儿童句子表达的长度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使用的句子类型由简单到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复合句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3)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从情境语言逐渐发展到连贯语言。幼儿早期往往是想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语言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连贯语言的发展使幼儿能够独立、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幼儿期是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连贯性言语逐步发展的阶段。其语言发展是先理解后表达,先学发音后用词法句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应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表达性言语相继发展。

4.儿童语言发育进程

大致遵循以下规律:≤4个月为无意识交流;>4~9个月为有意识交流;>9~18个月为单词阶段;>18~24个月为词组阶段;>24~36个月为早期造句阶段;>3~5岁为熟练造句阶段;>5岁为语法派性阶段。儿童的词汇爆发期在16~19个月直至21个月。儿童最初表达的50个词语如下。①人物: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姐姐、宝宝、阿婆、弟弟、妹妹、哥哥、阿姨、叔叔、舅舅;②物品:花、蛋、虾、球、饭、糖、袜、脚、手、嘴、鼻、头、车、耳朵、眼睛、电话、帽子、灯、菜、肉、饼;③动物:狗、鸡、猫、鸭、鸟、马;④动词:吃、拿、不要、要、谢谢;⑤象声词:喵、呜呜、汪汪、咦。当儿童能主动表达50~100个词语时,就出现了短语或句子。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见表1-2。

表1-2 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

续表

一般来说,3岁时约能听懂8000个单词,使用300~500个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指出3种以上的颜色,说出3~4个词的句子;4岁时会使用更多的形容词和副词,懂得代词的含义,简单叙述不久前发生的事,说出许多实物的用途,读100以内的数;6岁时说话流利,句法正确。

5.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许多原因会导致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①18个月时不能说单字;②24个月时所说单词量少于30个;③36个月不能说短语(词组)。

(1)听力因素:

言语信息能否输入取决于听觉传导路径是否正常。听力是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能力必须具备的条件,听觉中枢必须在出生后不断地接受声音刺激,才能正常发育,没有听力就无法获得言语。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有声环境和言语的刺激,在语言发育最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言语和语言障碍。

(2)智力因素:

智力发育迟缓儿童,在听理解、言语表达、语言获得等方面都比正常儿童落后或迟缓。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速度慢,达到的水平低。

(3)早产低出生体重:

儿童对于语音信息的敏感从出生前就存在。胎儿28周开始可熟悉母亲的声音,胎龄30~35周出生的健康早产儿能分辨不同的元音。胎儿的听觉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环境是处于一种具有声学韵律的环境,子宫中具有低频率的背景音(母亲的心脏节律和身体噪音),并可听到熟悉的语音和语调(如母亲的声音)。早产会导致儿童早期接受的韵律信息不足,而韵律信息对于语言获得非常重要,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语言发展。早产儿在纠正月龄4个月和6个月时都没有表现出对重音的分辨。而足月儿在4个月和6个月时能够辨别词汇重音。

(4)特发性语言障碍:

又称为发育性语言障碍、语言滞后。是指单纯性语言功能或能力的某一方面或全面发育迟缓,除语言障碍外,其他方面的发育都正常,并且不存在有导致语言不能正常发育的一般原因,如听功能障碍、智力低下、严重的个性失调等,是不属任何其他类型或不是伴发于其他疾病的语言障碍。发育性语言障碍常表现为:①学会发第一个词的时间晚:多出现在2岁以后,正常应出现在10~15个月;②接近3岁时才能发出单词或两个词的句子,正常应出现在12~18个月;③接近4岁时才会用代词,尤其是会用“我”,正常出现在3岁左右;④词汇量少;⑤不会说出复杂的句子,不遵守正常词序,用第三人称代替说“我”。由于存在的困难,说话内容带来的信息量有限或匮乏。通常,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言语理解能力好于表达能力。

(5)行为障碍:

语言障碍与行为问题密切相关,行为问题常继发于沟通障碍。突出的表现为不能听从指令,或因不能表达感受或愿望所表现出的行为障碍或焦虑。行为障碍和注意力缺陷的发生率在语言障碍的儿童中较高;然而,语言迟缓或语言障碍又可导致情绪障碍或心理创伤,从而加重行为问题。

(6)环境因素:

儿童词汇量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与其生活环境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言语表达习惯和内容的丰富性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在语言贫乏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但这些儿童对早期治疗干预和语言刺激的反应最好。研究表明,抚养人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母亲与孩子分离将影响儿童词汇量的发展。在儿童语言发育早期,双语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儿童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认知发展

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括知识、意识、思维、想象、创造、计划、推理、推测、问题解决、概念化、分类与关联、符号化等等,此外还包括了知觉、注意、记忆、学习、社会认知、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语言应用等。

1.认知发展理论

人类认知发展有很多观点,其中皮亚杰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认知发展理论。但这两种理论都没有关注大脑生物学方面的变化对认知发展的影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在探索人类认知中取得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成果,出现了解释大脑如何学习的新理论框架,即神经建构主义和新联结主义模型。

(1)皮亚杰的认知论:

1950年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育的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为儿童思维的萌芽期,主要通过感觉运动模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这一时期儿童行为的发展要经过本能阶段、习惯阶段和智力活动出现阶段3个层次。生后8~12个月开始寻找眼看被藏到枕下的玩具,知道不在眼前的东西并不会消失,出现了客体永存的概念。客体永存概念的形成是认知发育的一次飞跃,与以后时间、空间及因果关系概念的形成有关;②运筹前阶段(2~6岁):心理活动受直觉及事物外部联系的影响,想象与真实分不清楚;③具体运筹阶段(7~11岁):对真实客体能通过真实和心理活动进行思考,对事物改变能构想其逆程以获得理解,用不变的规则系统思考,掌握块量、数、容量、时间先后的概念和演绎法思维;④形式运筹阶段(12岁以上):此期儿童具有抽象思维、归纳法思维和复杂的演绎法思维能力,对思想、不可能性及或然性进行思考和广泛的抽象概念。

(2)社会文化理论:

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提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文化、同龄人和成年人对于儿童发育的影响。他提出了“最接近的发育领域”概念,“最接近的发育领域”中的领域指的是一个孩子在没有成人或较年长儿童帮助下的表现,与获得了此类帮助时的表现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些来自于成人生活环境中的帮助支持了孩子的发育,在社会文化理论中被称为认知发育的“脚手架”。社会文化工具如说、书、电脑和一些社会文化传统在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参与这些文化实践,使用社会中的文化工具,就可以逐渐学习在他所处的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3)神经建构主义:

神经建构主义就是通过分析神经活动类型的生物制约来解释认知发展变化的机制。在神经建构主义看来,环境体验对于认知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们将会改变大脑的“硬件”,促使其心理表征的本质发生变化,这反过来又会促使神经系统经验的更新。神经建构主义主要是建立在“生物制约”概念的基础之上,第二种制约是“基因制约”,即认知发展来自于基因活动、神经活动以及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双边互动,环境体验以各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基因表达。第一种制约是“细胞制约”,即神经的发展受到细胞环境的制约。神经结构的形态及其之下的神经联结样式制约着形成表征的神经活动类型。第二种生物制约是“大脑制约”,即单个功能性的大脑区域与其他区域互动,这些区域间的互动会影响所涉及到的神经结构的发展,并影响到神经表征的发展。第四种生物制约是“身体制约”,它是指当儿童把身体作为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信息的工具时,其感觉功能将制约其心理表征。最后一种制约认知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约”,指的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社会性与行为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影响基因的表达。

(4)新联结主义模型:

新联结主义模型是关于复杂认知如概念发展如何从互联网的简单开关节点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分布式表征与分级式表征两大特征。新联结主义能按照神经网络解释认知发展,而该网络能从“输入”中获悉复杂的结构。

2.认知发展规律

(1)不同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与其对应的大脑皮层发育成熟的顺序具有一致性。婴儿就已经具备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并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一些高级认知能力,比如问题解决能力,却要到5岁左右才开始获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脑区灰质密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外侧和大脑半球之间的背侧额叶和顶叶皮层联合区,其中视觉、听觉和边缘皮层等与个体基本感知觉功能对应的大脑皮层在个体早期就开始出现髓鞘化,而与语言能力对应的颞叶皮层后部开始髓鞘化的时间则相对较晚。采用结构磁共振扫描技术对4~21岁个体的皮层发育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与基本功能(如感觉、运动)相关的脑区(感觉和运动皮层)最早成熟,然后是与空间导向、语言发展和注意相关的颞顶叶联合皮层,最后才是与执行功能、注意以及协调动作相关的前额叶和外侧颞叶皮层。同时,并不是单一脑区完全成熟后其他脑区才开始发育,前额叶中与味觉和嗅觉加工相关的脑区,以及枕叶中与视觉功能相关的脑区也很早成熟;与感觉、知觉等基本生活技能相关的脑区发育成熟较早,而与决策、推理等高级认知活动相关的脑区发育成熟较晚。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的方法研究学龄期儿童认知发展的变化特点,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额中回、额上回、左中扣带回及顶叶等区域的ReHo值呈上升趋势,提示与之相关的执行控制、注意激活等功能逐渐完善。

(2)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的关系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影响。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与其总脑体积和皮层厚度等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与全脑体积的相关会增强。儿童智力与皮层厚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儿童早期(3.8~8.4岁),IQ与皮层厚度呈负相关,而到了儿童晚期(8.6~11.7岁),IQ与皮层厚度则呈现正相关,特别是与额叶、左侧颞上和颞中回皮层厚度相关。个体认知水平与其大脑结构形态也存在相关,如个体智力水平越高,其总脑体积越大,总脑灰质体积越多。

(3)认知能力发展对应大脑活动模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发展对应的关键脑区不断发生变化,这与个体认知水平和大脑加工效率的提高有关,如与记忆信息编码、贮存和提取相关的海马和齿状回的髓鞘化与成熟会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并且儿童青少年在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时对应额叶和顶叶皮层的激活程度和神经效能会随其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复杂客体工作记忆方面,儿童与成人的激活脑区也存在差异,成人的腹内侧前额叶、两侧梭状回、带状后回和楔前叶存在激活,而儿童的激活脑区却是运动前区、顶叶、前脑岛、尾状核和小脑。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认知水平提高的同时,该认知能力对应的脑区激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4)认知功能发展对应脑区随年龄增长逐渐专门化。大脑神经解剖的研究结果表明左侧大脑,尤其是左侧颞叶脑区与个体言语能力密切相关,而右侧大脑多与空间知觉和音乐等认知能力相关,即存在认知能力发展对应脑区专门化的现象。采用反应抑制任务的经典范式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的反应速度显著提高,并且所有被试在与反应抑制相关的脑区,如左侧额下回、脑岛和眶额皮层的激活随年龄增强,而左侧额中/上回激活随年龄减弱,也即出现反应抑制对应脑区活动专门化的现象。反应抑制的持续性作业任务对应脑区激活的对比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央前额叶和扣带回激活的强度和区域明显提高,而小脑、右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左侧岛叶激活明显减弱。

3.注意的发展

儿童注意的发展水平是从低级向高级、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的发展以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为基础,在觉醒基础上的注意活动属于大脑执行功能的一部分,由大脑额叶及相关皮质和皮质下神经结构共同实现,在心理功能上以感觉运动反应能力的分化成熟、语言能力、自我意识和行为控制的发展为标志。

新生儿从出生的第3~5天开始,就可以把视线集中在母亲的面孔上,已经有了集中注意的能力。新生儿似乎偏爱注视具有鲜明对比,尤其是黑白对比的图案,3~6个月的婴儿头部自控能力加强,扫视环境更加容易,视觉注意更加发展,双手的动作开始灵活准确,由于增长了对外部世界的好奇,集中注意开始为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所控制,扩展了获得信息的能力。6个月以后,由于婴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性交往,经常表现出警戒性注意和积极探索的注意状态。注意的方式除了表现在视觉方面外,还表现在抓取、吮吸、倾听、运动等感知方式上。随年龄增长其集中注意的时间逐渐增加,3岁儿童无意注意得到高度发展,有意注意能力开始逐步发展,但不能运用内部语言的控制来选择对象进行有意识的专注观察。4~5岁儿童可以运用自己的内部语言来维持有意注意,5岁时这种有意注意情景下男、女儿童注意稳定性存在性别差别,5岁女孩的专注力优于男孩,但6岁后则男孩优于女孩。学龄期开始表现为有意识的注意开始延长,观察力提高,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4.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将所学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暂记忆和长久记忆3个不同的系统。长久记忆又分为再认和重现,再认是以前感知的事物在眼前重现时能被认识;重现是以前感知的事物虽不在眼前出现,但可在脑中重现。1岁以内婴儿只有再认而无重现,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言语思维能力的加强,重现能力逐渐增强,逻辑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记忆的持久性发展快,但精确性尚差,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低年级小学生对不具体、不形象的概念很难记忆,但机械记忆能力却在飞速发展,10岁通常达到最高峰。学龄期儿童开始由机械记忆向理解性记忆过渡,能对抽象的词汇和具体形象的图画表现出同样良好的记忆,并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加快发展。

5.思维的发展

幼儿在外界影响下开始产生一些思维活动。如看见一个布娃娃,她就抱起来边用手拍边说“妹妹要睡睡,咿呀咿呀,不哭,不哭”。这种思维称之为直觉行动思维。由于记忆中所保存的外界事物和联系的形象越来越多,在量变的基础上,儿童可以在没有外界刺激影响下依靠记忆中保持的形象来进行思维,产生思维活动的一个质变,即形象思维。在这一基础上,由于形象及其联系积累越来越多,以及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并与这些形象发生联系,儿童逐渐从主要依靠形象进行思维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进行思维,于是便产生了新的质变,即抽象逻辑思维。

学龄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如低年级小学生虽能熟练地演算加减乘除,但对诸如货币的价值理解就很肤浅。10~11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期。

6.想象的发展

新生儿无想象力;1~2岁幼儿仅有想象的萌芽。学龄前期儿童仍以无意想象及再造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到学龄期才迅速发展。低年级小学生极具模仿能力,其想象力的发展也以模仿性想象为主。成人的言行对其行为塑造起关键作用,而教师是他们较崇拜的对象,故教师的言谈举止更有楷模作用。模仿性想象仍占主导地位,但在绘画、手工、游戏中都有大量创造性想象力的迸发。

五、情绪发展

情绪的发展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新生儿已有了两种可以区分的原始情绪,即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和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由于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尚未成熟,皮层下中枢在情绪活动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好与坏往往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个体的成长,各种不同性质的情绪渐渐分化出来。在3个月时,出生时的原始情绪分化为两种矛盾的情绪状态,即痛苦和快乐;到6个月时痛苦型情绪又进一步分化为怕、厌恶和愤怒;12个月时快乐型情绪又分化出高兴与喜爱;24个月时可以在快乐的热情中区分出较稳定的快乐来。

情绪的发展依赖于认知发展。情绪发展在进化上先于认知发展,从个体发生上也先于认知发展。前言语的婴儿能够感受情绪,对照顾者微笑并开始建立起大大提升生存机会的依恋联结,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婴儿早期不能区分感情,是因为他们没有语言能力,不能解释和命名有差别的情感。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情绪和认知联系的建立,以及情绪调节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儿童可以有意识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的变化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婴儿通过表情和行为表达情绪的信号较差。随着生物个体的成熟,表情与情绪状态越来越紧密的相连。儿童的情绪反应、调节和表达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儿童情绪的发展受成长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每一种情绪和特定的刺激之间的联系,以及与何时、如何表达情感的社会文化规则的联系是个体在环境作用和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学会的。儿童情绪是在所生长的环境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建构的产物。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校氛围、师生关系、社会交往、社会情境和文化熏陶等诸多方面对儿童的情绪反应的形成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受儿童的气质和经验的影响,在所经历的特定情绪的频率和强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每种情绪都以相对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思维和行动,因而某种特定的情绪易于形成其特定的情绪特质。

情绪的分化在幼儿初期基本完成。在整个幼儿时期,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由于幼儿的内抑制能力较差,情绪往往不稳定,常表现得较强烈和高涨。幼儿期的情绪动因和表现方式上都与成人不同。这一时期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已开始发展,且日益加深和丰富。他们不单只是简单地“爱好人,恨坏人”,而且能把这种爱憎感从亲人、班级团体扩大到爱国家、爱人民方面。不过,在社会化过程中,消极不良因素的影响,可使小学生的一些骄傲、自满、专横、懒散、嫉妒、幸灾乐祸等不健康的情绪情感有所滋长。

依恋是婴儿重要的情感活动,是儿童社会能力的开端。依恋是指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亲密、持久的情绪关系,主要表现为啼哭、微笑、偎依和追随等行为。依恋可从出生后数月出现,在与环境交往中,开始形成了自我意识,有了交往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养育者(尤其是母亲)的关心程度。婴儿在与养育者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意识到母亲能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和愿望,并产生了对她的信赖,建立了最初的人际关系。

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在婴儿期出现。①前依恋期(0~2个月):新生婴儿不区分地对所有的人都做出反应。他们可用微笑、咿呀语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②依恋建立期(2~7个月):婴儿开始逐渐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区别亲疏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亲人接近。逐渐不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在婴儿后期阶段开始建立依恋;③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此阶段婴儿对亲人依恋变得强烈,开始形成了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并表现出反抗和恐惧等;④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此时幼儿已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

六、个性发展

个性是指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自我意识、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经常表现的、比较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自我意识发展

是指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后5个月的婴儿没有自我意识,不认识自己身体的存在,所以他们吃手、吃脚;5~8个月的婴儿对镜像显示出兴趣;9~12个月婴儿能够认识到自己是镜像动作的来源,能区分自我形象与他人形象。1岁左右的婴儿逐渐认识了逐渐能发生动作和自己能力的存在,是最初级的自我意识。当2~3岁婴儿掌握了代词“我”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标志。3岁以后开始出现自我评价的能力,4岁可进行个别方面或局部的自我评价,以后能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转到初步客观的评价。4~5岁自我控制能力开始发展,可有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性。

2.气质的发展

气质是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态的心理特征。它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

托马斯认为,婴儿的气质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和行为模式:①活动水平:指在睡眠、进食、穿衣、游戏等过程中的身体活动数量;②生理活动节律性:指吃、喝、醒和大小便等生理功能活动是否有一定规律;③注意分散程度:指外界无关刺激对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的干扰程度;④接近或回避:指对新情境、新刺激、陌生人是主动接近还是退缩;⑤适应性:是指对新环境、新刺激、新情景的适应能力;⑥注意的广度和坚持性:指集中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范围及分心对活动的影响程度;⑦反应的强度:指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能量;⑧反应阈限:指能引起可辨明反应所需刺激的最低强度;⑨心境质量:指积极、愉快情绪与消极、不愉快情绪相比较的量。根据这9个气质维度,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①安静型(易养型):表现为吃、喝、睡等生理功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环境,情绪愉快而稳定,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②活泼型(难养型):表现为哭闹无常、烦躁易怒、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功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③迟缓型:表现为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弱,情绪消极,对外环境和事物的适应较慢;④混合型或交叉型。

3.性格的发展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性格不是遗传决定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对性格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有很多特征:①对现实态度的特征:对人、对劳动、对工作、对自己的态度;②意志方面的特征:如遵守道德规范、自制水平、在困难条件下和工作中的毅力;③情绪方面的特征:不同情绪体验、控制水平、自我调节能力等。婴幼儿是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是奠定良好性格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从小注意培养婴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积极的良好性格特征。

(陈光福)

参考文献

1.金星明. 语音和语言障碍临床解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496-499.

2.于萍. 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研究现状.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408-411.

3.贾佳,徐亚琴,解雅春,等.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现状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407-409.

4.曾涛,段妞妞. 词汇飞跃:早期语言发展的里程碑. 心理科学,2014,37:587-592.

5.刘鹏飞.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综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141-144.

6.孙崇勇. 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新理论解释框架. 学前教育研究,2015,241:37-41.

7.江凯华,郑爱斌,丁丽,等. 儿童静息态fMRI大脑局部活动的认知发展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1812-1815.

8.Lai C,Wu Y. Changes in regional homogeneity of parietotemporal regions in panic disorder patients who achieved remission with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J Affective Disorders,2013,151:709-714.

9.Xiao F,Li P,Long C,et al. Relational complexity modulates activity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numerical inductive reasoning:An fMRI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2014,101:61-68.

10.Gregory B,Elizabeth M,Matthew R,et al. Neural structures underlying set-shifting:Roles of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2013,25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