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苑泽霖录: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导师学术思想与学术特色、临床特点

(一)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概论

1.“毒”的内涵

历代医家将毒分为内毒、外毒。心系疾病中的毒多为内毒。内毒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当及年老体衰有关,两者互为因果,导致疾病不断进展。总而言之,毒,是一种有害物质,性质胶结壅滞,导致病势缠绵难愈。

2.导师提出“毒”的特征

毒邪的特征:①猝然而发,变证多:心血管疾病多起病急,传变快,病势重,变证多,预后差。②胶结黏滞,病程缠绵:毒邪常与痰湿火热诸邪胶结黏滞,邪不结难以成毒,毒邪内盛,痰火偏亢,两者相夹为病,使毒邪进一步深入,毒邪最易与火相兼,毒盛火炽,郁而化火。③虚实互见,错综复杂:毒邪蕴于体内,热毒瘀结,痰火壅滞,使得病邪深伏于血络,缠绵难愈;同时火毒耗伤气血,灼伤津液,损伤脏腑。虚实互见,顽恶难愈。

3.热毒证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当今内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生活状况与古代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气候转暖,病毒变异,环境污染,酿生毒邪;经济改善,营养过盛,饮食偏嗜,过度安逸,疏于运动;社会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心理负担加重,多思多虑;相火非其时、非其气而动。以上因素导致当代人类的体质、病理生理特点、疾病传变都发生较大变化,表现为瘀滞证、热毒证多,虚证、寒证少。

心主血脉,主神志,当今工作压力增大,社会竞争激烈,人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具体来说,欲念丛生,欲求过旺,相火妄动,或所欲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心情浮躁,急躁冒进,肝火亢盛。火为热之渐,心与之相属,火气通于心,心主神志,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妄动皆可扰乱心神,内化为火。

随着生活日渐优渥,过食肥甘厚腻,油脂多,蔬果少,易聚湿生痰,化湿生热。或过食辛香,化燥生火。《医方论·消导之剂》云:“多食辛辣则火生……多食浓厚则痰湿俱生”。《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食物经脾胃作用后,其精微部分归养于心脉,既可滋养阴血助阳化气而有利,也可化生痰浊而为害。血中脂浊凝塞,阻碍气机,郁而化热,热伤心络。

多种因素造成的内火上炎,火热之邪扰乱心神。火邪伤人,最易伤心,心主血脉,火邪阻于心脉,从而损伤心与脉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色为赤。”

心系疾病多病势缠绵,愈演愈烈,或猝然加重,甚则朝发夕死,体现了毒邪致病的特点。火热郁积成毒,或合并血瘀之毒、痰火之毒,相互搏结,是心系疾病错综复杂,突发骤变和缠绵难愈的病理关键环节。

4.热毒临床表现特点

热毒在心系疾病中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病变复杂:胸痹、眩晕等病多发于中老年,平素多以胸闷、胸痛、头晕、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沉迟无力为主症。往往虚实夹杂,累及心、肝、肺、肾等多个脏腑,使病变更加复杂。

凶险多变:毒邪阻于脉中,伤及心络,或猝然心痛,旦发夕死,或胸闷气短;毒邪伤心,可猝发心悸,心颤难止,致人昏迷;热毒化风,心悸时发时止,来去无常;毒邪扰乱气血,气血上逆冲脑,而中风偏枯。

顽固难愈:胸痹心痛、眩晕、心悸怔忡等缠绵难愈,病程长,皆因毒邪与热痰瘀之邪胶结壅滞之故。

5.心系疾病热毒证诊断依据

导师认为:热毒的发生发展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在体质因素、饮食结构、生活运动等影响下,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逐渐产生;也可能在气滞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基础上化生;或疾病复杂难治,多种疾病聚于一体;或诊治用药不当,失治误治,误用大量辛热药物等。所以,热毒致病是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隐伏到显露,由量变到质变的较为漫长复杂的变化过程。

因此,热毒证初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表现。到了热毒严重阶段,病机错综复杂,虚实真假难辨,甚而表现大实如羸状,至虚有盛候。因此,单靠症状学尚不足以完全准确反映出热毒病机病证。我们从整体、从病证结合层面,从病症发展预后,提出热毒证诊断的框架依据。在临床上具体运用还需要细致洞察,谨慎把握。

(1)初期无明显症状表现。

(2)中后期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1)病情严重,如冠心病胸闷憋气、胸痛心悸等证频发,程度剧烈,难以终止;高血压病极高危;严重或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10~20分)

2)病机复杂,气虚、阴虚、血瘀痰浊、湿热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中风、代谢紊乱等多病集于一体。(15~25分)

3)病史较久,常规辨证施治疗效不佳,病情不断进展,逐渐出现面色晦黯虚浮,下肢或全身浮肿,心脏扩大、复杂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心脏疾病中晚期全身衰竭表现。(20~30分)

4)口干口苦,体胖腹大,大便秘结等内热症状。(0~5分)

5)多见于阳亢或湿热体质之人。(有10分,无0分)

6)舌红黯、淡紫、淡胖,苔黄厚腻或少苔少津。脉象弦滑数或沉细弱结代等。(7~10分)

判断标准:前三项为必备,计分50分以上判定热毒证。

6.热毒的治法

(1)清与解:

热毒之邪,势有深浅,治法不同。在表、在上之热毒,毒壅阳络,病情尚清浅,宜用清解之法。

清法是通过使用寒凉清热药以清除内热的方法,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祛暑、解毒的作用。用性味辛寒或苦寒的药品,清内火,散内热,清热解毒,固护营阴。“清透”原是针对温病所设的一种治疗方法。寒凉药物能够有效祛除内火,在清热的同时加入些“轻清”芳香宣透之品,使在内之邪由深出浅由里向外透散而出的一种方法。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温病邪在气分如不能透邪外出,往往向营分进展,此时宜以清热凉营,养阴透热,称之为“清营透邪法”。叶天士的“透热转气”疗法是指在清营分的药中加入轻透清热之品,如连翘、金银花、竹叶等,使营分之热转出气分而解。透热转气不能误解为简单地运用辛散升浮之品,而是在清透的同时使用凉血解毒之品固护营阴,方收良效。

除透热转气之法,火郁发之也是清解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火郁”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首次提出“五郁”之说,其中即有“火郁”一说。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和《伤寒直格》中,首次阐明火郁的病机理论,描述了火郁的证候表现,详释了“火郁发之”的治则,说明了治疗火郁的选方用药。“火郁发之”就是因势利导,通过宣发的方法,使郁热外达,达到气机升降开合的协调,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在表、在上、在内之热毒,常用方选葛根芩连汤,黄连解毒汤,清宫汤,四妙勇安汤等。

(2)排与泄:

当邪热内侵,热毒浸淫于内时,清解法已经不适合疾病发展的态势,此时应该采取排与泄的方法。

排与泄有异有同。同者,都属于清解热邪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泄者,泄热排毒,适用于在内、在下焦热毒之邪,不一定通过肠道排泄的途径才能达到清的目的;而排者,利尿通便,是毒邪排泄的出路。

广义的泄法是指疏散、排泄病邪的方法,如排痰、通便、利尿、发汗等。狭义的泄法是指排泄法,也即是通大便,利小便。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中这样论述热陷心包证:“凡遇此等重证,第一先为热邪寻出路,如在经者从斑汗解,在腑者从二便出是也。”狭义的泄法是指以苦寒降泄的药物为主,佐辛开升散之品,以泄热化湿,达邪下行之法,清除下焦之邪毒,也叫“苦泄”法。

“苦泄”首见于叶天士的《温热论》,所论为痰热内结、中焦气郁之痞满结胸证或湿热阻滞中焦证。湿热并重之证,应在开肺祛湿基础上加用苦泄之品。毒邪大多具有火热、秽浊的特点,毒热炽盛于内,正邪相争剧烈,用药以寒凉解毒为主,苦寒药解毒之力强,如黄芩、黄连、栀子、生大黄、白头翁、青黛、大青叶、连翘、板蓝根等。

对于在内在下之热毒,使用清解、宣通的方法已经不奏效,而需导热下行,或在中下焦以清热药泄热,或通过排法,导热由二便而出。常用方选导赤散,大黄泻心汤,凉膈散等。

(3)调与补:

调法是指机体本身因为病机因素的作用产生气血阴阳的偏颇,通过调节的方法,使人体气血阴阳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对于热毒之为患,使用调理法主要有理气、化瘀、化痰三法。

气为血帅,气机的升降出入推动着血液正常循行。因此,君主之官要发挥正常功能首先依赖于气机通畅。气机失调,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百病丛生。治疗中利用理气活血法就可调整脏腑功能活动,使其从病理状态转至正常生理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气机顺畅,血自通达,这在心系疾患中尤为突出。理气主要指理上焦、中焦之气,理胸中之气。心系疾病与宗气、胸中之气关系密切,柴胡舒肝散、逍遥散之属可疏肝理气,条达气机。

活血化瘀法是应用具有调畅血行,消散瘀滞的药物,以消散、攻逐体内瘀血来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活血化瘀法是心系疾病治疗中特色鲜明的治疗方法。自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大倡瘀血学说后,活血化瘀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心血管疾病多属本虚标实,心气虚,气虚不能行血,日久痰瘀阻络,虚实夹杂,患者多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治疗时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运用活血化瘀法,理气活血,条达气血。疏通气血及经络,通则不痛;活血补血益气,补充气血生化之源;活血理气,气行血行;活血养阴,抑制血液凝聚;活血助阳,温阳利水行血。各配伍均协助活血化瘀之法。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均为心血瘀阻之常用良方。

痰是津液的变异和转化,既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仁斋直指方》中曰:“夫痰者,津液之异名。”任何与津液代谢相关的原因和疾病均可导致痰浊的产生。《圣济总录·痰饮门》曰:“水之所化,凭气脉以宣流……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而成痰。”如先天禀赋不足或气虚,可聚湿生痰,气滞可停津为痰;六淫、七情、饮食等因素可致气郁,使脏腑功能失司,不能气化津液,致痰邪形成;如脾失健运,三焦气化失司,脾胃转运失职,上不能通达于肺,肺难以通调水道,下不能助肾之功能,津液输布、排泄失常,水湿停聚为痰、为饮、为湿。这些病理产物凝聚不除,久之阻碍气血运行,或由于邪热灼津,凝结成痰,痰阻脉络,邪郁内聚,则成痰浊内阻证。运用化痰方剂燥湿化痰,清化痰火热毒,心脉得畅,诸症自除。方选二陈汤、藿朴夏苓汤等。

除理气、化瘀、化痰外,心系疾病还有一个重要的治则,就是调理中焦,升清降浊。

人体脾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心肺,布散于周身。胃主降浊,使糟粕秽浊之物从下而出。只有脾胃健运,升降正常,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李东垣认为:“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溺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详尽而形象地阐述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及其重要性。以升降散、半夏泻心汤等方剂升清降浊,自能开中焦之郁结,使气机畅达。

热毒之证,本属阳热证,为何在治疗中还要用补法?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提出了“阴火”理论。阴火,即是相火。相火与元气相对立。元气充沛,则相火潜藏于内,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这就是“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元气不足,则相火妄动而发生病变,即所谓“壮火散气”。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明确指出的:“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卞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补,即补正气。“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元气亏虚易生热毒,热毒易伤人元气,两者相互矛盾对立。因此,补气可以抑制热毒蒸腾之势,修复热毒对气阴的耗伤。常用方选保元汤、生脉散、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

热毒学说自提出,历时近20年,系统整理了热毒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在主要疾病中的病机特点、临床特点,并针对该特点提出了治法方药,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得到验证,构建了心血管疾病中热毒论的框架。

心系疾病多年来一直居于致死性疾病的第一位,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本心系疾病的热毒学说立足临床,总结出心系疾病新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系统有效的治疗方药,同时通过实验研究初步确立了热毒之邪与生化指标、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结合点,在慢性病防治和疑难病攻关方面有较大突破。

该学说乃是针对现代人体体质阳盛为主的体质特点,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以防治心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为切入点,提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理论、新治法。发掘了传统药物的新用途,扩展了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领域,提高了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综合能力。

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是在辨证施治原则下,研究心系疾病中热毒形成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及理法方药,它深化、发展了对心系疾病本质的认识,成为指导心系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应用理论。它的核心是治病求本,重视热毒的病因病机,积极应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阻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减低热毒的危害,保护生命与健康。

热毒学说根源于传统中医理论,在临床中不断丰富,又经过长期的临证与系列实验研究佐证,初步显示了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良好效果。因此,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是科学的,实用的。像其他新的学说一样,它又不是孤立的,不是对所有心系疾病或疾病的任何阶段都是适用的,还要在辨证施治科学原则下,与其他治法巧妙结合,方能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二)丁书文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导师丁书文教授从医50年,在心系疾病,特别是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辨证用药方法,对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多种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

1.心悸病的内涵及外延

心悸,指患者自感心中惕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类疾病。多数情况下,心悸多与心率关系密切。导师认为,有部分患者心率虽不快,但主观症状明显,亦属心悸范畴。汉代医家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首先提出“惊悸”这一病名,后世将心悸分为惊悸和怔忡。怔忡出自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心悸轻,偶有发作,多由外因引起;怔忡重,发作频繁,多与外因无关。关于心悸的症状表现,《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的论述最为精当:“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捕之也”。从西医学角度讲,心悸病包括早搏、房颤、房扑、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慢快综合征等多种心律失常。

2.心悸的现代病因:四大主因致心悸

既往对于心悸病因的认识主要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欲太过、他病传变等。《黄帝内经》中认为心悸的发病主要与外感有关,风、寒、湿、火是心悸的常见外因。严用和在《济生方·惊悸》中提出心悸与情志关系密切:“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或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痰郁,遂使惊悸,惊悸不已,变生诸证”。关于饮食致悸,李用粹则提出“膏粱厚味,积成痰液”,可导致心悸。

导师认为,心悸的病因主要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将心悸的病因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一为饮食不节:古代战乱纷争不断,饮食中酒、肉类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较少,虚证、寒证较多。现代人则明显不同,高油、高脂、高糖饮食越来越多,大量饮酒,均属导致湿热的重要原因;二为环境因素: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高,空气、水源污染,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导致人体抗病能力下降,疾病谱发生巨大变化;三为劳逸失节:现代人工作压力日渐增大,心理不稳定,诸事烦扰,阴液暗耗,炼液成痰,日久易生痰热体质;四为体质改变:现代人阳热体质多,阳虚体质少。导师认为,在以上因素中,劳逸失度及体质改变是造成痰火扰心的最根本原因。

3.心悸的病机:痰火内生,热毒阻络

心悸的认识,历史悠久。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沿用至今的治疗心悸名方——炙甘草汤。该方即是以滋补心阴为主,以方测证,张仲景将心阴不足作为导致心悸的重要病理因素。金代成无己制远志丸、益荣汤,总则是以补虚定悸为主。朱丹溪明确指出,心悸责之虚与痰,制朱砂安神丸方。张景岳创大补元煎、理阴煎治疗心悸,也是从气虚、从阴虚治疗。王清任治疗心悸,从瘀血入手,在心悸治疗方面开创了新的思路。张锡纯认为心悸以虚证为主,气虚、阴虚尤其重要,用药上多以养阴药为重。可见,在以往的研究中,养阴是心律失常的治疗重点。

丁老师认为,现代罹患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属痰火者多。饮食不节、环境污染导致湿热内生、日久煎熬津液,炼液成痰,劳逸失度等促使痰湿内生,内蕴日久化火。痰火内盛,心脉失养,心神不宁,发为心悸之证。心悸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肝为心之母,母病易及子。常有患者因暴怒或抑郁诱因引起心悸之证,皆是因为肝阳暴亢或肝失疏泄,伤及心阴心血,心脉失养而发病。脾为心之子,亦为后天之本,子病亦可及母。思虑过度,暗耗心阴,心脉失养,发为心悸之证。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禀赋素亏,加之外感内伤,也易发心悸之证。心悸的关键病理因素为痰、火、毒。

体内之火分为郁火和相火。导师常言:火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郁火、相火之分。中医学中,“郁火”的含义有三:一为六淫之邪侵入人体后郁滞日久,从阳化火化热;二为体内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水湿、食积等郁滞,日久化火;三为情志过度,忧思气结,郁久化火。此为“郁火”之三端。

毒最早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偏性、峻烈之性,后来,毒的概念不断演变,逐渐出现了“外毒说”和“内毒说”。

“外毒”说认为,毒主要来自人体以外的自然界,是“天行邪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六淫邪毒: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本为自然界的正常气机,在一定范围内属正常之气,若超过正常范畴,便可伤及人体,此即六淫毒邪。《诸病源候论·毒疮候》曰:“此由风气相搏,变成热毒”。陈平伯在《外感温热病篇》中将“风湿热毒,深入阳明营分”列为危重证候之一。

(2)疫疠之气:

疫疠之气具有强烈传染性,又称疫气、疫毒、戾气,疠气具有流行性,疠气横逆所致的疾病称为“疫疠”“瘟疫”,或“温疫”。疫疠的发生常与自然气候反常有关,易经口鼻而入,侵犯人体。

“内毒”说认为,毒主要是由内在原因所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情志不舒、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等。

七情过度,即情志刺激超过了机体生理调节范围则成为病因,诱发疾病。七情伤于内,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间的协调平衡状态遭到破坏,痰饮、瘀血、毒邪随之产生,阻于脉络,发为心病。

近年来,关于毒的含义、毒的形成、毒的表现以及转归等众说纷纭。王永炎院士认为,毒的主要病因是邪气亢盛,败坏形体。毒是脏腑生理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结体内而形成。”肖森茂等认为,“内邪”是毒的主要原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气血失和,造成偏盛或郁结,邪毒渐生。

“毒”在心悸病中的表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外感与内伤兼备。外感之邪起病迅速,直达心脉,易成“邪毒内陷”之势,主要责之于表气不固,卫外失调;内伤成毒的病理基础是情志失调、不良嗜好、宿痰内伏,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二,热毒为患的心律失常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往往是多种复杂性心律失常并存。第三,病情缠绵,病程较长。毒邪为患,既可弥漫五脏六腑,又可伤及气血津液,病位多变,病变多样,病程较长。

4.治则治法:清热化痰,解毒宁心

导师提出心悸的主要病机为痰热扰心,由此确立清热化痰的治疗方法。

20世纪80年代,导师研制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新药心速宁胶囊。心速宁方主要针对痰火扰心型心悸,清热化痰止悸,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方中以黄连为君药,清热燥湿降火;臣以青蒿、常山清热化痰;苦参、莲子心清泻心火热毒;半夏、枳实理气宽中导滞;佐以人参、麦冬补气养阴,茯苓健脾化痰;使以甘草补中调药。全方十一味药,主要针对痰火所设,苦寒直折,药专力宏,用于痰火扰心型心悸效果尤佳。

20世纪90年代,导师观察到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奎尼丁是由金鸡纳树提取的,是传统的抗疟药物。由此产生联想,认为其他抗疟药物中可能也存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经过筛选,在心速宁方的基础上进行拆方,选取其中的青蒿、常山两药进行研究。

青蒿在古代医籍中被列为抗疟中药,古代医家中用其清热功效者十分普遍,用于治疗心悸者未见。导师独辟蹊径,将抗疟疾中药青蒿、常山引入心律失常治疗,清热化痰,宁心定悸,经过验证,疗效确切。以往医家用常山主要是作为涌吐药使用,同时也具有抗疟疾的作用。导师独用其化痰作用,青蒿与常山配伍,青蒿为清热化痰之主药,味苦微辛性寒,《滇南本草》称其可“去湿热,消痰”;常山苦辛寒,除痰截疟,善开痰结,药味简明,组方合理,清热化痰,兼顾解毒宁心,直折病势。

导师在治疗心悸时常常以自拟的黄芪二号方为主方。

方中以黄芪为君药,补中益气,针对本虚而设,且“补气而不助阳”。补气药众多,导师独重黄芪,主要原因有:①黄芪可补胸中大气。胸中大气即为宗气,宗气者,贯心脉而行气血、走息道而助呼吸。《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②黄芪可益元气。《药性赋》中提到黄芪可益元气而补三焦,胸痹患者多发于中老年,元气亏虚,使用黄芪恰可补元气、畅三焦。③黄芪可调营卫。《难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药性赋》中称黄芪可“温分肉”而“实腠理”,可补卫气。

臣以青蒿、常山、黄连、苦参。青蒿、常山除痰清心火,痰火降而心悸宁,二药相须相使,互为辅佐;黄连善清中焦脾胃之火,正所谓“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痰火之根本在于脾胃之火,黄连善清脾胃,清解火毒;苦参味苦性寒,坚阴,兼能泻火,四药合用,清心火,解痰热,宁心定悸。

佐以麦冬、五味子、三七粉、元胡。麦冬滋心阴,五味子敛心气,三七活血通脉,元胡行气止痛,四药合用,滋阴活血,安神止悸。

使以甘草,甘缓补中,调和诸药。

全方十味药,针对心悸痰火证而设,补气、活血、祛痰、解毒、清热、滋阴兼顾,共奏祛痰解毒,宁心定悸之功效。

导师钻研心系疾病凡五十年,最终将快速性心律失常归结为痰火学说,提出痰热火毒胶结凝滞是过早搏动的重要病机,清热解毒化痰对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更创造性地将传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引入心律失常的治疗,实为多年临证心血结晶。传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能够有效抗心律失常,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