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心”声:浙江省心血管内科发展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心脏介入治疗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走心”故事——心脏导管术

导语:20世纪初期,心脏导管术的出现,使得人类心脏病进入更全方位的诊断时期。1956年,时任浙江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的赵昜教授,在浙医二院完成了我省第一例右心导管检查术。同年,赵昜教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医院)开展了心导管检查。20世纪60年代初,黄元伟教授、金干教授、陈瑞琛教授在浙医一院开展右心导管术,浙江医院的金宏义教授在省内率先开展肝静脉导管术。他们都是浙江省心血管导管检查术的开创者,为浙江省心脏导管术奠定了基础。

1929年10月28日,几乎是柏林Charite医院Romeis医生一生最惊心动魄的一天,他25岁的好朋友、同事Werner Forssmann竟然要做自体心脏插管试验。而一周前,疯狂的Forssmann就请求Romeis帮忙往自己左肘静脉插导管。导管到达锁骨的时候,Forssmann突然大咳起来,Romeis吓坏了,赶紧退出导管,再也不愿帮忙了。没想到,Forssmann根本没有消停,不仅当试验品,还要做操作员。

事实上,Forssmann已经做了大量的思考和动物、尸体试验,这次他自己小心一点一点地插入导管,直至心脏右心房。为了真实记录这一成果,他甚至带着导管,一口气爬了两层楼,到放射科拍下了第一张人类心导管术的X线片,由此开创了世界心导管术的先河。然而在当时,心脏手术意味着“亵渎神灵”,疯狂试验招致巨大的舆论压力,Forssmann的行医资格被迫暂停。

心导管术是从心脏周围的血管插入导管,送至心腔和各大血管的技术。导管不透X线,并且有一定韧性。一般通过向导管内注入造影剂拍摄放射片或由导管连接心内心电图等方式,测算导管行走路线上各血管压力、心内压力、心排血量、分流量、血含氧量、pH值等全方位心脏数据和变动情况,最终为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服务。

按部位分,心导管术包括右心导管术和左心导管术。右心导管将导管送至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等处,是最早出现的心导管术,但不能直接显示左心的病变状况;左心导管送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等处,一般通过周围动脉逆行插管、用右心导管经畸形通路或右心房间隔穿刺。

20世纪初期,心脏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Forssmann正是珍惜那些受病痛折磨的心脏病患者而以身试验。当世人都指责唾弃、慢慢遗忘他对医学的颠覆,幸而大洋彼岸美国Bellevue医院的心脏科医生Andre Cournand和Dickson Richards认为Forssmann理念是可信的,于1941年重新设计了导管,并将4根导管在患者体内插了整整8个小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两位美国医生不随波逐流,秉持科学为先的精神进行研究,证实导管对人体是安全无痛的,并且可以增进对心脏生理功能的理解、提高心脏病诊断能力。“心导管”概念逐渐走到了全世界面前,1956年三人一同受到了诺贝尔医学奖的褒扬。

我国最早的心导管检查开始于195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黄宛教授回国时带回了两根导管,本打算用来示范国外先进的心导管术理念。没想到这两根飘扬过海而来的导管和一台国产自制的血氧测定仪结合到一起,在黄宛教授手中成功开展了中国第一例心导管检查。随后,黄宛教授总结了技术和经验,推向全国,奠定了我国现代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础。

浙江省心导管检查的萌芽期是20世纪50年代。

1956年,时任浙江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的赵昜教授,在浙医二院完成了我省第一例右心导管检查术。同年,赵昜教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医院)开展了心导管检查,为浙江省心导管介入工作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早期国内生产的设备材质、加工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心导管术基本采用进口导管,价格高昂,只有少数大医院有实力引进。1963年,浙医一院黄元伟教授、金干教授、陈瑞琛教授开展心导管检查手术。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医院的金宏义教授在省内率先成功开展肝静脉导管术。该技术的学术论文在《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上刊登,颇具影响力。

前辈们的探索与积累,为浙江省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奠定了基础,为后续的医生指明了方向,为患者提供了信心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