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状况
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内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①)经济运行状况保持平稳,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以原有趋势变化。财政投入规模继续增长,补助增量更多地流向了县级医院,但财政对于公立医院补助政策尚未落实,东、中、西部地区间投入差距有所扩大,中部“塌陷”特征依旧。
① 本报告所指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是全国各级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部门举办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不含部队医院、企业办医及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等。
公立医院(含城市医院、区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等医疗资源稳定增长,医药总费用较快增长,次均医药费用增速稳定。补偿机制尚不完善,收支结构不尽合理,物耗占比居高不下。公立医院服务负荷重、薪酬制度不健全等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基层机构)总收入中,财政补助占比处于历史高位,在经济运行、服务提供和内部分配制度等方面体现出公益性继续强化的趋势。但从部分地区看,服务能力、积极性以及激励机制等核心问题依然是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69 520个,占全社会医疗卫生机构个数(扣除村卫生室、诊所后为146 215个)的47.5%。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占有医疗资源情况见表1-2-22。
表1-2-22 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情况
注:公立医院,包括城市医院(含国家级医院50家、省级医院475家、地市级医院2189家)、设区的地市级城市所属区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包括中医医院,下同。
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为24 165亿元。年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数分别为39.9亿人次和16 972万人,分别占全社会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量(扣除村卫生室、诊所后分别为44.1亿人次、17 882万人)的90.5%、94.9%。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经济运行指标见表1-2-23。
表1-2-23 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经济指标
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主要情况如下:
(一)总收支规模继续扩大
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和总支出达到24 165亿元和23 069亿元,分别增长17.7%和14.9%。其中医疗收入(含药品收入,下同)①17 759亿元,增长14.7%。
① 医院会计制度中,医疗收入包含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下文除特殊标注外,医疗收入均包含药品收入。
公立医院总收支分别是18 024亿元和17 136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5.1%。其中医疗收入16 138亿元,增长15.4%。
基层机构总收支分别是2870亿元和2785亿元,分别增长8.0%和7.9%。其中医疗收入1621亿元,增长8.5%。
(二)收支结构基本稳定
1.公立医院
2014年,公立医院总收入结构和业务支出结构均较稳定(见表1-2-24,表1-2-25)。
表1-2-24 2012~2014年公立医院总收入结构(%)
表1-2-25 2012~2014年公立医院主要业务支出②结构(%)
② 公立医院业务支出除以上指标外,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本表中暂不列示。
2.基层机构
2014年,基层机构总收入结构和医疗支出结构也较稳定(见表1-2-26,表1-2-27)。
表1-2-26 2012~2014年基层机构总收入结构(%)
表1-2-27 2012~2014年基层机构主要医疗支出①结构(%)
① 基层机构主要医疗支出除以上指标外,还包括非财政资本性支出、维修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公用经费,本表中暂不列示。
(三)财政投入持续增加
2014年,各级财政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总额为5151亿元,同口径计算,比2013年的4739亿元增加了412亿元,增长了8.7%。其中:公立医院、基层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机构(含行政单位和科研院所等)补助分别为1481亿元、1146亿元、668亿元和1857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4.2%、8.2%、9.5% 和 4.8%(见表 1-2-28)。
表1-2-28 2008~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情况
注: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下同。
2.2014年卫生计生报表合并,各省计生机构补助没有单独计列,无法按2013年同口径计算。2014年5151亿元财政补助,相比于2013年口径,增加了对计生部门和服务机构的财政补助。
② 不含计生部门和服务机构的口径计算结果。
③ 按卫生计生机构全口径计算结果。
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为8.2%。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273亿元)、设备购置(130亿元)、离退休人员(224亿元)、重点学科发展(27亿元)、公共服务任务(36亿元)等方面的补助资金分别占该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30.6%、13.0%、68.9%、44.6%和13.5%。
基层机构财政补助占其总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18.0%提高到了2014年的39.9%。同期,财政基本支出补助占基本运行支出比重由24.4%提高到61.2%。在基层机构基本收入①中,财政基本支出补助占比继续提高,自2008年以来保持增长趋势,2014年达到36.8%。财政对基层机构基本运行支出补助处于较高水平。
① 基本收入=总收入-财政项目支出补助。
图1-2-9 2008~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机构财政补助情况(亿元)
各级财政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支出补助水平为48.2%,其中,对妇幼保健、采供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支出补助比例分别为24.8%、48.2%、62.2%、94.4%。
(四)“供需”兼补的投入格局得到巩固
财政对医疗卫生领域“补供方”和“补需方”兼顾的补助格局已经形成,近年来,补助结构趋于稳定,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补供方)占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约占一半,基本在48%~50%之间徘徊,与医保投入(补需方)平分秋色(见表1-2-29)。
表1-2-29 2008~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和医保补助变化情况
② 不含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
③ 包含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
(五)服务量继续较快增加
2014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数分别达到39.9亿人次和1.7亿人,比2013年分别增加了2.9亿人次和896万人。增量主要流向了公立医院。其中,基层机构住院人次继2010年之后,再次出现下降(见表1-2-30,表1-2-31)。
表1-2-30 2014年门(急)诊人次流向
注:本表城市医院、区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均包含中医医院;区级医院为2013年新增填报类型。
表1-2-31 2014年住院病人人数流向
注:本表城市医院、区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均包含中医医院。
(六)次均医药费用增速稳中有降
2014年,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为7962元,比2013年的7439元增加523元,增长7.0%;次均门(急)诊费用为224元,比2013年的211元增加13元,增长6.3%。按可比价计算(剔除物价因素),二者增速分别为4.9%和4.2%。
次均医药费用增速放缓反映出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效果,也体现出各地加强医药费用管控,公立医院强化内部成本管控、优化经济管理等成效。
基层机构次均费用变化总体平稳。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与2013年增幅基本持平(次均住院费用增长7.8%,次均门(急)诊费用增长5.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次均费用上升(次均住院费用增长5.3%,次均门(急)诊费用增长2.1%)。
表1-2-32 2009~2014年公立医院和基层机构次均费用变化(元)
(七)部分指标地区间差异明显
2014年,除委预算管理医院(44家)和中医药局所属医院(6家)之外,属于地方各级卫生计生系统的公立医院8627个。分布区域看,东、中、西部分别拥有2818家、3191家和2618家。东部地区拥有的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2014年,财政卫生事业人均投入379元,比2013年的350元增加29元。地区间人均投入水平延续2013年排位,西部居首,东部次之,中部最低。东、中、西部人均投入分别为411元、292元和418元,分别比2013年增加34元、24元和23元,增长9.0%、8.9%和5.7%。
各省份人均投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人均补助最高与最低省份之差达到744元,比2013年的729元增加了15元。人均投入最高最低比达到4倍(见表1-2-33,表1-2-34)。
表1-2-33 2013~2014年人均财政投入情况(元)
注:2014年人均财政投入含人口计生,下同。
表1-2-34 2008~2014年各地财政人均投入水平序位表
2014年,东、中、西部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7.9%、7.2%和10.8%。
2014年,各地区公立医院在职职工年人均工资性收入7.5万元。其中东部地区最高(9.4万元),中部地区最低(5.9万元),这与中部地区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水平低,受制于服务能力和当地群众收入水平等有直接关联。
二、主要问题
(一)财政保障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
一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6项补助政策已经明确,但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离退休人员、重点学科发展、公共服务任务等方面的补助资金仍未全面落实。二是各级财政对基层机构投入从2008年的21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46亿元,提高近5倍(其中主要是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对基层机构发展性支出的补助依然不到位。近年来,基层机构服务功能转变,以“服务方主动提供”为特征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地位持续上升,对机构和人员的服务积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完善以绩效工资政策为核心的正向激励机制构建,提升财政投入绩效。三是各级财政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支出补助比例平均为48.2%。虽然2008年以来补助比例逐步提高,但是,除参公管理的卫生监督机构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比重达到94.4%外,妇幼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支出补助比重仍然都在65%以下,需要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全国公共财政决算数据,2014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①为10 086亿元,增长21.8%②,同口径对比,增长9.8%,低于前几年增速。占当年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6.7%,处于历史高位。这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形势有关。
① 2013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以财政预算210科目口径计。包括财政对医疗卫生管理事务、公立医院、基层机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中医药、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补助等。
② 2014年口径大于2013年,增加了计生部门及服务机构的财政补助数。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分别为2931亿元和7155亿元。与2013年同口径对比,分别增长10.3%和9.6%,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速明显下降。之所以形成这一结果,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中央财政2013年度医疗卫生支出增长属于较高水平,客观上难以持续保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2014年度中央财政出现了分税制以来的最低增速(7.1%)③,影响卫生预算安排。
③ 地方财政增速为9.9%。
纵观2008年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增长情况交替变动,显示医疗卫生的预算地位尚不稳定,中央与地方筹资责任划分也处于不确定状态。
(二)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1.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压力较大。由于部分地区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2014年,全国公立医院账面药品加成率平均降低到12%,已低于原加成政策规定标准(15%),是实施药品加成政策以来历史最低水平。全国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收入为720亿元,占基本运行支出的9.3%,补偿地位略低于财政基本支出补助(801亿元,占基本运行支出的10.3%)。若实施“零加成”政策,但财政补助政策不跟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配套,公立医院将全面出现收不抵支、运转乏力的状况。
2.支出结构不合理,物耗处于高位。公立医院业务支出中,物耗支出(药品费和卫生材料费)占比达到52.7%,运行维护费用④占比为16.3%,人员支出占比仅为31%。这种物耗过高的支出结构,使医院实际财务空间有限,也导致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④ 运行维护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办公费、水电气暖等费用。
3.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亟待完善。公立医院在职职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偏低,平均为7.8万元(其中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和卫技人员分别为8.3万元、5.5万元和7.7万元,卫技人员中医师收入平均为9.2万元);收入结构不合理,奖金与基本工资倒挂程度加深,基本工资和津补贴等增速缓慢,尚未形成稳定增长的薪酬制度。此外,城市大医院的职工,尤其是大医生的收入水平已经较高,而且缺乏制约,如果现在不抓住时机,及时改革人员薪酬制度、规范收入分配,今后改革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财政卫生投入绩效还有待优化
目前,财政卫生投入已经形成“供需兼补”的格局,虽然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增长,但如何提高供方补助的绩效,又如何保证需方补助的绩效,还没有找到很圆满的答案。就基层机构分析,虽然投入力度空前,但实际上存在筹资不足的问题。而筹资不足,恰恰也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医保筹资绩效,则与医保体制、医保管理目标及其措施手段等因素相关。因此,提升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既涉及资金安排的问题,也要解决资金管理与使用中的问题。
(四)基层机构补偿和激励机制有待优化
政府对基层机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基层机构公益性得到较好体现。但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基层机构硬件建设尤其是设备购置等发展性投入,财政难以保障。二是基层卫生人力严重不足,“招不到、留不住”的现象令人担忧,“强基层”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一是行业吸引力不足,人员待遇总体偏低,基层卫生人才提升机会少,外加县级医院扩容造成对基层卫生人才“虹吸”,导致业务人员不足与业务骨干流失现象并存。二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但2014年基层机构出院人数下降,病人持续上流,反映群众对基层机构服务能力仍然缺乏信心,基层机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人均补助标准的不断提高(从2009年的15元增加到2014年的35元),基层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也逐年加重,基层机构公共卫生人员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1.科学分析财政运行“新常态”,保障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基于财政运行的新常态,一方面要进一步科学界定政府在卫生计生领域的筹资责任,确保必要的投入规模。另一方面要依据财税体制改革方向和进展,研究细化各级政府间的卫生投入责任,并予以量化,保障筹资责任落实。
2.优化资金预算和管理,提升财政投入绩效。第一,优化医疗卫生财政预算。除了前述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构建之外,还要统筹考虑预算的充足度,解决因筹资不足带来的绩效不理想问题。第二,改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建议探索政府卫生投入拨付和管理模式,以绩效为导向安排和管理经费。第三是建立追踪问责机制。对于筹资到位情况、资金使用绩效等,应建立不同层级的追踪问责机制,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
3.落实公立医院补助政策,解决医改面临的新问题。在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下,政府有必要承担公立医院的建设发展责任;由于取消“药品零加成”政策,以及医疗服务价格一时难以调整到位的情况,政府要承担必要的替补作用;对服务需求量有限的地区,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要给予必要的补助。
4.进一步关注地区间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针对近年来财政卫生投入方面出现的中部地区“塌陷”状况,需要中央财政完善投入政策,加大对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扭转现状。尤其要通过量化考核,敦促中部省份地方财政,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改变地区间人均投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二)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涵盖医保、医疗、医药等多个环节,涉及管理、投入、运行、价格形成等体制机制的调整和创新,需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按照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和主导地位的总体要求,改革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责任,科学调整医疗服务收费结构,优化收支结构,改革药品和耗材采供机制,提高技术劳务性项目收费水平,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强化公立医院经济绩效管理,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三)发挥医疗保障支撑作用
随着医保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各地相继推行医保资金就地结报和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对医疗机构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要发挥医保资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按病种、按人头、DRGs等混合支付方式,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要逐步降低城乡居民住院费用个人实际支付比例,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四)完善基层机构补偿和激励机制
综合医改以来,政府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但基层机构建设发展完全受制于当地财政投入情况,亟待落实政府办医责任。解决部分地区不能足额核定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的问题,调整技术劳务类医疗服务价格,发挥医保统筹作用。
对基层机构的人员激励,是强化机构内部管理、改进运行绩效的重要条件。调整绩效工资政策,规范绩效考核机制,保证较高水平的绩效工资总额并实现动态增长,是完善人员激励机制的关键。综合发挥预算、价格、医保、收入分配等政策的协同作用。部分地区已经探索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深度总结借鉴。
(五)探索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能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机构服务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补偿地位也越来越高。从系统绩效考量,今后应持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提供群众健康保护。为此,建议尽快从中央到地方确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性质,统一认识和管理口径,明确购买服务的主体、对象范围、服务标准,由各地科学测算服务项目成本费用,科学分配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