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案例经过】
患者,男,53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治疗。入院后通过B超发现膀胱结石,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肾区无叩痛,阴囊无红肿压痛,尿道口无脓性分泌物。患者无畏寒发热,血常规基本正常,尿液常规白细胞酯酶(++),沉渣WBC 11.4个/μl,RBC 3908个/μl,诊断为膀胱结石伴感染,采集尿液送沉渣镜检及尿培养(图3-1)后,采用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5天行择期手术。术前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安排膀胱镜微创手术。术后患者情况稳定,抗感染治疗效果良好,于术后3天出院。
【形态学检验图谱】
图3-1 尿沉渣直接涂片染色镜下表现(×1000)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细菌形成了典型的丝状体、巨球体,以及糖葫芦样改变;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
【分析与体会】
细菌L型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非常普遍,但由于人体其他部位多数为等渗状态,细菌L型状态存在的时间短,因而不容易观察到典型形态。肾脏具有浓缩作用,尿液通常为高渗液体,细菌在其中存在的时间一般较长。尤其容易发生在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尿路感染时,由于细菌丢失细胞壁形成L型后,抗生素失去作用位点,不再对细菌有效,因而在抗感染后期细菌容易以L型的形式潜伏在膀胱、肾盂部位移行上皮组织的间隙中,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捕,发展成慢性迁延性感染,成为尿路感染复发的根源。因而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尿路感染取得疗效后,应及时更换有效的非细胞壁作用位点的抗生素,例如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如此便于细菌的彻底清除,预防尿路感染的复发。
【箴言】
尿路感染治疗要讲方法,不要给患者留下祸根,不要为自己留下“尾巴”。
(卢先雷,邮箱:LXLLHLHY2@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