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骨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显微骨科概述

第一节 显微骨科发展简史

显微外科(microsurgery)是指在光学放大设备下(手术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应用精细的手术器械和材料进行操作的一项外科技术。在手术野放大的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操作,可以超越人类原来视力的自然限制,从宏观走入微观,从而使手术更加精确细致,降低了组织创伤,有利于组织愈合,大大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同时亦扩大了外科手术的治疗范围,使过去无法在肉眼下进行的手术,通过手术放大设备而得以清晰的辨认和精确的操作。

显微外科是现代外科的一项新型技术,它使外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显微外科不是某个专科所独有的,而是手术学科各专业都可采用的一门外科技术。鉴于骨科学科的特殊性及显微外科技术最先在骨科应用成功,故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领域应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1921年Nylen首次使用手术显微镜为耳硬化患者进行内耳手术;1940年Perritt将手术显微镜用于角膜缝合,从而将镜下操作提升到镜下缝合水平。1960年Jscobson在手术显微镜下对直径1.6~3.2mm的小血管进行吻合,获得了较高的通畅率。1963年我国陈中伟在世界上首次报告断肢再植术成功;1965年又取得断指再植成功,使再植外科得到了突破性进展。1966年杨东岳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973年Daniel、杨东岳分别介绍了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经验,从此各种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肉、骨、骨膜、神经等组织相继移植成功,使显微外科进入了重建外科阶段。随着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进展,各种组织移植的供区不断发现,显微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日趋扩大。21世纪以来,我国显微外科技术与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又有新的创新与进展,使我国的显微外科技术水平始终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显微外科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①起始期(20世纪60年代):此期显微外科涉及手术种类不多、范围不大,多为断肢(指)再植术(replantation of finger,or replantation of limb),腹股沟皮瓣(inguinal flap)移植术,极少数条件较好的单位开展了足趾移植再造拇(thumb reconstruction by toegrafting)、手指术。②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此期手术种类、范围不断扩大,已涉及多个学科。断肢(指)再植、皮瓣移植、肌肉或肌皮瓣移植、足趾移植再造拇或手指、神经移植、骨或骨膜移植、小关节移植等项显微外科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③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显微外科的发展达到了高潮,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从基层乡镇医院、边远地区医院到城市大医院均可开展不同种类的显微外科手术。手术范围已涉及所有手术学科,其先进的外科手段、优异的手术疗效为外科医生所极力推荐。在早期许多不成熟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已逐步成熟完善;许多早期滥用、不规范的手段、方法与技术已达成共识走向成熟。在此期我国的显微外科工作者取得了多项领先于世界的创新性成就,如前臂皮瓣、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手再造、指离断再植等在国际上均有较大的影响。④提高期(20世纪90年代):此期显微外科得到了进一步稳定、持续的发展。手再造、复合组织移植、联合组织移植、健侧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异体手(allotransplantation of hand)等均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多学科、多领域与显微外科相交叉又赋予了显微外科新的内涵,如内镜下的显微外科手术,生物材料(biological material)、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基因技术(genetic technology)等在显微外科的应用,使显微外科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