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骨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显微骨科基本技术

第一节 显微外科技术基本操作

一、显微外科器械

(一)放大镜与放大眼镜

1.头戴式手术放大镜

由一块负透镜和一块正透镜组成,通常和眼镜框连接在一起。术者可以通过眼镜旁的横栏来调节瞳距,物镜可以通过旋进(出)来调焦距,以适应不同屈光度的术者;放大倍数可以改变,放大范围一般为1.5~4倍;在两放大镜中间可以安装光源,用于手术野照明。头戴式手术放大镜有两个问题:①立体感较差,放大倍数有限,很难进行精细操作。②术者头部的移动,必将导致手术工作距离和视野的改变,使手术视野模糊,不宜用来实施长时间的手术。此放大镜多用于较粗血管如尺、桡动脉的吻合。

2.手术显微镜

手术显微镜有单人双目式、双人双目式、三人双目式等几种。术中常用双人双目式。手术显微镜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控制系统、支架以及各种附加设备组成。

(1)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由物镜、镜筒、目镜、变倍器组成。物镜是一凸透镜,主要作用是会聚手术野的反射光。镜筒主要作用是使手术野物体在镜筒内成像,这个功能主要通过镜筒远端的汇聚透镜完成。目镜的作用是将双目镜筒内形成的中间图像再次放大,目镜有6倍、10倍、12.5倍、16倍及20倍等放大系数。一般手术显微镜的目镜都带有橡皮眼罩,目的是让术者观看时不受侧面光线的干扰。对于视力不正常者,目镜可以矫正屈光不正,范围为-8D至+8D,但对散光者却仍需用眼镜矫正。手术显微镜上的变倍器有2种不同的变倍方式:分档变倍和连续变倍。分档变倍器可以实现几个特定不同倍率的放大,它具有结构紧凑、花费少的优点;连续变倍器,又称无档级变倍器,较分档变倍器更为精密,可以使整个放大范围内都有清楚的图像。

(2)照明系统:照明系统是手术显微镜中必不可少的,可装配在镜内或镜外,由光源和照明光路构成。传统光源由白炽灯泡或卤素灯泡提供。氙气灯则是一种新的光源,具有更亮、产热低等特点,新式手术显微镜多采用氙气灯作为主光源。照明光路有同轴照明和偏轴照明两种。同轴照明指光线经过集光器和主物镜到达手术野,照明光路与显微镜光路同轴;偏轴照明指光线经过主物镜旁,斜向照明手术野。目前常用的手术显微镜多采用同轴照明的模式。

(3)控制系统:视野的转移、焦距调控和放大倍数均可使用足踏掣或手触掣电子化控制。

(4)支架系统依据安装和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台式、落地式、天花板或墙壁安装式和平衡式等,最常用的为落地式。

(5)附属装置包括助手镜(供同时操作者使用)、参观示教镜(供手术参观者用)、手术专用座椅、记录装置(可以用于照相、摄像等)等。

(二)常用的显微外科器械

1.显微外科器械的一般要求

显微外科手术由于操作精细,对器械的质量、精度要求很高,并且还须便于操作。由于绝大多数操作依靠手指的旋转来完成,因此显微外科器械都应当有弹簧式把柄,减轻术者手的疲劳;柄上有花纹,使握持更稳固。

2.常用的显微外科器械

(1)显微镊:

显微镊均为无齿镊,且镊尖咬合面无刻纹。无刻纹主要是避免缝线被刻纹挂断,同时术后也容易清洗干净。镊尖必须很精细,镊尖的两侧边缘不能有棱角和粗糙面,对合面合拢后不留任何缝隙。镊柄为圆柱状,便于术者使用时旋转动作,使操作更为平稳。镊柄内侧有定位销,可防止镊尖偏错,使镊尖对合更为准确。镊柄外侧缘有粗齿花纹以增加摩擦,使术者稳固执捏。显微镊在术中的用途包括:①协助持针:在用持针器持针时,应用显微镊帮助持针器将缝针持于所需部位及方向。②协助缝合:吻合用显微镊夹持血管、神经外膜等组织协助进针、夹针、出针;也可用显微镊插入管腔,协助缝合。③协助打结:既可协助持针器打结,又可用来夹线打结。

(2)显微持针器:

普通的小持针器已不能夹持显微针线,因此必须用特制的显微持针器。显微持针器与普通持针器相比,其后部没有齿牙交锁扣,避免夹持和松开时的弹跳振动,使组织损伤和针线滑落。同时,显微持针器的咬合面不带刻纹,避免挂断线。显微持针器在手术中的主要用途是持针、缝合和持线打结。

(3)显微手术剪:

显微剪的长度在12~16cm之间,顶端不像普通外科剪刀那样钝圆,而是尖锐的或尖而略钝的。剪柄采用圆柱形,便于手术者向各个方向转动。剪尾有弹簧片,使开合灵巧。剪叶有直型、弯型两种。显微剪在术中主要用于剥离组织和修剪血管、神经断端、剪线。

(4)显微外科缝合针线:

由于显微外科缝线要求直径细、强度高、平滑性好,天然纤维制备的缝线难以符合这些要求。目前普遍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的缝线,常用材料包括锦纶(尼龙线)和聚丙烯(如Prolene线)。合成纤维制成的缝线具有抗张强度高、质量均匀纯净、组织反应小等特点,适合显微外科手术。此类缝线多为不可吸收性。在显微外科中,由于针线均微小,在缝针上做出像普通外科缝针那样的针眼也很困难,同时,手术中也不能像普通外科那样临时穿线。因此,显微缝线都紧密衔接于缝针上,衔接处平整牢固,即所谓“无损伤缝合线”。

显微外科用的缝针一般为弯针,针的弯度通常用圆周分为八份,看弯针占圆周的八分之几,并以此来表示针的规格。常用的针有3/8圆周的和1/2圆周的、1/4圆周的三种。由于3/8圆周针较易操纵,国产显微带针缝线多为3/8圆周。缝针的长度与直径有关,直径越小,长度也越短。国产显微缝合针体都为圆形,防止对组织产生过度损伤。显微外科缝合还有单针和双针之分,如果一根缝线两端带针即双针,一端带针即单针。国产缝合针线基本上以缝线粗细来定规格,同一规格的缝线,针粗、针长、线长都是恒定的,针都是3/8圆周的圆针。

3.显微器械的保养

由于显微手术的特殊性和器械的精细性,要求妥善保养。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查看器械是否损坏,是否符合手术需要,如器械的光洁度、抛光是否均匀,有无划痕、麻点、锈斑,器械的松紧度,剪刀的剪绞功能,刀刃有无缺口,持针器持针面是否能紧密合拢,是否能稳固夹针和夹线等。如果不符合手术要求,则应及时修理或置换。术中动作应轻柔,不要用显微镊等精细器械夹持骨骼、肌腱和韧带等组织,夹持目标时以不滑落为目的,避免过度用力捏窝器械柄,避免将器械尖端朝下放置。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并用软布擦干,器械应避免与其他普通器械或较硬的物体(如金属、石头)撞击,避免摔跌;不用时应放置在专用的盒中,盒内有泡沫塑料,可防止碰撞。

二、基本技术训练

(一)手术显微镜的使用

1.术者坐姿

显微外科手术时间长,坐姿不当很容易引起疲劳,因此术者应选择最舒适的坐姿。坐立时,术者应挺直脊柱,不耸肩,不歪头,上身略前倾,双下肢自然伸入手术台下方,双足平放于地面或足踏掣上。双手腕用软垫垫起,不能悬空,防止手指抖动。

2.手术组织的固定和显露

显微外科手术精度要求非常高,肉眼下轻微的抖动在镜下均会变成很大幅度的晃动,因此对于被手术部位应作稳定的固定,并作充分显露。

3.显微镜调节

显微镜工作距离一般在20cm左右,工作距离过长会使术者观察和操作不便,工作距离过短则手术器械会触碰镜头。工作距离确定后,术者和助手通过各自的瞳距、焦距获得最佳的手术视野。两人的位置一般是相对180°,也可以调至相邻位置。部分显微镜有观察镜供护士或参观人员使用,此时观察镜使用者应避免碰触观察镜。

(二)显微手术器械的使用

1.握持方法

为了使手术动作更为准确而稳固,尽可能减少操作时的震颤,宜用三指或四指执笔式执捏,用拇指、示指、中指以执笔姿势将显微持针器稳固斜握于指间于虎口上。

2.使用方法

显微手术器械的体部一般为圆形,方便手指转动控制器械。手术时主要运用拇、示和中指控制器械的转动,对于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引线、打结等动作,可以用腕部动作辅助。术中尽量避免使用肘关节完成手术操作。

(三)基本操作技术训练

1.无创技术

无创技术的目的是把手术仪器和手术操作的损伤降至最低。显微手术过程中涉及组织的切割、分离、结扎、止血和缝合等多个步骤,在这些过程中最常见的损伤是镊子夹持造成的组织损伤。这就要求在手术过程中,不要用镊子随意夹持组织,尤其是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膜。需要镊子辅助时,应尽量夹持血管外膜组织。

2.手眼配合训练

镜下操作和普通肉眼下操作不同,初学者很难判断器械所在的准确位置。这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逐步习惯。练习过程如下:首先学会用镊子和剪刀,学会夹纱布,夹缝线,剪切纱布和剪线,然后学习缝合纱布或橡胶手套,用镊子和针持缝合、引线、打结和剪线。在这些基本动作熟练后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对于初学者可以先用鸡腿的股血管神经进行训练,熟练后可以用大鼠的尾动脉进行训练,训练项目包括血管的分离、切断、缝合和血管通常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