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脏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胸痹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发作多成间歇性,其痛多向颈、臂或左上胸膺部放射,常兼见心悸、短气、憋气、汗出等。

“胸痹”之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原意指痰阻肺中,闭阻气机。现代认为的“胸痹”之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对“胸痹”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如该书《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9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

至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云:“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胸痹候》中对本病的认识又有进一步发展,认为:“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强调“胸痹”为胸阳先衰,寒邪乘虚而入导致心痛。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补充有心中坚、满痞急痛及时欲呕吐等脾胃病症状。

宋、金、元时期,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所论胸痹症状亦基本同《诸病源候论》,认为其病位为胸间、胸膈、心、肺。其所载治胸痹之方除《金匮要略》方外,还有多方治疗胸痹症见心痛、背痛、腹胀、胸膈不利、饮食难下、心下坚痞、胸背缓急疼痛、气膈噎塞不通、脾虚胃冷不能下食、痰壅、噎塞不下饮食、喉中噎塞唾沫、脐腹疼痛、两胁胀满、心膈不利等,所论胸痹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心、肺、咽喉、食管、脾胃等病在内。《圣济总录》除胸痹总论外,并将胸痹分列胸痹、胸痹噎塞证、胸痹心下坚痞急证、胸痹短气证、胸痛证等论述,所论胸痹范围亦较广泛。《太平圣惠方》将心痛、胸痹并列。在“治卒心痛诸方”“治久心痛诸方”“治胸痹诸方”等篇中,收集治疗本病的方剂甚丰,观其制方,芳香、温通、辛散之品,每与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品相互为用,标本兼顾,丰富了胸痹的治疗内容。

迨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如《玉机微义·心痛》中揭示胸痹不仅有实证,亦有虚证。古人多将心痛与胃脘痛误认为一证,认识较为模糊,至明代王肯堂始对心痛和胃脘痛有了明确的认识。《证治准绳》曰:“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历代方论将二者混同叙于一门,误自此始。”明确指出了心痛与胃痛为两种疾病,不应混淆。后世医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量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等,至今沿用不衰,为治疗胸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主要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其他如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栓塞等,出现胸闷、心痛彻背、短气、喘不得卧等症状者,亦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