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只有心气能够推动血的运行,使血液流行,脉管搏动,全身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才能得到血液的濡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若心气衰竭,则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亦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正如《灵枢·经脉》所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正是由于心在心、血、脉三者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
《难经》记载:“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三毛”即是对出心大血管的描述,并指出了动静脉的区别。《灵枢·经水》也提到“脏之坚脆”“脉之长短”“血之清浊”,其中关于脉和血之清浊的记述,实际上是指动静脉。动脉血色红,为血之清者;静脉血色暗,为血之浊者。《内经》也观察到动脉(搏动的血管)及血液的变化。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灵枢·血络论》曰:“血出而射者”(动脉血),“血出,黑而浊者”(静脉血),“血出,清而半为汁者”(血清),故《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提到“心主脉”肯定了心与脉的关系。
心脏连脉,心脏中运行血液,心与血脉组成解剖与功能整体,而心为之主。如《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所言充者,有充满、供备、担任之义。如《孟子》有云:“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春秋公羊传》载:“三曰充君之庖。”确立了心在生命活动中对血脉的主导作用。故《素问·痿论》总结为:“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贵在于通。《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其一在于血脉贵在流通,忌涩滞,如《灵枢·痈疽》曰:“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灵枢·卫气失常》也说:“血气之输,输之诸络”,指出血液经脉注输于周身血络。而《灵枢·痈疽》又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可见血由血络入经脉注于脏腑,通过血络的连接,才得以使血液在脉中环周不休,流行不止。而心主血脉,“心机之跳动”对血脉的运行通达,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脉管必须通畅;其次,血液必须充盈;第三,心气必须充沛。有了这三个条件,血液就能在全身正常运行,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都可能产生病变。
脉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必须依靠心脏来完成,首先心对脉的生成发挥有主要作用,低等动物心脏只是脉管的膨大部分,人之心脏连脉,组成的心系,心是脉的中心总司,脉的功能活动都有赖于心的健全。正如黄元御所说:“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内经》中“心系”包括心、心包络、血脉和经络,如《灵枢·邪客》曰:“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可见,心外包膜上的脉络即心包络。而血脉即血液运行的通道。如《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腑也”。《内经》把络亦称为“脉”,如《素问·气穴论》云:“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曰:“脉,谓孙络脉也”,血络是血脉的细小分支如网络布散,具有沟通表里、渗灌营卫气血及津血互化,并濡养脏腑筋骨肌肉的作用。如《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经脉、经络的概念由脉发展而来,指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灵枢·本藏》言:“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通过心包络并藉经络和血脉与其他脏腑相联系,张介宾说:“心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系脾肝肾,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故《医原》说:“夫人周身经络,皆根于心。”
心的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气,无形而动,主要对心的主血脉与藏神功能起推动作用。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也是心神活动的动力。若心气旺盛,则能有力地推动气血,精神亦旺盛;心气不足则血行无力,甚至出现血瘀,同时精神亦萎软,易于疲劳。血,内涵营气与津液,主要有滋养心神的作用。心血充足,则心神得到充分滋养,精神安详而思维敏锐;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神虚弱,日间思想难以集中,健忘,疲惫,思维能力低下,夜间则难以入眠,即使入睡亦梦扰纷纭。总之,气血充足,则心的各种功能皆旺盛有力;反之,气血不足,则心的各种功能都会变得虚弱无力。心的阴阳根于肾,对心的代谢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是通过心阴与心阳的平衡,或偏盛,或偏衰来体现的。其中心阳促进心的活动,升散、兴奋和温煦作用;心阴则促进心的宁静、内守、抑制与制约阳热的功能。心阴与心阳相反,故相互制约,以达到心脏阴阳的相对平衡。此时,血行正常,面色与舌色淡红而润泽,脉缓有力,精神旺盛而安静,睡眠亦佳。若心阳偏盛或心阴不足,皆可致心阳偏胜,而见面色与舌色偏红,脉洪,精神兴奋,烦躁易怒和夜眠不安等症。其中心阳偏盛者为有余之证,故其脉数而有力;心阴不足为虚证,尽管也见舌红与精神兴奋,但其脉多见细数,且阴内守无力,常出盗汗。若心阳不足或心阴偏盛,皆可出现阴胜的变化,而见面色与舌色偏淡,脉迟,精神萎靡,倦怠思睡等心神抑制与血行迟缓的征象,由于温煦无力,还可见肢冷畏寒之象。总之,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动力与营养来自心之气血,故气血以充盛为好,而对生理活动的调节则依靠心之阴阳,故阴阳以平衡为佳。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色、舌色、脉象、胸部的感觉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面色红润,舌色淡红,滋润而有光泽,脉缓和而有力,胸部舒畅。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且破碎疼痛,脉数,心胸中烦热,不易入睡。若心血虚,则面色与舌色皆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常觉心悸、心慌。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暗,可出现紫暗瘀斑,脉象涩而不流利,有时可见结代脉。胸前常闷痛,轻者少顷即止,重者可痛得面青唇舌俱紫,大汗如珠,甚至可导致死亡。
目前的临床,对心血管疾病多见活血化瘀,虽切合血脉瘀滞的病机,但大肆攻伐,临证每每重视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之类指标,而不虑病人之体质,病性之虚实,用药不问药性之寒热,而心为火脏,以阳为用,心主血脉赖宗气之鼓舞推动作用;心包络濡养心肌并代心受邪的理论,对心肌缺血性疾病和急性心血管危重症的治疗有一定的启发。
《内经》中“心主血脉”的理论对今天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有诸多值得反思和取法之处,加强对中医学经典《内经》的研读,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是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有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具体分析脉象形成的有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主血,其充在脉”;《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心脏搏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的至数与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相应,并受心脏气血的影响。心血和心阴是心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和心阳视作心脏的功能状态。心阳概括了心搏加强,心率加速,气血运行,精神情志兴奋等功能状态;心阴概括了心搏减弱,心率减慢和精神情志宁静、抑制等功能状态。当心气旺盛,血液充盈,心阴心阳调和时,心脏搏动的节奏和谐有力,脉象和缓从容,均匀有力。反之,可以出现脉象的过大过小,过强过弱,过速过迟或节律失常等变化。同时心神不宁、情绪激动亦可引起脉象动数无序等变化。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与脉在组织结构上相互衔接,形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在功能上亦相互依存和协调,故称为“心之合”。《灵枢·决气》言脉的生理功能是“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说明脉不仅是运行气血的必要通道,尚有约束和推进血流顺从脉道运行的作用,是气血周流不息,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因此,脉的功能状态能直接影响脉象。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对脉象的影响以气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气属阳主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推动,脉的“壅遏营气”则有赖于气的固摄,心搏的强弱和节律亦赖气的调节。具体地说,是宗气的“贯心脉而行血气”的作用。宗气聚于胸中,虚里(左乳下心尖部)搏动状况可以作为观察和判断宗气盛衰的一个重要标志。脉象与虚里搏动的变化往往一致,所以宗气盛衰亦可在脉象上反映出来。若气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或虚豁而无力,气滞或血瘀,可以出现脉象细涩而不利,气盛血流薄疾,则脉多洪大滑数,阳气升腾则脉浮而大,气虚下陷则脉沉而细等。
有关脉象的形成与气血的关系,李时珍在《四言举要》中作了简单的概括,“脉乃血脉,血之府出,心之合也……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气如橐籀,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